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90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doc_第1页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90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doc_第2页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90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doc_第3页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90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doc_第4页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90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换热器课程设计90kW管壳式干式蒸发器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制冷与空调方向) 年级班别 2007级0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 年 7 月 8 日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名称90KW壳管式干式蒸发器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 制冷0701班姓 名学 号全套图纸加扣 3012250582一、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一台卧式壳管式干式蒸发器。蒸发器制冷量=90KW,制冷剂温度:蒸发温度2,冷凝温度40,制冷剂为R22。冷媒水进口温度12,冷媒水出口温度7。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2)换热器设计要结构合理,设计计算正确。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符号国家标准,尺寸标注规范,用计算机绘图。4)说明书要求: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层次分明,用计算机打印。格式要求:(1)课程设计封面;(2)任务书;(3)摘要;(4)目录;(5)正文,包括设计的主要参数、热力计算、传热计算、换热器结构尺寸计算布置及阻力计算等设计过程;对所设计的换热器总体结构的讨论分析;心得体会等;(6)参考文献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按照设计计算结果,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1份;2)绘制换热器的装配图1张,拆画零件图12张。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日期1学生分组;布置任务;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的原始资料,并选定热交换器的型式等。指定教室6.28-6.282进行换热器设计计算(包括传热计算、结构计算、流动阻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等)宿舍6.29-6.303编写设计说明书(严格按照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编写)宿舍7.1-7.44绘制换热器装配图1张;拆画零件图12张宿舍7.4-7.75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指定教室7.8-7.9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 吴业正. 制冷原理及设备(第2版)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2 吴业正.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史美中,王中铮.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 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5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7 其它设计资料:包括各种换热器设计标准、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制冷设备手册、制冷机工艺等相关资料.发出任务书日期:2010年 6 月 28日 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 2010年 7月 9 日 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主管院长签章:设计总说明本次课程设计我所设计的课题是管壳式干式蒸发器,其中换热器的换热量=90kW,制冷剂是R22,制冷剂蒸发温度2,冷凝温度40 过热度换热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2、7。本次设计首先大概确定蒸发器的结构,例如壳体直径、换热管直径及数量,管板厚度和折流板的数量等等,其中每个流程的管子数量采用两分点比容来确定,其它参数很多是根据换热量的大小,然后凭借经验大概确定,然后通过校核修改,最终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主要参数。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通过对已知参数流量计算,由经验初取制冷剂管内单位面积质量流速为:初步规划蒸发器结构。(2)根据结构参数确定有效传热面积,计算管内管外换热系数,传热温差,进行传热面积校核,校验理论计算是否合理(后者比前者少10%至20%),若不合理须通过改变换热管数或长度改变换热面积。(3)根据需求的制冷量流量,冷媒水流量确定制冷剂和冷媒水的进出口面积,并进行选管。(4)结构机械性能计算及附件的选择,强度计算,螺栓、垫片的选择要严格按照国标,校核时按照国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来进行计算。最终完成一个材料节省,满足要求,结构合理的壳管式干式蒸发器。关键词: 管壳式 干式 蒸发器 R22 管壳式换热器干式蒸发器目录2. 设计题目:90KW管壳式干式蒸发器设计23. 主要参数:24. 设计过程23.1 流量计算:33.1.1 单位质量制冷量:33.1.2 R22质量流量 :33.1.3 冷媒水流量:33.2 蒸发器结构初步规划33.2.1 布管33.2.2 换热面积:43.3 热力计算43.3.1 管外换热系数的计算43.3.2 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63.3.3 制冷剂流动阻力及传热温度的计算73.3.4 传热系数及按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93.4 计算R22及冷媒水进出口面积93.4.1 R22进口面积93.4.2 R22出口面积93.4.3 冷媒水进出口面积103.5 选垫片103.5.1 垫片103.5.2 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103.5.3 垫片压紧力113.6 选螺栓与法兰113.6.1 螺栓与法兰113.6.2 螺栓载荷113.6.3 螺栓面积123.6.4 螺栓设计载荷123.7 支座125. 心得体会136. 参考文献131. 设计题目:90KW管壳式干式蒸发器设计2. 主要参数:1. 换热器的换热量= 90 kW;2. 给定制冷剂 R22 ;3. 制冷剂温度 240404. 换热介质的进出口温度 12、7 设计内容和要求:传热计算,换热面积的计算,换热器结构尺寸计算布置及阻力计算等设计过程3. 设计过程图1 压焓图查表得:各点参数:状态点温度t()压力p(kpa)焓h(KJ/Kg)比容v(/Kg) 12530.83406.08415407.1430.040423401533.5249.68642530.83249.6860.01123.1 流量计算:3.1.1 单位质量制冷量:、3.1.2 R22质量流量 : 3.1.3 冷媒水流量:由冷媒水的平均温度=()=(12+7)=9.5 ,查(传热学附录9)得=999.7kg/ ,C=4.19 kJ/kg 3.2 蒸发器结构初步规划3.2.1 布管分两个流程,均分点的比容为: =+(-)=0.0258根据2均分点比容:设制冷剂管内单位面积质量流速则选拉杆数为4,(见参考文献3表2.7)换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管子中心距16mm(见参考文献3表2.3),壳体直径附近铜管数=13根,布管限定圆的直径:=1316=208mm由(且不小于8mm,取8mm)(见参考文献32.3式) 得壳体内径,厚度为8.5mm的无缝钢管(见参考文献8GB/T 17395-2008)换热管长度与壳体直径之比通常为610(见参考文献3P55)且由推荐采用长度,取L=2500mm,弓形折流板间距且不小于50mm(见参考文献3P50)初取 , 管板厚度=25(见参考文献3表2.4 P48),折流板厚度=3(见参考文献3表2.6 P51) 管长:L=2+(-1)+2+3得折流板数并调整得, 折流板上下缺口高度一般为壳体内径的2045(见参考文献3P49)经布管调整后得下缺口高度,管子数根,上缺口高度,管子数根。3.2.2 换热面积:蒸发器外表面积:=0.0127107(2.5-20.025)=10.45 有效传热面积:=0.0127107(2.5-20.025-240.003)=10.153.3 热力计算3.3.1 管外换热系数的计算 折流板的平均间距s S= 横向流通截面积(见参考文献1式(9-78) =()s=(0224130.0127)0.095125.603 横向流速 =折流板上下缺口面积 (见参考文献1式(9-77) 表9-7)由折流板下缺口高度、上缺口高度 从表9-7查得=0.175,=0.180=0.175091/4=6.375=0.18019=6.626上下缺口面积的平均值=(+)=(6.3756.626)6.501纵向流速 =吗m/s 与的几何平均值uu=管外换热系数由冷媒水的平均温度= ,查(查参考文献5附录9)得水的物性数据为:=9.73,运动粘性系数=1.282,导热率=0.0.575W/(), 则=管外换热系数:(见参考文献1式(9-57)=0.22=3.3.2 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假定蒸发器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则管内换热系数式中每根管内R22的质量流量3.3.3 制冷剂流动阻力及传热温度的计算蒸发器出口处的蒸发温度=2,据此从(参考文献1 附表13)查得R22的参数为:密度=22.57kg/ 运动粘性系数=0.5352(1)制冷剂的流动阻力计算 R22饱和蒸汽的流速u(2) 确定雷诺数 将上述数据代入雷诺数的计算式中,得=(3) 沿程阻力系数(4) 饱和蒸汽的沿程阻力,按(参考文献1 式9-83)计算 =0.0014MPa(5) 两相流动时R22的沿程阻力=0.67(查参考文献1表9-8 ) (6) 总阻力 (参考文献1 P237)(7) 对数平均温差 在t0=2附近压力每变化0.1MPa,饱和温度约变化5.5,因此蒸发器进口处R22的温度为:对数平均温差= 3.3.4 传热系数及按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1)传热系数管内侧与管外侧的污垢系数均取,则传热系数为(见参考文献3式2.25)其中管壁厚度(12.7-11.7)/2=0.5mm,为管材的导热系数400 W/mk,为管子平均直径(2)按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 用迭代法解得:=10951(3)传热系数的数值(4) 所需之传热面积F此值比初步规划的有效传热面积10.15约小10,因而初步规划中所定的尺寸基本有足够的裕量。3.4 计算R22及冷媒水进出口面积3.4.1 R22进口面积取制冷剂进口流速,比体积按饱和液态计算,查1附表3得在2时,由 得:按公式10-1(参考文献1)根据无缝钢管尺寸规格(参考文献8 GB/T17395-2008)选用的无缝钢管,实际进口流速为,符合要求 根据(参考文献8 GB/T9119)管径选接管法兰外径115mm,厚度16mm3.4.2 R22出口面积取出口流速为,比体积按饱和气态计算 (见参考文献1附表4)由 得:根据无缝钢管尺寸规格(参考文献8 GB/T17395-2008),选用的无缝钢管,实际出口流速为 符合(参考文献1表103)的要求, 根据(参考文献8 GB/T9119)管径选接管法兰外径165mm厚度20mm3.4.3 冷媒水进出口面积取冷媒水进出口流速为,水在附近,可近似认为v=0.001/Kg由 得根据无缝钢管尺寸规格(参考文献8 GB/T81621987)选用的无缝钢管,实际冷媒水进出口流速,符合要求, 根据(参考文献8 GB/T9119)管径选接管法兰外径165mm,厚度20mm3.5 选垫片3.5.1 垫片选取石棉垫片,具有适当加固物(石棉橡胶板),其参数如下:厚度为 1.5mm,垫片系数比压力,设计压力P=1.56MPa,(参考文献7 表9-2),垫片在预紧状态下受到最大螺栓载荷的作用,可能因压紧过度而失去密封性能,为此垫片须有足够的宽度,其值可按经验确定,由经验值取(参考文献7 P96)垫片接触宽度 和基本密封宽度因为所以垫片有效密封宽度 3.5.2 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取垫片内径为,垫片压紧力中心圆直径224+40-16=248mm=0.248mm3.5.3 垫片压紧力a.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垫片压紧力按参考文献7式(9-1)计算: b.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垫片压紧力按参考文献7 式(9-2)计算: 3.6 选螺栓与法兰3.6.1 螺栓与法兰钢管内径,由钢管外径系列化后,选择外径为273mm,根据参考文献8GB/T 9119,公称压力PN=1.6Mpa,得螺栓选M24,材料选用35号钢,GB699,正火处理,螺栓数取n=12,螺栓孔径L=26,螺栓孔中心圆直径K=355。取法兰厚度,法兰内径B=276mm,法兰外径D=405mm。螺栓最大间距(参考文献7式9-3)由此,按照此条件的螺栓数目枚,螺栓数取12枚符合要求。3.6.2 螺栓载荷a. 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螺栓载荷按参考文献7 式9-4计算:b. 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螺栓载荷按参考文献7 式9-5 计算:3.6.3 螺栓面积常温下35号钢的,安全系数参考文献7表9-2,即常温下许用应力,预紧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螺栓面积按参考文献7式(9-6)计算: 操作状态下需要的最小螺栓面积按参考文献7 式(9-7)计算: 实际螺栓面积,3.6.4 螺栓设计载荷 预紧状态螺栓设计载荷按参考文献7(9-8)计算: 操作状态螺栓设计载荷按参考文献7式(9-9)计算: 3.7 支座按参考文献2表3-9查得支座的,支座在蒸发器中的位置可按下列要求确定:若蒸发器主体部分的长度(两管板外侧端面间的距离)为,壳体平均直径,支座厚钢板度中心处与管板外侧的距离为,则支座的位置应保证,且。取,高100mm。4. 心得体会 为期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就要结束,这次设计的是90kW的管壳式干式蒸发器。虽然为期不长,但收获颇多,包括课内和课外的。首先,通过课程设计,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包括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制冷原理、换热器原理与设计等。这次课程设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