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二氧化氯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共结合着19个电子,外层键域上存在一个未成对的活性自由电子,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同时,由于产生新生态氧,可使微生物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断链,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这种作用是一般含氯的消毒剂或过氧乙酸不能比拟的(其它消毒剂只使蛋白质变性)。二氧化氯的广谱杀菌作用,对高等动物细胞结构几乎毫无影响,其分解产物为水、氯化钠、微量二氧化碳。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毒理实验结果为:1、急性毒理实验,属无毒。2、致突变实验,无。3、Ames实验,阴性。应用二氧化氯的优势:易溶于水,但不水解,溶解度是氯气的5倍杀菌力强能迅速地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和真菌能有效地杀死贾弟虫孢子、隐孢子和孢子形成菌PH适应范围广,能在很宽的PH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不会产生有机氯化物,不会形成三卤甲烷不会与氨反应能快速去除水中铁及锰能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和其它许多有机物具有漂白脱色作用腐蚀性低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的气体,但在更低的温度下则呈液态,其分子量为67.45,沸点11C,熔点59C,气体ClO2密度为3.09(11C),液体ClO2的密度为1.64,0的饱和蒸汽压为500torr。二氧化氯在水中以二氧化氯单体存在,不聚合生成ClO2气体,在20C和4kpa压力下,溶解度为2.9g/l。在水中不与有机物结合,不生成三氯甲烷致癌物,因此被称为不致癌的消毒剂。ClO2结构中有一个带有孤对电子的氯氧双键结构,极不稳定,光反应会产生氧自由基,具有强的氧化性。下表列出了二氧化氯与其它氧化类消毒剂的氧化能力,亦即杀菌能力的比较(用有效氯表示)。氧化剂ClO2H2O2NaClO2KMnO4Cl2NaClO氧化能力263%209%157%111%100%93%如果以氯气的氧化能力为100%的话,二氧化氯的理论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倍,次氯酸钠的2.8倍,双氧水的1.3倍。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更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他有毒类物质。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高浓度时(500mg/l)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当使用浓度低于500mg/l时,其影响可以忽略,在100mg/l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致敏作用。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底于500mg/l,一般仅在几十mg/l左右。因此,二氧化氯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稳定性二氧化氯通过活化释放出游离态二氧化氯,游离态二氧化氯不稳定释放出新生态氧原子;新生态氧原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其通过氧化微生物、细菌细胞中可溶性部分(包括酶系统)而达到快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国内外许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在极低浓度(0.1mg/l)下,即可杀灭许多种诸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即使在有机物等干扰下,在使用浓度为几十mg/l时,也可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噬菌体和细菌芽胞等所有微生物。而且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如温度、pH和有机物等)的影响比较小,因此,二氧化氯被公认为是最新一代的广谱、高效的灭菌剂。作为第四代消毒剂的二氧化氯,高效、安全、无污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消毒剂。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氧化剂,而不是氯化剂。它的氧化能力约为氯的2.5倍。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因此,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藻类、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灭杀作用。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FPA)的长期科学实验,二氧化氯被确认为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食品(水产品、果蔬)保鲜、环境、饮水和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杀菌消毒、除臭的理想药剂,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确认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杀菌剂,国际上公认的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技术指标: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无悬浮物。含量:ClO2含量2.0%、4%、6%。密度:1.020g/cm31.060g/cm3(20)pH值:8.29.2二氧化氯(ClO2)含量的测定方法。试剂(1)KI溶液:10%。(2)淀粉溶液:0.5%。称取0.5克可溶性淀粉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搅匀后加入100ml的沸水中,加入后不断搅拌,并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加热时间不易过长且应迅速冷却,以免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性能。如需久存,可加入少量的HgI2或ZnCl2等防腐剂。(3)H2SO4溶液:2mol/L。(4)K2Cr2O7标准溶液:0.1000mol/L。将K2Cr2O7在150-180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2258克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5)Na2S2O3溶液:0.1mol/L。将12.5克Na2S2O3#183;5H2O溶解在500毫升新煮沸冷却后的水中,加入0.1克碳酸钠,储于棕色瓶中并摇匀,保存于暗处一周后标定使用。(低浓度的溶液需稀释)(6)丙二酸:20%溶液(00克丙二酸加无离子水溶解成500ml)。2.实验步骤(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用25毫升移液管吸取0.10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三份,分别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5毫升6N盐酸、5毫升20%KI,摇匀后在暗处放置约5min,待反应完全,用100毫升水稀释。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棕色到绿黄色,加入2毫升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至亮绿色即为终点。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计算其浓度。(低浓度的溶液标定类似)(2)二氧化氯含量的测定 二氧化氯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共结合着19个电子,外层键域上存在一个未成对的活性自由电子,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同时,由于产生新生态氧,可使微生物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断链,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这种作用是一般含氯的消毒剂或过氧乙酸不能比拟的(其它消毒剂只使蛋白质变性)。二氧化氯的广谱杀菌作用,对高等动物细胞结构几乎毫无影响,其分解产物为水、氯化钠、微量二氧化碳。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毒理实验结果为:1、急性毒理实验,属无毒。2、致突变实验,无。3、Ames实验,阴性。应用二氧化氯的优势:易溶于水,但不水解,溶解度是氯气的5倍杀菌力强能迅速地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和真菌能有效地杀死贾弟虫孢子、隐孢子和孢子形成菌PH适应范围广,能在很宽的PH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不会产生有机氯化物,不会形成三卤甲烷不会与氨反应能快速去除水中铁及锰能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和其它许多有机物具有漂白脱色作用腐蚀性低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的气体,但在更低的温度下则呈液态,其分子量为67.45,沸点11C,熔点59C,气体ClO2密度为3.09(11C),液体ClO2的密度为1.64,0的饱和蒸汽压为500torr。二氧化氯在水中以二氧化氯单体存在,不聚合生成ClO2气体,在20C和4kpa压力下,溶解度为2.9g/l。在水中不与有机物结合,不生成三氯甲烷致癌物,因此被称为不致癌的消毒剂。ClO2结构中有一个带有孤对电子的氯氧双键结构,极不稳定,光反应会产生氧自由基,具有强的氧化性。下表列出了二氧化氯与其它氧化类消毒剂的氧化能力,亦即杀菌能力的比较(用有效氯表示)。氧化剂ClO2H2O2NaClO2KMnO4Cl2NaClO氧化能力263%209%157%111%100%93%如果以氯气的氧化能力为100%的话,二氧化氯的理论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倍,次氯酸钠的2.8倍,双氧水的1.3倍。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更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他有毒类物质。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高浓度时(500mg/l)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当使用浓度低于500mg/l时,其影响可以忽略,在100mg/l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致敏作用。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底于500mg/l,一般仅在几十mg/l左右。因此,二氧化氯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稳定性二氧化氯通过活化释放出游离态二氧化氯,游离态二氧化氯不稳定释放出新生态氧原子;新生态氧原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其通过氧化微生物、细菌细胞中可溶性部分(包括酶系统)而达到快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杀灭细菌、病毒的目的。国内外许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在极低浓度(0.1mg/l)下,即可杀灭许多种诸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即使在有机物等干扰下,在使用浓度为几十mg/l时,也可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噬菌体和细菌芽胞等所有微生物。而且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如温度、pH和有机物等)的影响比较小,因此,二氧化氯被公认为是最新一代的广谱、高效的灭菌剂。作为第四代消毒剂的二氧化氯,高效、安全、无污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消毒剂。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氧化剂,而不是氯化剂。它的氧化能力约为氯的2.5倍。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因此,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藻类、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灭杀作用。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FPA)的长期科学实验,二氧化氯被确认为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食品(水产品、果蔬)保鲜、环境、饮水和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杀菌消毒、除臭的理想药剂,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确认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杀菌剂,国际上公认的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技术指标: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无悬浮物。含量:ClO2含量2.0%、4%、6%。密度:1.020g/cm31.060g/cm3(20)pH值:8.29.2二氧化氯(ClO2)含量的测定方法。试剂(1)KI溶液:10%。(2)淀粉溶液:0.5%。称取0.5克可溶性淀粉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搅匀后加入100ml的沸水中,加入后不断搅拌,并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加热时间不易过长且应迅速冷却,以免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性能。如需久存,可加入少量的HgI2或ZnCl2等防腐剂。(3)H2SO4溶液:2mol/L。(4)K2Cr2O7标准溶液:0.1000mol/L。将K2Cr2O7在150-180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2258克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5)Na2S2O3溶液:0.1mol/L。将12.5克Na2S2O3#183;5H2O溶解在500毫升新煮沸冷却后的水中,加入0.1克碳酸钠,储于棕色瓶中并摇匀,保存于暗处一周后标定使用。(低浓度的溶液需稀释)(6)丙二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