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七 (满分 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 3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17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6 分) 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单调。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 lnxn( _ )( _ )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 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汉字。( 1 分) ( 2)命题老师在摘抄这段文字时,抄错了一个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1 分) 改正: _ ( 3)文段中有一个词语是老师故意抄错的,你能辨识并改正吗?( 2 分) 改正: _ ( 4)根据前后内容的照应关系,文段中有两个词语顺序有问题,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 2 分) _ 2.古诗文默写。( 7 分) ( 1)半卷红旗临易水, _。(李贺雁门太守行) ( 2) 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_, _ 。 ( 4)乡泪客中尽, _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5)在风云变幻的古战场上,如果没有天时相助,战争的结局就可能改写,正如杜牧所说的“ _, _”。 ( 6)爱莲说中表明作者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_ ,_。 ( 7) 3 月 12 日是植树节,学校绿色行动小组举行“诗意绿校园”活动,征集和树有关的诗句,请你回忆我们学过的相关作品,也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 _,_。 3.句子仿写。( 2 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不是所有的伙伴都是朋友, _;_,就像不是所有的放弃都表达懦弱。 4.口语交际。( 2 分) 某天放学路上,假如你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给 4 岁的女儿剥香蕉,并随手把香蕉皮扔在路上。你 捡 起 香 蕉 皮 走 到 她 们 身 边 , 用 温 和 的 语 气 对 女 孩 的 妈 妈 说 :_ 对小女孩说: _ 二、阅读与探究(共 43 分) (一 ) 现代诗歌赏析( 4 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 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 年 11 月 17 日 5.请根据示例,标出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及重音。( 1 分) 示例:为什么 /我的眼里 /常含泪水? 因为 /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诗句: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6.诗人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 1 分) _ 7.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请从内容或语言的角 度进行评点。( 2 分) _ (二)古诗词赏析( 3 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分) 8.全词上阕问天,下阕 _,归根到底是在 _ 。 ( 2 分) 9.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 力。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 12 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课文核舟记)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 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摘自独醒杂志) 【注】轴:画卷。物色:观察。逮:等到。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 2 分) ( 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_) ( 2)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_)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_)( 2 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泉香而酒洌 B.而竖其左膝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C.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祭以尉首 D.作鼠一轴,献之县令 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12.翻译。( 2 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 13.阅读理解。( 6 分) 甲乙两段都是介绍古代艺人技艺精湛的文字。甲文段介绍了 _,三人中突 出 了 苏 东 坡 的 主 人 地 位 , 紧 扣 “ _ ” 的 主 题 。 作 者 通 过 对_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技能之精湛。乙文段评价画作精美的 词 语 是 “ _ ” , 作 者 通 过 写_ 来 表 现 画 作 的 精 美 , 这 种 写 法 属 于_。 (四)课外议论文阅读( 11 分) 感恩:生命中的心灵之花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一句并不深奥的话,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关于翻脸不认人或以怨报德的“白眼狼”的传说,每每有所耳闻,令人徒然唏嘘不已。于是,说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责与评论,就在口头传播中无形地为某人画了像,其人品足以让他失去亲友的关爱与尊重,使 他的事业和生活面临很多障碍。 现在谈论感恩这个话题,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钱万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认钱不认人,只讲索取不讲回报,淳朴之风、感恩之心日渐式微;一方面,独生子女过分受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体贴和心疼父母,虽然能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古诗,可是自我中心意识在家人的不断纵容中强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决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就能奏效的。在价值多元化的状况下,如何弘扬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 人格并自觉形成感恩的伦理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次内容之一。 感恩不是浅层次的庸俗的“投桃报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语。它是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心灵之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乐章,将爱心传递,使人的理智与情感本身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它是为人父母者的幸福与欣慰,是为人子女者的本分与情操,是人与人之间的虔诚。假如没有感恩,人类的繁衍与生存就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基因复制,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简单怪圈。这样,就诞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也欣赏不了童 话般的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由此看来,感恩实在是不用勉强的,它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更是一个高尚的人应该具有的境界与素质。 父母养育子女,并非“施恩图报”,父爱母爱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灵深处。有智者说,看一个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诚哉斯言! 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怀念恩师,就是报效祖国,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如此,人就异于禽兽,真正成为“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感恩,将使我 们的心灵永远温暖如春! (选自人民日报 文 /赵仙泉 ) 14.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演绎出这个观点的?( 3 分) _ 15.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 2 段的主要内容。( 2 分) _ 16.第 3 段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 2 分) 17.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对于成长的一种回馈”这句话的内涵?( 2 分) _ 18.通过阅读本文,相信你对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请说说你在生活中感恩的一件事或准备感恩的一件事。( 2 分) _ (五)课外记叙文阅读( 13 分) 让我看着你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 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 ?”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 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 ?”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 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 ,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选自意林,文 /王焕伟有删改 ) 19.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记叙的要素。( 2 分) 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工作的医院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 事件: _ 结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20.内容探究。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 方式”指什么 ?( 2分) _ 21.语言品析。简析第 6 自然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 分) _ 22.写法探究。本文在刻画“我”的母亲和男孩的母亲这两个人物形象上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举一例具体说明。( 3 分) _ 23.情感体验。本文中的“我”的母亲有哪些美好品德?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 分) _ 三、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共 7 分) 班级开展“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下面的活动。 24.活动一:拟写开场白( 2 分) 语 文 科 代 表 、 才 女 黄 晶 同 学 首 先 说 了 几 句 文 采 飞 扬 的 开 场 白 :_ 25.活动二:名著内容探究( 2 分) 小作家刘梦同学要回答下面一道抽签题: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阿长是人名,山海经是书名,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可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与山海经”作为文章的题目?通过对这一段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抒发了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_ 26.活动三:阅读感言交流( 3 分) 多才多艺的郑嘉尧同学畅谈了他阅读骆驼祥子的阅读感言: 初读骆驼祥子,觉得没什么;再读,看到了祥子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祥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现在轮到刘博祥同学谈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感言: _ _ _ 四、写作( 50 分) 27.请以“从此,我不再 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的词语如:任性、自卑、孤独、偷懒、害怕困难、迷恋网络、受人关注、拥有笑容 2010 年全国中考语文原创精品模拟巡展试题七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17 分) 1.( 1)嶙峋( 2)副 幅( 3)“单调”改为“寂寞”( 4)第 1 句中的“修剪”与“栽种”互换 2.( 1)霜重鼓寒声不起 (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孤帆天际看(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7)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就像不是所有的对手都是敌人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表示顽强 4.示例:对妈妈说:阿姨,这是您不小心扔到地上的东西 对女孩说:小朋友,妈妈一定告诉过你,果皮应该放到果皮箱里,对不对呀 ? 二、阅读与探究(共 43 分) (一) 5.假如 /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6.提示:可结合诗人经历的坎坷、悲 酸和对祖国执著的爱来谈。 7.这一问一答,是诗人目睹满是疮痍的祖国,对之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也是对这首诗诗意的提炼和升华。 (二) 8.问月 问人生 9.A (三) 10.( 1)弯曲 ( 2)早晨 11.D 12.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13.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 大苏泛赤壁 人物姿态、神情 逼真 猫的反应 侧面烘托 (四) 14.主要观点:感恩,生命中的心灵之花。作者首先从反面入手,列举现象,然后联系实际,层层深入地进行阐释,虽然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但是只要走进了文 本,就会体悟到这一观点的独特之处。 15.感恩不是浅层次的、庸俗的“投桃报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语。 16.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17.提示:成长的道路,充满亲情、友情,充满关爱、扶持,充满教育、帮助,我们要有回馈之心、感恩之心。这样,才能演奏出动人的乐章,才能春色长驻,风光无限! 18.开放性试题,如果自己做了感恩的事,就写实际做了的即可;如果没有做感恩的事,那么就把准备做的事写下来。可以是对家庭长辈的,可以是对老师的,还可以是对社会的。事例略。 (五) 19.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20.捐献眼 角膜。 21.表现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电线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融资与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水产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橡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新型轻型客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机耳机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微生物肥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工具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家禽饲养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客户管理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春季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消防预算管理制度内容
- 《社会化网格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700字
- 水井清理淤泥施工方案
- 1-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 第40届(2023年) 含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传画册
- 《脑脊液幻灯》课件
- 建筑业商务礼仪指南
- 烹饪原料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MOOC】创新思维与创业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体育保健学》课程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