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摘要 现代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它以其形象、生动、刺激强的传输信息方式,使幼儿园教学手段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随着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达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通道,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幼儿园教育的环境和方式,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寻求有效的多媒体应用策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以实际的教学主题活动为应用案例研究,以幼儿园教师的第一手教学资料为基础,总结了在多媒体环境下,针对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如何开展更有效的教学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和实践。 虽然新课程的教育内容要求将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等多种活动融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各种活动的比重略有不同。根据幼儿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即大班的好学好问特征,中班的典型游戏年龄阶段特征,小班的缺乏对生活的直接经验的特征,研究分别从大班的学习活动、中班的游戏活动、小班的生活活动三个方面来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在每一个案例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围绕三个关系、一个设计来进行研究讨论,即:传统媒体和多媒体的关系、多媒体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课件的关系及如何设计多媒体活动来进行讨论与研究。昀后通过对每个案例的分析探讨及跨案例的比对总结,得出与该三个关系及一个设计的相关的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中的案例虽然数量有限但比较具有代表。希望研究中所得到的结论及建议,能够对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工作及幼儿园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多媒体教学,新课程, 案例研究 I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odern educ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technology, especially, has changed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methods fundamentally. With the further advance of the Second-phase Curriculum Reformation, multimedia assisted teaching i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achieve the goal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also can b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o seek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multimedia assisted teaching for better education has become important issuesThe study based on the actual activities of teaching subject, and got the support from kindergarten teachers first-hand information. In the real multimedia environment, the study summed up the specific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he top class, middle class and bottom class in a kindergarten in the context of new curriculumThough new Curriculum requires integrating all kinds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into the daily activity, the proportions of these activities are not the sam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childrens age. Children in the top class are bookish; Children in the middle class are game lovers; Children in the bottom class are lack of life experience. The study does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from aspect of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top class, game activities for middle class and life activities for bottom class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was mainly around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and one design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media and multi-med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preschooler, under multimedia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multimedia courseware and how to design multimedia activitiesIn this study, the number of the cases is limited, but each of them was representativeWish the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can has a certain draw to Shanghai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s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y Keywords: Kindergarten teaching, Multimedia Assisted Teaching, New Curriculum,Case Study II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目录III 图目录.IV 表目录V 第 1章 引言1 1.1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研究背景 1 1.2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2 1.3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方案 3 第 2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 7 2.1教学媒体和多媒体 7 2.2幼儿的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 9 2.3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14 第 3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案例研究. 17 3.1多媒体在大班主题学习活动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17 3.2多媒体在中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40 3.3多媒体在小班生活活动中的运用应用案例研究. 55 第 4章 跨案例分析与结论 69 4.1 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多媒体69 4.2 教师与幼儿 71 4.3 教师与多媒体课件 73 4.4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74 第 5章 总结与展望 77 5.1 本研究的成果及创新77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77 参 考 文 献 79 附录一:幼儿观察记录表81 附录二:前测后测表. 82 后记83III图目录图 2.1 教学媒体的分类.8 图 3.1 我要上小学课件风格设计.24 图 3.2 我要上小学课件游戏设计.26 图 3.3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注意力变化分析图30 图 3.4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度变化分析图31 图 3.5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分析图.32 图 3.6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技能掌握分析图.33 图 3.7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对泥塑的了解程度”前后测图.34 图 3.8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对泥塑制造过程的了解程度”前后测图34 图 3.9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注意力变化分析图36 图 3.10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度变化分析图.37 图 3.11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分析图.38 图 3.12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技能掌握分析图.38 图 3.13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对泥塑的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39 图 3.14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对泥塑制造过程的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39 图 3.15 十二生肖实验一 实验A班多媒体游戏.44 图 3.16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注意力变化分析图.45 图 3.17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度变化分析图.46 图 3.18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分析图46 图 3.19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表演分析图.47 图 3.20 十二生肖实验一“对十二种生肖动物的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48 图 3.21 十二生肖实验一“对十二种动物排序的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48 图 3.22 十二生肖实验二 实验班C班多媒体课件.49 图 3.23 十二生肖实验二 实验班C班多媒体游戏.50 图 3.24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注意力变化分析图.50 图 3.25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度变化分析图.51 图 3.26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分析图.52 图 3.27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表演情况变化分析图52 图 3.28 十二生肖实验二 “对十二动物的了解程度”前后测图.53 图 3.29 十二生肖实验二 “对十二生肖排序的了解程度”前后测图.53 图 3.30 烫宝宝实验一 实验A班课件flash故事.58 图 3.31 烫宝宝实验一 实验A班课件游戏58 图 3.32 烫宝宝实验一 课堂观察注意力变化分析图59 图 3.33 烫宝宝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度变化分析图60 图 3.34 烫宝宝实验一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分析图.61 图 3.35 烫宝宝实验一 “对烫宝宝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62 图 3.36 烫宝宝实验一 “对烫伤处理方法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62 图 3.37 烫宝宝实验二 课堂观察注意力变化分析图64 图 3.38 烫宝宝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度变化分析图65 图 3.39 烫宝宝实验二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分析图.66 图 3.40 烫宝宝实验二 “对烫宝宝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66 图 3.41 烫宝宝实验二 “对烫伤处理方法了解程度”前测后测分析图.67IV表目录 表 2.1 幼儿在不同条件下保持姿势的时间16 表 3.1 我要上小学各实验班基本数据表.18 表 3.2 我要上小学课件设计表20 表 3.3 有趣的泥塑各实验班基本数据表.28 表 3.4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注意力记录表.29 表 3.5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度记录表.31 表 3.6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记录表.32 表 3.7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课堂观察技能掌握记录表.33 表 3.8 有趣的泥塑实验一 前测后测记录表.33 表 3.9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注意力记录表.36 表 3.10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度记录表37 表 3.11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记录表.37 表 3.12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课堂观察技能掌握记录表.38 表 3.13 有趣的泥塑实验二 前测后测记录表39 表 3.14 十二生肖各实验班基本数据表.42 表 3.15 十二生肖教学设计及可选媒体列表.42 表 3.16 十二生肖教学课件设计.42 表 3.17 十二生肖教学课件内容.43 表 3.18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注意力记录表.45 表 3.19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度记录表.45 表 3.20 十二生肖实验一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记录表46 表 3.21 十二生肖实验一课堂观察参与表演记录表.47 表 3.22 十二生肖实验一 前测后测表记录表47 表 3.23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注意力记录表.50 表 3.24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度记录表.51 表 3.25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记录表51 表 3.26 十二生肖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表演情况表52 表 3.27 十二生肖实验二 前测后测表52 表 3.28 烫宝宝各实验班基本数据表.56 表 3.29 烫宝宝教学设计及可选媒体列表56 表 3.30 烫宝宝教学课件设计.57 表 3.31 烫宝宝实验一 课堂观察注意力记录表.59 表 3.32 烫宝宝实验一 课堂观察参与度记录表.60 表 3.33 烫宝宝实验一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记录表.60 表 3.34 烫宝宝实验一前测后测表61 表 3.35 烫宝宝实验二 课堂观察注意力记录表.64 表 3.36 烫宝宝实验二 课堂观察参与度记录表.65 表 3.37 烫宝宝实验二 课堂观察问答情况记录表.65 表 3.38 烫宝宝实验二 前测后测记录表.66 V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第 1章 引言 第 1 章 引言 1.1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以 2001年 6月 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新课改”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于 2001年 8月 19日正式颁布,教育部对幼儿园教育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拟用 3 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至此,在我国逐步形成面向 21世纪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1准,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这六大进行“改变” 。而新课程则是针对我国新课改而重新编写教材和设定教学科目的统称,有新的大纲相配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新纲要)是我国关于幼儿园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新纲要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终身教育、整合教育等更具时代感的教育理念,与旧纲要相比较对幼儿教育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幼儿教育的现代化,除了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幼儿园管理的现代化,还包括了幼儿园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二期课改在课程纲要实施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优化整合”,“以实现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2革。” 纲要中指出:“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不仅唤醒了幼儿的觉醒水平,引发了幼儿的注意指向,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将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抽象的现象和事物,清晰、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强化了多感官的积极参与,缩短了认知事物的时间。这些与纲要中的幼儿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多媒体逐渐进入幼儿园教育生活中,它不仅更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更生动地展现教材,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成为幼儿园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辅助工具。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Z. 教基200120 号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Z. 教基200120 号 1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第 1章 引言从 2005年秋上海市幼儿园全面推广新课程起,迄今,上海市第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历时数年。 在深入开展二期课改中,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达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通道,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随着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通过研究新课程教材,探索有效的多媒体应用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1.2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 多媒体技术以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生动、刺激强等特点,使幼儿园教学手段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变小为大、声像并茂,改变了过去只利用挂图、图片等呆板、单一的表现形式,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呈现或不易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活动效果,扩展了幼儿的信息量。 2002 年,在布鲁塞尔首次举行了关于在幼儿期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欧洲教育峰会上,与会代表达成共识, “即在欧洲未来的学前教育体系发展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它能够优化幼儿的学习情境,更好3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如今,在美国的一些幼儿园,幼教工作者不仅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活动,同时在活动区域布置中,也将电脑区与图书区、泥塑区、植物区等并列其中,让幼儿自由选择,分类指导;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教师已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通过让幼儿自由选择玩电脑、以及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 在国内,许多幼儿园也纷纷购买了计算机,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在上海,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多媒体教学已在幼儿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许多幼儿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视,已经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条件。然而,对多媒体有效使用的方法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与此同时,在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 在理论层面上,多媒体在幼教领域的应用并不是新鲜的课题。本文以Kindergarten, Multimedia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和按标题检索,发现有 4篇硕士论文涉及到幼儿园多媒体教学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其研究范围,简单概括如下:马红梅(四川3E.M.Domguze,M.Rico and A.B.Cumbre.Using MAT at early ag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5/0. 2006/ 2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第 1章 引言师范大学)(2008)以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为例,对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4主题教学进行了研究 ;何凡(东北师范大学)(2008)提出了情境和多信道两方面5的应用策略,并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学科的一个实例制作研究 ;王淑丽(东北师范大学)(2008)主要从幼儿注意力、幼儿记忆力和幼儿视觉思维三方面,具体论6述了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高爽(华东师范大学)7(2006)主要论述了电视节目、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从这些论文的研究情况分析来看,对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并没有深入。 在实际应用上,也存在着扭曲多媒体使用的真正目的的问题。教师在选择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课堂教学时,也只是关注多媒体制作工具在技术上的能力,觉得工具越8先进,越高级就越好,反映出在判断和选择工具时缺乏思考 。大部分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简单替代,在对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上生搬硬套,只是将教育信息简单地呈现在大屏幕上,没有考虑是否合适,又该以何种媒体手段呈现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3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方案 1.3.1 研究对象 本人自 2008年 3月起参与了上海市普陀区白玉新村幼儿园的多媒体在新课程中运用策略的研究课题的研究,该课题是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的子课题。 该幼儿园是普陀区教育局下属的一所公办一级幼儿园,是华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见实习、早期阅读科研基地。曾多次被评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并获得普陀区绿色学校称号。该园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条件。每个院所都配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与电脑房,每个班级都配备了计算机,这就为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师资方面,该院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有高级教师 12位,擅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课件,部分4马红梅. 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85何凡.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6王淑丽. 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7高爽.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8Priscilla Norton & Karin M.Wiburg.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M. Chinese Light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2002,2983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第 1章 引言教师参与过教育信息化培训,具有良好的多媒体素养。 白玉新村幼儿园现有两个园所,分别是绿地分院与白玉总院。其中白玉总园有大班四个,中班五个,小班五个。在实验中,每个年级开设若干个实验班,并设立相应的对比班,来进行课题的案例研究。在该幼儿园开展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各项原始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活动档案、活动结果分析等,这些都是本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1.3.2 研究假设 本研究围绕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案例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1.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两者恰当的相辅相成能明显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注意力、参与度,改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无法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能力,但是如果使用教师不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没有明确自己与幼儿的角色定位,则可能获得更差的教学效果; 3. 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只有在教师掌握了多媒体的特性与处理好自己在教学中和多媒体的关系,才有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教学过程的潜力; 4. 多媒体下的幼儿的活动要依据时间,幼儿年龄特征,活动内容等因素来设计多媒体课件。 总之,本文将围绕主要上面所提及的三个关系、一个设计:即传统媒体和多媒体的关系、多媒体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课件的关系及如何设计活动来进行讨论与研究。 1.3.3 研究目的和内容 幼儿园课程主要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形式组织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新纲要指出“推进信息科技的有效应用,构建开放的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领域,并以幼儿参与的多种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为核心,设计、9组织课程的具体内容。 ”由此,本研究将从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这三个方面来分别对幼儿大班、中班、小班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进行具体的探索和实践。9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Z. 教基200120 号 4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第 1章 引言为什么要分别对大班、中班、小班这三个不同的主题案例来进行讨论呢?是虽然教育内容要求将幼儿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等多种活动融合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但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各种活动的比重略有不同,我们选择这三个研究内容也是根据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幼儿园所进行的不同的侧重点来选择的。 大班的幼儿,是处在入学前的准备阶段,他们好学好问,并且已有了抽象概括性的萌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安排更多知识性的内容来开拓幼儿的认知。 中班的幼儿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幼儿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10少了一些。在幼儿阶段,角色游戏占据孩子全部游戏活动的 68%到 75% 。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所以选取在游戏活动中,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而且比较缺乏对生活的直接经验,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以生活教育为主。 由此,针对各个年龄层的特点,将具体研究内容制定如下: 1. 大班:在学习活动中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2. 中班:在游戏活动中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3. 小班:在生活活动中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在本文中,将针来对这些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研究内容,围绕研究假设,分别从传统媒体和多媒体的关系、多媒体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课件的关系及如何设计活动来进行案例研究与讨论。 1.3.4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研究主要以下三种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通过电子阅览室、光盘、图书馆等收集资料,查阅新课程的纲要内容与要求,理解新课程的精神。研究关于幼儿的不同年龄层次的认知特点,寻求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使用应用的理论支持;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奠定基础。 2. 实验:对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上课效果的对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总结多媒体应用的方式方法,并比较不同的应用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 3. 开发研究:在大中小班各选择了一个主题活动,本人与幼儿园的教师共同研10 Laura E. Berk, Adam Winsler.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MPsychological Publishing Co., Ltd, 1999,111 5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 第 1章 引言究设计了相应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实际课堂教学研究。 本研究用严谨、求实的研究风格和态度,深入现场采集真实可靠的材料,在实际的教学教授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 6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第 2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 第 2 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 为了进行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理论部分,首先先对教学媒体和多媒体作简要的界定,对在研究中使用的多媒体进行说明。其次,根据新纲要的精神,教育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自身发展,在研究中,对幼儿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活动的比重倾向,为案例中主题的选定做理论铺垫。昀后,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因此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此来作为多媒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依据。 2.1 教学媒体和多媒体 为了研究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在这里,首先对本文中将要提及的传统教学媒体和多媒体进行界定。 2.1.1 教学媒体 “媒体”的含义系指中介物、媒介物、传递信息的工具等,因此它是以某种物质形态为标志的,如报纸、书刊、电视、广播、电话、录音及幻灯片、投影片等,具有11储存、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中,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以及记录、储存信息的载体。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通过教学信息的流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12体。 在相当长的一段教育史上,它只限于言语和文字。教科书的产生、直观教具的使用、音像材料的涌现、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发明,是教学媒体的四次重大飞跃,他们使学生能通过更广阔的渠道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越来越多。教学媒体的分类法也名目繁多。依据不同的标准,教学媒体可分为多种类型。在这里,笔者引用按照媒体使用时用“电”13与否,可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11百度百科. /. E. 2006年 04月 21日 12百度百科. /. E. 2006年 08月 22日 13李龙.教学过程设计.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7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第 2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直观教具:仪器、实物、标本、模型、黑板、印刷材料等传统教学媒体 示意教具:图片、地图、表格等 教学媒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 体 听觉媒体:录音、激光唱盘、广播现代教学媒体 视听媒体:电影、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等 系统媒体:语音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图 2.1 教学媒体的分类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幼儿园教师在准备教育活动时,通常都要根据活动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在传统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处于主导地位。其中以直观教具,如黑板、实物、标本、图片为主要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除此之外,幼儿教师擅长通过自制的教具,包括一些模型,板书图片等的展示来布置教室环境,为活动的开展创设特有的情景。 除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幼儿园中用的相对比较多的就是通过录音机的形式来讲述故事。录音机作为电化教育的媒体,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在电化教学中能起到语言、音乐的示范或创设声音环境的作用。录音机可以帮助幼儿听清听懂故事、儿歌、歌曲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如在烫宝宝主题活动中,教师首先将“娃娃家”的活动场景布置使教学环境成了充满温馨,童趣,美的,幼儿喜爱的乐园,各种玩具和实物形象也能够激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然后用录音机讲述娃娃被烫伤的过程,引起幼儿的思考。 2.1.2 多媒体 “多媒体”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媒体有机组合,并与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可组织、存储、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14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 。关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十分严格的定义,概括地讲,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14钟玉琢. 多媒体技术M.上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 8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第 2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具有15交互性的系统。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昀基本的特征 。为了把过去由多种媒体设备组合而成的多媒体应用与当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多媒体相区别,国内教育技术界一般将前者称为“组合媒体”,后者仍称为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一词现在已成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专有名词。国外有人将前者称为“多元媒体”Multiple Media,后者则直称“多媒体”Multimedia。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媒体教学主要侧重后者,即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昀大优点在于其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 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结合,创设生动、逼真、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和情景,调动视听等多种感观。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而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对于年幼幼儿来说,其主要通过感官接受、储存和加工各种信息,这种多方面的刺激远比单纯的文字或静止的图片等信息输入的方式更能吸引其注意,并且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记忆,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活动昀优化的目的。 2.2 幼儿的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 在哲学上,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16的运动变化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表现出若干个连续的阶段,由于研究者们的划分标准不同,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区分也不一致。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及其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多数幼儿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而且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稳17定的 。教师在组织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需要要求,进行自由选择,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或轻视,形成师幼之间互尊互爱,民主宽容的关系,营造出多支持,多鼓励,多表扬的氛围,为培养幼儿情趣以及丰富的感情、良好的品德打下基础。15周朋红.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T.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7 16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引书馆,1987,1412 17林泳海. 幼儿教育心理学M. 商务印书馆,2006 9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第 2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2.2.1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18个认识过程。 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如两排相等数目的棋子,如果等距离摆开,幼儿都知道是“一样多”,但如果将其中的一排棋子聚拢,不少幼儿就会认为密的这一排棋子数目少些,因为“这一排比那一排短”。可见,幼儿辨别数目的多少这要受棋子排列形式的影响。所以说幼儿的思维也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无意性19是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支配。 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之中。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的心理活动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幼儿在情况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活动的时间比较长,任务完成的情况也比较好。反之,如果幼儿情绪很低、不愉快或处于恐惧、痛苦状态,活动效果就比较差。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幼儿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表现出初步稳定的个性倾向性,突出表现为出现初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兴趣爱好、明显的气质特点和性格特点。这些与幼儿逐渐形成了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态度相关。18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9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新课程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用案例研究第 2章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理论基础4.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幼儿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 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幼儿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比如:幼儿园中小班34岁的孩子与中班4-5岁的孩子、大班56岁的孩子之间就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2.2.2 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4岁处于幼儿期的初期阶段,也是幼儿园的小班年龄。幼儿3岁以后,开始进入幼儿园。新的环境对幼儿昀大的影响是: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教师、更多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幼儿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教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幼儿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小班的孩子小班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如喜欢哪位教师,就特别听那位教师的话。他们的情绪也更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教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 2.爱模仿 2034岁的幼儿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输油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果包装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 橡胶割胶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矿山测量员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镁矿开采绿色治理策略分析报告
- 环丁砜装置操作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核果种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探讨
- 第七节 补间动画的制作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2020七年级上册-河大音像版2020
- 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苏教版2019
- 2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土建专业)
- 中级卷烟包装工(四级)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简答题汇总)
- 福建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题库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整套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