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沿波而讨源 1 记积累文中的字词 了解文艺评论文体的特征 学习文艺评论的思维和写作手法 2 读分析探究雅文化与俗文化的特点 认识中国雅俗文化对促进国民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 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 整合文中关于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过程 3 写运用本文评述结合的写作方法 完成片段写作 4 练掌握例证的方法 第1课论雅俗共赏 学习重点 contentspage 栏目索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 荷塘月色 一 诵记名言警句 1 作者及背景朱自清 1898 1948 字佩弦 号秋实 现代著名散文家 诗人 学者和民主战士 祖籍浙江绍兴 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9年2月写的 睡罢 小小的人 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的散文具有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 素朴缜密 清隽沉郁而又不失清新活泼 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切和温暖 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主要著作 背影 雪朝 欧游杂记 你我 伦敦杂记 诗言志辨 新诗杂话 标准与尺度 论雅俗共赏 等 二 了解文学常识 雅俗共赏 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 孰雅孰俗 以什么为界限 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 历来争论不休 论雅俗共赏 是1948年出版的一本杂文集 作者站在 雅俗共赏 的立场 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 或者说是接近于人民的立场 阐释了文学艺术应走的道路和发展趋势 书中各篇论文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说话的 这些文章 深入浅出 明白晓畅 古今融汇 观点新颖 有独到的见解 是朱自清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 将 论雅俗共赏 一文放在该书第一篇 并且用作书名 用意也在此 2 文学知识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进行研究 探讨 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 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它包括诗歌评论 小说评论 散文评论 戏剧评论 影视评论等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小说 诗歌 散文 戏剧 绘画 影视等 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 创作风格 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议论 评价 提高阅读 鉴赏水平 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 引用各种材料论证 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 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 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 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定的论证过程 hu y n y nk sh q q n tu ju ji o p 三 夯实基础知识 sh n n n ch n sh n c ch ch n c n 晦涩 蜕变 摆脱 蜂拥 峰峦 辨别 辩论 狼藉 书籍 寒碜 凄惨 诲盗 2 涵咏词义 1 词义理解 寒尘 虚妄 分水岭 雅俗共赏 参差错落 出奇制胜 今写作 寒碜 寒伧 本文中是丢脸 不体面的意思 荒诞无稽 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交错纷杂 不整齐 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2 近义词辨析 凝结 凝聚凝结 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凝聚 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 聚集 积聚 例 a 印尼上海江浙同乡会银会组织为了进一步 乡亲们彼此间情谊 加强团结 互助友爱 于12月4日中午12时 在椰城海港餐厅举行每月聚餐一次的联欢会 b 今天的国家博物馆 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历代建设者 管理者的辛勤汗水 广大公众和无私捐赠文物藏品者的关心和奉献 凝结 凝聚 公然 公开前者指公开地 毫无顾忌地 贬义 后者指不加隐蔽的 面对大家的 跟 秘密 相对 例 两公司 采取了互相干扰或拒绝服务等方式 并以媒体 软件自动弹窗等方式将双方冲突扩大化并突出且频繁地展现给广大用户 妨碍广大用户的电脑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引发广大用户不必要的迷惑乃至焦虑 公开 公然 功效 工效前者指作用 效果或功能 后者指工作效率 例 a 由于蛇种的不同 其疗效各有差异 但它们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神经痛等均具有良好 b 使用本设备能简化生产工艺 提高 材料利用率高 精度高 强度好 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工效 功效 1 在课本上标注有关社会发展的词语 概括 雅俗共赏 的历史发展的句子 完成表格 四 速读感知课文 赏奇析疑 是一种雅事 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 门第迅速地垮了台 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 士 和 民 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 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 上下着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 雅俗共赏 的路 诗也走向这条路 大众化 通俗化 在逐渐地 由量变到质变 2 了解 雅俗共赏 的历史发展 我们能得出哪些认识和结论 答 答案 1 文学的 雅俗共赏 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2 雅俗共赏 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 3 雅俗共赏 是以雅为主的 有宾主之分 共赏 者却以俗人为主 4 要达到雅与俗 共赏 贯彻 文艺是为大众 的原则 雅士需要理会或迁就 俗 的趣味 而俗士也需要学习 享受 蜕变 5 西厢记 和 水浒传 是 雅俗共赏 的典范作品 1 文章主要谈论 雅俗共赏 为何以陶渊明的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诗句开篇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答案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 主要讨论 雅俗共赏 的发展过程 开篇引用陶渊明的诗句 有两个作用 一是照应题目 论雅俗共赏 二是引出下文对 雅俗共赏 的讨论 一 重点突破 2 文章的第二段把 安史之乱 当作我们社会变迁的一个分水岭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答案 雅 俗 问题在 诗经 中已有体现 但朱自清没有从先秦文学下笔 而是巧妙地截取了唐以后的文学发展史 这是因为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自此以后 士 和 民 的社会等级逐渐模糊 为 雅 与 俗 的自然 融合提供了条件 作者如此截取 足以阐述 雅俗共赏 的发展趋势 以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流变 作者在论述唐宋两代时 也不是平均使用笔墨 而是有意识地偏重于其代表性文体所体现出的 雅 俗 流变 做到详略有致 重点突出 唐 作者述其 语录 笔记 传奇 宋 述其诗 词 曲 平话 章回小说 皮黄戏等 进而阐述 雅俗共赏 历来其实是以 雅 为主 雅 俗 有宾主之分的重要观点 3 唐代以前及以后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什么状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答案唐代以前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雅人的专利 俗人是无法欣赏文学作品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唐代以前门第等级制度严格 士 民 界限森严并且固定不变 俗人受教育的条件受到 各方面的限制 再加上文学采用 雅 的样式 各种文学样式离普通百姓较远 以致造成了 赏奇析疑 这一雅人的专利 唐代以后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出现了 雅俗共赏 的趋势 唐代 安史之乱 后 门第垮台 士 民 分界弱化 文学内容及样式不断发展变化以贴近民众 所以出现了 雅俗共赏 的文学演变趋势 4 为什么说 雅俗共赏 是以雅为主的 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 近得也不太多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答案 雅俗共赏 的追求实为两种文艺的相互妥协 相互效仿 慢慢地走到一条道路上 雅士需要迁就俗士的趣味 可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 当然 就这个说法本身来看 它由雅士们提出 是雅方处于主动地位的宽宏大量 因此要伴随着 以雅为主 俗不伤雅 的条件限定 雅俗共赏 最终是以雅为主的 5 通俗化 还分别雅俗 还是 雅俗共赏 的路 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 只有 共赏 的局面 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这句话放在文章的末尾 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答案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这个新时代 出现了新一轮雅俗之别 新文化以及新文学尽管以平民化为方向 背叛了传统的贵族文化和贵族文学 仍然属于 阳春白雪 一类 雅 俗 彼此之间有距离 甚至有隔膜 缺少共同语言 对立导向交融 新一轮文化融合开始进行 雅俗共赏 通俗化 及 大众化 号召就是这种客观趋势的话语表现 作者希望看到在新时代里完成前所未有的 高质量的雅俗结合的事业 6 朱自清认为 雅 和 俗 有共通的地方 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 大众化 没有 雅 俗 之分 只有 共赏 的局面 但也有人认为大众文化是粗野简陋的 精英文化是高雅精致的 有人认为大众文化也有高雅精致的 精英文化也有粗野简陋的 因此不应以 大众的 或 精英的 文化来判定雅俗 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二 疑点探究 答案 1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里面 都有精华和糟粕 不论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 都有自己的 俗 和 雅 都有自己从低向高 从浅到深 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 历史证明 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 有自己的高贵和美 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 也有它们的俗气 无聊和空洞 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 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 才能产生精品 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来说 都是如此 2 俗 雅 与 大众 精英 之间如何联系 需要有具体的 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 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 不能认为大众文化一定是粗野简陋的 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 事实上 文化的 雅俗高低 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 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 3 俗文化和雅文化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 究竟是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的关系 还是互相排斥 此消彼长的关系 从不同的前提出发 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每个不把自己同大众对立起来的人 都不应认为大众文化是粗野简陋的 精英文化是高雅精致的 只要是适应时代的需求 担起了应负的责任 表现出了应有的活力和水平 走在文化创新的前列的文化就是高雅精致的文化 7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感受朱自清作品语言中的趣味性 单就玩意儿而论 雅俗共赏 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 共赏 者却以俗人为主 固然 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 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 要 俗不伤雅 才成 雅方看来太俗 以至于 俗不可耐 的 是不能 共赏 的 朱自清 雅俗共赏 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一个核心性的内容 就是 共赏 必须以 雅 为主 而 共赏者 则必须以 俗 为主 这样才能既不会降低 雅俗共赏 本身所应当具有的普遍要求 不会降低作品的固有品位 又可以切实达到 雅俗共赏 的目的 三 美点赏析 语言的雅俗之趣 我来答题我来规范 答案两段文字 前一段是朱自清对 雅俗共赏 的阐述 后一段是后人的总结性概括 同为议论文 朱自清的文章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使文章充满趣味性 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 他明确提出要用 活的口语 写文章 如 玩意儿 要 俗不伤雅 才成 雅方看来太俗 以至于 俗不可耐 的 等等 这些语言的运用使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达到了高度统一 8 论雅俗共赏 这篇文学评论在写法上是先引述材料 然后进行分析 最后加以评论 三者有机统一 运用这种手法 以 同情 为话题 写一篇议论文 200字左右 妙笔生花 四 随堂写练 同情 是对他人遭遇的认真对待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入路边乞讨者的碗中 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然而 给予者连看也不看乞讨人一眼 不屑地离去 似乎在打发着烦人的东西 这不是同情 而是施舍 是虚伪的慈悲 真正的同情 是对他人遭遇的感同身受 是如雨润大地般默默无言的大爱 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智利矿难 送到救援现场的不仅是救助设备和物资 送到受难家属手中的也不仅是 赔偿费 还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自探望和关心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同情和爱心 只有当我们认真对待他人的遭遇 平等地感受他人的痛苦 尊重他人的人格 才能出自真心地给予自己的爱 同情他人的不幸 参考例文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一个人不喜欢诗 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部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 较纯粹 较精微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 对于小说戏曲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 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 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 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 而是 福尔摩斯探案 之类的东西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 但是如果真能欣赏文学 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 要超过对于 福尔摩斯探案 的爱好 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仅是会讲故事的人 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 用处只在支撑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能见到它的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 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 自然就能欣赏小说 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 陈鸿的 长恨歌传 未必不如白居易的 长恨歌 和洪昇的 长生殿 元稹的 会真记 未必不如王实甫的 西厢记 兰姆 lamb 的 莎氏乐府本事 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 但是就文学价值说 长恨歌 西厢记 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他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 我们读诗 须在 长恨歌 西厢记 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 长恨歌传 会真记 和 莎氏乐府本事 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 比如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或者崔颢的 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里面也都有故事 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 两首诗之所以为诗 并不在这两个故事 而在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嘉兴南湖嘉禾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有限公司人员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中山市三角镇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秋季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市今晚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社会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扶梯安全培训课件
- 地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地质队安全培训暨宣誓课件
- 恒瑞医药简介课件
- 甲午中日战争情景剧
- 石油行业安全培训课件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任务四调查报告
- 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FZ/T 74003-2014击剑服
- 颈椎DR摄影技术-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一点儿有点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