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docx_第1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docx_第2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docx_第3页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卷第1期瑚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 V0125JOLLmal of Huh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I 2007年第1期)(Philosophy and Sodal Sciences)No1 2007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甘开鹏(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云南昆明650221)摘要:回顾了非物质文亿遣产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介绍了景颇族的目瑙纵敢的起:j鬟及发展;分辑了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的法律特征;最后提出了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知识产权;建议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1(2007)010067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一、景颇族目瑙纵歌简介睥】 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称为“Traditional and Folklore景颇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有12万人 Culture”、“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或“Oral and In 口,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景颇 tangible Heritage”,这些术语在我国被译为“传统民 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 族与民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及非物 “目瑙纵歌”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且瑙”是景 质文化遗产”或“民间文化艺术”等。根据联合国教 颇族支系语,“纵歌”是载瓦支系语,其本意均为“跳 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3 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始欢度节日,一般为期2 年)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6天,对闯取双不取单。节日里都要举行庆典活 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动,来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和来宾在竖有“目瑙诗栋” 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 标牌的广场,在“瑙双”(领舞)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 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 鼓点,伴着豪壮的乐声翩翩起舞,舞路杂而有序,场 们所处的环境,为应付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 面壮观,充分展示出景颇族的传统文化。“目瑙”集 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 中地体现了景颇族的历史文化,有关“目瑙”的来历 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 说法丰富多彩,但流传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源于 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上的人们并不会云南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少数民族跳“目瑙”,只有天上的太阳神“木代”才会跳。有一 都具有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遗留了一大批宝贵的年天空出现了9个太阳,不分昼夜的烧烤着大地,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就是其中重要地上河水被晒干,石头被晒炸,人类和各种鸟兽都面 的一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西部大临死亡的绝境,就聚集在一起共商对策,公推百鸟到 开发的逐步推进,景颇族的目瑙纵歌与其他非物质太阳宫去求太阳神。百鸟带上金银财宝,飞到太阳 文化遗产一样,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宫,请求太阳神每天只出一个太阳,并分出昼夜来。 如何保护和抢救这些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地政府部门肩负拯救大地上的人类和生灵重任的百鸟,有幸参 和景颇族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加了太阳宫里太阳神举行的“目瑙”,并以优美的舞 姿和歌喉博得太阳神的欢心,太阳神欣然答应了百收稿日期:20061229作者简介:甘开鹏(1975一),男,江西崇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及法律社会学研究。67万方数据鸟的请求,将9个太阳减去8个,只剩下如今的一 知识产权是一种非物质性财产或无形财产,也是一 个。百鸟返回大地时,见一棵黄果树上结满了香甜 种知识产品,这是知识产权区别于传统的财产所有 的黄果,百鸟一时高兴,便仿照太阳神的子女,在吃 权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目瑙纵歌作为景颇族集体所 果子之前,聚集在一起推选孑L雀做“瑙双”(即领跳 创造的舞蹈,从存在形式上而言是一种无形的非物 者)在黄果树上欢快地跳起了“乌目瑙”(即“鸟目 质文化遗传,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之一。同时, 瑙”)。宁贯娃是景颇族中神通广大的闯世英雄,被 景颇族目瑙纵歌也具有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特征, 百鸟那欢快的舞蹈场面所吸引,便情不自禁地摹仿 即在空间上可以无限的再现或复制。景颇族目瑙纵百鸟欢跳起来。不久,宁贯娃在木折省腊崩(景颇 歌从其原生地非常成功地被复制、被移植到了昆明 族的发祥地)日月祖宗山脚下,用手指划出乎坦宽市云南民族村旅游景点就是一个突出例子。阔的“祥信央坝”作为目瑙纵歌舞场,举行了人间第虽然景颇族目瑙纵歌作为一种民族舞蹈,从本 一次目瑙纵歌盛会。从此,“目瑙纵歌”活动便广泛质上被认为是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之一,也是 地在景颇族地区流传开来。 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但景颇族目瑙 景颇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纵歌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法律特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41 “目瑙”是景颇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权利主体的非确定性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习俗的文化现著作权的主体是著作权的权利承受者,即作品 象。竖立在目瑙广场上的“诗栋”(标牌)分阴阳(雌的作者及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或法人。我国雄),当中所绘制的是反映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和其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创造作品的公民是作他生产、生活的图案。举行大的“目瑙”庆典时都要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先祭奠“木代”(太阳神),原因之一,“目瑙”舞来自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太阳宫;之二,传说景颇族的祖先曾娶太阳女为妻,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可见,我国著作权法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木代”与景颇族有渊源关所规定的作品作者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景颇系。因此,景颇族贵族(山官)家一般都祭奠“木代”。“董萨”(祭司)要进行“目瑙斋瓦”,用特定的 族目瑙纵歌是产生于民问,其创作者在最初可能是 形式和祭词叙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景颇人的个人,也可能是集体,但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种民族 渊源变迁史等,内容无所不包。这些活动,千百年来 舞蹈经过后人的不断修改、完善,现在已经很难确定 起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 到底谁是该舞蹈作品的作者了,其权利主体无法确 “目瑙纵歌”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发展至定到具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景颇族目 今,宗教色彩和类别已日益淡化,它已成为景颇族约 瑙纵歌的权利主体已经超越了我国著作权法规 定俗成的传统节日,统称为“统肯(传统)目瑙”并赋定的权利主体范围,只能推定是一个群体或一个民予了新的内涵,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展示一个民族的族共享的智力成果或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反映今天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二)客体本身的广泛性二、景颇族目瑙纵歌的法律特征界定作品是各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它一般是指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也被称为“智 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来反映作者思想情感或 力成果权”,是知识权所有入对其从事智力活动而 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智力创造成果。我国著作权法 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在知识经济 实施条例将作品解释为:“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时代,智力成果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了一切人类所 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 创造的成果,诸如文学作品、口述作品、戏剧作品、舞 成果。”但景颇族目瑙纵歌涉及了口述作品、音乐、 蹈作品、美术作品、电影作品,以及工程设计、产品设 舞蹈、文字图案、建筑(目瑙诗栋标牌)等各种著作 计图纸等等。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了九类 权保护客体,是一个由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复合体, 作品,其中第三款是:“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 包括了多种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景颇族目瑙纵歌 艺术作品。”从这一规定来看,景颇族目瑙纵歌是一 也是一种神话传说,是反映景颇族文明历史的、融宗种民族舞蹈作品,应当是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 教和文化习俗为一体的传统庆典。因此,景颇族目 护的作品范围之一。更重要的是,景颇族目瑙纵歌 瑙纵歌已经远远超出了著作权单纯的智力成果范 具有知识产权的两大特征,即非物质性和可复制性。 畴。68万方数据(三)权利属性的特殊性(二)建立专门的保护法与相协调的相关法律 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具有排他保护。借鉴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针对民间传 性和绝对性的特征,因此,知识产权在属性上是一种统知识保护设立的特别处理机制(sui generis sys 私权。由于景颇族目瑙纵歌权利主体的模糊性,任tern),建立专门的保护法和与此相协调的相关法律 何人都不得对它主张专有权,其权利只能笼统的归保护,如以民事特别法的形式专门立法保护非物质 属于整个景颇族,或某个村寨,或某一个集体。这文化遗产。此外,利用知识产权之外的相关法律法 样,景颇族目瑙纵歌似乎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公 规进行保护有必要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或 有领域”,从而与一般的知识产权范畴相比具有更修改,如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旅游管理及文化市场多的“公”权性质。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立法。【6 (四)时间性不同(三)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单位进行 知识产权既不是无限空间的绝对垄断权利,也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不是没有时问限制的永恒权利。知识产权在法定的 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将具有特殊价值的遗 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 产、遗址及景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确认其为全人 一权利就自行消失,相关知识产品就成为社会的共 类共同的遗产。由于该公约并不适合于口头和非物 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我国著作权法)21 质文化遗产保护,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羊2000 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 年4月,正式启动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合作作 作”项目。我国政府也确定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 品的保护期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50年。 首批lO个保护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民族民|日J传统文 而景颇族目瑙纵歌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更 化保护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也标志着我国对非物 新,只要该民族存在,那么这种舞蹈作品就会永远承 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了规范有序的法制新阶段。7 继下去。因此,景颇族目瑙纵歌就不能适用著作 因此,启动景颇族目瑙纵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权法的有期限保护,否则在法理上或逻辑上都不遗产”工程,这是目前为景颇族目瑙纵歌能够获得 合理。最高规格的保护模式寻求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 三、景颇族目瑙纵歌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建议有的学者也提出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 景颇族目瑙纵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构对类似景颇族目瑙纵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 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主,结合其护,在一些文化悠久、科学发达的国家(如法国等)他多种保护措施进行有效地保护。我们在对景颇族已经做到,联合国也已明确提出,要“促进建立或加目瑙纵歌进行保护过程中,既需要借鉴、抢救、保护 强培训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181 人类文化遗产的多种经验,也需要密切结合本民族(四)充分的利用教育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进 的各种实际,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实施抢救和保护工 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 作的有效机制。笔者结合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 有活态性、民间性和生活性特征,它的保护应该是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就如何保护景颇族目瑙个持续的、本民族和全社会参与的过程。这就需要 纵歌提出以下若干保护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将景颇族目瑙纵(一)利用知识产权制度、WIPO条款保护非物 歌作为景颇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引入课堂,进行 质文化遗产。利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对景颇 “汉、景”双语语文教学。这样,通过学校教育方式 族目瑙纵歌进行法律保护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措 可以使景颇族目瑙纵歌的传承保护得到发展和巩 施,因此,应该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对景颇 固。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复制、保存 族目瑙纵歌的署名权、改编权、演唱权、演唱者权、传景颇族目瑙纵歌,主要通过拉网式普查、搜集、整理, 播权、经济利益分享权、个人和族群的演唱权及相关通过文字记录以及录音、录像、拍照和数字化等现代 的邻接权等几个方面进行法律保护。【51同时,利用 化手段,使其永久保存下来。(贺学君,20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通过的一系列知识产权国参考文献: 际保护制度对景颇族目瑙纵歌进行保护,诸如教1 刘魁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jB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2德宏旅游网:http:www。dhtravelnetArticle(1998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0年)3吴烈俊我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J西南民族学等。院学报,2003(5):19119569万方数据4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7卓仲阳,杨正文知识产权在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立法保护中的版社,2005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1):12一155】龙初凡侗族大歌知识产权探讨与法律保护分析J贵州民8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族研究,2005(5):3946科学,2005(2):1031096】宋才发论民族民阃传统文化保护立法的意义J中央民族责任编辑:谢亚平大学学报,2004(3):510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Legacy_Taking Munao Song of the Jingpo People as an ExampleGAN Kaipeng(School of Law,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China)Abstract:The paper reviews the 1defini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legacy and relevant concepts;introduces briefly the origiand development of Munao Song of the Jingpo people;analyses the legal nature of Munao Song of the Jingpe people;then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 Mtmao Song of the Jingpopeople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legacy;Munao Song of the Jingpe peo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