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语文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课件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 二级火箭脱落 火箭发射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 1967年6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 中国只用了2年零2个月的时间 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 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 1945年造出了三颗 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 1949年8月29日 英国 1952年10月3日 法国 1960年2月13日 印度 1974年5月18日 邓稼先 1924 6 25 1986 7 9 中国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学术秘书 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研究员 副院长 院长 核工业部副主任 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 理论物理 中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 流体力学 状态方程 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 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 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 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 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 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 选定技术途径 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70年代初以来 在组织 领导 规划新的核武器工作方面 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的奠基者 悼邓稼先词 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人物介绍 邓稼先 1924 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 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 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 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振宁 1922 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 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 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1 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 2 邓稼先曾于1948 1950年赴哪一国哪一所大学读理论物理 3 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 4 用来与邓稼先作对比的那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 5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年 月 日分别是什么 6 我国核武器试验的地点是哪里 1924年 安徽省怀宁县 美国 普渡大学 1986年 直肠癌 奥本海默 1964年10月16日 1967年6月17日 阅读测试 古罗布泊 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宰割筹划彷徨殷红鲜红殷切鲜为人知 ku ng z i ch u p nghu ng y n y n xi n xi n 成语积累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妇孺皆知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知人之明层出不穷马革裹尸 你们认为应怀着怎样语调和感情去朗读 赞美 自豪 深情 整体感知 1 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2 理解文中的小标题 提示 速读课文 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简单叙述六个部分的内容 速读课文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 民族建立的功勋 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 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概括文章六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 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 五四 时代的歌 第六部分 第二部分 简介邓稼先的生平 经历及主要贡献 概述百年屈辱历史 引出杰出科学家邓稼先 突出表现邓稼先同志在领导 设计 研制中国的原子弹 氢弹及其它国防武器方面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比叙写 突出表现邓稼先同志作为中国科学家的纯朴气质和高尚品格 透过 寒春事件 说明了中国科技人员的水平和邓稼先的严肃认真 具体表现邓稼先同志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英勇无畏 身先士卒 第一部分 引言 第三部分 与奥本海默作对比 第二部分的补充 第四部分 作者的感受 第二部分的补充 第五部分 将邓稼先的能力 精神和品格具体化 第六部分 全文的总结 高度评价邓稼先同志的一生 第一部分 在列举一个世纪中国的屈辱历史 中国人站起来后 推出了鲜为人知 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邓稼先 第二部分 简述邓稼先的生平 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肯定他的地位 赞扬他光辉的一生 第三部分 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 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四部分 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 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作者为民族而自豪 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 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 吊古战场文 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 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能力 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 执著与勇敢 第六部分 总体评价 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 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广大呀 广大呀 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 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 明风悲号 天日昏黄 飞返折断 百草枯死 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身无处可栖 在天上乱窜 许多怪兽争斗激烈 失群狂奔 亭长告诉我说 这犹是古战场啊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 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 每逢天阴的时候 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 工作的艰辛 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 第五部分 问题探究 邓稼先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由于他的作用 改变的中华民族的历史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 两弹元勋 可是课文中却说他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这样写是否矛盾 这看似矛盾的两种形容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不计个人名利得失 将一切献给科学 献给祖国的做人原则和高尚品德 也愈见其人格的伟大 写邓稼先 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写起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 任人宰割 到 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问题探究一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 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 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甲午战争黄海大战 八国联军攻陷的北京 日军屠杀大连 旅顺居民 被带上枷锁的中国人 朗读 吊古战场文 的原文并翻译 广大呀 广大呀 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 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 北风悲号 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 百草枯死 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 在天上乱窜 许多怪兽争斗激烈 失群狂奔 亭长告诉我说 这就是古战场啊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 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 每逢天阴的时候 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原文 浩浩乎 平沙无垠 敻不见人 河水萦带 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 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 兽铤亡群 亭长告余曰 此古战场也 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 天阴则闻 显示了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 工作的艰辛 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 我不能走 问题1 在文中划出两个问句 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声关切的询问 充满了作者对友人的关怀 第二次细腻的询问 充满了作者对挚友真诚的关怀和担忧 问题2 我不能走 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浓情流溢 不带一丝雕琢 邓稼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时 他表现了一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问题3 作者为什么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 作为 邓稼先 传的背景音乐 烘托邓稼先贡献的伟大 作者用他一生都喜欢的五四时代的这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 再次充满深意地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国民族历史的这一伟大转变联系了起来 永恒的骄傲 这一部分作者为什么用四个破折号引出四段 作者以四个破折号 引出自己对邓稼先的怀念和评价 破折号在这里起到了列举分层的作用 各自独立成段 同时在语义上又层层递进 前两个评论紧扣 永恒 二字 尽管他去世了 但无论是邓稼先的精神还是他对社会的贡献 都已获得了永恒 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后两段评价进一步指出 邓稼先之所以能够做出永恒的贡献 是因为他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 他这一生所走过的道路 都是自己的选择 他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走完了自己想走的人生之路 因此他是幸福的 总结课文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 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 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 以民族情结 私人友爱为基调 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 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 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 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 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 而主题是集中的 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 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 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 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问题探究二 作者在叙述邓稼先的气质品格时 为什么要提到奥本海默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 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 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 而是通过对比烘托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品格 奉献精神 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强调他跟奥本海默气质品质不同 又能肯定他们为国家功臣 同属伟大的科学家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为了表现邓稼先崇高的人格 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 写了哪些事情 对比 对比着写 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说服两派不对打对吵 我不能走 没有私心 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奉献精神 烘托对比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邓稼先奥本海默 贡献举世瞩目壮哉两弹元勋 为人纯正无私浩然中国男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指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和睦相处 讲究为人忠厚 谦虚 真诚 朴实 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是指 他没有私心 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 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 能说服工宣队 军宣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 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 为广大人民的利益 奉献自己的一生 这是邓稼先的人生 走这样的人生道路 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 所以作者说 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 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长短句的结合 扩思 本文除了运用大量的褒义词表达作者感情外 在语言上还有哪些特色 排比句的运用 往往造成一股气势 好念 读者印象深刻 形成一种交错美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 短句显得活泼 节奏快 结合起来用 有一种抒情味浓厚 感染力强的表达效果 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 1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 2 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理解 粗估 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这组排比句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句式 增强语言气势 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 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 佩服之情表达的更为强烈 概括事例 句式 时间 地点 人物 怎么样 从文中找出事例 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邓稼先怎样的品质 人物形象探讨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祖国 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革初期 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1971年被 四人帮 批判围攻 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没有私心 勇敢 公正无私 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1982年 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归纳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 有胆有识 身先士卒 对祖国 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说一说 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中见大 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一 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二 是鲜为人知 三 是以小见大 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一篇朴实无华而感人至深的文章 首先 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 杨振宁深知邓稼先在科学界的位置 价值以及他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所建立的卓著功勋 从而给予客观公正而具有权威的评价 其次 作为与邓有半个世纪深交的朋友 杨对邓的经历 品质 性格及文化素养有充分的了解 于是从邓稼先一生的事迹里选出几件典型材料来反映他的个性特征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同胞 杨对邓身上体现出来的同祖国共命运 休戚与共的民族情结 执着追求 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在民族优秀文化孕育下形成的质朴内秀 甘于奉献的品格 有着深刻的认同 于是在提示人物超群拔类的特质时 也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这就是中华民族魂 x n xi sh hu ng qi mi n y ch zh n ku m p h n h n r hu h ng n zh n q ng m xi o z i hu hu m 蓦地 m 日暮 h n 震撼 h n 遗憾 d 4 下列句中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我跳下车 说了声 忠爷爷再见 就往家走去 b 林则徐宣称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断无中止之理 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c 他只说了句 你们快走 就昏过去了 d 人们常说 不违农时 这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 5 两弹 元勋等老一辈科学家们那种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下面一首诗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写照 请从所给选项中选出两句把它补全 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6分 攻城不怕坚 科学有险阻 a 世上无难事b 苦战能过关c 攻书莫畏难d 只怕有心人 b c b 6 修改下列病句 8分 1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 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修改 2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修改 他 应移到 如果 的后面 将 中国青年对 提到句子前面 7 下面是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名人的图片 试仔细观察下面这些图片 完成后面的习题 9分 1 这些明星你认识几位 试写出序号及姓名 a 序号 姓名 b 序号 姓名 c 序号 姓名 居里夫人鲁迅 毛泽东杨利伟 安徒生贝多芬 2 下面一则材料 既有内容要点 又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 请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概述内容要点 并分析情感倾向 青少年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球星迈克尔 乔丹 可极少有人知道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有一批歌星到某地演出 有100多名中学生竟然在旅馆门口等了三天三夜 等歌星签名留念 有些中学生能一字不误地记住几百首流行歌曲的歌词 却记不住20多个物理公式 内容概括 情感倾向 青少年追体育明星 歌星而轻视文化学习 忽视文化名人的现象 通过对比批评了盲目追星而忽视文化学习的现象 8 人是一本书 人的外表 就是封面 人的心灵 就是内文 请参照示例 写一段话 说说自己或他人是一本怎样的书 并略加阐释 句式不限 40字左右 6分 我是一本字典 外表虽然平凡 但内涵丰富 知识广泛 与我在一起 能扩大视野 增长知识 示例 母亲是一本散文书 一本以甘霖为墨 彩云为纸 博爱为笔抒写成的书 内涵厚重 老人的康健 儿女的冷暖 家庭的温馨 一一由她用心血书写 d 解析 a 匿n 怯qi b 露l c 凌l ng 10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 数不胜数甜言蜜语任劳任怨b 勤劳俭朴鬼鬼崇崇戒骄戒躁c 谈笑风生欣欣向荣铺张浪费d 刻苦钻研不共戴天兴高采烈 解析 鬼鬼祟祟 b 科学巨人钱伟长李珊珊 他是一名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 力学之父 科学界著名的 三钱 之一 也是一名教育家 一手创办了上海大学 曾担任多所大学校长 一生桃李满天下 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身体力行地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2010年7月30日 他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享年98岁 他就是科学巨人 钱伟长 1912年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家庭 他的名字是叔叔 国学大师钱穆取的 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高中毕业 钱伟长在数理化方面严重 瘸腿 三科加上英语总分不过25分 却以语文和历史两科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 然而 就在他进入大学不久 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 侵占了东北三省 在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时 钱伟长拍案而起 我不读历史系了 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于是 钱伟长弃文学理 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1935年 钱伟长从清华大学物理系顺利毕业 并考取了吴有训教授门下的研究生 1940年 钱伟长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他的论文 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奠定了他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就连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看了都感叹 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然而 钱伟长最终放弃了所有的优越条件 选择回到祖国 回到清华大学当了一名清贫的教授 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是忠于我的祖国的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 同时 他也被誉为中国 应用数学之父 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 应用数学科研成果有 钱伟长方程 钱伟长方法 钱伟长一般方程 和 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 等 从开始的偏科生 到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也只有 万能科学家 的称呼 才能涵盖他在科学事业上的功绩 难怪钱伟长自己也曾说 我没有专业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钱伟长一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校长 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大学校长 以及多所名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