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doc_第1页
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doc_第2页
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doc_第3页
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doc_第4页
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1、 总则(1) 规划依据1 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3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建制镇总体规划、甘肃武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区总体规划4 国家相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年版)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2B 1-1999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861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4)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1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2001年6月18)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89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52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2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2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2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2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8)电气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3922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3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3)工业企业调度电话和会议电话工程设计规范CECS36:91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3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36)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37)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G/T20507200038)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20509200039)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2000(2) 规划原则1 加强评估,总结经验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3 管网配套,泥水并重4 严格标准,控制投资5 消减总量,改善水质(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凉州区常住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包括黄羊镇、武南镇、高坝镇、双城镇、永昌镇和张义镇。(4) 规划年限规划现状年为2009年,规划期为2011年2015年。2、 现状及问题(1) 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武威,古称凉州,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凉州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城区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近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大城市。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城区较低,有“金盆养鱼”之称。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为祁连山地;中部地势平坦,是全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东北部属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 凉州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东距省城兰州274公里,西去镍都金昌115公里,是河西走廊的第一重镇。地处北纬3723至3812,东经10159至10323。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1公里,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到2009年底,全区人口为102.89万人,是西北人口最稠密的县(区)之一。凉州区东与内蒙古接壤,南连天祝、古浪二县,西邻肃南县,北面是永昌、民勤两县。2.自然条件凉州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的走廊过渡带,其南部为走廊过渡带的毛藏古凸起和莲花山古凸起,北部走廊平原属走廊过渡的武威新凹陷。因此在构造上主要受断裂控制、而褶皱不发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在1440-3262.9米之间,城区为1515-1584米。西南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的前山地带,海拔在20003200米上下;中部是绿州区;东部有八十里大沙,属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海拔在1500米上下;东北部是河西走廊平原的东段,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 凉州区处于冷温带干旱区,气候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全年无霜期150天,最大冻土深度140厘米。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平川区7-8,山区5左右,中高山区0-4.5。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平川区分别为-8-10和l9-23;山区北部15.2,其余平川区12-14,低山区10-12。 凉州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境内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降水稀少,而且地区分布也十分不均,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规律。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大,年际变化山区小于平原。据气象部门统计:凉州区的年降水量从40年代开始,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6毫米,最多年降水(1944年)为263毫米,最少年(1939年)为89毫米,最多年是最少年的3倍。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从10月到第二年的3月降水仅占全年的15-18%,12月平均降水量只有12毫米。而每年4-9月降水量则占全年降水量的82-85%,其中7、8、9三个月最多,占全年的60%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凉州区主要河流有西营河、杂木河、金塔河、黄羊河,以及沿山的小河小沟和泉水河,都是石羊河流域的组成河流,总集水面积达4704平方公里。土壤分布南北差异很大。南部山区土壤和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 3.行政区划 凉州区现下辖六个街道,19个建制镇、19个乡、448个行政村、3762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4873.85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8.629亩,人均耕地1.88亩。 4.社会经济凉州区共有19个建制镇。从人口规模看,2009年凉州区总人口约102.9万,城区(含近郊区)总人口21.56万,城镇化率36.7%。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黄羊镇、武南镇、人口规模分别为59362人、50887人,镇区人口在2万以上;高坝镇、张义镇、双城镇人口规模分别为48064人、46479人、34469人,镇区人口在1万以上;金羊镇、和平镇在武威市城市规划区内;其它建制镇镇政府驻地人口规模均小于1万人。黄羊、武南当初发展主要是依靠甘肃农业大学和依托兰新铁路武南分局在武南的设置而有所发展,由于依托单位的撤并搬迁,发展明显减缓,随着黄羊工业园、武威工业园的建立,小城镇的发展将会有新的产业支撑;而其他小城镇基本缺乏产业支撑和区域特色,所谓小城镇不过仅仅是镇政府所在村相对集中的居民点,虽然建了一、二条街道,但集市比较冷落,房屋使用率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村经济等方面带动作用较为薄弱。 5.自然生态系统现状 从总体上讲,凉州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减少,危及生态平衡。目前,全区四大河流年径流量为9.191亿立万米,总趋势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干涸,泉水减少,随着地下水多采少补,过量超采的发展趋势,地下水位下降必将会突破维系生态平衡的临界水位,生态环境将更趋恶化。 (2)森林及森林覆盖率低。截至2009年,凉州区森林覆盖率为10.7%,低于全省13.4%的平均水平。全区天然次生乔灌林6.37万亩,天然沙生灌丛2.84万亩,基本处于天然森林植被贫乏的状况。(3)土地沙漠化。(4)水土流失。 (5)沙尘危害严重。每年春季,扬沙、沙尘及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对全区农业、环境、生态及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同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1、“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我区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正在建设和建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项目,使小城镇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城乡电网得到全面改造,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例如民武公路、金武公路、凉古公路等骨干公路的建成。黄羊镇镇区供水设施改造、排水设施、道路建设工程,包括日处理污水5000吨,总投资5400万元的污水处理项目和建成给水管网1.62km,排水管网1.4km,路灯56盏。武南镇镇区排水设施及道路拓建工程;北区集中供热工程和七支东路美化亮化工程。高坝镇结合武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成了总投资850万元的天马大道亮化工程,架设路灯768盏; 总投资1600万元的园区经三路道路工程;投资5080万元以BOT形式同四川恒泰环境有限公司开工建设了城东工业园区(高坝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万m/日;总投资4400万元建设天马大道辅道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有力的带动了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城镇容貌和环境进一步改观。以创建卫生城市,举办“天马旅游节”为契机,在小城镇大力开展形象工程建设和镇容镇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着力进行了城镇道路、绿化建设,丰富了城镇景观,城镇居民的卫生习惯也逐步得到改善。及时清除城乡结合部及镇区垃圾,镇容镇貌和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3、农村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一五”末,行政村通路率达100%;通电率达100%;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93%,通电话的农户达10万多户;用电农户比重达到99%;自来水用户达5.5万户,占总农户的33%,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8%;电视普及率达到95台/百户;小康住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稳步推进,4年内累计建成清源阳光住宅小区、长城乡西湖村、黄羊镇上庄村、吴家井七星村等一批小康示范点,完成小康住宅及农宅改造建设4.6万户,人均住房面积达25平方米,为小康建设奠定了基础。2009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8049户。(3) 供排水现状和污水处理现状1 城镇供排水现状与分析全区19个小城镇在规划区内共建成自来水厂5个,铺设供水管网196公里,供水能力达到2.86万吨/日,铺设排水管道119公里,建成各类人饮供水工程1092处,解决了35.08万人、63.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目前,供水问题虽然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排水只分布在黄羊镇、双城镇、高坝镇(同武威工业园区共享)和武南镇等4个建制镇,其余镇都没有排水设施,污水靠排洪沟渠倾倒,绿化带和街道泼洒现象更是常见,这种基础设施的缺失和不完善,致使镇区污水乱排乱倒严重,具体表现在:1)镇区内未建污水处理厂,污水未经处理排放,严重污染了镇区内赖以生存的有限地下水资源,影响了大沙河滩治理的进程,并使镇区内绿化及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给全镇人民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带来很大不便和影响;2)水管未接入居民区,生活污水由雨水口进入排污管道,夏季容易孳生蚊蝇污染环境。污水的肆意排放,使得臭气污染了环境空气;农民截流灌溉将病菌黏附在蔬菜、瓜果及其它农作物上,携带在家禽、家畜及人身上随市场而流动,到处传播,给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3)污水排放口周围发黑、发臭,令人产生厌恶感,更是传播疾病的源地;4)排水管道普及率低,服务面积仅占城镇建成区的10左右,而且排水管径偏小,不能满足城市排水的需要;5)高污染工业污水不经处理就近排放甚至浇灌农田,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2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与分析“十一五”期间,除武南镇借助武南铁路分局建设的日处理8000m/天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镇区污水处理外,四川恒泰环境有限公司投资5080万元以BOT形式开工建设了城东工业园区(高坝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万m/日;武威汉斯天安环境有限公司投资5400万元以BOT形式开工建设了黄羊工业园区(黄羊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0.8万m/日(近期)。3 污泥处理现状与分析目前,高坝镇和黄羊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污泥处理设施还未投入正式运营,武南污水处理厂由于建设时间早,对污泥未进行处理,污泥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4 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现状与分析由于我区经济情况限制,已建成的武南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未进行建设,污水处理达标后,直接排入下游河滩,供下游农业浇灌和生态利用。黄羊和高坝镇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尚未投入运营。5 城镇污(排)水管网现状与分析黄羊镇现有城镇污水管网32公里,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15公里。“十二五”期间计划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城镇排污管网34公里。管网覆盖率达到85%。高坝镇和武南镇现仍采用合流制排水体制,且存在排水管网不完善,管道老化等问题,致使受纳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功能大大下降。(4) 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能力不足,水平不高,适应不了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镇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愈加艰巨。二是污水管网与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同步,环境效益没有充分发挥,污泥处理处置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认识、资金、技术和政策等原因,对污泥的处理处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污水再生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再生水管线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由于缺乏运行经验,对于较高水质要求的工业用户而言,水质稳定性和可靠性难以持续保证。3、 需求预测(1) 人口预测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人口预测表武南镇黄羊镇高坝镇张义镇永昌镇双城镇丰乐镇永丰镇清源镇西营镇九墩乡合计现有38000 38262 21322 13236 15623 13256 10074 7023 16662 14256 3614 191328 近期50000 55916 41200 22488 23810 21341 16118 11237 26659 23544 8842 301155 远期65000 73642 71231 30265 32903 29834 22565 15732 37323 32962 12379 423835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2) 供水量预测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供水量预测表乡镇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总用水量(m3/d)综合用水量标准(L/人.d)规划人口(万人)用水量(m3/d)年工业总产值(万元/年)工业耗水量指标(m3/万元)工业用水量(m3/d)武南镇近期110500005500 15600 21100 远期120650007800 38100 45900 黄羊镇近期110559166151 4088010011200 17351 远期120736428837 1040257019950 28787 高坝镇近期110412004532 92958.210025468 30000 远期120712318548 124816.867048852 57400 张义镇近期110224882474 152001004164 6638 远期120302653632 36230706948 10580 永昌镇近期110238102619 150001004110 6729 远期120329033948 42000708055 12003 双城镇近期110213412348 135001003699 6046 远期120298343580 32450706223 9803 丰乐镇近期110161181773 160001004384 6157 远期120225652708 38400707364 10072 永丰镇近期110112371236 125001003425 4661 远期120157321888 30000705753 7641 清源镇近期110266592932 180001004932 7864 远期120373234479 43200708285 12764 西营镇近期110235442590 150001004110 6699 远期120329623955 36000706904 10860 九墩乡近期1108842973 120001003288 4260 远期120123791485 28800705523 7009 合计近期30115533127 84378 117505 远期42383650860 161958 212819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3) 污水排放量预测根据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表2-24所列全国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0,工业污水量按工业水量的80%计,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排放量见下表: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污水排放量预测表单位:m3/d武南镇黄羊镇高坝镇张义镇永昌镇双城镇丰乐镇永丰镇清源镇西营镇九墩乡合计生活用水量近期550061514532247426192348177312362932295097323624远期7800883785483632394835802708188844793955148536345工业用水量近期1560011200254684164411036994384342549324110328864241远期38100199504885269488055622373645753828569045523128128污水量预测近期16000 7609 21170 4900 5997 4023 2734 2016 3825 3593 1765 73632 远期35000 11858 40590 7307 8120 6278 4376 3236 6069 5235 2845 130913 (4) 污水处理情况预测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的高低决定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密切相关。然而,污水厂进水水质又与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以及污水收集方式等关联,要准确预测污水厂建成后服务期内的水质,难度较大。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人均当量法、实测法和类比法进行城市污水水质论证。根据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凉州区各乡镇的实际监测资料,以及环保部门的数据统计,综合分析确定我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原水水质指标如下:CODcr510mg/LBOD5310mg/LSS200mg/LNH4-N50mg/LTN55mg/lTP5mg/L。依据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确定凉州区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应执行如下排放指标:CODCr60mg/L,BOD520mg/L,SS20 mg/LNH4-N15 mg/LTN20 mg/LTP1.0 mg/L(5) 排水管网预测本规划污水管网主要服务范围为凉州区武南镇、黄羊镇高坝镇、张义镇、永昌镇、双城镇等11个小城镇污水,再生水管网主要服务城镇内再生水用户。本次管网设计,污水主要考虑小城镇污水收集干管,不考虑支管。再生水主要根据再生水用户的位置,设计分配流量。新建排水管线159.64km(钢筋混凝土管道DN300-DN1200)、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75.3km(PE100级管dn110-dn400)。管道工程量污水管网工程量表(砼管)管径(mm)D300D400D500D600D800D1000DN1200合计管长(km)34.0847.1424.8428.5611.357.825.85159.64再生水管网工程量表(PE管)管径(mm)De400De300De250De200De150De100合计管长(km)26.178.013.4318.456.5112.7375.3(6) 污泥处理处置预测1、 污泥组成及特点 根据前述水质分析,污水中污染物(BOD5、N、P)配比合理,因此经生物降解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肥效可资利用。2、污泥处理目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除无机惰性物质外,还含有较多的有机物,有机物颗粒较细,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易腐化发臭,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故必须进行污泥处理。污泥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污泥与污水同步稳定;使污泥减容,以便贮存、运输、堆埋或利用。3、污泥处理工艺根据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经验,污泥经过浓缩池浓缩后脱水的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弊端。生物法除磷主要是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最终从系统中除磷。由于剩余污泥在浓缩池停留时间过长,浓缩池的厌氧环境使集聚在污泥中的磷再次释放到浓缩池上清液中,随上清液的排放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不能从系统中有效除磷。同时污泥厌氧可能发酵上浮,脱水性能降低,给管理、操作带来不便。因此,本设计推荐采用已被广泛采用的一体化浓缩脱水机污泥处理工艺。来自终沉池的剩余污泥进入贮泥池,根据贮泥池泥位,控制开启污泥进料泵及一体化浓缩脱水机和加药计量装置,脱水后泥饼经无轴螺旋输送机送至运泥车运出。粗、细格栅栅渣经压榨,沉砂池沉砂经砂水分离器后直接外运填埋。4、污泥的出路本工程污泥成分初步分析可用于农田堆肥。当然,由于各个城市污水成分不尽相同,污泥能否安全施用于农田,还有待于污水厂投产后对污泥作定性分析,经分析如果不适用于农田堆肥,可以与城市垃圾一并进入垃圾填埋厂做卫生填埋处理。考虑到尽量降低垃圾处理的费用,仍采用较长的有效泥龄,使其基本好氧稳定,便于今后采取更经济合理的处置方式。(7) 再生水利用预测武威属于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紧缺。再生水回用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节约和置换高品位的有限水资源,对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提供用水。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再生水回用的主要方向是工业用水,比如冷却循环水、冲渣、冲灰水等。其中小部分也可作为市政杂用水,比如城市绿化、浇洒道路、水体景观等。主要有:1、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水质标准要求较高,污水厂一般需采用较严格的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后水质方可满足要求,工业用水中冷却用水是目前本污水处理厂最佳再生利用路线之一。2、城市杂用水由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不一,但总体标准较低,污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后水质就可满足要求,城市公园绿化、施工清扫、砼养护、消防等城市杂用水应是目前凉州区高坝镇小城镇(武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较佳再生利用路线之一。但由于工业园建成区面积较小,城市杂用水量很小。3、目前园区景观水体存在规模很小,因此不考虑景观用水。综合上述技术比较,较为适宜的污水再生技术路线为工业用水中冷却用水、城市杂用水等。4、 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1) 规划目标武南镇:规划期间重点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5万吨,需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包括生产、办公、化验用房面积4600平方米,配套建设泵房、氧化沟、沉泥池、风机房等设施,配备污水泵、污水高压清洗车等设备),在城区及工业园区铺设直径500mm800mm的钢筋混凝土排污主管道10.8公里。建设排水主管网9.68公里,回水管网20公里。黄羊镇:新建日处理污水1.2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黄羊镇土塔村,占地面积52.7亩,人工湿地面积60亩,配套排水管网34公里,概算总投资4099.6万元。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1.2万方,污泥无害化日处理20吨。高坝镇:建设规模为近期20000 m3/d,远期40000m3/d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水厂一座、新建排水管线22.12km(钢筋混凝土管道DN300-DN700)、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8.65km(PE100级管dn110-dn400)。张义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8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张义镇灯山村,占地面积40亩,配套排水管网20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8km(PE100级管dn110-dn400),概算总投资3500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永昌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8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永昌镇下源村,占地面积40亩,配套排水管网22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8km(PE100级管dn110-dn400),概算总投资3800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双城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8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双城镇俆信村北河湾,占地面积40亩,配套排水管网15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8km(PE100级管dn110-dn400),概算总投资3200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丰乐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5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丰乐镇丰乐村,占地面积30亩,配套排水管网13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5km,概算总投资2229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永丰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4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永丰镇四十里村,占地面积25亩,配套排水管网11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4.5km,概算总投资1783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清源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8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清源镇镇区北部,占地面积45亩,配套排水管网18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10km,概算总投资2906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西营镇:新建日处理污水0.6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西营镇接脑村,占地面积30亩,配套排水管网12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6km,概算总投资2318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九墩:新建日处理污水0.4万方污水处理厂一处,选址永丰镇四十里村,占地面积25亩,配套排水管网11公里,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4.5km,概算总投资1783万元。项目建成后使镇区及沿线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达到中一级B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80%;近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达到70%,5年后满负荷运转。(2) 重点任务1、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凉州区以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在已开工建设的高坝镇20000m3/d污水处理厂和黄羊镇12000m3/d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对武南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新建,使日处理能力达到35000m3/d;新建张义镇、永昌镇、双城镇、清源镇4个8000m3/d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分别建设6000m3/d、5000m3/d、4000m3/d污水处理厂4座,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加大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力度,中水回用率达到80%。全区在以上11个镇共建设DN300DN1200排污管道159.64km,新建再生水配套管线75.3km(PE100级管dn110-dn400)。主要处理构(建)筑物包括:A、污水处理部分: 进水控制井、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间及沉砂池、生物反应池、絮凝池、沉淀池、接触消毒池、加氯间。B、再生水处理部分:中途提升泵站、深度处理间、吸水井及送水泵房C、污泥部分:贮泥曝气池、污泥脱水机房。D、生活生产辅助建筑物:综合办公楼、仓库、车库、变配电室、机修间、传达室。E、配套污水及再生水管道。 2、项目构成及布局根据厂区分布特点,力求做到满足整体规划要求,管网沿路敷设,不影响厂区美观,尽量做到管线短捷,安装方便,对交通影响小,保障管网经济、节能、安全运行。在卫生防护处理区和污泥处理区设置绿化隔离带,对恶臭主要发生源构筑物设置盖板,减轻污水厂运行过程的异味污染,确保卫生防护距离外无组织排放愁气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有关限值要求。在污水处理厂周边2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对环境卫生敏感的工业企业及住宅。1)污水厂工艺总平面布置污水厂在总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工艺流程顺,对环境影响小,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美观,综合楼远离臭味污染较严重区域,并躲开污水厂下风向。因此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及污泥脱水这些污染较大的构筑物均布置在下风向,以远离综合楼。综合楼及生活区布置躲开了污水厂下风向。整个污水厂流程顺畅,管路连接短,水头损失小,节省能量。绿化花草树木增大厂前区宽阔美感,美化了环境增大了绿化面积。整个污水厂总体上布置为三大区,生活区、污水处理区、再生水回用区,污泥处置区位于生产区一角。3)污水厂竖向设计根据厂区地形及为了降低进水提升泵提升高度,降低细格栅架空设置高度,联系厂区的地质条件,确立竖向标高。整个竖向设计详见工艺流程图。4)污水、再生水处理厂 生产构筑物设计按照室外排水规范进行设计计算,部分构筑物考虑近远期工程土建一次实施。本次设计进水控制井、粗格栅及提升泵房土建部分、细格栅及沉砂池土建部分、变配电、脱水机房、门卫、办公楼等可满足远期生产要求,因此远期只需要做运行调整和设备的更换即可,不再重新建设。5、 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凉州区“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建设总投资估算为42181万元,资金筹措主要采取争取国家和省上项目投资、国债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BOT等多种方式。投资规模见下表:凉州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建制镇名称建 设 内 容合计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含再生水配套管网)配套管网武南镇3056 322 869 2953 7200 黄羊镇1383 460 780 1455 4100 高坝镇3251 371 1082 4680 9384 张义镇1190 385 665 1260 3500 永昌镇1292 418 722 1368 3800 双城镇1088 352 608 1152 3200 丰乐镇750 250 419 810 2229 永丰镇600 200 335 648 1783 清源镇980 320 547 1058 2906 西营镇780 260 436 842 2318 九墩乡600 200 335 648 1783 合计14970 3538 6799 16874 42181 6、 实施计划1、2010年11月前完成黄羊镇污水厂的建设,完成武南、张义、永昌、双城等10个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修改及批复。2、2011年24月完成初步设计、初设审查、设备招标文件。3、2011年5月前完成施工图设计。4、2011年7月完成设备招标。5、2011年8月9月完成施工招标。完成高坝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调试、验收,正式投入运营。6、2011年10月2013年5月完成施工及安装(包括管网建设和改造)。7、2013年6月2013年8月完成调试、验收。8、2013年10月正式开始运行。7、 保障措施(一)管理保障 1、明确落实责任,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区上成立由分管区长为组长的“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发改、城建、环保、审计、监察、财政、统计等相关部门组成,各项目乡镇相应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村镇办公室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工程的协调和组织管理以及工程质量监督等事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严格按建设程序规范操作,确保项目符合相关规定,并按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招投标,实行合同管理,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建设任务和设计要求,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建成发挥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严格按照财政发展资金报帐制操作规程办理,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做到专款专用。工程完工后委托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确保管好、用好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设工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工程竣工后,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项目的验收标准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好这一惠及全镇的民心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管,确保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