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分类研究.docx_第1页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分类研究.docx_第2页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分类研究.docx_第3页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分类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分类研究康胜利(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 要针对学界有关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的研究大多关注其建筑或职能,较 少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整体研究这一现象,借鉴现代档案馆较为成熟的类别体系,对我 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归类分析,按照行政职能和馆藏范围的不同,将其区分为综 合性、专门性和部门性等三大类档案管理机构并分别做出具体阐释,有助于我们从一 种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理解我国古代档案管理工作。关键词古代 档案管理机构 分类分类号G271.2Classification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Anci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nstitutionKang Shengli(Institute of history, Liaoning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 110036)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es about Chinese anci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nstitution mostly on its building or functions, while the overall study of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e on them is less, draw lessons from the mature category system of modern archives, to categorize the anci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and the collection rang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omprehensive, specialized and departmental archives management institution and so on then mad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it will help us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o re-examine and understand the anci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Keywords: Ancient Times;Archives Management Institution; Classification案管理机构之外 ,专 门档案管理 机构和部门档案管理机构也日渐 完善 ,共 同构成了我国古代档案 管理机构独一无二的完整体系。1 综合档案管理机构综合档案管理机构是指按照 行政区划或历史时期设置的 ,收 集和管理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 案 、具 有综合档案馆性质的档案 管理机构 ,这 也是我国古代档案 管理机构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设 置类型。 按时代发展顺序 ,阐 述 如下:1.1 夏代宗庙 宗庙之制,由来已久,最初是用于祭祀,“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 以时尝谷 ,祀 于明堂。 明堂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是指在 我国古代集中保存和管理阶级或国家在政务管理、经济建设、 军事征战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活 动中所形成的原始性历史记录之 处所。 事实上 ,在 我国古代除甲 库 、皇 史宬等专门档案管理机构 之外 ,还 有很多国家机构在行使 自身职能的同时也担负着档案管 理的职能 ,如 夏朝宗庙和唐代秘书省 ,因 此本文中所述古代档案 管理机构均指在我国古代具有档 案馆性质的机构。据不完全统计,自夏至清,在 我国古代具有档案馆性质的机构 不下 65 个之 多(如 表 1 所示),从 历史发展角度来看 ,我 国古代档 案馆渐成定例 ,每 朝必设且开馆 数量和馆藏范围不断增大 、设 置 和布局更加完备 ,除 了综合性档之 制 ,有 盖 而 无 四 方 ,风 雨 不 能 袭,寒暑不能伤 ”1,自神农氏 建立宗 庙(明 堂)始 ,尧 舜禹时期 得以传承 ,夏 朝称为世室。 从宗 庙的建筑形制“风雨不能袭,寒暑 不能伤 ”和 夏代统治阶级对档案 的重视程度来看 ,用 以保证统治 阶级特权和记录占卜结果的档案 也大都保存在宗庙中。由于当时 档案数量较少 ,并 无分类管理之必要 ,而 且宗庙中还保存有祖先 牌位、祭祀用品等其他物件,因此 夏代宗庙仅能看作是我国古代综 合档案管理机构的雏形。1.2 商代龟室 商沿夏制,保留宗庙,并在宗庙中设置龟室用以保存档案,“王 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 决吉凶。今高庙中有龟室,藏内以 为神宝”2。 由此可知,商代占卜 活动盛行,记载有商朝王令、巡游、 天象等原始记录的甲骨档案集中 保存于龟室,而甲骨档案记录的内 容涉及政治、社会生活、天文气象 等多个方面,可以说甲骨龟室是我 国古代最早的综合档案馆。1.3 周朝天府 这一时期档案主要集中保存于天府 ,天 府实际上是周朝掌管 档案的官吏名 ,在 此用以指代保 管 档 案 的 机 构 。周 礼春 官天 府中指出“天府,掌祖庙之守藏, 与其禁令”3、“凡邦之大盟约,泣其 盟 书 ,而 登 之 于 天 府 ”4、“ 岁 终,则令群士计狱弊讼,登中于天 府”5。可见,周朝时天府不仅保 管有国家重要典籍和贵重器物, 还负责保管邦国间的盟约和诉讼 文书等多种类别的档案 ,具 有综 合档案馆的性质。1.4 秦朝天子之殿和禁室秦 统 一 中 国 后 ,在 中 央 设 立 三公九卿、地方广置郡县,在这一 套严密的政治体系中各级机构负 责保存其在日常政务活动中产生 的档案 ,但 是尚没有形成独立的 档案保管机构 ,只 是在中央设置 有具有综合档案馆性质的保管场 所天子之殿和禁室,“法令皆 副 ,置 一副天子之殿中 ,为 法令; 为禁室 ,有 键钥为禁 ,而 以封之, 内 藏 法 令 ,一 副 禁 室 中 ,封 以 禁 印”6。1.5 汉代石渠阁、兰台和东观 汉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和保管 ,仅 史籍中所记载的档案保管机构就有石渠阁 、天 禄 阁 、麒 麟 阁 、延 阁 、广 内 之 府 、兰 台、东观、辟雍、宣明殿、鸿都门学 等,其中又以石渠阁、兰台和东观 最为知名。据记载“石渠阁,萧何 造,其下砻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 沟 ,因 为阁名。 所藏入关所得秦 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 焉 ”7;汉 书百 官公卿表上记 载有“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 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 籍秘书 ”;后 汉书卷 五孝 安帝 本纪中提及“诏谒者刘珍及五经 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 百 家 蓺 术 ,整 齐 脱 误 ,是 正 文 字”。汉代的石渠阁、兰台和东观 职能多样,既是档案保管场所,同 时还兼有史馆的性质 ;其 所收藏 的档案门类齐全 ,不 仅包括汉代 律令 、舆 图 、公 务文书等 ,还 包括 了前朝图籍档案。1.6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的 综 合 档案管理机构表 1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一览朝代具有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夏宗庙商甲骨龟室周天府、太史府和盟府秦天子之殿、禁室汉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延阁、广内之府、兰台、东观、辟雍、宣明殿、鸿都门学魏晋 南北朝魏宗庙、尚书、秘书、三府蜀汉东观西晋兰台、秘阁东晋秘阁南北朝秘阁、籍库隋秘阁、观文殿、修文殿、嘉则殿唐秘书省(又名兰台、麟台)、弘文馆(又名修文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翰林院、甲库宋秘书省、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皇家档案库(龙图阁、天章阁等共 11 座)、架阁库、金耀门文书库元秘书监、架阁库、太史院、太医院、奎章阁明大本堂、文渊阁、皇史宬、后湖黄册库、古今通集库、地方架阁库(黄册库、案牍库、案册库、册籍库、造册局、贮册库等)清皇史宬、内阁书籍库、方略馆、内阁大库、国史馆、四库七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其他宫殿(武英殿、昭仁殿、重华宫、崇谟阁、敬典阁、凤凰楼等)魏 晋 南 北 朝 时 ,负 责 保 管 档 案的机构主要有魏代宗庙、尚书、 秘书 、三 府 ;蜀 汉东观 ;西 晋兰台 和秘阁;东晋秘阁;南北朝时的秘 阁 、籍 库等 ,如 魏武帝时规 定“ 其 以 此 诏 藏 之 宗 庙 ,副 在 尚 书 、秘 书 、三 府 ”8。 但 是 由 于 战 乱 频 繁 ,能 够完整保存下来的档案数 量较少且多数由各级官署自行保 管 ,并 不具备设立专门档案馆的 条件。 严格意义上讲 ,魏 晋南北 朝时期的档案管理机构因其档案 种类复杂且多样 ,收 藏范围广泛 而具有综合档案馆的性质。1.7 隋朝秘阁、观文殿、修文殿 和嘉则殿隋 统 一 天 下 后 ,建 立 了 若 干 处 保 管 档 案 的 机 构 ,秘 阁 、观 文 殿 、修 文殿和嘉则殿虽然名称各 异且隶属于不同的机构 ,但 是其 所保管和收藏档案的范围基本一 致 ,主 要的区别是隋朝统治者汲 取魏晋南北朝时战乱教训 ,为 防 止档案遗失或损坏 ,制 作档案副 本 、抄 本 较 多 ,分 藏 于 秘 阁 和 各 殿。 隋统一全国后 ,还 广泛征集 前朝历代档案图籍 ,使 得当时档 案贮藏量已经颇具规模,“历代之 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隋 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9。1.8 唐 代 秘 书 省 、弘 文 馆 、史 官、集贤院和翰林院唐代重要的档案保管机构有 秘书省(又名兰台、麟台)、弘文馆(又名修文馆 、昭 文馆)、史 馆 、集 贤院和翰林院等。这些机构既是 政务文书 、舆 图等档案典籍的产 生机构 ,同 时又因为其自身职能 需要收藏有大量档案图籍 ,成 为 唐代重要的档案保管处所。在行 政职能和收集范围上 ,它 们与以 往朝代中央档案馆库并无二致, 仍属于综合档案管理机构。1.9 宋代架阁库和金耀门文书库北 宋 初 沿 袭 旧 制 ,仍 设 秘 书 省 、昭 文馆 、集 贤院 、史 馆收集和 保管档案图籍。 在此基础上 ,宋 代开创的架阁库在横向上遍布各 个机关 、在 纵向上贯穿中央到地 方 ,可 谓是现代综合档案馆网的 雏形。 另外 ,三 司六部的档案在 本官署架阁库保管一定期限后, 需 移 交 至 金 耀 门 文 书 库 继 续 保 存 ,其 显然具有中央综合档案馆 的性质。1.10 元代架阁库和秘书监元 代 承 袭 了 宋 代 架 阁 库 制 度,并将其拓展为“中央行省 路府州县”三级,严格按照行政区 划进行设置和布局 ,各 级架阁库 负责收集和保管所辖行政区域内 多种门类的档案 ,构 成了较为完 整 的 中 央 和 地 方 综 合 档 案 馆 体 系。 除架阁库外 ,元 代在中央还 设置有秘书监 ,负 责收集和保管 前代历史档案 、汉 文及回文地方 志 、舆 图 、皇 帝圣训 、著 述等各种 门类的档案。1.11 明朝架阁库和文渊阁 明朝架阁库制度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设 立的架阁库已多 达 200 余处 ,按 察司 、州 府县等地 方各级机关都设立了架阁库。明 朝中央另设有文渊阁 ,负 责收藏 古今书籍 ,后 期也将大部分档案 收藏入 库“ 掌凡国家所有古今经 籍图书”,至此成为明朝时最主要 的档案图籍保管机构。与皇史宬(负责保管皇室玉牒、圣训和实录 等)和后湖黄册库(以管理人丁和 户口等赋役档案为主)不同,明朝 架阁库和文渊阁收集和保管官府 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多种门类的 档案,作为日后处理政务的参考, 是具有综合档案馆性质的档案管理机构。1.12 清代国史馆国 史 馆 ,清 入 关 以 前 称 为 国 史院 ,其 主要负责收藏和保管皇 帝御制文书、行政事宜、庆贺表文 及邻国往来书札等各种门类的档 案,为统治阶级内部服务,是清政 府时期中央级国家综合档案馆。2 专门档案管理机构专门档案管理机构主要负责 收集和保管某一专门领域或某种 特殊载体形态的档案。在我国古 代,伴随着档案分类日渐科学化、 档案管理制度的不断积累和创新, 具有专门档案馆性质的档案管理 机构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2.1 周朝太史府和盟府 太史府负责保管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等典籍文献和用作凭据 的文书 、契 约等 ,周 礼春 官太 史中记载“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 有约剂者藏焉”。盟府则负责保管 邦国之间、国家与百姓之间、百姓 之间的盟约档案副本,周礼秋官 司寇第五有记载“凡邦国有疑会 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 面诏明神,既盟,则贰之。盟万民 之犯命者,诅其不信者亦如之。凡 民之有约剂者,其贰在司盟;有狱 讼者,则使之盟诅”。太史府之法 律文书,盟府之盟约副本,均属于 专门档案的范畴,但鉴于档案数量 和规模有限,因此只能将周朝太史 府和盟府视为我国古代专门档案 管理机构的萌芽。2.2 唐代甲库由 于 唐 代 科 举 制 的 兴 盛 ,用 以记录并考察官员职名 、履 历和 政绩的甲历档案数量激增 ,出 现 了 专 门 保 管 官 甲 、制 敕 甲 、授 官 甲、勋封甲等档案的甲库,这是我 国最早的中央人事档案库。从甲库的行政职能(核实官员资历、政 绩等)和 收藏范 围(人 事档案)来 分析 ,甲 库已经具备了专门档案 馆的性质和特点 ,它 的出现也打 破了以往档案 、图 书和文物模糊 不清,混淆在一起保管的局面,为 日后具有完整意义的专门档案管 理机构的设立奠定了基础。2.3 宋代皇帝档案库 宋代建立有专门收藏和保管前代皇帝手稿墨迹、书画诗文、政 事手札等档案的皇帝档案库。这 类档案库共 11 座,如龙图阁、天章 阁、显文阁等,它们的收藏和利用 范围仅限于皇室内部,是专职为统 治者服务的专门性档案管理机构。2.4 明代皇史宬、后湖黄册库、 大本堂和古今通集库皇 史 宬 主 要 收 藏 和 保 管 圣 训、实录和玉牒等皇家档案;后湖 黄册库负责保管人丁 、户 籍等赋 役档案 ;大 本堂和古今通集库实 际上是太子和皇帝本人的私人藏 书库,主要收藏古今典籍、经书史 书、诰封铁券和底簿等;在地方上 还有册籍所 、案 牍库等。 这些档 案库馆藏档案种类单一 、内 容集 中,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并不对 外行使职能 ,具 有典型的专门档京崇谟阁主要保管满文老档。因 此 ,这 些宫殿和四库七阁仍属于 专门档案管理机构。3 部门档案管理机构部门档案管理机构是指在中 央 或 地 方 专 业 主 管 部 门 内 设 置 的 ,收 集和管理本部门所属档案 的处所 ,它 是国家机构和政治制 度高度发展的产物 ,因 此在我国 古代 ,这 类档案管理机构也大都 出现在封建社会后期。3.1 元代太史院 、太 医院和奎 章阁太史院收藏和保管天文历法 档案,用以观测天象、编制和修订 历书 ;太 医院收藏和保管医学类 档案图籍,用以教授和考校医官; 奎章阁主要收藏各民族的档案图 籍并进行翻译、汇编,以供皇帝参 考。 除此之外 ,元 代在省台六部 等机构也分别设置有专门的架阁 库用以收藏和保管本部门所形成 的档案,均隶属于本部门管理。3.2 清代内阁大库和方略馆 内阁大库隶属于清代政务机关中的枢纽机构 内阁 ,是 收 藏和保管内阁政务档案、朱批、实录、奏章等档案典籍的重要场所; 雍正时 ,为 强化中央集权设立军 机处 ,军 机处内设方略馆专门用 来存放军机处档案 ,它 们都属于 部门档案管理机构。4 结语清 代 魏 源 曾 指 出“ 执 古 以 绳 今 ,是 为诬今 ;执 今以律古 ,是 为 诬古 ”10。 其本意是鉴于各个历 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 件,不能随意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 古代,也不能随意拿古代的标准来 衡量现在,这都是不科学的。就古 今档案管理机构而言,我们不能直 接用现代档案馆的各项标准去衡 量或评价古代档案馆和档案工作, 但是借鉴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