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4课 新知预习 巧设计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课堂小结 建通史 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 重点诠释 考点全解 创新演练 大冲关 一 儒学的危机1 儒学的危机 1 随着时代发展 社会进步 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 魏晋南北朝以来 佛教 道教迅速传播 吸引了众多信徒 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出现儒 道 佛的局面 三教并立 2 理学的兴起 1 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到唐宋时期 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 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 为了重兴儒学 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 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 道教思想结合 发展了儒学体系 三教合一 二 程朱理学1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 程颐 南宋的 2 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 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朱熹 理 3 思想观点 1 理的本质 理 是世界的 天下万物都要遵循 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2 理的表现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 人性 3 穷理方法 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体会各种知识 加深对 理 体验 最终贯通明 理 格物致知 本原 4 统治地位的确立 1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2 元朝将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 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四书章句集注 三 陆王心学1 陆九渊 1 理论 理 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 提出 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 求理的方法 提出 发明本心 以求理 心即理也 2 王守仁 1 思想核心是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2 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 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致良知 3 宋明理学的影响 1 消极 用维系封建专制制度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三纲五常 社会责任 名人档案 1 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 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 因发生在鹅湖书院 故得名 朱熹主张 泛观博览 而后为之约 陆九渊则主张 先发明人之本心 而后使之博览 鹅湖之会 两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从理学的角度看他们之间的分歧 提示 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朱熹主张 泛观博览 而后为之约 即 格物致知 陆九渊则主张 先发明人之本心 而后使之博览 即 发明本心 2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从中看到理学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1 同 都属于理学范畴 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都强调 伦理道德 的重要性 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 异 从哲学角度看 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从道德主张上看 理学主张应以外在的 天理 为行为规范 心学 则主张以人的 内心 的自修 自省达到良知 从而为善 1 2012 潍坊调研 人之一心 天理存 则人欲亡 人欲胜 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董仲舒b 程颢c 朱熹d 王守仁解析 本题较简单 根据材料中 存天理 灭人欲 的主张 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思想 答案 c 二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无论是理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 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 存理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或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更多吸收了佛 道因素 如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2 2012 青岛期末 唐诗 慢束罗裙半露胸 绮罗纤缕见肌肤 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 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 女装拘谨 保守 色彩淡雅恬静 唐宋服饰的演变 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封建经济的衰退b 专制集权的强化c 程朱理学的盛行d 审美意识的觉醒 解析 唐代是我国政治 经济高度发展 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 表现在服饰上则是艳丽奢华 开放 宋代程朱理学兴起 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化 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 表现为服饰变得简洁质朴 女装拘谨 保守 色彩淡雅恬静 本题选c项 答案 c 典题例析 例1 2011 上海高考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 致良知 说 这里的 良知 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解析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所谓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故a项正确 b项错在 圣人独有 c项明显不符合心学理论 d项错在 外部世界 应是内心世界 答案 a 题组冲关 1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 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 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 下列各项中 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a 发明本心b 格物致知c 知行合一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 抓住关键词 理学 支离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 支离 说了很多 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 因此 他反对埋头书册 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 发明本心 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由此可见 这里的 甲方代表人物 指陆九渊 乙方代表人物 为朱熹 格物致知 是朱熹的思想 知行合一 是王守仁的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 排除b c d三项 本题选a项 答案 a 2 2010 广东高考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 仁政 b 董仲舒的 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 心学 d 顾炎武的 经世致用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情况 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万化根源总在心 表明作者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故只有c符合题意 答案 c 典题例析 例2 2011 广东高考 虎溪三笑 讲的是儒者陶渊明 道士陆修静 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 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 却在唐宋诗歌 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解析 扣住题干关键信息 儒者陶渊明 道士陆修静 僧人慧远 即可知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 a项符合题意 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是在两汉之际 与题干时间不符 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题意无关 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无法体现 故选a项 答案 a 题组冲关 1 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 白居易既学炼丹 又虔诚礼佛 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 援佛入儒 的思想经历 这说明唐朝时期 a 出现三教合一趋势b 儒学出现危机c 佛教取得统治地位d 道教的发展解析 题干中 官 是儒家的主张 隐 和 炼丹 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三位学者融多种思想于一身 体现三教合一 答案 a 2 2012 大连期中 宋代 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 从天人感应出发c 从万物本原出发d 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 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 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理学 其中 北宋时期的程颢 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 成就最为突出 所以 理学 也称为 程朱理学 他们把儒家思想进一步上升到哲学高度 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本题 这个新的角度 是从万物本原出发 答案 c 3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 新儒家 儒学复兴 孔子学院 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 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 请简述先秦 西汉 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解析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在回顾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即可回答 儒学地位的变化在明确 中国古代 的时间限定的基础上 既要注意区别于儒家思想的变化 又要分开历史阶段 注意表述的时序性 答案 1 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为孔子 孔丘 仁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还主张 礼 贵贱有 序 2 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孟子 孟轲 他发展了孔子学说 主张 仁政 3 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 他对儒学加以发挥 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4 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 他以儒学为基础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形成新儒学 理学 认为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气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5 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中的重要一家 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明清两代新儒学 理学 成为官方哲学 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 官僚制度 思想体系走向成熟 文化上 1 二程 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 理 建立起理学体系 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王守仁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 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2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 用以维系专制统治 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产生了消极影响 3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政治上 1 宋代 二府三司 相权分割 皇权加强 2 从唐末 藩镇割据 到宋初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加强中央集权 3 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加强了中央集权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业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 第六单元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农业市场风险预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ab卷
- 社区党务笔试题及答案
- 中心厨房安全管理办法
- 警械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 产品品牌评估管理办法
- 专项小组工作管理办法
- 中央外事接待管理办法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190.5
- 2024年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1+X”幼儿照护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试题库(多选、判断题)
- 摩托车的行车灯光与警示信号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站场目视化设计规定
- 核医学医学影像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
- 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三篇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投掷(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培训记录表(模板)
- 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版 第3版)教学大纲
- 外来器械清洗消毒操作流程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