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术学位 学生姓名 刘 风 指导教师 江积海 教授 专 业 企业管理 学科门类 管理学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二 o 一四年六月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of focal firm of alliance portfolio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anagement by liu feng supervised by prof jiang jihai specialty management science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june 201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联盟组合指盟主企业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盟关系的集合 联盟组合是以核 心企业 供应商 客户等企业为基础 强调四类独立企业之间的关系 最终突出以 客户为中心价值创造的合作目的 随着商业生态环境的网络化 商业活动的复杂性 与竞争性加剧 单个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想要获得好的生存与发 展 完全独立地依靠自身力量已日益困难 在此背景下 企业联盟应运而生 在现 实情况中 为了满足资源获取 成本降低 风险规避等不同的目的 企业往往不会 仅依赖于单个联盟 而是同时建立多个组合在一起的联盟 即联盟组合 由于联盟 组合代表了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 引发了学术界研究联盟组合的结构 运行机制和 绩效等方面的兴趣 其中关于联盟组合绩效的影响因素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基于联盟组合这一特定网络主体 梳理和识别联盟组合的网络结构及核心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从联盟组合的资源 联盟 网络三个层面 分别探讨资源丰 度 关系广度 关系强度 结构强度等 四度 的结构特征对核心企业绩效的影响 首先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对联盟组合的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简单回 顾 为本文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 其次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识别了 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的 四度 特征以及其与核心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 分别提出 了联盟组合的 四度 的结构特征与核心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研究命题 再 次 本文对联盟组合网络结构与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就检验结果 进行了讨论和说明 研究认为 在资源丰度方面 联盟组合的资源数量与多样性对 核心企业的绩效显著正相关 在关系广度方面 联盟组合的关系数量和间接关系类 型的数量正向作用于核心企业绩效 在关系密度方面 联盟组合关系强度和核心企 业地位与核心企业呈正相关关系 在结构强度方面 联盟组合的分层网络结构正向 作用于核心企业绩效 但是开放程度与核心企业的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关键词 联盟组合 核心企业 绩效 网络结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alliance portfolio is the collection which focal firm owe two or more than two alliances relationship alliance portfolio is constructed by the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cal firm and its stakeholders which contain customers suppliers and competitors as the complexity of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ve the risk and challenge that single firm fa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firms want to get a goo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fficult by completely independently on its own strength in this case single firm tend to form an alliance even alliance portfolio more and more firms establish alliance portfolio and that also causes academic interest on the research of it networkstructur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above all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ocal firm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in this field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alliance portfolio this pap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cal firm performance and network structure of alliance portfolio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and related articles of alliance portfolio which provides research references for follow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secondly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lliance portfolio network s structure with focal firm performance are built it propos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node characteristics alliance link characteristics and network structure with focal firm performance are positivecorrelation furthermor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portfolio s structure to focal firm performance are conducted on research stock aspect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fluence of resources diversity and amount on focal firm performance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relationship breadth aspect the relationship size and more indirect rel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focal firm performance on relationship density aspect the relationshipstrength and relationship status is to the benefit of the focal firm performance on structure intensity aspect a layered network structure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focal firm performance however high degree of opening can t bring obvious performance keywords alliance portfolio performance network structure focal firm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ii 目 录 中文摘中文摘要要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ii 1 绪绪 论论 1 1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 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3 1 3 1 研究方法 3 1 3 2 研究技术路线 3 1 3 3 主要内容及结构 4 1 4 论文的特色论文的特色 5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6 2 1 联盟组合的内涵及成因研究联盟组合的内涵及成因研究 6 2 1 1 联盟组合的内涵 6 2 1 2 联盟组合的成因 6 2 2 联盟组合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联盟组合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8 2 2 1 企业层面的特征及其影响效应 8 2 2 2 联盟层面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9 2 2 3 网络层面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10 3 基于基于 四度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11 3 1 理论模型构建的框架及依据理论模型构建的框架及依据 11 3 1 1 理论模型框架与主要概念 11 3 1 2 理论模型的构建依据 13 3 2 资源丰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资源丰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4 3 2 1 资源数量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4 3 2 2 资源属性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5 3 3 关系广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关系广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6 3 3 1 关系数量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6 3 3 2 关系类型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6 3 4 关系密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关系假设关系密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1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3 4 1 关系强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7 3 4 2 关系地位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8 3 5 结构强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结构强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8 3 5 1 开放程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8 3 5 2 网络结构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19 4 变量的测度及数据质量分析变量的测度及数据质量分析 22 4 1 调查问卷设计及概况调查问卷设计及概况 22 4 2 变量的测度变量的测度 22 4 2 1 因变量的测度 22 4 2 1 自变量的测度 23 4 3 小样本调查小样本调查 25 4 4 大样本调查大样本调查 25 4 5 样本数据质量分析样本数据质量分析 27 4 5 1 信度分析 27 4 5 2 效度分析 28 5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 31 5 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5 2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 33 5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 41 5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 42 5 5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49 5 6 管理启示管理启示 51 5 6 1 网络资源丰度 51 5 6 2 网络关系广度 51 5 6 3 网络关系密度 51 4 6 4 网络结构强度 52 6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 53 6 1 结论结论 53 6 2 展望展望 54 致致 谢谢 56 参参考文献考文献 57 附附 录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0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60 c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 6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1 1 绪 论 1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 1 研究背景 随着商业生态环境的网络化 企业想要获得好的生存与发展 完全独立地依靠 自身力量已日益困难 在此背景下 企业联盟应运而生 在现实情况中 为了满足 资源获取 成本降低 风险规避等不同的目的 企业往往不会仅依赖于单个联盟 而是同时建立多个联盟 我们把多个以一家企业为核心企业的联盟关系并存的组织 形式称为联盟组合 alliance portfolio 也被称为 自我中心型联盟网络 egocentric alliance network 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业活动的复杂性与竞争性加剧 企业加入的联盟数量也越 来越多 gulati 在九十年代就发表了该观点 他认为企业组建联盟的频率正在加速 同时也发现康宁 ibm hp 等公司都同时拥有数百个联盟 1 而据 lavie 研究显示 美国软件行业在 1990 年只有 32 的上市企业建立了联盟 平均每家企业存在于 4 个联盟中 而 2000 年建立联盟的比例已高达 95 平均每家企业拥有 32 个联盟 其中有部分企业的联盟数已超过 50 个 2 正因如此 联盟组合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产业界的重视 cisco 系统公司 2006 年 进行的战略合作互动活动已占到其商业活动的 13 而美国礼来制药公司内部则专 门设立了联盟管理办公室 在我国 联盟组合也逐渐被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联盟组 合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联盟组合的对象和形式都多种多样 在联盟组合对象上 既包括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建立技术研发联盟 又包括与下游企业建立的销售联盟 还包括与同行竞争企业建立的横向联盟等 在联盟组合的形式上 既存在合资共建 交叉持股等股权形式 又有共同研发 技术许可 联合营销等松散合作形式 联盟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联盟进行了 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 战略联盟有利于企业快速的获取外界信息与技术 规模经济 效应 成本与风险降低等多方面竞争优势 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 然而 大部分的 战略联盟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企业间组成的单个联盟 忽视了目前更为普遍的联盟 组合状况 近年来 学术界正逐步意识到联盟组合研究的重要性 许多学者都开始 着手研究并在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 研究方法也包括了规范研 究和实证研究 联盟组合已成为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1 1 2 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联盟组合的实际合作过程中 由于联盟组合中存在多个利益主体 单个利益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2 主体的目标常与组合或合作方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关系 一方面企 业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又要限制自己对利益的过度追求来保障联盟的 正常运行 这种矛盾关系导致了联盟组合的合作过程与合作效果之间存在着复杂联 系 组合常难以实现协同效应以达成预期目标 组合中各企业预期绩效水平的实现 程度也各有差异 从而影响了联盟组合的延续与推广 因此 如何解开联盟组合这 只 黑箱 明确各种合作关系与合作过程对联盟组合企业绩效的影响 通过相应的 调整来提升联盟企业的绩效 是实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联盟组合相关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发现 目前关于联盟组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四个方面 分别为联盟组合的成因 联盟组合的特征及影响效应 联盟组合的管理 能力 联盟组合的绩效评价 从研究现状来看 较多的学者对联盟组合的影响因素 与效应很感兴趣 但由于整体研究起步较晚 相关文献较少且研究零散 学者们利 用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联盟组合效应的影响 但目前对影响 因素与体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1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基于前人的研究 在熟悉联盟组合的内涵 特征等基础上 对联盟组 合的影响因素及对其绩效的影响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 文章综合了前人基于企业 联盟 网络等层面的影响因子研究 建立基于资源丰度 关系广度 关系密度 结 构强度这 四度 因子的联盟组合影响模型 并通过定性分析 问卷调研等方法来分 析验证模型的影响机理与效果 较系统的揭示了联盟组合的不同合作关系 合作过 程等与联盟组合绩效的关系 这对于指导联盟组合的构建 促进联盟组合的广泛应 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研究的理论意义 以往学者对联盟组合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都分别基于某单一层 面的特点来研究 如企业 联盟或网络等层面 重点在于研究联盟组合某一特征对 绩效的影响 而没有对组合绩效的影响要素组成及总体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全面的研 究 且针对单一因素的研究也未形成统一的可指导实践的结论 本文试图构建联盟 组合绩效的因素影响模型 基于 四度 因素全面的揭示联盟组合绩效影响机理 虽 然要素分析不一定全面 但为未来系统全面的揭开联盟组合绩效的 黑匣子 抛出一 难题 研究的实践意义 对于产业界而言 随着商业生态环境越来越复杂化 企业将会越来越多的以联 盟组合的形式来寻求生存与发展 但由于其巨大的投入和风险使得大部分企业望而 却步 进行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如何合理 高效的建立联盟组合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3 来提升企业绩效则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试图揭示联盟组合绩效的整体影响机理 为 联盟组合如何调整结构或关系来提升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为指导联盟组合更加合理 高效的运行提供可能 1 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 3 1 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 定性研究法 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 四度 因子 并定性的分析了 四度 因子分别对联盟组合中核心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与效应 从 而梳理出了基于 四度 因子的联盟组合影响模型假设 问卷调查法 在基于定性分析梳理的基础上 建立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假设 其后采用问 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模型设计问卷 针对合适的对象进行调研 为验证各研究假设提 供实际的数据 实证分析法 对问卷调研的数据进行汇总 将部分定性数据进行定量转化 运用相关的数据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并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 规律性的结论 以验证本文的理论模型与假设 1 3 2 研究技术路线 本文通过背景研究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 在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 基于 四度 因子的联盟组合影响模型 提出假设 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选定调研对 象进行调研 其后进行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检验 得出结论与启示 全文的研究 技术路线图如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4 图 1 1 研究技术路线 fig 1 1 the technical route of this paper 1 3 3 主要内容及结构 全文共分为六章展开 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 1 章 绪论 基于现实与理论背景研究 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明确本 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阐明本文研究的方法 技术路线 内容及特色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对本文的研究主体 联盟组合的内涵界定 成因等相关理论进行概述 并针对前人所研究的联盟组合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的相关 文献 研究现状 结论等进行了综述 第 3 章 基于 四度 的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在前人对联盟组合绩效影响因素 及效应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性 系统性的从联盟组合各个层次抽象出资源丰度 关 系广度 关系密度 结构强度这 四度 影响因子 对 四度 的内涵及其影响机理作 了详细阐述 细化 四度 因子 建立绩效影响模型并给出假设 第 4 章 变量的测试及数据质量分析 对模型的相关影响因子及联盟组合绩效 设计合理的度量指标 组合成调研问卷进行调研 并运用相关软件对调研数据的信 度 效度等相关数据质量指标进行分析 第 5 章 假设检验 运用相关软件及问卷数据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变量进 行检验 并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模型所建立的各个假设进行检验 并对检验结 果进行分析讨论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对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 希望对产业界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5 联盟组合的建立有所指导与帮助 最后也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展 望 1 4 论文的特色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性地对联盟组合绩效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进 行了分析 全面地从企业 联盟 网络三个层面抽象出资源丰度 关系广度 关系 密度 结构强度的影响因子维度 并基于 四度 建立联盟绩效影响模型并进行分析 验证 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有别于前人立足于某一具象层面的某一个因素 本文立 足于点 线 面三个层面系统地归纳出 四度 因子 使得研究更加的系统全面 且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验证 明确的阐明了联盟组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 探 索性地初步解开了联盟组合绩效的黑箱 对联盟组合绩效未来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打 下基础 也有利于促进联盟组合在产业界更好的应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6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 1 联盟组合的内涵及成因研究 2 1 1 联盟组合的内涵 联盟组合是指核心企业同时与多家企业建立多个联盟关系的网络组织形式 3 但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其不同的定义 如社会网络研究视角的学者把联盟组 合定义为核心企业与多个合作伙伴建立多个直接联系的联盟网络 4 联盟学习研究 视角的学者认为联盟组合是核心企业通过积累联盟经验而构建的一种多边组织形式 5 国际企业的研究文献则把联盟组合看作核心企业拥有的全部国际合资企业 6 为理清它们的区别 我们以图 1 来示意说明 核心企业 a 与 b c d e f g 共七 家企业之间结成了 4 个联盟 分别为联盟 1 联盟 2 联盟 3 和联盟 4 其中联盟 1 是由核心企业 a 与 b c d 三家企业结成的多目标 多边联盟 联盟 2 和联盟 4 是 核心企业 a 分别与企业 e f 结成的双边联盟 联盟 3 则是 a 企业与 g h i 三家企 业结成的多目标联盟网络 7 综合可以看到 联盟组合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由 两个以上的联盟构成 二是更强调成员联盟的数量和性质 而不像联盟网络那样强 调单个联盟的成员企业数量 三是目标多样化 a 核心企业 h d g i c b f e 核心企业a与企业g h i共四家企 业 结成联盟网络 多家企业 多个 联盟目标 为方便表示 将a与g h i三个联盟关系示意成联盟3 联盟1属于多边联盟 联盟2 联盟4属于二元联盟 联盟3属于联盟网络 从核心企业a的视角 联盟1 2 3 4构成联盟组合 核心企业a与企业b c d共四 家企业 结成一个多边联盟 多家企业 一个联盟目标 联盟1 联 盟 2 联盟3 联 盟 4 图 2 1 联盟组合的构成 fig 2 1 the composition of alliance portfolio 2 1 2 联盟组合的成因 现有的单联盟研究表明 企业缔结战略联盟的成因主要包括从合作伙伴那里获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7 取有价值的资源 降低交易成本 向伙伴学习 应对不确定性 提高竞争力等 这 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联盟组合的成因 8 但是 联盟组合毕竟不是若干单个 联盟的简单加总 其也有自己的成因 为此 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索了联盟组合 特有的成因 分析较多的主要有战略管理视角 社会网络视角 公司治理视角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成因研究 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联盟组合成因研究主要运用了企业资源观 资源依赖理论 组织学习理论及创业管理理论等来解释企业组建联盟组合的成因 基于企业资源观 的研究认为 核心企业希望通过建立联盟组合来获取其他企业稀缺或难以交易的资 源 或其他企业尚未投入联盟组合的资源 或提升本企业尚未投入联盟组合的资源 的潜在价值等 9 以创造协同效应来分散和规避风险 从而实现总体收益最大化 如 lavie 通过研究发现 核心企业通常通过构建联盟组合来改变自己的可控资源 并通过资源整合来实现价值创造和绩效提升的目标 2 因而 核心企业更倾向于同 资源禀赋充裕或经验丰富的企业构建联盟组合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研究认为 企 业必须从外部获得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 为了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企业的依赖 企业必须去稳定甚至控制关键资源的供应 因而 追求资源独立性是企业构建联盟 组合的一个关键成因 即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联盟组合来减少资源供应的不确定性 然而 ozcan 和 eisenhardt 的研究发现 资源依赖理论只能解释核心企业与资源禀赋 高的伙伴构建联盟组合 却无法解释核心企业与资源禀赋低的伙伴构建高绩效的联 盟组合 4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研究认为联盟组合有助于企业积累更多 更广泛的 经验 有效地学习如何构建和管理战略联盟 同时通过联盟组合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有效提高本企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存量 并且创造和获取关系租 因而 联盟组合通 常被看作是为获取伙伴有价值知识来克服自身知识不足的战略性举措 或是经验与 知识互惠 相互学习的平台 创业管理视角的研究则认为 创业导向强的企业比创 业导向弱的企业更有可能建立联盟组合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成因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联盟组合成因研究突破了资源依赖理论的独立性假设 既 强调网络关系 又注重网络结构对联盟组合形成的影响 重点从社会资本和社会嵌 入性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研究认为 核心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关系来获取社会资本 或利用结构洞来增加社会资本 或通过嵌入网络结构来参与新的联盟 从而扩大联 盟组合 10 基于社会嵌入性的研究重点则在于核心企业该与谁结盟的问题 核心企 业在选择潜在伙伴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而社会嵌入性 social embededness 研究能够帮助核心企业解决难以辨别合作伙伴好坏等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而有助于 联盟组合的构建 因而 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认为核心企业倾向于与自己了解或已 经嵌入自己所在网络的企业来建立关系并形成联盟组合 ozcan 和 eisenhardt 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8 发现 联盟组合存在 富者愈富 和 门当户对 的现象 因为那些社会嵌入性较高或 网络位势较高的企业更能证明自己的素质 因而更能吸引核心企业与之结盟 4 基 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研究更加关注联盟组合构建和积累的整体过程 但对联盟组合作 为独特网络组织形式的差异化特征关注较少 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成因研究 以上视角的研究大多假定企业是有限理性的 其建立联盟组合是为了实现股东 利益最大化 而公司治理视角下的研究则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来考察由于所有 权与经营权分离如何影响企业结盟 即经理人如何通过创建和扩张联盟组合来谋取 私利 如 reuer 和 ragozzino 研究了 300 家美国制造业企业的联盟组合 发现所有 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促进了联盟组合的建立 即企业拥有越少的所有权 就会建立越 多的联盟 6 部分研究强调核心企业高管在联盟组合组建过程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 其是联盟组合策略的制定者与管理者 因而能够控制网络并从中受益 hoffmann 通 过对西门子公司进行研究发现 该公司高管非常重视市场的动态变化 并根据市场 环境的动态变化建立不同的关系 如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下倾向于建立弱关系 而 在市场比较稳定时则建立更多的强关系 3 ozcan 和 eisenhardt 研究发现 核心企业 高管对产业环境的认知越清楚 就越可能创造高绩效的联盟组合 因为高管对产业 环境的认知有助于企业同时建立多个不同的关系 从而有利于核心企业通过组合关 系来创造协同效应 4 2 2 联盟组合特征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联盟组合的特征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联盟组合的结构包括内部资源 企业 关 系等构成要素及各联盟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 近年来针对联盟组合特征及其影响 效应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 即分别集中于企业 联盟与网络三个层面的特征来研究 2 2 1 企业层面的特征及其影响效应 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考察了资源禀赋和多样性等相关的特征变量对联盟组 合的影响 lavie 将联盟组合的资源细分为核心企业和结盟伙伴投入联盟组合的共 享资源 核心企业的非共享资源和伙伴的非共享资源 并以美国 367 家软件企业缔 结的 20779 个联盟为样本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核心企业的绩效正相关 2 因为核心企业不仅可以直接整合利用联盟组合的共享资源来创造价值 并且具有合 作伙伴非共享资源的潜在使用权 这等同于其拥有某种实物期权 从而可以间接利 用非共享资源来创造价值 资源禀赋主要强调可支配资源的数量 而资源多样性则更关注资源的性质 现 有研究主要从资源异质性和成员多样性两个方面来度量资源多样性 资源异质性是指联盟伙伴拥有不同类型资源的差异程度 11 wassmer 等学者从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9 资源专用性 稀缺性 因果模糊性等角度考察了资源异质性对联盟组合的影响 结 果发现异质性资源因难以开发或者开发成本很高会对绩效产生影响 12 而 faems 等 则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研究了资源异质性问题 认为核心企业与大学或者研究机 构等上游伙伴结盟可创造基础研究或实验等的探索性创新机会 与客户等下游伙伴 结盟可创造有利于现有产品升级等的开发性创新机会 而横向与竞争对手结盟则有 利于创造共享产业专有知识或者共建产业标准的机会 从而都有助于提升绩效 13 也有学者用联盟组合成员的多样性来衡量资源多样性 faems 以客户 供应商 竞争对手等不同类型的成员来度量资源多样性 研究结果发现成员多样性与联盟组 合绩效正相关 并且成员特征的多样性比数量多样性更加重要 13 lavie 和 mille 曾 用成员国际化 api 程度指标来度量资源多样性 并以美国软件行业 1990 2001 年的数据来考察成员多样性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api 与财务绩效呈现 s 形 关系 即当 api 水平较低时 成员比较相似 绩效呈下降趋势 当 api 处于中等水 平时 核心企业的吸收能力和联盟能力能促进适度差异化的国际伙伴间的资源交易 因而绩效呈上升趋势 当 api 处于高水平时 核心企业缺乏联盟能力而难以协调高 度差异化的国际伙伴 因而绩效呈现下降趋势 14 jiang 等也曾研究发现成员多样性 与绩效呈倒 u 形关系 15 究其原因 在起始阶段联盟组合的资源多样性越大 核 心企业可动员的资源就越丰富 可以开发利用更多的机会来创造价值 进而提升绩 效 但成员多样性的提高会提升复杂性和冲突可能性 从而增加协调和管理成本 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绩效产生负效应 2 2 2 联盟层面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联盟层面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关系强度和关系类型 关系强度是单个联盟层面 的分析变量 但它也可以作为度量联盟组合的关系特征变量 capaldo 等学者研究 认为关系越强 联盟组合绩效越高 因为强关系有助于企业创造关系租 还可以促 进伙伴之间的沟通 信任 冲突解决等 16 faems 进一步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研 究了弱关系与强关系之间的差异 结果发现强关系有助于伙伴间交换创新资源 17 但 tiwana 则研究指出 强关系是一把 双刃剑 一方面能带来前述好处 另一方面 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减少合约数量 降低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 催生同质化的封 闭网络等 18 现有文献常用 直接 和 间接 来区分关系类型 mouri 采用 ipo 企业的时间序 列数据来检验 ipo 企业联盟组合关系类型与股东回报的关系 发现不同关系类型的 联盟组合向资本市场发送了不同的信号 对股东回报产生不同的影响 即资本市场 似乎会奖励那些拥有不同类型联盟或者不同职能联盟的联盟组合 19 hoffmann 进一 步研究认为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既可以产生协同 又可能导致冲突 3 wassmer 和 dussauge 也认为拥有很少直接关系和大量间接关系的联盟组合 可能比拥有大量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0 接关系和少量间接关系的联盟组合更加有效 原因在于前者不必承担维持大量直接 联系的高额成本 8 此外 lazzarini 将以直接关系为主导的联盟组合称为 外显联盟 组合 而把以间接关系为主导的称为 内隐联盟组合 并以航空业联盟组合为例检 验了的不同关系类型对运营绩效的影响 结果发现外显联盟组合大量整合航空公司 的群体运力能使成员收益最大化 而内隐联盟组合减少管理成本而能够增加运营绩 效 20 2 2 3 网络层面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基于网络层面的研究主要从网络规模和结构的角度来考察联盟组合的特征 联 盟组合的规模如何影响绩效是现有研究讨论较多的一个议题 众多学者的研究得出 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hoffmann 研究得出了规模越大越好的结论 即与越多的企业建 立网络关系 越有可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3 而 gulati 则研究认为联盟组合 并非规模越大越好 规模本身并不起作用 它只是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必须与其 他因素 如联盟宽度 效率 伙伴素质等 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1 即如果小 规模联盟组合的宽度大 效率高或者伙伴素质好 则能比大规模联盟组合发生更低 的成本 获取更好的绩效 faems 等也进一步研究发现联盟组合规模与核心企业开 发新产品的能力呈倒 u 形关系 他认为当联盟规模足够大时每个联盟对联盟组合 绩效的贡献就会减少 17 或者核心企业处理不同联盟之间知识流动的能力是有限 的 而且其监控伙伴和协调联盟的能力随着联盟的增加而降低 网络结构是联盟组合这种网络最重要的特征 常用网络密度 网络多样性等来 表示 21 goerzen 用结构洞来表示网络密度的特征 他认为联盟组合有助于核心企 业占据网络中的结构洞位置 从而增加社会资本并创造价值 10 jiang 则用治理结构 的多样性来反映网络结构特征 并通过研究发现联盟组合的治理结构多样性与其绩 效负相关 15 此外 dittrich 等也研究发现联盟组合这种网络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而主张既要关注网络结构变化的动因 又要重视网络结构变化所造成的结果 并 且认为核心企业通过联盟组合所获取的网络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获取网络资源的效 率以及核心企业在联盟组合中地位的稳定性都会影响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的变化 2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基于 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11 3 基于 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现有文献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到 联盟组合并非多个单联盟的加总 而是核心企 业建立的多个联盟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它具有点 企业 线 联盟 面 网络 三个层面的特性 想要了解联盟组合绩效的影响因素 首先必须要全面了解联盟组 合的特征 即要考察组合内成员企业 联盟关系 网络结构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 联盟组合的影响 因而 本文为了全面探索联盟组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应 分别基于企 业 联盟 网络层面的特征 综合地抽象出联盟组合的资源丰度 关系广度 关系 密度与结构强度四个绩效影响维度 细化各维度的影响因子并建立联盟组合绩效影 响模型 3 1 理论模型构建的框架及依据 3 1 1 理论模型框架与主要概念 尽管 四度 因子对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可能有直接 正向的作用 但联盟组 合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需要一个更加全面 细致的框架 仅仅把 四度 因素视 为企业建立联盟组合的绩效解释变量过于简单 为此 本文将 四度 因素继续细分 为八个子因素 将资源丰度 关系广度 关系密度 结构强度分别细分为资源数量 与资源属性 关系数量与关系类型 关系强度与关系地位 开放程度与网络结构 基于 四度 的绩效影响模型如下图所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基于 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12 图 3 1 基于 四度 的绩效影响模型 fig 3 1 the model of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 based on four degrees 资源丰度 联盟组合资源丰度所指的资源包括核心企业与联盟伙伴共同投入联盟组合的共 享资源及核心企业与联盟伙伴的非共享资源 资源丰度的含意包括资源的数量与类 型的丰富程度 为此 我们将资源丰度细分为资源数量与资源属性两个子因素 资源数量 即联盟组合中核心企业及合作伙伴拥有的所有共享与非共享资源的 数量 它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市场投入 研发投 入及商誉 资源属性 指资源的不同种类 它分为增补性资源与互补性资源 增补性资源 是指从伙伴企业外获取的同质性资源 用来补充现有的资源存量 一般来源于同类 型的竞争型合作伙伴 互补性资源是指从伙伴企业处获取的异质性资源 并且能有 效的与核心企业现有资源互补 这些资源一般来源于上下游合作伙伴等 关系广度 关系广度中的关系是指核心企业与结盟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 关系广度是指联 盟组合的核心企业拥有结盟关系的宽广程度 它包含关系的类型和结盟关系数量两 个维度 关系数量 指与核心企业建立联盟关系的伙伴数量 即联盟组合内企业的总数 量 亦指联盟组织的大小程度 关系类型 指与核心企业建立联盟关系的方式 它主要包括两类 直接关系和 间接关系 直接关系是指核心企业与联盟伙伴直接通过合资 相互持股等方式建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基于 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13 合作关系 间接关系则是指核心企业通过直接合作的伙伴与其他伙伴建立单位合作 关系的方式 关系密度 关系密度用来描绘核心企业与结盟伙伴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它分为两个维度 即关系强度与关系地位 关系强度 指核心企业与结盟伙伴之间的结盟关系的强弱 它主要反映于二者 在合作过程中的交互密切程度 即资源与知识共享等行为的强弱 关系地位 指的是核心企业在结盟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即核心企业在结盟中是 否占主导地位 是否具有较强的关系治理能力与资源调配能力 结构强度 结构强度是用来刻画联盟网络层面的特征变量 它是指整个联盟组合的稳定程 度 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的开放程度 二是联盟组合的网络结 构层次关系 为此 我们将其细分为开放程度与网络结构两个子因素 开放程度 指联盟组合网络的开放程度 指联盟组合是否能够持续地更新与调 整组合内联盟伙伴的数量与质量 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 动态的网络 保持组合内 部的血液循环与更新 网络结构 是指联盟组合网络内部要素之间 要素与系统之间的稳定联系方式 它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网络 联盟组合的网络主要分为战略层网络 资源层 网络与产品层网络 战略层网络主要是指联盟企业之间相互协同 促使网络同时融 合了多种不同的战略 从而实现核心的各种战略目标的子网络 资源层网络是指由 核心企业与联盟伙伴结成的主要用于核心企业获取或调用实体 信息技术 人力等 资源的子网络 产品层网络是由核心企业与联盟伙伴结成的促进核心企业实现产品 研发 生产 销售及产品价值提升等相关目标的子网络 这三层立体结构促进了网 络各层协作关系的耦合程度提升 进而提升联盟组合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性 从而 促进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构建 3 1 2 理论模型的构建依据 联盟组合区别于单个联盟在于它组合成了一张网络 具有网络的特性 为此 本文从联盟组合网络的角度出发 且区别于前人立足于某一具象层面的某个因素的 研究 从点 线 面三个完整的层面系统地归纳出 四度 因子 首先 点层面 网络中的节点企业是联盟组合网络构成的基本要素 它是建立 联盟组合网络的前提 核心企业建立联盟组合的首要原因则是受自身资源限制难以 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 为此 对于核心企业而言 联盟组合网络中的节点企业基于 点层面的最重要特性即是拥有资源 根据核心企业对合作伙伴资源的诉求 可以将 联盟伙伴基于点层面的特性归纳为资源丰度 它可分为资源数量与属性两个维度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基于 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14 其次 线层面 联盟组合网络是由多个节点之间的多重 互相交织的复杂网络 关系组成的 一方面 联盟组合网络成功运作的关键在于网络凝聚数量众多的成员 企业通过共享信息与资源等方式的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各取所长 从而形成规模 与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 联盟组合网络内各成员企业间的关系复杂性还表现于企业 间的合作密切程度及拥有的不同网络地位 合作的密切程度影响了网络内部的资源 共享效率 各企业的不同网络地位则影响了节点企业对联盟组合网络内资源的分配 权力 从而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协同效应实现 基于此 可将联盟组合线层面的主要 特性归纳为关系广度与关系密度 关系广度包括关系的数量与类型两个维度 关系 密度则分为关系强度与地位两个维度 最后 面层面 联盟组合区别于单个联盟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组合成了一张网络 具有网络层面的特性 网络的最重要特性就是其具有网络结构 它具有抵抗破坏风 险的能力 它对整个联盟组合网络的功能与作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影响着节点企 业在网络中的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整合 网络管理能力等 基于网络层面 可以将 联盟组合网络的特性归纳为网络的结构强度 它受网络的开放程度及网络的立体结 构影响 3 2 资源丰度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3 2 1 资源数量与联盟组合核心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企业资源被定义为企业可以以此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形与无形实体 它 包括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市场投入 研发投入及商誉等有形与无形资源 联盟组 合网络的资源包括核心企业及合作伙伴拥有的所有共享与非共享资源 而在联盟组 合中 核心企业不仅可以直接利用自己及结盟伙伴投入组合的所有共享资源 并且 对组合中结盟伙伴的非共享资源也具有潜在的使用权 因而联盟组合网络中所有成 员的资源都可被视为核心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数量 从企业的竞争实践来看 没有任何的企业可以不凭借资源就获得竞争优势 23 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获取除自身资源以外的更多同质或异质的资源是企业建立联盟 组合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量的同质或异质的资源都能为企业产生价值 首先 核心企业可以直接利用联盟伙伴所提供的资源获得价值创造的机会 联 盟伙伴所提供的资源能立即被核心企业用于其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 例如 核心 企业能够直接将自己的产品卖入联盟伙伴的公司以扩大自身销售 或直接将联盟伙 伴的有关技术或资金用于自身的产品研发 又或者依赖联盟伙伴的销售人员或客户 开辟自身产品的新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 联盟组合网络内部的资源将通过获取新 的市场机会或开发新的优势产品等方式直接促进核心企业的绩效提升 其次 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资源的合并来产生新的价值 在整个联盟组合网络中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基于 四度 网络结构的企业绩效影响模型与假设 15 核心企业最为了解其他合作伙伴 并且掌握着最为丰富的资源 而研究显示 企业 可以通过将各种外部资源及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合并并产生协同效应 从而获取 1 1 2 的价值 比如 一个系统集成的专业核心企业可以利用某联盟伙伴的硬件 资源 另一个联盟伙伴的软件资源及自身的系统集成能力则可以合成更有价值的全 套产品 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 此外 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休闲健身中心设施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模拟题库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吉林省图们市中考数学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咸宁医院高层次人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聚苯硫醚树脂深加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模考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4年高职单招经典例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吉林省梅河口市中考数学强化训练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政策法规专员劳动合同2篇
- 2024年安全员考试考前冲刺测试卷(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led显示屏售后服务承诺书
- 兽医药理学各论(抗微生物药物)课件(同名386)
- 作文-曼娜回忆录全文小说
- 广东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 可行性分析及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 隧道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 酒店前厅部岗位工作流程
- 数学课题研究报告PPT模板下载
- (1.2)-气一元论中医学概论
- 《幼儿园中班家长会》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