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先秦文学第一节 第一第一节 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先秦文学的发展 2、学习先秦文学的样式 3、掌握先秦文学的特点和特征教学过程:一.先秦文学概念1、“先秦”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狭义的“先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 2.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主要内容有上古歌谣、神话、诗经、先秦散文和楚辞。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第一阶段:西周之前和西周 口头文学:歌谣、神话 书面文学: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尚书、诗经 第二阶段: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国语、左传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第三阶段:战国中后期 历史散文:战国策 诸子散文: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诗歌:楚辞 三.先秦文学主要内容(一)原始歌谣 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号子孕育着诗歌的胚胎,是构成原始诗歌的重要条件。 原始歌谣是原始人的集体口头创作,比较接近原始的形态。 1.劳动主题 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这是一首原始人类的狩猎之歌,寥寥八字,再现了伐竹、制弓、发丸、逐兽等连续的射猎活动。 2. 宗教意识 如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是一篇年终为祷祝丰年而举行祭祀百神活动的祭辞。这四句蜡辞,以希望和命令的语气,喝令土神、水神、昆虫神、草木神等都回到自己的“领地”去,不许危害人类。这篇蜡辞显示了原始人类挥斥自然的宏大气派,表达了他们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理想。 3.形式:篇幅短小,语句短促,节奏鲜明,歌、舞、乐三位一体 如: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记载的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演唱情景,可以看出原始歌谣具有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合形态的艺术形式。(二)神话1、定义: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2、题材 (1)创世神话:即解释世界、人类民族起源的神话。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玄鸟生商”、“姜嫄生后稷”等。这类神话包含着自然崇拜与探索,以及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识。(2)英雄神话:反映在人与自然斗争中产生的英雄人物的神话。如“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一般说来神话包含两种意识:崇拜与征服,但中国古代神话多表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意识。(3)战争神话:如“黄帝擒蚩尤”、“炎黄之战”、“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与帝争神”等。这类神话曲折地反映了上古时代民族或部族之间的战争与融合。(4)爱情神话:织女神话,奔月神话。(5)发明创造神话:如燧人氏钻燧取火、神农尝百草、后羿作弓、仓颉造字、后稷种植五谷、伏羲发明八卦等。这类神话反映了我国神话对世俗文明的热爱,也反映了我国上古神话厚生爱民的传统。 (三)诗歌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2.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四)先秦散文 1.历史散文(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大体上是春秋以前历史史官所收藏的官府要件和论文选编。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2.诸子散文(1)第一阶段:春秋战国之交:语录体 论语语录体,反映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 墨子反映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 老子反映道家思想,具有哲理思辨风格。(2)第二阶段:战国中期:对话论辩体 孟子:反映儒家思想,体现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 庄子:反映道家思想,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第三阶段:战国末期:专题论文 荀子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到成熟阶段。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四.先秦文学的特点 1.创始性:具有开创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2.综合性: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 3.实用性:反映社会现实 4.随意性:言论自由五.先秦文学的传统特征(一)发愤著书的传统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作者遭受困顿,心中郁闷不平,故通过创作来抒情言志,表达愤懑不平之情。司马迁概括了先秦各家发愤著书的传统,同时也是他创作史记的动机。唐宋古文运动时,韩愈提出“不平则鸣”,欧阳修提出“诗穷后工”,都是对这一传统的继承。(二)忧国忧民的传统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代,并称“显学”。它们之所以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信奉其学说主张,与他们关心民瘼,体察民间疾苦的政治主张相关。孟子反对霸道,主张“发政施仁”。墨子的“非乐”、“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也多半是从“万民之利”出发。诗人屈原之“存君兴国”,也是忧国忧民。所以,“忧国忧民”始终是文学所要表达的主题。四.先秦文学的传统特征(三)放言无惮的传统 鲁迅摩罗诗力说称屈原离骚、天问,能够“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先秦之作大抵有此特点。诸子著书立言,更是放惮直言,无所顾忌。孟子斥责暴君为“残贼之人”,庄子讥刺诸侯为“窃国”之盗,都是显例。 战国时代,言论比较自由,作家往往自然直率、畅所欲言,这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司马迁继承这个传统,创作了不朽巨著史记。但是史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堡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永济市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水轮机蝶阀课件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方案
- 施工人员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方案
- 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 Unit 2 My schoolbag 单元测试提升B卷(含答案)
- 图形图像处理数码照片处理之摄影基础84课件
- 陶瓷造型工艺36课件
- 消防系统应急反应方案
- 水电维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插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 铭复乐IV期临床方案介绍
- ks-9000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SPC统计过程控制》课件
- GB/T 14153-1993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通则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并购贷款业务培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