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摘要】: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程的加快,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承担减限排的潜在压力与日俱增。中国政府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国际事务历来高度重视,已经把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基于这一背景,对碳生产率的研究成为当前低碳经济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碳生产率概念的提出时间较晚,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测算方法。为了使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传承性,本文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下对碳生产率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充分考虑到工业部门在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了中国工业部门。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第2章对生产率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主要从不同发展阶段稀缺性对象会不断改变的角度,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生产率和碳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下,对中国工业部门的碳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同时,引出了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章将碳生产率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推导出资源配置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资本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等投入要素的配置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此来考察资源配置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第5章对中国工业部门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测度,并对规模经济与碳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深层次挖掘了规模经济效应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第6章首先对技术进步的内涵及技术进步的分类进行了回顾,然后分析了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与碳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此来判断技术进步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第7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表明:(1)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下,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所测度的碳生产率指数值相比传统意义下的单要素的碳生产率指数值要低,这意味着单要素的碳生产率指数确实高估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投入要素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碳生产率指数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工业部门的碳生产率的增长情况。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的碳生产率指数同时呈现出-收敛和绝对=收敛。(2)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要素配置比例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碳生产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煤炭资源配置比例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碳生产率的变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要素向碳生产率相对较高行业的再配置是形成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指数收敛和绝对收敛的重要原因;降低煤炭资源消费比例是提高中国工业部门各两位数行业碳生产率的一条重要途径。(3)中国工业部门整体上表现出规模不经济性,行政垄断造成的外部规模不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碳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而行业内规模效益的提高所反映的内部规模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的碳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4)中国工业部门整体上存在技术进步,且技术进步是非体现的中性技术进步和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部门产权结构,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提高装备制造水平等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继承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工业部门的特点,充分汲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的探讨:(1)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将碳生产率看做要素生产率的一种(即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作为一种投入要素),以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2)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下,对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进行了测度,与传统的单要素的碳生产率相比,本文的测度结果更能真实反映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增长情况;(3)在碳生产率测度过程中,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更能突出碳生产率的特点;(4)分别从资源配置、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5)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资源配置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424;F205;F224【目录】:摘要6-8Abstract8-141绪论14-231.1研究背景及意义14-171.1.1研究背景14-161.1.2研究意义16-171.2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17-191.2.1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7-181.2.2研究方法18-191.3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9-201.3.1研究内容19-201.3.2主要创新点201.4关键概念解释20-232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23-392.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3-342.1.1国外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24-302.1.2国内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30-342.3循环经济背景下的资源生产率研究34-362.4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生产率研究36-393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测算及其收敛性分析39-573.1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39-433.1.1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403.1.2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长期趋势40-413.1.3工业部门内部二氧化碳排放格局41-433.2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测算43-513.2.1传统意义的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分析43-453.2.2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测算45-513.3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51-553.3.1碳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51-523.3.2碳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52-553.3.3结果分析553.4本章小结55-574资源配置与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关系研究57-754.1资源配置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理论模型57-594.2中国工业部门资源配置现状59-624.3资源配置与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62-734.3.1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变化内部机制识别62-684.3.2二氧化碳排放空间配置与煤炭资源配置关系分析68-724.3.3中国工业部门煤炭资源配置对碳生产率的影响72-734.4本章小结73-755规模经济与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关系研究75-935.1规模经济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分析75-775.2中国工业部门规模经济效应测度77-875.2.1规模经济效应测度方法比较分析77-825.2.2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规模经济效应测度82-845.2.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规模经济效应测度84-875.3内部规模效应与碳生产率87-895.4外部规模效应与碳生产率89-925.4.1中国工业部门的外部规模经济性衡量89-905.4.2行业行政垄断对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影响90-925.5本章小结92-936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关系研究93-1066.1技术进步理论93-986.1.1技术进步的内涵93-946.1.2技术进步的类型94-956.1.3技术进步的源泉95-986.2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路径选择98-1036.2.1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98-1006.2.2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100-1036.3技术进步对碳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03-1056.4本章小结105-1067提高我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106-1147.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106-1097.2优化部门产权结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野生植物保护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1
- 钻土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模板)
- 阅读Little-Red-Riding-Hood公开课教案【宁夏吴忠】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发展趋势与机会分析
- 食品添加剂纽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高性能氮氧化物复合耐火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可用于立项及银行贷款+
- 殷墟考古新突破:安阳发现商代晚期祭祀坑遗迹 -2026 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11 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药品采购合同模板
- 消防改造危大工程清单及安全管理措施
- 法国风俗礼仪课件
- 鸡蛋供货配送方案
- 2025年天津市教师职称考试(音乐)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输血管理制度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2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6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儿童口腔束缚临床应用规范
- 车间停线管理办法
- 关于药物滥用和成瘾的防范措施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圆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公司超额运费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