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 高分低能 会读书不会研究 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 1936 美国物理学家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 j 粒子 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 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习目标 1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 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1 注音 肇 彷 徨 2 释词 格物 致知 彷徨 zh o 推究事物的原理 获得知识 检查预习 p ng hu ng 走来走去 犹疑不决 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 l 2段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 3 12段 分析问题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三部分 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合作探究 2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论点 文章开篇提出论题 即交代谈话的目的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论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丁教授在文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 格物致知 出自哪里 它的意思是什么 3 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4 讨论 大学 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5 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 6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出自 四书 大学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齐家 齐家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 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大学 里讲的目的是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不一样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以王阳明为例 证明了 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和致知的真正含义 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淡就可求到的 说明实验是获得新知的唯一途径 6 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7 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8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 9 第12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 10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竹子的例子证明了 实验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的观察 而是有计划的积极的探测 讲的道理 实验是有计划 有目标的探测 需要眼光 勇气和毅力 中国学生的现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 考试都得近一百分 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 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第十二段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证明了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 归纳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 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真正的意义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课堂小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 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1 2 12 13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 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 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主题 要实现你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好奇心 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 大胆尝试 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课文说 中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病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检验工程师桥梁隧道工程章节试题及答案
- 桃子类培训知识课件
- 公务员甄选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残疾人专职委员招聘考试复习策略与建议
- 2025年经济师高级考试必-备微观经济学模拟题解析
- 2025年城市规划与管理专业公务员考试冲刺题库
- 2025年VR初级笔试工程师答案
- 2025年贸促会政府会计实操模拟题及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2.4抽象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讲义(原卷版)
- 喷粉挂钩管理办法
- 2025手机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肠内营养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措施
- DB11∕T 1205-2024 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技术规范
- 苯职业病防护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42-2025 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
- 扬尘污染矿山管理办法
- 母乳喂养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