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资料 解读试题的立意及设问中的用词课件.ppt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资料 解读试题的立意及设问中的用词课件.ppt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资料 解读试题的立意及设问中的用词课件.ppt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资料 解读试题的立意及设问中的用词课件.ppt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资料 解读试题的立意及设问中的用词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试题的立意及设问中的用词 对温州市 二模 卷主观题的解读 一 解读主观题的价值立意 一 解读主观题的价值立意可看题头的导读句 2009年浙江卷38 没有题头的导读句 39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2010年浙江卷38 没有题头的导读句 39 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 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2013年浙江卷38 阅读材料 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39 1750 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2012年浙江卷38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 碰撞 交融 不断走向新的 解放 39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2011年浙江卷38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39 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 苏联解体20周年 三 温州市 二模 卷38题的价值立意古今会通 以 西学中源说 切入 联接几个历史人物的思想 揭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阶段性及复杂性 体现了浙江省 小切口 的命题特点 二 浙江卷主观题的价值立意1 2009 2010年以小切口 专题史立意为主 2011年起以大跨度 通史为主 打通古今 中外的时空界限 2 不回避现实热点 更关注以学界研究热点 如辛亥革命 温 二模 卷38 西学中源说 认为 西方的某些事物源出中国 中国学习这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 不是学习西方 19世纪60 90年代 此种说法最为盛行 温 二模 卷39 1919年战胜国代表举行巴黎和会 它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也留下了一些棘手的问题 四 温州市 二模 卷39题的价值立意中外贯通 以 巴黎和会的得与失 为线索 紧扣 一战 爆发百年的热点 融入有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败的史学研究新成果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败的史学研究新成果过去对巴黎和会中国 外交失败 的阐释 历经90多年似已成为定论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虽是战胜国一员 和会却将德国原来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地位如同战败国 事实上 在和会中中国各方面的表现不差 若以全盘及长远角度观之 中国在巴黎和会中的外交成绩应属难能可贵 唐启华 再论巴黎和会 中国以战胜国一员的身份 参与20世纪国际新秩序的制定 列席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 是中国进入国际体系并为国际社会接纳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 中国签署三个和平条约及几项国际协定 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 收回部分特权 表现出不畏强权 不屈不挠争取国家权益的积极外交精神 令人印象深刻 长远来看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成绩应重新评估 唐启华 再论巴黎和会 红色部分为孔子的政治理想 答案 孔子提出仁 礼 中庸的学说 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 或恢复周礼的权威 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 长幼有序 推行德治 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而康有为却将孔子 在五经中 并未涉及到的西方民主 议院等思想附会到孔子身上 8分 用词1 得当 解读 命题者告知考生 按照孔子的政治理想 去衡量康有为的看法是否符合孔子的设想 二 解读设问中的 用词 温二模38 1 结合孔子的政治理想 分析材料一中康有为的看法是否得当 10分 学生错答的示例 答案 西学中源说 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某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 不是学习西方 可以减少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和压力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但 西学中源说 难免以西学附会中学 导致谬说流传 反倒不利于思想界接受真正的西学 8分 1 从题头中的导读句找答案 见答案中红色部分 温二模38 26分 西学中源说 认为 西方的某些事物源出中国 中国学习这些事物乃是恢复旧物 不是学习西方 19世纪60 90年代 此种说法最为盛行 用词2 线索 解读 命题者告知考生 答案来源于试题所提供的所有的材料 包括题头的导读句和设问中的语句 温二模38 3 综合本题所有线索 评价 西学中源说 红色部分的答案可在设问中找到 答案 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分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分 中华民国是继美 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 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 2分 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 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 1分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分 2 从设问中的语句里找答案 2012浙江卷39 1 中华民国建立时 除西班牙 葡萄牙殖民地外 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 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10分 2 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 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 光荣革命 请根据材料一 二 并综合所学知识 概述 光荣革命 的历史事实 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 光荣革命 7分 3 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 结合所学知识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分 学生错答的示例 学生错答的示例 学生错答的示例 角度1 对战胜国来说 其后果是危险 答案 和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达成一定的妥协 但没有根本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 和约是在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签订的 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 4分 角度2 对战败者来说 其后果是危险 答案 对德国来说 它是个人口众多 经济潜力巨大的国家 随着国力的恢复和增长 必然要摆脱和约所强加的束缚 和约激发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潜伏着挑起战争的危险 4分 用词3 思路 解读 命题者告知考生的答题角度 建议按答题的角度对 思路 进行拆解 温二模39 2 结合所学知识 按照 不论对胜利者还是战败者来说 其后果都是危险 的思路 请您谈谈对 凡尔赛和约 的认识 8分 角度1 侵略的影响 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2分 角度2 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的影响 但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 2分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企业创办 民族工业兴起 3分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 2013浙江卷38 3 阅读材料三 按照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 的思路 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9分 学生错答的示例 答案摘编自材料三 红色部分 答案 1919年 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形象 并且参与了世界秩序的创建 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为山东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9分 温 二模 39 材料三 出席巴黎和会本身 中国已经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 并且参与了世界新秩序的创建 不签署凡尔赛和约 从而迫使全世界关注中国的状况 并为山东问题在1921 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顺利解决奠定基础 徐国琦 中国与大战 用词4 参考 解读 命题者告知考生 答案可摘编自材料 但不能照抄 温 二模 39 3 参考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题为 中国与巴黎和会 的短文 要求 围绕基本史实 做到论从史出 字数150左右 9分 2013年浙江卷39 2 参考材料一 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 五位一体 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答案摘编自材料一 二 红色部分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 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 先后写成 论美国的民主 和 旧制度与大革命 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 是它 资产阶级 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 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1848年 学生错答的示例 可参考 海宁市高级中学张鹏程老师对 阶段特征 的复习设计 三 二模 后如何复习这些可能考查的 用词 如用词5 阶段特征2013年浙江卷39 2 参考材料一 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 五位一体 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1 阶段 整合要清晰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1 阶段 整合要清晰 2 阶段内史实要典型与全面 主干知识 海宁市高级中学张鹏程2014年4月 绍兴 海宁市高级中学张鹏程2014年4月 绍兴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1 阶段 整合要清晰 2 阶段内史实要典型与全面 主干知识 3 注重典型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注同一阶段内史实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全面了解历史现象所发生的时代背景 关注不同阶段史实之间的联系可以更清晰认识历史发展的逻辑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1 阶段 整合要清晰 2 阶段内史实要典型与全面 主干知识 3 注重典型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4 注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重在明确与当时中国相关的重大事件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1 阶段 整合要清晰 2 阶段内史实要典型与全面 主干知识 3 注重典型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4 注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近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重在明确与当时中国相关的重大事件及对中国的影响 现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要关注整体世界形势的发展 美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格局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两大并行市场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2 从不同视角 整合 阶段特征 1 多元史观的整合 革命史观视角 革命史观视角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合 阶段特征 提升学生的 通感意识 1 阶段特征 整合的共性要求 2 从不同视角 整合 阶段特征 1 多元史观的整合 革命史观视角 现代化视角 现代化视角 现代化新论 罗荣渠 一 从不同视角有效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