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7.1 现代生物进化论同步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生物 专题7.1 现代生物进化论同步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生物 专题7.1 现代生物进化论同步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生物 专题7.1 现代生物进化论同步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生物 专题7.1 现代生物进化论同步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先进性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局限性 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未阐明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选择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和 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a 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b 选择是不定向的 c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 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b 典型例题 点拨 自然选择选择生物有利性状 使生物朝着该性状方向进化 是定向的 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 种群 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 2 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3 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 某个基因占全部 4 生物进化的实质 一定区域 同种 全部 全部基因 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 原因 不断淘汰 的基因 积累 的基因 2 结果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 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 定向 3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2 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 往往取决于 3 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 的 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生物的生存环境 不定向 原材料 方向 4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 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并且产生 的一群生物 2 隔离类型 和 3 隔离实质 不能自由交流 4 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及 5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产生 相互交配 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基因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生殖隔离 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论与物种形成 1 突变 基因突变 突变 包括 基因突变 和 染色体变异 2 变异先于环境选择 环境起选择作用 而非诱发变异 高考警示 3 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如多倍体的产生 4 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新物种一旦形成 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 1 2014四川 油菜物种甲 2n 20 与乙 2n 16 通过人工授粉杂交 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 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 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 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 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 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典型例题 b 点拨 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秋水仙素不一定能使所有的细胞都发生染色体加倍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不是同一物种 2 2012海南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 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 也可不同c 环境发生变化时 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 也可能不变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 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d 点拨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型不同 表现型可能相同 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 也可能表现型不同 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 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 可能不起选择作用 使基因频率不变 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 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 3 2014江苏高考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 结果显示70 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 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 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 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 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 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 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 导致耐药菌形成 b 点拨 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 即突变在前选择在后 细菌的变异与宿主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 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 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与疫苗无关 1 已知基因型个体数 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 该基因纯合子个数 2 杂合子个数 总个数 2 考点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 已知基因型频率 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1 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 遗传平衡定律 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 a a 时 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 q表示a的基因频率 则 基因型aa的频率 p2 aa的频率 2pq aa的频率 q2 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 其基因频率应保持不变 高考警示 1 自交 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 纯合子比例逐渐增大 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 但基因频率不变 2 自由交配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 1 抽样调查某地100位女性和100位男性发现 女性中有5位色盲患者和20位携带者 男性中有15位色盲患者 则该地色盲基因的频率约是多少 点拨 计算等位基因总数时 只位于x染色体的基因 男性只计算x染色体的基因总数 不必计算y染色体基因总数 典型例题 2 2013海南 果蝇长翅 v 和残翅 v 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 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 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 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 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 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点拨 vv为4 算出v 0 2 v 0 8 引入纯种长翅果蝇前 vv有0 04 20000 800 vv有2 0 2 0 8 20000 6400 vv有0 8 0 8 20000 12800 引入后 v 800 2 6400 40000 2 0 1 v 1 0 1 0 9 因vv vv的数目不变 而该种群的总数增加一倍 所以vv vv的基因型频率降低50 b 3 2013天津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 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 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 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点拨 甲抗性基因频率为 2 20 2 12 乙为 4 32 2 20 丙为 1 15 2 8 5 抗性基因频率最高 不代表突变率最高 1 蜗牛的有条纹 a 对无条纹 a 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 有条纹 aa 个体占55 无条纹个体占15 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 则f1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a 30 21 b 30 42 c 70 21 d 70 42 典型例题 点拨 a的基因频率 55 30 1 2 70 a的基因频率 15 30 1 2 30 自由交配得到f1各基因型频率为 aa 70 70 49 aa aa 30 30 9 aa aa aa 49 42 9 a基因的频率为49 42 1 2 70 d 1 共同进化 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生物多样性 1 内容 包括 和 2 形成原因 的结果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共同进化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14 北京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 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 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 毒性过强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