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1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2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版本导航:统编八下第24课;语文八上第17课;苏教九下第22课。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内容:写狂风呼啸吹走茅草。“风怒号”以拟人化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运用“卷”“飞”“渡”“洒”等动词写出狂风对茅屋的破坏,组成了一幅鲜明的秋风呼号图,营造了凄苦的氛围,衬托出诗人痛惜、焦急的心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内容:写群童抱茅而去,诗人空自叹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及面对群童抱草入竹而气喘吁吁、悲叹不已的情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屋破难修的无奈心情,反映了诗人穷困的现实。内容:写秋雨漏屋,由愤懑无奈转向悲凄愁苦。“俄顷”二句描绘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惨的心境。“布衾”二句,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自经”二句,一纵一收,从眼前的处境延伸到“安史之乱”带来的种种痛苦,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自然过渡到全诗结尾。修辞:“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秋雨的细密连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情感:前两句直抒胸臆,写出诗人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的宽广胸怀。后两句是本诗主旨,表明了诗人急切地希望实现愿望,把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主旨: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诗以描写开篇,先写秋风的威力,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其中“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写出狂风对茅屋的破坏,组成了一幅鲜明的秋风呼号图。B.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描绘出深秋夜晚,风雨过后,天空出现墨色的云的景象,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气氛,从而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沉重的苦闷。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穷苦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体现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D. 该诗属于歌行体,句数没有限制,用韵灵活,语言朴素、生动。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分)B【解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风停之后,乌云如墨,秋日的天空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