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预防及灾变应急专项救援预案.doc_第1页
水灾预防及灾变应急专项救援预案.doc_第2页
水灾预防及灾变应急专项救援预案.doc_第3页
水灾预防及灾变应急专项救援预案.doc_第4页
水灾预防及灾变应急专项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煤气化龙泉矿井2010年度龙泉项目部副立井工程水灾预防应急专项救援预案编制单位:中煤四处龙泉项目部编制日期:2010年3 月12日编审单位签章编审单位签字日期备注项目部编审编制人审核人施工负责人机电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副经理安全副经理项目经理龙泉项目部副立井工程水害预防应急专项救援预案一、概况1、工程概况龙泉煤矿隶属山西太原煤气化龙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山西太原市娄烦县北约10km处的上龙泉村,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t/a。副井井筒净直径8.0m,井筒深度为457.3m,根据井筒地质检查孔提供的水文资料显示该井筒无大含水层,根据实际揭露岩层井筒总涌水量超过10m3/h。2、水文地质概况 2.1、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层空隙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岚河及其支流沟谷之底,厚度0-20m,岩性以砾石、卵石为主,它受地下水和地表水双重补给。第三系砾石层空隙含水层,其上部为红色粘土,内有3-5层钙质结核,以上层滞水为主,水量小,常用小泉渗出。砾石层位于底部,分选不良,有少量岩屑混于其中,因下伏基岩补给条件和所处位置的不同,其富水性变化很大,河谷内泉水较多,流量为0.014-2.97 Ls.第四、第三系松散层及基岩风化带(Q+N+基岩风化带)含水层混合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为0.00047Lsm,渗透系数0.0029md,水位标高1190.55m,水质类型分别为SO4HCO3-Ca型,矿化度分别为690mlg,总硬度分别为498.08 mlg。2.2、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K6、K5等细-粗粒砂岩。上部砂岩厚度及岩相变化较大,主要为灰绿、黄绿色、灰白色细-粗粒砂岩,地表有小泉渗出。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P2s+P1s+P1s)含水层混合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0.00406Lsm,渗透系数0.00368 md,水位标高1195.02,水质类型为HCO3CL-K+Na型,矿化度为670mlg,总硬度分别为96.88 mlg。本层为副立井掘进穿过的主要层段。2.3、太原组含石灰岩溶蚀裂隙含水层,主要为L1、L2、L3石灰岩及K3砂岩,L2石灰岩较纯,裂隙发育不匀,厚3-6m,层位及厚度变化不大,L1多为泥灰岩,一般厚0.5m左右,最后达3m,太原组(C3t)含水层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0.0008sm,渗透系数0.00277 md,水位标高1105.10, 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矿化度为476mlg,总硬度分别为100.15 mlg。3、施工情况 副立井采用边排、边掘的施工方案,从2009年8月27日开工,至2010年3月4日井筒已成井383.2m,在探4#煤、测压施工过程中,测得最大压力为2.85Mpa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水压在2.03.0Mpa,钻孔超前钻距要超过20m。二、预案编制的原则和目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为了能在矿井建设施工过程中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水灾的发生以及重大水灾事故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有效地组织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人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努力使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特编制本预案。三、水灾分析井筒预计穿见的各含水层之间,赋存厚层砂质泥岩及泥岩隔水层,且未发现穿见断层,各含水层之间没有水力联系,这种条件对于井筒掘进排水是有利的。副立井井筒穿见的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于1L/S.,新生界含水层底部有隔水层赋存,地表水与地下水对煤层开采无甚影响。但是根据井筒开挖砾石层赋水性强的特点,说明该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不清,存在不确定因素,给下一步的井筒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根据GBJ-99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一“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1、井筒上部第三系砾石层空隙含水层第三系砾石层赋水性强,渗透系数大,和地质勘探资料相比差别很大,井筒在开挖过程中遇到4个涌水点,大量涌水带砂,水量最大达6 m3/h,给下一步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上述问题显示出水灾仍是副立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较大安全隐患。2、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主要为K6、K5等细-粗粒砂岩。上部砂岩厚度及岩相变化较大,主要为灰绿、黄绿色、灰白色细-粗粒砂岩,地表有小泉渗出。由于裂隙发育,井深不断的增加,井筒不断的在本含水层内出现涌水点。在井筒+1165.7处出现涌水点,水量为8m3/h,造成施工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2009年12月9日10:30左右,在井筒垂深132m的位置伞钻打眼底板突然出水,经矿方、监理、施工单位实际测算,水量近16 m3/h,造成迎头积水加大,12月10日通过吊盘增加卧泵排水,迎头正常掘进。鉴于目前的水文地质情况,隔水层中存在有赋水地段,应加强水文地质分析,做好预测预报工作。3、太原组含石灰岩溶蚀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为石灰岩溶蚀裂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L1、L2、L3石灰岩及K3砂岩。裂隙发育不匀,厚3-6m,层位及厚度变化不大,L1多为泥灰岩,一般厚0.5m左右,最后达3m,太原组(C3t)含水层抽水试验,其单位涌水量0.0008sm,渗透系数0.00277 md,水位标高1105.10, 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矿化度为476mlg,总硬度分别为100.15 mlg。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先探后掘”的方针,防止灾害性水灾发生。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保障水灾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预案的高效有序实施,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应急救援体系要时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保证水灾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随时迅速高效启动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组,组长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项目部经理付俊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生产的副经理睢良夫同志、分管技术的王勇同志、安全经理兼机电经理杜建辉同志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各区队、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安(监)调(度)室,程训召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项目经理24小时负责制,项目经理要与距施工地点最近的娄烦县事故应急救援人民医建立联系,且保持通讯畅通,以便事故发生时请求紧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组成员联系电话序号姓 名职 务电 话备 注1付俊林经 理159351188812戚昱东书 记189351026683睢良福生产副经理151555356384王 勇技术副经理135136268555杜建辉机电副经理139345812676杜建辉安全副经理139345812677程训召调度室159341527548张立平工程科139345874829郭充财务科1360355070110文燕劳资科1383519699211张国安计划科1365366630612方亮材料科1354637557713戚敬宇车队队长1393462056614睢良福411队队长1515553563815高冠军411队书记1383519736616张金亮机电队长1593515009517王访机电书救援机构职责救援指挥领导组职责发生水灾事故时,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展开现场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预案实施过程中,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配合上级救援组织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筹备好事故救援所需的各类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以备事故发生时紧急调用。负责与施工点最近的娄烦县事故应急救援人民医建立联系,为协议救援单位提供施工地点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矿井灾害预防计划。负责事故发生时,联系协议救援单位的支援抢救工作。做好事故发生后本施工点的稳定工作,协助上级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并做好工地的生产恢复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弄清事故原因,确定整改措施,使继续参与施工的职工受到教育。组长职责根据事故的发生状况,及时传达上一级应急救援命令,协调现场急救援预案的联合实施。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计划,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全面指挥协调工作。负责与协议单位现场救援负责人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协助上级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生产的恢复工作。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全面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计划。配合协议救援单位,做好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调度工作。及时掌握事故发展的动态,汇报现场救援指挥中心,以便及时调整救援预案,减少事故损失。 弄清事故原因,配合上级制定整改方案,使施工人员得到教育,尽快恢复生产。 办公室职责 配合上级救援组织与协议救援单位及其它外部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上级调度好救援车辆,为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条件。及时传达上级救援命令,及时掌握事故动态,使上令下达,下情上达。安全调度监察室职责及时了解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的动态,并告知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督促项目部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配合上级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期间的各项工作,保证应急救援体系在救援过程中的高效运转。及时传达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各项指令,及时汇报救援现场反馈的每一个信息。负责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记录,督促项目部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协助技术部门制定和修改灾害预防计划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监督灾害预防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实施。 负责传达救援现场救援指令,协调救援过程中的现场内部关系。配合上级调查组作好事故的调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意见。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负责配合上级部门总结事故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工程技术部门职责依据工程特点,与协议救援单位协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协议救援单位提供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了解事故动态,掌握事故发展趋势,汇报现场救援中心,以便及时调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总工程师批准实施。收集整理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参数,并做好原始记录,为以后的事故救援积累经验。机电队职责做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特种设备的采购储备和保养工作,确保重大事故发生时所需特种设备,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使用。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机电设备的调用。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转保养维护,确保事故救援过程中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材料科职责做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特种物资和器材的采购、储备和保管工作,确保重大事故发生时所需特种物资和器材,能够迅速投入救援使用。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物资和器材的调用。财务科职责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立专项资金。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提供资金保障。做好事故损失财产统计和相关的索赔工作。劳资科职责负责事故救援过程中所需人员的调配。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事故受害者亲属提供补偿。车队要保证所有机动车辆随时可以启动。人员24小时待命,服从办公室安排。灾害发生时现场人员职责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在现场干部和老工人的带领下采取有效救援措施,开展现场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采取有效方式汇报调度。救灾无效时,沿避灾线路撤退等待救援。通知波及区域或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撤离。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沉着冷静,不大喊大叫。五、应急救援规章制度1、值班制度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正常情况时每班均安排1名领导组成员值班,值班地点为项目部调度室。事故救援期间领导组成员按三八制值班,每班至少有2人值班,且有1人为当班总负责。重点是观察是水量的变化情况。2、检查制度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必须参加每旬一次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隐患检查,并制定整改方案,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落实。水灾安全隐患检查的内容包括:测量水量的变化情况,检查排水设备的完好程度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灾害预防计划及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水灾预防计划及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设备、物资、器材、人员和资金状况。3、例会制度在安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每旬召开一次由组长主持的领导组成员参加的安全隐患检查例会,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落实。事故救援期间,由组长主持召开每天一次的救援工作协调例会,及时解决救援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会议成员包括:事故救援领导组成员以及协议救援单位相关负责人。4、灾变汇报程序六、灾害辩识和风险评价根据项目部09年度的作业计划和施工特点,主要的安全隐患就是瓦斯、水灾,它牵制着全年的施工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关乎着井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参照目前的施工情况,龙泉矿井的水灾隐患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可能造成1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项目部对水灾隐患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事故隐患评价,及时对救援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七、通报程序和报警系统井下发生水灾事故后,灾区人员采取最有效的传报方法通知项目部,项目经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汇报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由组长下达启动事故应急救援指令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联系协议救援单位应急救援中心进行现场施救。八、应急设备和设施应急设备和设施明细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自救器台302急救包套53搬运袋条10004担架副25铜锤把26防毒面具副107便携式瓦检仪台108对讲机台109工作服套30耐火阻燃10安全帽顶30耐火阻燃11矿灯盏30锂电12矿靴双30耐火阻燃13卧泵DC50-809台214注浆泵台2风动2台/电动3台15潜孔钻机DZ-100 台2九、灾害预防及灾变处理程序(一)、水灾预防1立井施工前必须充分分析研究立井所在地段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的富水性,提出立井井筒所在地段的预想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是造成水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地下水赋存状况及补给关系不清楚,对水源位置不清,盲目采掘必然会酿成突水事故。为了搞清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矿区(井) 的具体条件,随着采掘活动的进展,应调查和掌握以下情况:(1) 观测矿井涌水量、水位动态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2) 调查地表水体和积水区历年最高与最低水位、汇水情况和疏水能力,并调查洪水泛滥时淹没矿区的范围,淹没持续时间,以及对工业场地和居民点的影响程度。(3) 搜集历年大气降水资料,调查分水岭,圈定受水面积,弄清泉水、河流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等情况,并根据矿区的补给、排泄条件和矿井、工业用水排水量等 , 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评价矿区地下水资源,为综合治水提供依据。(4) 观测研究地质构造的产状要素,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充填物成分、胶结程度及力学性质,断层两盘岩层接触关系,构造的分布规律,以及断裂在各含水层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发生水力联系上所起的作用。(5) 研究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分布,断层对隔水层的破坏情况,预防承压水所需的隔水层厚度及其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导水裂隙随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分布突水规律,解决承压水上和水体下开采的问题。(6) 调查对矿井充水有严重影响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补给来源,计算含水层的动、静水量,评价其可疏性;动水量特大,不具备疏放降压条件的矿井,应查清补给方向、补给方式、补给量、补给范围和流速、流量等,为截源堵水提供必要的依据。(7) 根据上述调查资料预计矿井正常和最大涌水量。1在掘进过程中,对照预想地质剖面图、每天填写水文地质资料,并每月进行检查,补充和修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详细的地质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及相应措施。发现险情,应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并报告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2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规划并报公司工程管理处审批,规划编制要求以下内容:为了编制切合实际,要说明防治工程的必要性和完成规划项目的可能性,区域和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搞清水文地质条件的补勘和防( 地面防洪,井下防、排水,防水煤岩柱留设等)、疏(疏水降压) 、截(拦截补给水量)、堵(封堵突水点)等工程项目、工程量、工期、重点设备、预期效果、工程费用概算以及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等。3. 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和水害分析是了解井田主要补给水源、补给方式和途径的主要方法 , 采取井上、下相结合的方式 , 对各含水层建立长期水位动态观测网 , 掌握各含水层的动态变化规律 , 研究各含水层的补给关系。同时 , 将井上各出水点和地面水体的水质、水温监测纳入矿井水文地质长期观测的内容。做好日常的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 定期分析观测资料 , 一旦发生突水就能及时确定水源和通道。4坚持水害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在建矿井由处总工程师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对重点水害问题,应随时组织会诊,每次会诊结果均要有正规记录,内容要齐全、规范。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雨季受水威胁的矿井 , 应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 , 并应组织抢险队伍 , 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二)、水灾防治1、地面建筑物的防洪:地面标高低于历年最高洪水位时,应将井口、主要建筑及工业场地,生活区加高至最高洪水位之上。井口主要建筑物与工业场地生活区的安全超高距离(平原区):0.5m。场地排涝:施工期间尚未填高的场地和不填高的次要场地、居民区,应在四周筑防洪堤坝,内设排涝泵站。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应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向处调度室汇报。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防止排循环水。2、矿井防治水:井口的设计标高应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0.5m,并高于井口周围的地面标高,防止在暴雨季节的雨水进入井口。在施工期间应做好井筒排水的准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布置排水设备设施。过富含水层时,要编制安全措施,施工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2.1防治水工作实施2.1.1.矿井水的探注封堵注浆堵水是防治水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已广泛应用于井巷开拓工作面预注浆,井巷堵水过含水层和含水断层,探注封闭不良的钻孔。其优点就是:减轻矿井排水负担;改善采掘工程的劳动条件,提高功效和质量;加固薄弱地带,减少突水机率。(1)井筒施工防水副井施工属于立井施工。由于该矿井的岩性多以砂岩为主,并且裂隙发育,富水性一般,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在过含水层超前10米打钻探水。探水孔施工过程中,若单孔涌水量5m3/h,水压大于10 kg/cm2,应根据出水段的位置及水量大小,适时地增加24个注浆孔,以掩护井筒施工和减少进入迎头的涌水量。钻机钻进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钻进情况,观察有无卡钻现象,或者钻进速度有无加快现象;煤层钻进时,要注意煤粉的变化,以此来判断前面有无断层、断层破碎带的范围。根据钻孔涌水量来判断断层的充水条件,适时增加注浆孔,以封堵水源,加固断层破碎带。(2) 防砂岩裂隙水副立井井筒位于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裂隙发育,富水一般,由于实际揭露与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为防止裂隙密集带出水和改善作业环境,坚持有“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每次施工2个探水孔,超前距10m,进行全段探水掘进,为加固岩帽和防止探孔迟到涌水,对所施工的探水孔均要注浆封孔。(3) 表土段砾石层防水井筒上部第三系砾石层空隙含水层,要考虑注浆封堵,防止涌水,造成井壁塌陷。井壁注浆堵水或加固,应采用自下而上逐段注浆的施工顺序。因为这样的施工顺序,注浆质量高,前期注浆不足之处,能够得到后期注浆的补充。采用上行式注浆。封堵混凝土接茬缝漏水时,采用均匀布孔,孔间距以1.01.2m为宜;对集中出水点采取顶水钻孔,埋管注浆堵水,孔数以能够将水封住为准;对于片状渗漏水,布孔要适当加密,以防驱散地下水。2.1.2.排水系统实施正常掘进工作面选用风动排水泵向吊盘上的水箱中排水,卧泵通过专用排水管路然后再排地面。2.1.3.综合防治水措施1.当井筒上面有集中出水点,水量较小时,在出水点处打孔,埋入胶带管,把水引到工作面。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排水能力的大小,确定是疏放还是注浆封堵。2.1.4.其他1、 矿井主要供电线路应建立正常巡视检修制度,并把检查结果填入专用记录簿内。在雷雨季节应经常检查,不符合标准的要进行及时处理和更换。2、 井下卧泵水管闸门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都必须检查和维修,在雨季之前必须全面检查一次,对所有的零件都应补充齐全,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同时运行的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水仓淤泥在雨季之前必须清理一次。2.1.5避灾线路a、工作面吊桶地面b、工作面软梯吊盘吊桶地面二、水灾的处理程序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汇报上一级部门和领导,同时请求协议应急救援中心对遇险人员进行施救。现场人员要在现场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的带领下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现场营救,防止事故扩大。无法营救应有组织地沿预定的避灾线路迅速撤至上一水平或地面。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位置、性质、被困人员、伤亡以及事故点的涌水情况。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严禁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十、外部援助和技术保障由于矿山基建施工企业无矿山救护中心,且施工点较为分散等具体的施工特点,所以各施工点必须与距施工点最近的矿山救护中心和城市救援中心建立关系,并以处名义与它们签定救援援助协议,及时将工程的变化情况与它们进行交换意见,以便于重大事故发生时救援工作的高效开展。根据处及各项目部年度施工计划以及施工特点,每年初由处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处及项目部两级灾害预防计划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予以修改完善,以确保处每年安全目标的实现以及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外部援助电话联系一览表序号施工地点外 援 单 位联系人办公电话住宅电话1龙泉矿井山西西山煤电股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