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哪些 工业用地 城市土地利用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其他 农业用地及水面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交通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文教区 宗教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0 60 住宅区 大 小 好 差 全 差 好 差 城市外缘 多与高坡 文化区相联系 内城 多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与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原因 环境优良 文化氛围浓 人口素质高 便于工人上下班 收入低 文化程度低 高级住宅区 哈尔滨最大的棚户区 低级住宅区 分布 市中心 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多点状或条状 原则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中心商务区 cbd 占地相对较少 商业区 区位要求 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分布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特点 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达稠密 内部存在明显分区 不仅是商业中心 还是服务中心 如何形成 工业集聚 1 分布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2 特点 专业化程度高 集聚性强 3 原因 减轻对市区污染 交通便利 降低运输成本 工业区 练一练 1 有关市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cbdb 一定是行政中心c 不能有居民居住d 可能有居民居住2 下列关于工业区说法 错误的是a 现代工业区的产生主要是各企业间为了加强协作 共享集聚效益b 为了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工业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势c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d 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a 多核心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 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 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 范围越来越大 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 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 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 城市围绕不同的点 发展形成 三种模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以商业区为中心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 该城市属于 练一练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 1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 交通便捷程度 通达性 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 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付租能力 商业区 靠近市中心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经济效益高住宅区 在中间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 又方便购物工业区 离市中心最远 因为工业生产占地较大 地租成本比例高 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 经济因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经济因素 交通通达度 通达度越好 地租越高 通达度越低 地租越低 市中心通达度最高 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通达度相对较高 租金较贵 讨论探究 北京市中心 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 却看不到摩天大楼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因素 行政因素 北京是中国古都 天安门广场 故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 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楼大厦 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社会因素 收入 种族 知名度 随堂练习 a b 商业 距离市中心近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经济效益最高 通达性 bc 有些地段远离主要公路 交通不方便 地租较低 狭小 扩大 混杂布置 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自然团聚 市区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以市场 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3 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排放废气的工厂应布置在居民区的下风向 单一风向 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 季风气候区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多风向 排放废水的工厂布置在河流的下游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如何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关系 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 从环保角度考虑 其中合理的是 课堂小结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 功能分区 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行政区等 分布组合 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 影响因素 形成与变化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 城市等级的划分 标准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 大城市 特大城市 小城市 中等城市 我国标准 20万 50万 100万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中国特大城市的分布 1 城市的服务范围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本身 附近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2 服务范围的特点 范围不固定 界线不明确 1 请你根据图例分别对栆强镇 衡水市和石家庄市进行城市等级判定 小城市 中等城市 特大城市 2 请根据教材p26的问题 分析栆强镇居民出行到衡水市和石家庄市的距离和频率 3 请完成书上的表格 填入数字并解释原因 合作探究 结论 1 不同等级的城市 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不同 2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级别低 服务范围比较小 3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级别高 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从以上案例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 同时也位于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优越的地理位置 1 上海的城市规模曾经不如南京和广州 甚至不如宁波 在20世纪初却跃居全国第一 到底是什么优越的条件促使了上海城市等级的提高呢 3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影响因素 石家庄原来是河北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 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 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 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石德 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 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 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 现在的石家庄人口已超过 万 属于特大城市 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 万人的小城 从上述材料中 石家庄从村庄发展为城市 并且城市的等级不断提高 最终成为特大城市 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 交通因素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 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 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高服务 使其服务范围更大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 如沿海地区便于对外联系 服务范围广 内陆或者地形不利地区 服务范围小 二 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 什么是城市等级体系 在同一个区域中 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 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1 图中的城市共有几个等级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 3 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 4 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 合作探究 2 城市等级体系的规律 1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 2 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3 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就整个区域而言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通过上图得出的结论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前提条件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 人口分布均匀 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是距离 a 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 为了避免竞争 获取最大利润 供应点的距离不会太近 它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 b 在利润的吸引下 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 这时 该货物的供应处于饱和 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 并彼此相切 c 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不重叠的话 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 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 空白区又可以分割三部分 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近的供应点 同级别城市 其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的分布趋势 以距离最近为原则 且相互排斥 高级城市服务范围大 包含多个低级别城市服务范围 距离较远 数目较少 2 中心地理论 就整个区域而言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重叠 交错 层层嵌套的 中心地理论应用的意义 指导区域规划 城市建设 商业网点的布局 总结 同一区域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 同一地区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 相互嵌套 每一个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中心一个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六个角镶嵌着的六个低一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的三分之一范围 高一级城市服务范围是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的三倍 读图 六边形服务网络图 判断下列各题 1 按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 图中的排列顺序应是 2 将图中城市等级的级别符号 甲 乙 丙 填入括号内 并用线段将与其相对应的图例 符号连接起来 最高级城市 中级城市 最低级城市 丙 甲 乙 乙 丙 甲 读图2 16 回答问题1 图中共有级居民点 最高级的是 共有个 最低级的是 共有个2 图中数目最多的是级居民点 服务范围最广的是级居民点 3 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级居民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为什么这样设置 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否合理 从哪里体现出来 3 a 1 c c a 小结 思考 填表 低 少 小 多 近 高 多 大 少 远 小结 城市的等级 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是相对应的 城市功能 少 多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的两种方案示意图 评价那一种方案较为合理 为什么 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吗 活动探究 方案一 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 四周北工业用地包围 易产生居住密度大 环境不易改善 条件差 职工在上下班是交通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