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24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24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24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24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24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 1955年 新中国初期外交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2015高考考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外交 和 屈辱 是一对孪生兄弟 清朝的西太后 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新中国成立了 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 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 屈辱外交 独立自主外交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 1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 新中国的成立 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 二 基本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 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 新中国独立之初 面对两大阵营的对峙 斗争 我们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 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不矛盾 因为 一边倒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 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压 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盲目的 无原则地顺从苏联 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一边倒 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一边倒 与独立自主相矛盾吗 另起炉灶 的方针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决的是和外国 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 一边倒 但绝不是盲目的顺从苏联 而是指在两极格局中 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 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 这三条方针都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 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 这些方针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 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年10月3日2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4日3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5日4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5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6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7 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8 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6日9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27日10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3日11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12 印度共和国1950年4月1日13 瑞典王国1950年5月9日14 丹麦王国1950年5月11日15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6月8日16 瑞士联盟1950年9月14日17 芬兰共和国1950年10月28日 新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新中国建国第一年最突出的外交成就 中苏建交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签订 意义 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 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 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 2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得到中国 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12月底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 当时 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 31日下午 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印方代表团 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29日 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 并签署了 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 把它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同年6月底 周总理先后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 他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的 联合声明 都写进了这些原则 并进一步确认它适用于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 必备条件和基础 是核心 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习近平在印度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新华社新德里9月19日电 记者刘华 李建敏 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在新德里会见印度友好人士 友好团体代表 并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表彰他们长期致力于中印友好事业 这些友好人士 友好团体是 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 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的家族代表 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 印度 中国友好协会 印度中国之友协会秘书长莫哈帕特拉 安得拉邦印中友协秘书长雷迪 习近平高度评价他们长期以来为中印友好作出的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 印度 缅甸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的智慧结晶 成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 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方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五项原则 推动建立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你们为传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发挥了表率作用 希望两国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积极投入中印友好事业中来 让中印友好理念在两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 结出硕果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 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 2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参加日内瓦会议 在会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外交巨人周恩来 据统计 在万隆短短的7天168个小时中 周总理合计睡眠时间只有13个小时 共参加了16次会议 进行了10次会谈 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 求同存异 同 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 异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不同 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求同存异 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的积极外交活动和成就 参加日内瓦会议 亚非会议 并发挥积极作用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 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 2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参加日内瓦会议 在会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 出席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方针 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课堂巩固练习 2014 广东肇庆高三期末 18 20世纪50年代 视中华帝国为 专制政体 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 引自候旭东 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这反映了 a 建国初 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 建国初 中国实行 一边倒 外交政策c 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确立计划经济体制d 冷战 时期 西方丑化社会主义中国 解析 20世纪50年代 世界政治格局两极格局下 中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但被西方国家视为 专制政体 故d项正确 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故a项错误 b c项说法正确 但题干无从反映 故b c项错误 答案 d 2014 河南开封一模 28 毛泽东指出 一边倒 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 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 必须一边倒 对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 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c 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d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解析 抓住设问 不正确 一边倒 是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而不是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a项说法不正确 故a项为正确选项 该政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故b项说法正确 应排除 该政策打击了敌人 赢得了朋友 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故c项说法正确 应排除 该政策赢得了苏联的支援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故d项说法正确 应排除 答案 a 2014 河北保定高三摸底 16 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与其他国家正式建交情况表 部分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c 不结盟d 睦邻友好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 与其建交的主要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国家 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上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体现了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反映的是由屈辱外交到平等外交的转变 睦邻友好强调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a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项 答案 b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 a 另起炉灶 b 一边倒c 不结盟d 睦邻友好 2014 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10 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 一边倒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 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c 打扫干净屋子再清客 政策d 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 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 一边倒 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 一边倒 按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则按照国家利益划分敌我 故此最佳答案是a 答案 a 2014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10月联考 23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 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 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 原因有三 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 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是政治目标一样 都要走向共产主义 三是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