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pdf

-潮汐能发电系统研究报告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48022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1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2-27 上传人:遗**** IP属地:湖北
40
积分
关 键 词:
潮汐能 发电 系统 研究 报告
资源描述:
-潮汐能发电系统研究报告,潮汐能,发电,系统,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2 0 0 5 年第2 0 卷第2 期( 总第7 1 期)电力学报J O U R N A LO FE L E C T R I CP O W E RV 0 1 2 0N o 22 0 0 5( S u m 7 1 )文章编号:1 0 0 5 6 5 4 8 ( 2 0 0 5 ) 0 2 0 0 9 9 0 5潮汐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刁利,谭忠富(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经济研究所,北京1 0 2 2 0 6 )E c o n o m i ca n dT e c h n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T i d a lP o w e rP l a n t sD I A OL i ,T A NZ h o n g f u( I n s t i t u t eo fE l e c t r i c i t yE c o n o m i c sN o r t hC h i n aE l e c t r i cP o w e r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1 0 2 2 0 6 ,C h i n a )摘要:从选型、相关技术和效益几方面分析了潮汐发电的现状,重点对我国加快发展潮汐发电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潮汐电站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潮汐电站;水轮机;技术经济分析中图分类号:T M 6 1 9P 7 4 3 3 文献标识码:A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s e s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t i d a lp o w e rp l a n t sf r o m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o fs e l e c t i n gt y p e 、r e l e v a n tt e c h n o l o g ya n db e n e f i t ,e m p h a t i c a l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b e n e f i tf r o m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i d a lp o w e rp l a n t si no u rc o u n t r y ,a n dp u t su pf o r w a r d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b u i l d i n gt i d a lp o w e rp l a n t s K e yW o r d s :t i d a lp o w e rp l a n t ;h y d r a u l i ct u r b i n e ;t e c h n i c a la n de c o n o m i ca n a l y s i s近2 0 年来,由于使用矿物燃料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的破坏日渐引起关注,国际社会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逐渐增强,大力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其中潮汐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其开发步伐也得到了加快。目前在英、加、俄、印、韩等1 3 个国家运行、在建、设计、研究及拟建的潮汐电站达1 3 9 座,进行规划设计的1 0 余座潮汐电站均为1 0 1 0 0 万k W 级。我国沿海一带已建成了4 0 座小型潮汐电站,其中1 9 8 0 年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第1 座双向潮汐电站,也是目前世界上较大的双向潮汐电站,它的总装机容量为32 0 0k W ,年发电量为10 7 0 万k W h 。潮汐发电原理与常规水力发电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涨、落的水位变化所产生的势能来发电的。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及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及水库的面积成正比。潮汐发电的功率可以描述为P = 9 8 7 Q _ H = 9 8 叫r - - 2 S ,k W 。式中:刁为能量变换的综合效率;Q 为流量;H 为潮差;S 为水库的面积。2 潮汐电站的选型分析潮水的流向与河水的流向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所以潮汐电站按照运行方式及设备要求的不同,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型式。2 1 单库式电站类型2 1 1 单库单向式修建1 座堤坝和1 个水库,安装单向水轮发电机组,涨潮时开启闸门,使海水充满水库,平潮时关闭闸门,待落潮后库水位与外海潮位形成一定的潮差时发电;或者利用涨潮时水流由外海流向水库时发电,落潮后再开闸泄水。通常采用落潮发电,因为同等情况下落潮发电量远大于涨潮发电量。这种发电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结构简单,只需安装常规贯流式水轮机。缺点是不能连续发电,不易适应电* 收稿日期:2 0 0 4 1 1 2 4修回日期:2 0 0 4 1 2 1 3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 0 3 7 3 0 1 7 ) 和华北电力大学重大科研项目预研基金资助。作者简介:刁利( 1 9 7 9 一) ,女,重庆江津人,硕士研究生,电力市场研究;谭忠富( 1 9 6 4 一) ,男,吉林长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大系统理论、电力经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万方数据1 0 0电力学报2 0 0 5 年网要求,对电网稳定性和水库生态不利。2 1 2 单库双向式修建1 个水库,安装双向水轮发电机组,或在水工布置上满足双向发电。电站在涨潮时反向发电,在落潮时正向发电,只在水库内外水位基本相同的平潮时不能发电。双向运行方式可提供较连续的电力,具有较强的电网适应性,可进行调峰运行,但工程投资较高。电站运行工况单一,可保证潮汐节律及潮差变化最小,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1 9 6 7 年世界上第1 座投运的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和我国的浙江江厦潮汐电站就属于这种型式。在上述2 种工作方式的充水或泄水工程中,有些水轮机通道被设计成泄水通道( 需调整叶片角度) 来帮助泄水,有些大型水轮机除具有泄水功能外,还具有泵性能,可在充水或泄水后期反向抽水或泄水以增加机组的有效水头,目的是提前发电和多发电。由于泵工况时水头小,耗能少,当水头增大后,多发的电能不仅能抵偿消耗而且有盈余。具有泵性能的水轮机发电机组在电网中可灵活的参与调峰,替代一部分水力发电机组,如法国朗斯潮汐电站采用的水轮机就具有泵性能。2 2 双库式电站类型建造2 个互相毗连的水库,水轮发电机安放在2 库间的隔坝内进行发电。其中1 个水库设有进水闸,在潮位较库内水位高时引水人库,另1 个水库设有泄水闸,在潮位比库内水位低时泄水出库。这样,前者总保持较高水位,称为高库;后者总保持较低水位,称为低库。水轮发电机可利用高、低库间的水位差全日发电。我国初步议论中的长江口北支流潮汐能的开发就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发电方式,其优点是能够连续不断的发电,缺点是投资大,工作水头低,对自然潮汐过程改变较大,破坏了潮间带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必需的周期性,且流量的变化会引起涌潮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3 潮汐电站的技术分析3 1 水轮发电机技术3 1 1 贯流式水轮机特点因海水潮汐的水位差远低于一般的水电站,故潮汐电站宜采用低水头、大流量的水轮发电机组,适应低水头电站的贯流式水轮机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以下特点:过流量大,比转速高,高效率区比较宽广,在相同容量下,转轮直径比竖轴有蜗壳的轴流式机组小,机重相对减轻,可降低机组投资。机组为卧式,可布置于潮位变动部分的水下,降低了厂房的高度,减少了开挖量。水轮机进出水管采用顺直水流的流道,代替蜗壳及弯形尾水管,使机组间距小,减少了厂房的长度。3 1 2 贯流式水轮机的类型可分为半贯流式和全贯流式2 大类。半贯流式又分为轴伸式,竖井式和灯泡式3 种,其中灯泡式贯流和全贯流式在潮汐电站中应用较为广泛。3 1 2 1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这种水轮机组是将发电机密闭安装在水轮机上游侧( 或下游侧) 1 个灯泡形的金属壳体中,通过主轴与水轮机轴相连接。进水流道满足轴对称水流的运动条件,水轮机水力效率较高,单位转速和单位流量也较大,有利于缩小机组和厂房尺寸,大中型贯流式水轮机多采用灯泡式。但由于发电机安装在水下,对发电机的密封、通风和散热等要求较高,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运行和检修不够方便。法国朗斯潮汐电站灯泡贯流水轮发电机组投入运行以来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3 1 2 2 全贯流式水轮机这种机组卧式布置,发电机磁极安装在水轮机轮叶片的边缘上,水轮机转轮既作为本身的工作部件又作发电机的转子部件,取消了水轮机与发电机的传动轴,缩短轴线尺寸,结构紧凑,厂房尺寸减小,使整个工程造价降低。机组的转动惯量很大,有利于稳定运行,但因结构特殊,制造工艺要求很高,转子轮缘的密封要求特别严格。1 9 8 4 年加拿大研制成功了新型的全贯流式水轮机组,安装于安那波利斯潮汐电站,较灯泡贯流式机组造价节省了1 7 ,运行效率达9 5 。全贯流式机组外形小、重量轻、管道短、效率高,已为各潮汐电站广泛采用。3 1 3 新型水轮机3 1 3 1 涡形轮潮汐发电英国阿伯丁市罗伯特戈登大学最近设计了新型的涡形轮潮汐发电机,小而轻,竖立在海底为1 5m 高,重量仅2 0t 。在涡轮机底座上有1 组水下翼板,当潮汐的水流从翼板上流过时,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将发电机底座紧紧地压在海底。这种方法不必进行重大的海底设施建设,简单而便宜,发出的电能可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海岸上。 万方数据第2 期刁利等:潮汐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1 0 13 1 3 2 水下潮汐发电英国S M D 公司新发明了1 种利用水下潮汐为动力发电的简易设备,它安装方便,不影响和污染环境。这套设备将很快进人实用,并代替海岸上的发电装置。新的发电机采用双叶轮机,根据海上特点,它的叶轮在正反2 个方向转动时,都能带动发电设备发电,故能很好的利用涨潮和退潮时的动力。2 0 0 4 年1 月进行了发电设备的试运营。3 1 3 3 “水下风车”发电英国M C T 公司目前开发出1 种结构很简单的潮汐发电机“水下风车”。这一发电装置安装在离海岸1m 左右的地方,高出海面几米,通过锁链把其涡轮发电机锚定在海底,随潮汐的运动而向前或向后摆动,于是总可以沿着最好的方向从旋转叶片中获得能量。这种发电机可以通过齿轮装置拖到海面上,以便于维修,从而提高发电的可靠性。3 2 施工与防腐、防污技术3 2 1 施工技术近2 0 年来,各国研究了不少降低潮汐电站造价的措施,其中首推浮运法施工。该方法可避免在易遭受风暴、潮汐影响的深水坝址处修建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的施工围堰;可缩短工期,即在坝址处做水下基坑准备的同时可在预制场地进行潮汐电站浮运块体结构的施工;便于截流封堵,使电站分期投入运行,避免巨额投资长期积压;可使工程施工从严寒气候、人烟稀少、交通困难的海岸坝址区转移到条件良好的沿海工业区,改善施工条件,节省混凝土用量。我国珠江口地区6 0 年代初试验成功国内第一批浮运闸,目前在围堰工程中普遍采用;前苏联的基斯洛湾潮汐电站是第1 个成功的采用浮运法施工的潮汐电站,它使电站的造价降低了约2 5 - - 3 8 。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合理的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数学方法的改进,浮运法施工将进一步发展,提高潮汐电站的经济可行性。3 2 2 防腐、防污技术为了保护潮汐机组和其建筑物不受海水及海生物的腐蚀和沾污,需要对其作特殊的防腐蚀和防海生物粘附处理。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措施有:水工建筑物的防腐处理采用高强度、高抗渗性的混凝土,并根据海水介质成分,掺加适量优质活性单纯合材料;金属部件的防腐处理采用表面喷涂不锈金属或防腐涂层、不锈钢材料或合金钢材和阴极保护及恒电位保护;建筑物和金属部件的防海生物粘附处理采用混凝土成分中直接加入杀伤生物的化合剂、电解海水和电流阴极保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潮汐电站的防腐蚀、防海生物粘附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将会得到更有效地解决。4 潮汐电站的效益分析4 1 综合效益我国华东沿海是全国工农业最发达地区,但缺煤,少油,水力资源也不多,能源严重缺乏,而拥有全国9 2 的潮汐能资源,其开发利用可促进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潮汐电站的兴建对提高我国临海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已建成的一些小型潮汐电站,大都建在边远乡村或海岛,为农村解决照明、提水、加工、广播及村办企业的用电,对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潮汐能具有的可再生、洁净能源属性,使在获得电能的同时,不会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会净化、美化环境,增添旅游景点,如法国朗斯潮汐电站每年旅游收益超过了发电效益。电站供电可靠性是评价电站经济优越性的条件之一。因电站的突然停机造成的损失,不仅是电站本身电量不能输出的电价损失,更主要的是由于停电而使用户打乱生产秩序,其经济损失远大于电价损失。潮汐电能的可预见性,使电站供电具备了较大的能源可靠性,还由于潮汐能电站每天有确定时间停机,可安排检修,可靠性更强。在感潮河口建造潮汐电站,可以控制进、出库水量,提高沿岸农田抗旱、除涝、蓄淡、防坍等多方面功能。电站大坝还可阻挡台风暴潮的侵袭,提高库区沿岸堤防防御标准。电站水库还可为渔船和运输船只提供良好的避风港。4 2 比较效益a 与火电相比,潮汐发电不受一次能源分布不均,储量有限等问题的限制;不排放各种有害废物及气体,无大气污染、酸雨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节省相应的治污费用;可减少水力排灰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域的污染;不需运输煤炭,无运输成本。b 与核电相比,潮汐电站不存在核电站建设、拆除及安全防护的高昂费用;无放射性和化学物质的污染,无处理放射性和剧毒性废物的问题。 万方数据1 0 2电力学报2 0 0 5 焦e 与水电相比,潮汐电站不需移民,不淹没农田,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可结合围垦、水生养殖和海洋化工发展综合利用。如江厦潮汐电站促淤围垦56 0 0 亩土地,其中可耕地为47 0 0 亩,种植了水稻、棉花、油菜和柑桔等多种作物,年产值达4 1 1万元;在该电站水库内,养殖了对虾、青蟹、蛏子、花蚶等水产品,年产值高达32 7 0 万元。种植、养殖2项净收入7 7 6 万元。某些情况下,潮汐电站还可替代造桥,方便交通。如法国朗斯潮汐电站的7 5 0n l长的大坝已成为交通要道,平均每天有2 万多辆车通过。新建潮汐电站,可提高水库内水位,增大库区航深和航运能力。在发生地震或军事袭击等不可抗力引起的堤坝决口时,潮汐电站不存在水电那样淹没下游城市和农田等的危险,也不会像常规水力发电那样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d 同风力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发电效率更高,因海水密度远大于空气密度。就理论而言,使用相同直径的涡轮机,潮汐电站发出的电能是风力电站的4 倍。通常,当水的流速为2m s 时,可发出2l 涮m 2 的电能,而用风力电站获得同样的电能,风速需达1 8m s 。理论上涡轮机用于潮汐发电时5片叶片所发出的电,在风力发电时叶片需2 0 0 片,风速要达到2 0 2 5k m h 。潮汐发电在电价上与风力发电也有一定的竞争力。因与风力涡轮机相比,潮汐式水轮机浸没在水中,对重量无严格要求,故结构件可用低价钢材制作;潮汐式水轮机需抵抗最坏运行条件的技术要求比风力或波能发电设备要低些,因在水下运行,即使在最恶劣的天气下变化也不大。潮汐发电比风力发电更稳定,因潮汐是可预测的,所发出电能的时间是可知的。5 我国潮汐电站资源分析我国潮汐能开发已经有4 0 多年的历史,建成并长期运行的电站有8 座( 见表1 ) ,总装机容量61 2 0k W 。这些电站的运行实践表明,我国利用潮汐能发电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小型潮汐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并已具备开发中型( 万千瓦级) 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我国海岸线很长,拥有丰富的潮汐资源,不计台湾地区,大陆岸线长达61 3 4 9k m ,岛屿岸线长1 16 7 3 9k m ,平均潮差在3 5 4 3m ,有不少港湾最大潮差达7 8m ,可开发装机容量 2 0 0k W的坝址就有4 0 0 多处,装机总容量可达22 0 0 万k W ,年发电量可达6 0 0 多亿k W h ( 见表2 ) 。表1中国现运行的8 座潮汐电站( 未计台湾地区)名称省份状况沙山潮汐电站浙江建于1 9 5 8 年,装机4 0k W浏河潮汐电站江苏单机7 5k W ,装机1 5 0k W建于1 9 7 0 年,装机9 6 0k W ,白沙口潮汐电站山东发电量2 3 2 万k w h ,潮差1 4 7m1 9 7 2 年开始建设,设计装机江厦试验潮汐电站浙江30 0 0k W ,实际装机32 0 0k W ,装配灯泡式机组1 9 8 9 年5 月并网发电,装机幸福洋试验潮汐电站福建1 2 8 0k W岳浦潮汐电站浙江建于1 9 7 1 年,装机3 0 0k W甘竹滩潮汐电站广东建于1 9 7 1 年。装机50 0 0k W果子山潮汐电站广东建于1 9 7 7 年,装机4 0k W表2 全国沿海潮汐资源统计( 未计台湾地区l可开发装机年发电量容量占全电量占全项目容量1 0 4 k W1 0 S k W h国比重国比重山东1 1 7 83 6 3O 5 50 5 9江苏及上海7 0 4 82 2 8 43 2 63 6 8浙江8 8 0 1 62 6 4 0 44 0 7 94 2 6 8福建10 3 2 4 02 8 3 8 24 7 8 54 5 8 8辽宁5 8 6 21 6 1 42 7 22 6 1广东6 4 8 81 7 2 03 0 12 7 8广西3 8 7 31 0 9 21 8 01 7 7合计21 5 7 0 56 1 8 5 96 结论随能源的1 3 趋紧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巨大的潜在潮汐能资源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在开发利用潮汐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 潮汐电站的选型应根据站址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来选择。建议我国采用单库双向式。b 潮汐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目前常用的是灯泡贯流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全贯流式机组将是我国未来潮汐电站的首选机型。c 兴建潮汐电站时可考虑采用浮运法施工,从而降低电站的工程造价。d 潮汐电站的金属部件和水工建筑应采用综合性的防腐防污技术,提高其抗腐蚀和防海生物附着能力,从而降低电站的维护费用。g 提高单机容量,扩大电站规模,从而降低单位千瓦的发电成本。 万方数据第2 期刁利等:潮汐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1 0 3f 加大电站区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发电、种植、水产养殖、旅游和交通运输等多种经营,提高电站的总收益。参考文献: 1 杨敏林,邹春容等潮汐电站建库及运行方案分析 J 海洋技术,1 9 9 7 ,1 6 ( 1 ) 2 沈祖诒潮汐电站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 9 9 8 3 郭成涛建议研究开发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潮汐能源 J 海洋技术,2 0 0 2 ,2 1 ( 3 ) 4 范波芹,索丽生,周杰等重视潮汐电站的开发利用 J 水电能源科学,2 0 0 1 ,1 9 ( 2 ) 5 王丰玉浅析潮汐电站的发展前景 J 移动电源与车辆,2 0 0 2 ( 4 ) 6 杜文朋,包凤英,戴哈莉等浅议当今世界海洋发电的发展趋势 J 广东电力,2 0 0 1 ,1 4 ( 1 ) 7 刘全根世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J ( 上接第9 8 页) 布规律的随机算法,增加了算法的复杂程度和实现难度,从应用的角度看,采用均匀分布规律是实现随机调制技术抑制传导E M I 的较为理想的随机分布规律。延抵HMM州峄硝02468 f t 1 01 21 41 6瑭2 0( a ) 均匀概率密度分布式、游k惝帕啊峨啉俐掘( b ) 正态概率密度分布图6 变换器电感电流W e l c h 谱估计( R T = 0 3 ,R 。= 0 ,3 )4 结束语从以上对系统的分析和仿真中可以看出,相对能源工程,1 9 9 9 ( 2 ) 8 武全萍,王桂娟等世界海洋发电状况探析 J 浙江电力,2 0 0 2 ( 5 ) 9 沙文彬译英国潮汐发电技术及十年规划 J 水力水电快报,2 0 0 2 ,2 3 ( 1 0 ) 1 0 肖冠英,肖元龙,肖鸿杰等我省潮汐能开发利用刍议 J 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 0 0 2 ( 4 ) 1 1 朱晓红译海上潮汐发电 J 水力水电快报,2 0 0 3 ,2 4 ( 3 ) 1 2 徐柏林,马勇,金英兰等当今世界海洋发电发展趋势 J 发电设备,2 0 0 0 ( 1 ) 1 3 项立新浅谈潮汐电站环境影响 J 华东水电技术,1 9 9 9 ( 4 ) 1 4 戎晓洪潮汐能发电的前景 J 中国能源,2 0 0 2( 5 ) 1 5 廖泽前世界潮汐发电水平动向 J 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 0 0 3 ( 2 ) 责任编辑:王琨于随机程度参数的调节作用,选用不同的随机分布规律用于双随机P W M ,对电力电子系统的E M I 特性影响并不太大。功率变换器在应用双随机P W M技术时,选择简单的均匀分布规律,不仅有很好的抑制传导E M I 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实际控制系统资源的耗费,可以推断随机调制对概率分布规律的依赖性较小。参考文献: 1 钱照明,袁义生开关电源E M C 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 J 电子产品世界,2 0 0 3 ,( 4 ) 上半月:5 1 - - 5 8 2 钱照明,袁义生开关电源E M C 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 J 电子产品世界,2 0 0 3 ( 4 ) 下半月:6 9 - - 7 1 3 A i e k s a n d a rM S t a n k o v i c ,D a v i dJ P e r r e a u l t ,A n a l y s i sa n dS y n t h e s i so fR a n d o m i z e dM o d u l a t i o nS c h e m e sf o rP o w e rC o n v e r t e r s J I E E E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nP o w e rE l e c t r o n i c s 1 9 9 5 ,1 0 ( 6 ) 6 8 0 - - 6 9 3 4 王斌,李兴源双随机调制技术减少电磁干扰的功率谱密度特性分析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0 0 4 ,2 4( 4 ) :9 7 1 0 0 5 王斌抑制传导E M I 策略一随机调制技术研究 J 三峡大学学报,2 0 0 3 ,2 5 ( 3 ) :1 1 2 - - 1 1 6 6 王永德,王军随机信号分析基础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3 0 0 3 6 责任编辑:薛太林o伽册舶HIzH叩p邕蝾删袖菌mo加啦 亏:枷5 i :,-邃曲P_Ds屯蜒删够锄 万方数据潮汐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潮汐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作者:刁利, 谭忠富, DIAO Li, TAN Zhong-fu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经济研究所,北京,102206刊名:电力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ELECTRIC POWER年,卷(期):2005,20(2)被引用次数:13次 参考文献(15条)参考文献(15条)1.杨敏林;邹春容 潮汐电站建库及运行方案分析 1997(01)2.沈祖诒 潮汐电站 19983.郭成涛 建议研究开发我国东南沿海丰富的潮汐能源期刊论文-海洋技术 2002(3)4.范波芹,索丽生,周杰 重视潮汐电站的开发与利用期刊论文-水电能源科学 2001(2)5.王丰玉 浅析潮汐电站的发展前景期刊论文-移动电源与车辆 2002(4)6.杜文朋,包凤英,戴哈莉 浅议当今世界海洋发电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广东电力 2001(1)7.刘全根 世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1999(02)8.武全萍,王桂娟 世界海洋发电状况探析期刊论文-浙江电力 2002(5)9.彼得弗雷科 英国潮汐发电技术及十年规划期刊论文-水利水电快报 2002(10)10.肖冠英;肖元龙;肖鸿杰 我省潮汐能开发利用刍议 2002(04)11.海上潮汐发电期刊论文-水利水电快报 2003(3)12.徐柏林,马勇,金英兰 当今世界海洋发电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发电设备 2000(1)13.项立新 浅谈潮汐电站环境影响 199914.戎晓洪 潮汐能发电的前景期刊论文-中国能源 2002(5)15.廖泽前 世界潮汐发电水平动向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本文读者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潮汐能发电系统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480226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