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课稿 《理想》.doc_第1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 《理想》.doc_第2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 《理想》.doc_第3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 《理想》.doc_第4页
初中语文说课稿 《理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说课稿 理想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理想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理想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课文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诗人从不同角度赞美理想例如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说的是理想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诗中又说“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说的是理想给人的精神力量“理想是闹种敲碎你的黄金梦”说的是理想能净化灵魂“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给罪人新生”“唤浪子回头”等等又是从理想对不同人的意义这个角度去赞美的这首诗是富有形象的诗人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对于高度概括的哲理人生体验不同的人感受、体验、理解是不同的这种哲理性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初一学生读这首诗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也要联系一些典型事例去领语诗句的含义比喻是这首诗的主要手法一连串的比喻又是排比这些修辞手法也应该学习 理想是一首诗语言押韵、流畅优美应该继续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的要求应该有所提高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感情诸方面都要给以扎实有效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 3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4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 1诵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2理解诗歌的主旨 3赏析诗歌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诗人用异彩纷呈、含义深刻的形象比喻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精髓并做到熟读成诵 2.联想想象法诗歌主要赞美理想富含哲理性这就使得诗作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学习这首诗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启发对人生和理想做深入思考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思想感情的分析 4.竞赛法竞赛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并切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5.体验法调动学生的人生体验来理解诗歌使诗歌的哲理化为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人生哲理 六.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多诵读首先要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处理其次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将词句化为形象在课文中品味赏析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展开联想了解诗句的内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对诗句的理解要借助于反复的朗读联系社会历史的发展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深入思索、反复咀嚼还要反思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而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 七、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对诗句的理解要借助于联系社会历史的发展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深入思索本校学生生活环境相对比较闭塞思想相对比较单纯谈不上有阅历也谈不上有很多的人生体验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阅读资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体验 八、课时分配:2课时 九、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示范朗读资料3、学生预习阅读理想的资料 十、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诵读、朗读训练 2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3初步感知诗歌的主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35年迁回金堂槐树街老家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始发表作品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写作愈勤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1957年后在成都从事多种劳作工余研读诸子百家1966年押回金堂老家劳动糊口共12年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年底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1985年起专职写作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 选读两段流沙河先生自述就是那一只蟋蟀访流沙河先生语文学习1996年第6期 1以前只是从书本上读过一些流沙河的诗后来又读到他写的Y先生语录幽默之中含着令人心痛的记忆提醒人们对一个尚未走远的时代的继续反思有人说他娴熟于正话反说直话曲说庄话谐说因此文章之中总是弥散着一股不同凡俗的怪异之趣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