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_第1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_第2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_第3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_第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2《城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1年人口 1990年人口 1949年人口 上海人口的增加 1324万 538万 54万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深圳全面城市化启动 , 年内告别农村( 2003) 率先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圳市,又将率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新年伊始,深圳市宣告: 2004,深圳要全面城市化,做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今天,深圳的龙华、龙城、龙岗 3个镇政府摘掉了原来的牌子,撤销了镇的建制,同时挂上了街道办的牌子,设立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这标志着深圳全面城市化正式启动。 据了解, 2004年,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 18个镇将全面撤销镇的建制,建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两区现有的 27万农村人口将全部从“村里人”转成“城里人”。 至 1980年 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 在长达 570年的 历 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 3 8平方公里,城里 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 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 1万人,农村人口为 3万余人 到 1999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为 140.59平方公里,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 1999年建成区面积也达到 262.16平方公里 , 2003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 557万人 背景资料 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深圳市城市用地结构 非农业用地 (城乡居住、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 耕地面积变化 1973年 1.15% 30.37% 1983年 4.92% 27.55% 1995年 34.54% 不足 2% 思考: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深圳二十多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文明转化为城市文明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 伦敦的城市扩展 伦敦市 1700年人口为 70万, 1801年人口为110万, 1901年达 458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金融贸易中心。 1、城市化及其成因 大伦敦图示 英格兰的城市带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衡量城市化的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中国出现城市化过程的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无力为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乡收入差距大; 城市劳务市场的开放,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城市粮油计划供应制度的取消,都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促使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 城市的拉力与农村的推力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高 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 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 现代建筑居家舒适 社会地位提高 城市拉力 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 就业机会不足 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 升学与升迁不易 生活品质低 贫困与社会地位低 农村推力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800年 2000年) 1980 2000 1960 20 10 30 40 世 界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年份 2020 50 城市人口(亿)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 从上图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980 2000 1960 40 20 60 80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年份 2020 100 世界城市化水平(%) 世 界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 逆城市化现象 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城市环境恶化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城市化的起步阶段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 ” 型曲线。该曲线有助于理解现实的城镇化地域差异和预测未来的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 试描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并阐述理由 思考 、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目前各处在城市化的哪一个阶段? 、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分析归纳两类城市化的特点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800年 2000年)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晚,水平低 发展速度快 目前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城市化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早,水平高 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空间周期的四个阶段 城市化 城市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现象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加之汽车的普遍使用,人们对人口低密度地区独立住宅的追求,城市上中阶层人口向城市市郊或外围地带移居,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向,而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随后,各类服务部门纷纷迁往郊区。 我国目前在大城市比较明显。 20世纪 80年代起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开始出现郊区化现象。 、我国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转移; 、我国沿海地区年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势头,推进了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一些大城市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从城市化阶段进入到郊区化阶段。 逆城市化现象 16 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 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主要发生在 20世纪 50 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最大的市区人口,在 1950年 1970年之间,城市人口从 2625万下降到 2552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从 1463万增加到 1714万。实际上,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再城市化现象 由于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形成了大城市中心区的“空洞现象”,西方各国政府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复兴计划。现英国大伦敦的人口在连续 30多年下降后,于 1985年开始微弱增长,出现了再城市化的迹象。 小结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放慢,出现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世界大城市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数量及其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表现更为突出;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阶段后,出现了再城市化的趋势 3、世界主要城市带 欧洲西部城市带和英国南部城市带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和日本东海岸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和北美五大湖城市带。 1920 1960 1940 1980 2000 年份 特大城市个数 100 400 300 200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00 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 趋势更加明显 1980 2000 1960 25 35 30 40 45 世界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年份 特大城市人口数占城市总人口(亿) 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加明显 4、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7 纽约的光化学烟雾 香港的笼屋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环境质量下降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 ?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 下列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中,你赞成哪种看法? 还有别的办法吗? A 在市中区建环行道路,建大量停车场 B 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区,在市中区小 汽车施 行单双日行驶制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D 工厂和办公室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减少上下班时间的交通堵塞。 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发展中国城市化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错误的 B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经济发展 C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影响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 D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增长快,使得农民收入提高,会产生一定的“反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