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报告副本.doc

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系统设计【优秀+9张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3513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5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11-04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49
积分
关 键 词:
全自动 轴承 磨床 进给 系统 设计 轴承内圆磨床 内圆磨床
资源描述:

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系统设计【优秀+9张CAD图纸】

【包含任务书+论证报告+36页@正文150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 】.bat

任务书.doc

图纸总汇9张备份

外文原文.doc

套杯A3a.dwg

导座A2.dwg

径向上托板A0.dwg

径向下托板A1.dwg

径向轴承盖A3A.dwg

正文.doc

装配联系尺寸图A0.dwg

论证报告.doc

论证报告副本.doc

设计说明书.doc

轴向轴承盖A3.dwg

轴承挡圈A3.dwg

进给系统装配图A0.dwg

任务书

1.本毕业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轴承加工是以大批量为特征的,因此加工设备不仅要保证轴承所要求的各项精度而且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给系统是轴承加工中提高效率的一项关键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对进给系统进行研究。该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1)综合应用能力(2)应用参考文献的能力(3)设计能力(4)计算能力(5)计算机应用能力(6)分析问题的能力(7)创新能力等。

2.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 机床的加工对象

    该磨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高级精度的深沟球轴承内径的磨削。主要用于磨削轴承套圈内径,也适合磨削其他环形零件的内径,最适合大批量全自动化生产。

2、机床的加工范围

  该磨床所加工轴承套圈的规格为:

  磨孔直径:                   φ10-30毫米

  最大磨削深度:                30毫米

  最大工件外径:               φ52毫米

加工余量:                     0.2-0.35毫米

加工宽度:                     9-30毫米

  加工质量: 高于轴承国家标准对于P0级精度的轴承要求

3、工件的加工精度

    作为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工作性能能直接影响逐级的工作性能,甚至于装在主机关键部件的轴承的工作能力,几乎决定了该逐级的工作性能,除高精密轴承外,象耐高温、耐低温、防锈、防震、高速、高真空、和耐腐蚀等具有特殊

性能要求的轴承的质量指标也是十分严格的。

一般来说,滚动轴承应具有高的寿命,低的噪音,小的旋转力矩和高的可靠性,这些基本性能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在机械加工工艺上首先确保轴承零件套圈的以下指标:

旋转精度:要求轴承的套圈的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不超过几微米。

尺寸精度:要求套圈的尺寸精度在几微米之内。

粗糙度:安装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63μm-0.32μm,

尺寸稳定度:在长期存放和工作时没有明显的尺寸和形状变化。

质量指标:尺寸公差7微米:圆度3微米:粗糙度0.04μm

5、机床的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磨架最大纵向行程(mm)                        150

磨架往复振幅(mm)                             14 (无级调速)

磨架往复频率(次/分)                         150-450 (无级调速)

砂轮轴型号        GDZ-36       GDZ-48       GDZ-60

砂轮轴转速 (rpm)   36000         48000         60000

砂轮轴功率 (KW)    5.0          3.5           2.5

工件轴转速(rpm)   低速450       567           710

                 高速900        1134         1420

工件架最大横向移动量(mm)                       25

工件架回转角度                                0-1.5

工件架最大进给量(mm)                          0.46 (半径)

工件架快跳量(mm)                              0-5 (无级可调)

粗磨速度(mm/min)                               0.8-2

精磨速度(mm/min)                               0.25-0.5

快速趋进工作速度(mm/min)                       15

目次

1  绪论2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2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1.3  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4

2  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总体设计与布局5

2.1  轴承套圈内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5

2.2  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的加工对象,范围及要求6

2.3  机床的主要运动及参数分析7

2.4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工艺因素8

2.5  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8

2.7  机床的造型设计10

2.8  机床的总体设计11

3  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的工作循环过程12

3.1  机床的磨削工作过程12

3.2  砂轮休整循环12

4  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系统的设计12

4.1  导轨的选择12

4.2  滚珠丝杠的设计14

4.3  滚动轴承的选取与计算20

4.4  步进电机的选取及设计计算23

4.5  联轴器的选取27

4.6  齿轮减速器的选取28

4.7  进给系统精度校核31

设计总结32

致  谢34

参考资料35

1  绪论

1.1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轴承内圆磨床是指用于磨削轴承内圆的专用磨床。五十年代,开始逐步发展了切入式轴承专用内圆和外圆磨床;至八十年代,随着机床基础元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轴承套圈内圆和外圆磨床的技术的日趋完善,相继出现了PC和 CNC控制轴承套圈内圆和外圆磨床及CAC控制的轴承套圈内圆磨床,使现代控制技术与先进的机床功能组件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工作精度和生产效率。

迄今为止,较著名的轴承磨床制造厂主要有:美国的勃兰恩特、希尔德;西德的奥佛贝克;意大利的西马特、法米尔、诺瓦;日本的精工精机、东洋工业公司;东德的柏林机床厂、卡尔马克思城磨床厂等。

本设计为生产轴承的企业提出的实际课题。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

1.1.2课题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轴承加工是以大批量为特征的,因此加工设备不仅要保证轴承所要求的各项精度和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上下料的辅助时间是可以考虑缩短来提高效率的。而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尺寸精度是轴承加工中控制的一项关键之一。所以我们有 必要去对上下料及进给进行研究。

在学校翻阅图书馆大量文献,研究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书本知识,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轴承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尺寸精度是轴承加工中控制的一项关键精度之一,而磨床的进给机构直接影响轴承套圈加工的尺寸精度。因此,随着轴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加精密高效的磨床进给机构。

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

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

1.2.2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概况

十八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枪械等零件淬硬后的加工,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的磨床。这些磨床是在当时现成的机床如车床、刨床等上面加装磨头改制而成的,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易产生振动,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的技艺才能磨出精密的工件。

????1876年在巴黎博览会展出的美国布朗-夏普公司制造的万能外圆磨床,是首次具有现代磨床基本特征的机械。它的工件头架和尾座安装在往复移动的工作台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机床刚度,并带有内圆磨削附件。1883年,这家公司制成磨头装在立柱上、工作台作往复移动的平面磨床。

????1900年前后,人造磨料的发展和液压传动的应用,对磨床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近代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磨床相继问世。例如20世纪初,先后研制出加工气缸体的行星内圆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和带电磁吸盘的活塞环磨床等。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

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 随着高精度、高硬度机械零件数量的增加,以及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工艺的发展,磨床的性能、品种和产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增长。内圆磨床和其他磨床一样,在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和万能性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精度提高得很慢。十多年来,内孔不圆度最佳值一直保持在0.3~1之间,最高表面粗糙度Ra0.08。

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各国都出现一批自动内圆磨床,如美国海尔特公司的 OCF 型内圆磨床,美国Bryant公司的C-2型内圆磨床,德国SIP200X315型内圆磨床。

1.2.3 课题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对象

   磨床是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品种最多的一类,主要类型有外圆磨床、内圆磨床、平面磨床、无心磨床、工具磨床等。

????外圆磨床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能加工各种圆柱形和圆锥形外表面及轴肩端面的磨床。万能外圆磨床还带有内圆磨削附件,可磨削内孔和锥度较大的内、外锥面。不过外圆磨床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只适用于中小批单件生产和修配工作。

????内圆磨床的砂轮主轴转速很高,可磨削圆柱、圆锥形内孔表面。普通内圆磨床仅适于单件、小批生产。自动和半自动内圆磨床除工作循环自动进行外,还可在加工中自动测量,大多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中。

????平面磨床的工件一般是夹紧在工作台上,或靠电磁吸力固定在电磁工作台上,然后用砂轮的周边或端面磨削工件平面的磨床;无心磨床通常指无心外圆磨床,即工件不用顶尖或卡盘定心和支承,而以工件被磨削外圆面作定位面,工件位于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支承,这种磨床的生产效率较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多用在大批量生产中。

????工具磨床是专门用于工具制造和刀具刃磨的磨床,有万能工具磨床、钻头刃磨床、拉刀刃磨床、工具曲线磨床等,多用于工具制造厂和机械制造厂的工具车间。

????    轴承套圈磨床是磨床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的轴承套圈磨床已经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现在正在使用的大批量高精度的轴承生产已经广泛采用自动线生产,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的轴承磨超自动线已经大量的出口世界各地。我国的轴承磨床制造企业为我国的精密磨床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3 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在之前的轴承内圆磨床的技术参数上进行改进,把原来的半自动化改成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床。原先的磨床进给还是采用棘轮机构,用液压来驱动,这样的进给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也低,不适合现在的大规模,高精度生产。而自动上下料结构也能很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在长时间,单一的工作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是很容易不集中的,容易发生错误,而自动上下料也能解决一问题。

参考资料

[1]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铁维麟,机床备件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戴曙,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董刚,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 杨黎明,机械设计简明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7]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8]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9] 雅谢利,磨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 杨黎明 ,机械零部件选用与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11] 杜君文,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及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 金属切削机床夹具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3] 凸圆外圈微型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4] 磨床设计制造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15] 最新轴承手册,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6]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7] 陈隆德,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北京:高教出版社,1988

[18] 机床设计手册(第三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19] 刘品、徐晓希,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0] 实用机械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内容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方案论证报告设计题目: 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机构设计 学生姓名: 张 杰 学 号: 2004142041 专业班级: 机自0402 指导教师: 马玉平 2008年4月6日目 次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2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21.2 课题设计要解决的问题21.3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4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概况31.5课题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对象42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42.1本毕业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42.2 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43 方案拟定53.1 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总体设计与布局53.2轴承套圈内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53.3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的加工对象,范围及要求63.4 机床的主要运动及参数分析83.5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工艺因素93.6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94 方案对比115 方案论证结果126 本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度计划:13参考资料14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1.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轴承内圆内圈磨床是指用于磨削轴承内圆的专用磨床。五十年代,开始逐步发展了切入式轴承专用内圆和外圆磨床;至八十年代,随着机床基础元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轴承套圈内圆和外圆磨床的技术的日趋完善,相继出现了PC和 CNC控制轴承套劝内圆和外圆磨床及CAC控制的轴承套圈内圆磨床,使现代控制技术与先进的机床功能组件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可靠性、工作精度和生产效率。迄今为止,较著名的轴承磨床制造厂主要有:美国的勃兰恩特、希尔德;西德的奥佛贝克;意大利的西马特、法米尔、诺瓦;日本的精工精机、东洋工 业公司;东德的柏林机床厂、卡尔马克思城磨床厂等。本课题为生产轴承的企业提出的实际课题。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1.2 课题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轴承加工是以大批量为特征的,因此加工设备不仅要保证轴承所要求的各项精度而且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所以上下料的辅助时间是可以考虑缩 短来提高效率的。而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尺寸精度是轴承加工中控制的一项关键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对上下料及进给进行研究。在学校翻阅图书馆大量文献,研究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书本知识,得出最佳设计方案。1.3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轴承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尺寸精度是轴承加工中控制的一项关键精度之一,而磨床的进给机构直接影响轴承套圈加工的尺寸精度。因此,随着轴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加精密高效的磨床进给机构。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1.4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十八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枪械等零件淬硬后的加工,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的磨床。这些磨床是在当时现成的机床如车床、刨床等上面加装磨头改制而成的,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易产生振动,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的技艺才能磨出精密的工件。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内圆磨床和其他磨床一样,在提高效率、自动化程度和万能性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精度提高得很慢。十多年来,内孔不圆度最佳值一直保持在0.31um之间,最高表面粗糙度Ra0.08。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各国都出现一批自动内圆磨床,如美国海尔特公司的 OCF 型内圆磨床,美国Bryant公司的C-2型内圆磨床,德国SIP200X315型内圆磨床。1.5课题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对象轴承套圈磨床是磨床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的轴承套圈磨床已经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现在正在使用的大批量高精度的轴承生产已经广泛采用自动线生产,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的轴承磨超自动线已经大量的出口世界各地。我国的轴承磨床制造企业为我国的精密磨床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2.1本毕业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小型深沟球轴承是使用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其生产方式为大批量生产。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厂家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工序中,内圈磨削是一种瓶颈工序,也是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开发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的的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在之前的轴承内圆磨床的技术参数上进行改进,把原来的半自动化改成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床。原先的磨床进给还是采用棘轮机构,用液压来驱动,这样的进给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也低,不适合现在的大规模,高精度生产。轴承加工是以大批量为特征的,因此加工设备不仅要保证轴承所要求的各项精度而且效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随着轴承工业的发展,对轴承磨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给系统是轴承加工中提高效率的一项关键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去对进给系统进行研究。该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1)综合应用能力(2)应用参考文献的能力(3)设计能力(4)计算能力(5)计算机应用能力(6)分析问题的能力(7)创新能力等。2.2 本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1) 自动进给系统部件图一张;(2) 总装配图一张;(3) 主要零件图;(4) 英文翻译一份;(5) 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6) 方案论证报告1份(7) 图纸量不少于零号图纸4张(8) 设计说明书(含毕业设计心得)1份3 方案拟定 3.1 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总体设计与布局磨削加工可分为一般磨削和高光洁度磨削(即精密磨削,超精磨削,镜面磨削)两种。对于一般磨削,砂轮可当作一把多刀多刃的铣刀,每一颗磨粒相当于一个刀齿,每一个粒尖相当于一个“刀刃”。但他与铣刀又不同的地方就是砂轮有 无数的刀齿,且刀齿的排列和刀齿的角度都是及不规则的。高速旋转的每一个“刀齿” ,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从工件表面上切除一条薄层的切屑,并在工件表面上摩擦发热而产生火化。这样无数磨砺切削的结果,就把工件表面要切除的金属磨去,形成光滑表面。对于精密磨削,超精密磨削和镜面磨削,光滑表面的形成与一般磨削相似,单也有自身的特点。高光洁度磨削是由砂轮通过精细修整后形成等高的微刃切削作用和适当接触压力的摩擦抛光作用,使工件表面获得高的光洁度。3.2轴承套圈内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3.2.1 基本原理:图3-1为滚动轴承内圈内孔的磨削原理图。图3-1滚动轴承内圈内孔的磨削原理图磨削时,工件径向进给,砂轮轴轴向往复移动,在粗进给和精进给磨削之间,往往需要修整砂轮。修整时,砂轮退出内孔并在修整器位置往复运动一次,修整器就在砂轮表面去除一层磨料。每修整一次,就必须有一次补偿进给量a,a的大小应根据生产条件经验合理确定,一般其数量级为1-10微米。在内圆磨削中,工件进给一般由机械控制,也有用步进电机控制的。砂轮转速由电主轴控制:砂轮轴向长距离往复运动由油缸控制,而其往复振动则有偏心装置控制。3.2.2 轴承内圈内圆磨削的特点:砂轮刚度低内表面磨削时,砂轮受内径限制,常制成较细的悬臂梁状,刚度很低:刚性差,易于变形,从而引起较大的尺寸和形状误差:砂轮轴无进给光磨,恢复变形时间较长,生产率很低。磨削条件差内表面磨削时,砂轮直径很小,为保证一定的磨削线速度,砂轮轴转速极高,要上万转,很容易引起磨削系统的振动。在磨削时,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大,磨砺抑郁钝化,且自锐性不能充分发挥,产生热量多,冷却液很难进入磨削区,工件表面极易烧伤。3.3全自动轴承内圈内圆磨床的加工对象,范围及要求3.3.1 机床的加工对象 该磨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高级精度的深沟球轴承内径的磨削。主要用于磨削轴承套圈内经,也适合磨削其他环形零件的内径,最适合大批量全自动化生产。3.3.2 机床的加工范围 该磨床所加工轴承套圈的规格为: 磨孔直径: 20-30毫米 最大磨削深度: 30毫米 最大工件外径: 42毫米加工余量: 0.2-0.35毫米 加工质量: 高于轴承国家标准对于P0级精度的轴承要求3.3.3 工件的加工精度 作为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工作性能能直接影响逐级的工作性能,直至装在主机关键部件的轴承的工作能力,几乎决定了该逐级的工作性能, 除高精密轴承外,像耐高温、耐低温、防锈、防震、高速、高真空、和耐腐蚀等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轴承的质量指标也是十分严格的。一般来说,滚动轴承应具有高的寿命,低的噪音,小的旋转力矩和高的可靠性,这些基本性能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在机械加工工艺上首先确保轴承零件套圈的以下指标:旋转精度:要求轴承的套圈的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不超过几微米。尺寸精度:要求套圈的尺寸精度在几微米之内。粗糙度:安装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63m-0.32m,尺寸稳定度:在长期存放和工作时没有明显的尺寸和形状变化。质量指标:尺寸公差7微米:圆度3微米:粗糙度0.04m3.3.3轴承内套圈内径终磨技术条件(见下表3-1)表3-1套圈尺寸尺寸公差GED(m)椭 圆 度GED(m)锥 度GED(m)端面侧摆GED(m)光 洁 度GED(m)-10mm1187 54 2. 5 1.55 2.5 21.4 6 478910-18mm11107 55 3 1.55 3 21.4 6 578918-30mm11 128 66 3 26 3 2.51.4 7 67893.4 机床的主要运动及参数分析3.4.1 机床应提供的主要运动分析为实现正常的内圆磨削,所需要的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如下图所示。图3-2内圆磨削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图3.2中Vf-横向进给运动:Vr-纵向往复运动:Vd-修整运动:Va-砂轮与工件的接近运动:Ng-砂轮转速:Nw-工件的旋转运动。3.4.2 机床的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磨架最大纵向行程(mm) 400磨架最大轴向行程(mm) 420砂轮轴型号 GDZ-36 GDZ-48 GDZ-60砂轮轴转速 (rpm) 16000 48000 60000砂轮轴功率 (KW) 5.0 3.5 2.5工件轴转速(rpm) 低速450 567 710 高速900 1134 1420粗磨速度(mm/min) 0.8-2精磨速度(mm/min) 0.25-0.5快速趋进工作速度(mm/min) 15工件架粗精进给微退量(mm) 0.001-0.0163.5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工艺因素主动测量装置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砂轮的切削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砂轮的自锐性及在修整期间内的耐磨性是否良好,对内圆磨削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精度稳定性有重大影响,小孔磨削事尤为重要。所以,仪表和砂轮是实现正常自动内圆磨削的前提条件。以下着重分析影响内圆磨削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及磨削效率的磨床结构因素。(1)内圆磨削尺寸精度结构影响因素。1. 工艺系统的运动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2. 工艺系统的静动态刚性;3. 工艺系统的热变形;(2)内圆磨削几何精度的磨床结构影响精度4. 工艺系统的运动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5. 工艺系统的静动态刚性;6. 夹具重复定位精度(考虑重修的可能性)几主轴回转精度;(3)内圆磨效率的磨床结构影响因素7. 磨削参数,主要是砂轮线速度,横向进给速度,往复频率和工件速度;8. 磨削循环的合理的设计以及空程磨削时间和辅助时间的比重;9. 工艺系统的刚性;10.机电系统工作的可靠性;3.6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根据前一节机床结构因素对加工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效率影响的分析,现将内圆磨床各主要部件可能采用的结构方案列出,并分别进行刚性评价,精度评价,从而进行方案的比较选择。部件的结构方案是在假设部件结构设计,制造良好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合理的结构方案,如果具体结构设计不当或制造不良,均会使该部件失去其优势,乃至完全打不到预测的结果。各部件结构方案综合评价如下表3-2:表3-2部件名称结构方案刚性评价精度评价效率评价夹具定心夹具电磁无心夹具滚轮式无心夹具优优中差优优差优优 导轨滑动导轨液静压导轨气静压导轨磙子滚动导轨钢球滚动导轨中优差优中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砂轮主轴 滚动支撑皮带轴滚动支撑DZ系列电主轴滚动支撑GDZ系列电主轴气静压支撑电主轴中中优差中中优优中中优差进给系统丝杠螺母(滑动接触消除间隙)步进电机(滚珠丝杠)液压传动滚动丝杠步进电机凸轮机构中优优优差优中优差优中差尺寸控制系统定程磨削气浮塞规测量系统前插式主动测量仪步进电机凸轮杠杆差中优优优优中优空程磨削消除系统控制倒磨削磨削功率控制测量升数法优优优中优中4 方案对比 经以上各部件结构方案综合评价分析,比较各主要部件的特点(1)分析比较滑动导轨,直线滚动导轨副有如下优点:摩擦系数小(0.003-0.005),运动灵活,摩擦阻力小。可以预紧,能实现无间隙运动,提高机械系统的运动刚度。成对使用导轨副时,具有“误差均化效应”,从而降低基础件导轨安装面的加工精度,减少基础件的机械制造成本与难度。导轨副滚道截面采用合理比值的圆弧沟槽,接触应力小,承载能力及刚度及刚度比平面与钢球点接触大大提高,滚动摩擦力比双圆弧滚道有明显降低。导轨轴采用表面硬化处理,使导轨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精度保持性好,寿命长。简化了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制造。运动平稳,微量位移准确,定位精度高。润滑方便,可以采用润滑脂,一次装填,长期使用。但是直线滚动导轨副也有如下缺点,导轨面与滚动体是点接触或者线接触,所以抗震性差,接触应力大。在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机构设计中,抗震性要求相对来说不是很高。对导轨副的表面硬度、表面形状精度和滚动体的尺寸精度要求高,若滚动体的直径不一致,导轨表面有高有低,会使运动部件倾斜,产生震动,影响运动精度。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较高。对赃物比较敏感,必须有良好的防护装置。(2)根据各部件结构方案综合评价,进给系统采用步进电机(滚珠丝杠)方案。 和滑动丝杠副、静压丝杠副相比,滚珠丝杠副有如下的优点:传动效率高,摩擦系数小。这对于内圆磨床大批量加工轴承来说,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参数之一。滚珠丝杠运动具有可逆性,逆转效率几乎与正转效率相同,但是滚珠丝杠副没有自锁装置,而该磨床进给系统是由步进电机驱动的,步进电机可以取代自锁装置的功能。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精度高,主要是指进给精度和轴向定位精度。摩擦小,启动运行时无冲击,低速时无爬行。工作时升温小,进度高,很有利于磨床的精度提案高。滚珠丝杠副磨损小,寿命长。但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偏高。5 方案论证结果结合方案综合评价,刚性评价、精度评价、效率评价均是最优化的。又依据轴承内圈内圆磨削的如下特点:砂轮刚度低 内表面磨削时,砂轮受内径限制,常制成较细的悬臂梁状,刚度很低:刚性差,易于变形,从而引起较大的尺寸和形状误差:砂轮轴无进给光磨,恢复变形时间较长,生产率很低。磨削条件差 内表面磨削时,砂轮直径很小,为保证一定的磨削线速度,砂轮轴转速极高,要上万转,很容易引起磨削系统的振动。在磨削时,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大,磨砺抑郁钝化,且自锐性不能充分发挥,产生热量多,冷却液很难进入磨削区,工件表面极易烧伤。方案初定为磙子滚动导轨和步进电机(滚珠丝杠)进给方案。论证后初步设计结构示意图如下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自动轴承内圆磨床进给系统设计【优秀+9张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5137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