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_第1页
七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_第2页
七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_第3页
七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_第4页
七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1.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覆亡,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因此,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唐太宗的做法说明他()a.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b.认为崇尚节俭便可巩固统治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重要性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注重任用贤才d.提倡节俭4.宰相魏徵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b.爱民如子c.善于纳谏d.勤于政事5.“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在位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6.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c.善于纳谏d.重视农业生产7.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8.地方官人选直接影响一方的兴衰。开元年间,重视地方官人选,亲自考核县令的皇帝是()a.唐中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徐来军在调笑令中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他描述的农具是()a.青铜工具b铁犁牛耕c.曲辕犁d.筒车10.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11.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这是对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1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右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字()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13.“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政要卷八材料二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出自隋唐五代史纲材料三“(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新唐书卷五一(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什么统治局面?(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故选a。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太宗把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说明他从隋朝灭亡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残暴的统治是要被人民推翻的。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时期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经常通过大臣的谏言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过失并及时修正。他的这种胸襟犹为可贵。对于有时直言进谏甚至当众冒犯的大臣魏徵,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故选c。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是贞观,所以他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为“贞观之治”。故本题选a。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中材料的意思是“官吏所治理的地区,田地大量开垦,百姓家有余粮的,官吏可得到提拔”。这说明武则天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故选d。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忆昔开元全盛日”可知,诗人笔下所写的是唐朝“开元”时期的全盛局面,“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据此,答案选d;文景之治发生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排除a;开皇之治属于隋文帝时期的局面,排除b;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排除c。8.d【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翻倒”“吐掉”“禾苗待我灌醉”等,可知这是灌溉农具。分析四个选项,只有筒车符合题意。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a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或耒耜;b是西汉时的耕地情景;c是现代使用的铁犁。故选d。11.c【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的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由“越窑”“翠色”可知选c。玄武门等,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都长安。故选b。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从题干图片中可以看到城市的街道整齐、对称,有皇城、宫城、13.b【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由题中“财物山积,不可胜数”“百姓殷富”等信息,可知开元年间经济繁荣。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由材料一中“太宗”、材料二中“武周时期”、材料三中“开元时”等信息可知三则材料分别与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有关,链接他们的统治措施可知他们都重视农业发展、选拔贤才做官,他们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力不断增强,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