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1页
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2页
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3页
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4页
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为了生活而忙于工作,致使他们越来越脱离家庭,无暇顾及家中孩子。然而,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特别需要父母的关心、帮助和理解,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种被需要和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使亲子沟通问题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影响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 虽然不少父母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但大多数不是很明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湖北经济学院学院的7名本科生组成了一支调查小组,以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珞南街和珞珈山街等4个街道办的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整理资料,采用SPSS软件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对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改善亲子关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从而推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 亲子沟通的现状 亲子沟通是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双方主体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在共同创造的独特家庭情境中,基于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不同的态度、需要,通过各种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而交流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小学生面临急剧的社会时代变化,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的机率不断升高,通过社区、学校、家庭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势在必行,其中家庭尤其是父母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以亲子沟通为途径实现的,亲子沟通又是家庭环境中给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有效方式。因此,研究亲子沟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推动和谐家庭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在亲子沟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母亲与子女的沟通状况优于父亲。 从亲子沟通中学生的倾向程度来看,在受访的231名学生中,倾向于与父亲交流的学生93名,占总数的%;倾向于与母亲交流的学生138名,占总数的%。通过图一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子女更加愿意与母亲进行交流。 2.女孩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优于男孩。 从亲子沟通中男孩与女孩在与父母交流的数量比例来看,在受访的231名学生中,107名女孩中善于与父母交流的占总数的%;124名男孩中善于与父母交流的占总数的%。通过图一中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男孩,女孩与父母间的沟通状况更好。 图一 3.随着年纪的增长,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效果有所提升。 学生问卷中支持随着学生年纪的增长,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效果有所提升的子女人数,在父亲表中(见注释一)为58人,占总人数93人的%;母亲表中为84人,占总人数138人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亲子沟通的效果是随着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成长而有所改善的。如表一所示: 亲子沟通的发展状况 子女人数 百分比 父亲 58 % 母亲 84 % 4.父母愿意与子女交流,但子女有些话却不能与父母说。 父母在亲子沟通中总的表现是积极、友善和接纳,具体人数为57人,占总人数83的%;子女在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中总的表现是真诚、乐观和积极,具体人数为171人,占总人数231的%。但是父母和子女均表示有些事情不愿跟对方说,而有些事情不能跟对方说,相互之间还有所保留,不够坦诚。 5.在亲子沟通中,多数家长和孩子都会主动与对方沟通。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会主动与子女交流的人数为55人,占总人数83人的%;而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扮演主动角色的人数为152人,占总人数231人的%。相比之下,父母较孩子略微主动一点,但双方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性。 6.三分之二以上的父母与孩子对目前的亲子沟通持满意态度。 目前,父母对与子女的沟通状况持满意态度的人数为64人,占总人数83人的%;而孩子对于现在与父母间的交流状况的持满意态度的人数为157人,占总人数231人的%。剩余部分父母和孩子在沟通中存在较大问题,双方在沟通方法上亟待提高。 7.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孩子所处的地位对沟通有较大影响。 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采取的是地位平等的策略的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83人的%;而在孩子心中,与父母处于平等地位的人数为133人,占总人数231人的%。父母若放下家长的架子,让孩子与之处于平等地位,孩子往往能感受到,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更愿意向父母袒露心扉。 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 (一)、父母的教育程度对亲子沟通有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水平高的父母与中小学生的沟通会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知道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是一味的去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标准,会比较体谅孩子的思想,能够与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从而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的交流。 (二)、父母子女的性别对亲子沟通的影响 亲子双方的性别也影响着亲子沟通。我们的研究发现,孩子会比较倾向于与母亲进行沟通。可见在家庭中,母亲与中小学生的沟通较积极,沟通的开放性较强。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小学生在谈论私人性的话题时,与母亲沟通的感觉更轻松。这主要是由于母亲和父亲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不同。母亲比父亲对孩子的理解性和接受性更强,反应更敏感,而父亲则比较决断,拥有更多的权威,因此中小学生不愿将一些情绪性的和个人的事情告诉父亲。 同时研究还发现女孩与父母的沟通比男孩多,女孩与母亲可以谈论更多的话题。这主要是因为女孩认为自己与母亲有更亲密的关系,所以相对而言,与母亲的沟通也会比较多。反而男生的性格属于比较刚强的,有些时候不愿意把比较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在很多时候,都不愿意与父母谈一些个人的问题,而是自我进行解决。这在很多程度上也决定了男性孩子家庭的亲子沟通的困难性。 (三)、孩子年龄对亲子沟通有影响 在年龄方面,研究发现中小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效果有所提升,但是沟通的开放性却有所降低,与父母的多数冲突也随着年级升高而变得尖锐和突出。另外,在青春中期中小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因为更多的涉及到沟通中父母对中小学生的行为约束,以及课外活动和异性交往等方面,加上中小学生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凡事都会有逆反心理,这样就更加加剧了亲子沟通困难性。 (四)、家庭环境对亲子沟通有影响(是否单亲、父母关系) 1.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 研究表明,往往在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中,父母与子女能够更为直接、开放、充满耐心地讨论相互之间的分歧,较少出现沟通的困难和问题,并且亲子沟通和相互间的关系会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沟通问题也能够更好的向良性循环发展。相反地,在敌意、强制的家庭环境中,亲子之间在沟通时,经常相互抱怨、缺乏耐心,对冲突经常采取回避态度,从而亲子沟通难度加大,问题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2.父母能否抽出时间来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有些家庭里面,父母长期奔波在外,没有时间能够与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好好聊一下彼此最近的事情,造成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再来进行沟通就会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经常在一起的家庭,彼此都在身边,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够了解,从而沟通起来就比较容易。 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久,平时沟通比较少的家庭因为都不懂彼此心里的真正想法,也就不愿意再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所以在沟通方面会越来越困难。而平时多一些沟通时间的家庭因为彼此都有更多的了解,彼此也没有什么刻意隐瞒的事情,从而沟通起来更加容易,更加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3.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对亲子沟通具有很多的影响 家庭里面有一个和谐的氛围是很重要的,这就主要表现在父母之间的关系上面,父母感情好对孩子也是一个内在的激励作用。 父母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这也就使得孩子能够拥有更加健全的心态,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的融洽,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亲子沟通的顺利进行。然而父母之间不和谐的关系,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不仅仅是日常生活方面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身心上、心灵上的伤害。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天真单纯孩子的性格,使得他们变得孤僻、沉默、消极,这样就很难的再来进行亲子沟通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中小学生时期的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对父母的脱离感增强,越来越不满意父母的管束,而这时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子女心理上的变化,没有及时调整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亲子沟通障碍和冲突的发生。亲子沟通状况的不尽如人意和冲突的普发性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期亲子沟通的研究,探寻有效亲子沟通的实现途径。而我们对中小学生和父母之间沟通的研究,可以为父母提供有效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使父母和中小学生学会互相沟通,这样才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效果,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父母的角度构建良好的亲子沟通 (一)、亲子沟通是父母给予中小学生心理支持的重要途径。 亲子沟通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能使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融洽、轻松、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总之父母能否和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亲子沟通可以让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构建良好的亲子沟通虽是父母占主导,但主要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在相互沟通中受到教育,帮助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中小学生要学会孩子与人沟通,要养成与人沟通的习惯。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方沟通、理解、谅解的结果,也是亲子双方沟通能力的体现,与亲子关系密切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都需要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样就更加需要以亲子沟通作为基础,从而让孩子能够与外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改善亲子沟通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形成密切的亲子关系。 父母可以花多一点时间来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如每周约定固定的时间,来相互交流、增进了解,是非常有益的,在定时沟通中能达到情感的交流。因此父母无论工作多忙,也应该想办法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谈,促进双方的了解。另外父母和子女的沟通不一定非要选择大块的时间,可以选择工作生活的间隙轻松交流。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家长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进行沟通,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选择一些愉快的话题,与孩子交谈些彼此生活上的经验。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与孩子讨论节目内容,引导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工作忙碌时,给孩子打个,给予亲切的叮咛与关怀。总之父母应利用生活中和孩子方方面面的接触,找准时间言传身教,保证亲子沟通的时间。 (二)、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并融入对方的生活。 父母与孩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父母主要的生活范围是工作和家庭,而孩子主要的生活范围是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很难做到了解彼此的生活。这就需要父母与孩子能够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并能融入进去。比如,在假期或者工作清闲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到他们的工作场所,让孩子能够体验他们的工作方式,了解他们维持家庭的艰辛。同时,在学校时,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其中的活动,培养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另外,父母也可以主动带孩子参加一些像“家庭夏令营”之类的家庭团体活动。 (三)、家庭氛围对中小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如果父母之间关系和睦,且能够开明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性格会受到良好的培养,并将终生受益。和谐、民主、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样轻松的家庭气氛中,中小学生容易形成乐观而平和的心境,能与他人友善而积极地相处。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能使亲子沟通愈加顺畅,也能使沟通更加愉悦。反之,在紧张、不和谐的家庭气氛中,中小学生没有安全感、缺乏信任感,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导致其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容易形成多疑、猜忌的性格,很难与他人和睦相处。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呢? 首先,父母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父母的道德文化修养水平影响家庭气氛,进而影响亲子关系。道德文化素养高的父母,更能够体谅、尊重家人,能客观地处理一些矛盾,易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道德文化素养比较低的父母,不能够很好的体谅孩子的心情,只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这样就使得孩子产生了敌对心理,沟通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反而愈演愈烈,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其次,夫妻间应积极沟通。夫妻之间的和睦程度是影响家庭气氛的关键因素。如果夫妻之间关系不和、沟通不佳、意见分歧,势必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孩子也就很难去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因此,夫妻间应加强沟通、经常交流,共同创建良好的夫妻关系,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再次,努力优化生活环境。对社区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民的孩子,其心理发展会受到阻碍,进而抑制他们的发展潜能。相反,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将来往往会成为佼佼者。所以父母应该努力创造美好的家庭环境,优化孩子的生存条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结语 亲子沟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关系着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而目前亲子沟通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思考和构建新型亲子沟通方式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亲子沟通还不尽人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社会变革的脚步加快、社会的发展,亲子沟通不断涌现新的情况。因此,对亲子沟通的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要不断改进,为亲子沟通提供依据和方法,进而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 这次我们本着“快乐服务、激情工作、严谨治学、回馈社会”的宗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对武汉多个社区进行社会调研活动,也许我们的调查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符合社会现实。希望我们的调研能够对改善亲子沟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B)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D)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_态、_液_态和_气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_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C)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D)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C)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C)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凝华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