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1页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2页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3页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4页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小孤山大孤山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参看课后注解)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重点虚词(参看绿色通道)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古今异义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词类活用(参看绿色通道)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特殊句式(参看绿色通道)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翻译(通篇译文见绿色通道)(1)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2)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抓住一只水鸟,掠过江面向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3)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4)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庖丁解牛文言知识整理重点实词:庖丁解牛:剖开、分割足之所履:踩肩之所踦(y ):支撑,接触砉 (hu)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向,通“响”。奏刀騞(hu)然:奏,进;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进乎技矣:超过。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批大郤:击,劈开; 郤,空隙。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ng),筋肉聚结处。而况大軱乎:大骨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新发于硎:发,出;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如泥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 砉然向然通“响” 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善刀而藏之通“缮”,修缮 古今异义 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 今只,不外乎 以神遇:古会合,接触 今碰见、遇见 视为止,行为迟 :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 今连词,表转折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 省略句,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新发于硎 状语后置,于硎新发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视为(之)止, 行为(之)迟 、重点翻译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啊。”项羽之死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拔起;盖:超过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随从田父绐曰:欺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乃:就;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身:亲身;当:抵挡;破:打败;服:臣服此天之亡我:使动,使亡今日固决死:固:本来;决:必定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向:名词作动词,向(四面)杀出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山东:山的东面汉军皆披靡:溃散辟易数里:畏惧退缩,退避亡其两骑耳:失去骑皆伏曰:通“服”,心服乌江亭长檥(打不出来,原字请看课文)船待:通“舣”,使船靠岸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亦足王也:名词作动词,称王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籍:我;西:名词作动词,西征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吾知公长者:有德行的人所当无敌:遇到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独:单独;籍:指项羽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身:自身;被:遭受若非吾故人乎:你吾为若德:为:送;德:人情二、重点虚词:乃:项王乃大惊曰:于是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就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汉军乃觉之:才则:项王则夜起:于是 以故汉追及之:因此无以渡:没有的办法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相当于“而”;为:成为于是项王大呼:在这时项王瞋目而叱之:表修饰之:是何楚人之多也:是:指示代词,代指汉军;之:复指代词,这,这么天之亡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为:句末语气词三、句式: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汉骑追者数千人。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判断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此项王也。省略句: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之)赐公。马童面之,指(于)王翳曰固定句式:何为,表疑问: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独乎:籍独不愧于心乎?四、重点翻译: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译: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译:项羽就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译:然而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战争的过错啊。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我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译: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一、正音: 蜀山兀(w) 缦(mn)回 不霁(j)何虹 妃嫔媵(yng)嫱(qing) 焚椒(jio)兰 辘辘(l)远听 杳(yo)不知 尽态极妍(yn) 剽(pio)掠其人 鼎铛(chng)玉石 弃掷逦迤(l y) 尽锱铢(z zh) 架梁之椽(chun) 在庾(y)之粟粒 直栏横槛(jin) 管弦呕哑(u y) 参差(cn c)二、古今异义: 直走咸阳( 古义:跑,奔,趋向;今义:行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三、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精英,形容词用作名词,精品。)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9.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0.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1.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四、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的样子,助词。) 2、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助词。)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 哪里。)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 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折向西面。)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五、 特殊句式:1、判断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被动句:六王毕输来其间 戍卒叫,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哀自) 2)定语后置: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钉头磷磷(磷磷钉头)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3)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 (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主语省略)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谓语省略)长桥卧(于:在)波,未云何龙(介词省略)几世几年,剽掠(于:从)其人(介词省略) 谁得而族灭(秦国)也(宾语省略)六国论文言知识整理以: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相当于而,表顺承或因果)3、举以予人 (来) 4、以地事秦 (用) 5、苟以天下之大;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凭借)而: 1、与战胜而得者;赂秦而力亏(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而为秦人积威所劫(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秦,后一个“之”指六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词类活用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作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通假字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古今异义1、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上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得一夕之安寝: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 今义:和 9、始速祸焉: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刺客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特殊句式赵尝五战于秦 状后其势弱于秦 状后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暴(于)霜露 省略较秦(贿赂)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省略句(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 省略句至丹以荆卿(刺秦)为计 省略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洎牧以谗诛 被动伶官传序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三、古今异义 至于 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从事 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人事 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人情事理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与其古义:和他今义: 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四、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自告奋勇(表明,要求)4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它)其后用兵(代词,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5.与与尔三矢(给)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求!无乃尔是过与(语气助词,通“欤”)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与其所以失之者(连词,和)6.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或未易量(容易)以乱易整(代替)寒暑易节(交替)五、特殊句式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韩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整理一、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1、诚: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10、知: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其: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其又何尤?(这,代词)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其的用法其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代嫂嫂)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 )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2、 指示代词。 (1)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其二、语气副词 (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其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古:安家。今:男子结婚。2、吾与汝俱少年 少年:古:青年男子。今: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日益微 志气:义:精神。今: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几何:古:多少。今:几何学。5、少而强者不可保 强者古:强壮的人(生理上)。今: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古:成长立业。今:创立,有根据。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 六、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整理一、 文言实词 (一) 文言通假 1、 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 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二) 古今异义 1、 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 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 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 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 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 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 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做动词 (1)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 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 与可厌之:厌,厌恶 2、 名词作状语 (1)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 意动用法 (1) 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 一词多义 1、 熟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执笔熟视:仔细 2、 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不学之过也:过错 3、 过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二、 文言虚词 1、 然 予不能然也:这样 自视了然:的样子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 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 之 竹之始生:取独标志 一寸之萌耳: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 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文与可 7、 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酒,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表并列 三、 文言特殊句式 (一) 被动句 (二) 判断句 1、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 庖丁,解牛者也 3、 轮扁,斫轮者也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三) 省略句 (1) 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 吾将以(之)为袜 (3) 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四) 倒装句 1、 疑否宾语前置 2、 定语后置 (1)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3、 状语后置 (1)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 足相蹑于其门 (五) 固定句式 1、 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 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名我固当(名,称呼)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遂而鸡豚(遂,使成长)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 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 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 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 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 译:不也很好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知识点1、注音解词: (1)逆旅(n,迎接。) (2)过客(过路的客人) (3)秉烛(bng,拿着,握着) (4)假 (ji) (借用,给) (5)序 (排次序) (6)琼筵(yn,美好的筵席。) (7)羽觞(shng,古代指酒杯。) (8)数(sh)2、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3、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4、文言句式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项脊轩志知识点一、重点词语得:得到 日:阳光稍:稍微 影:日光 先是:这以前迨:及,等到 庖:厨房 凡:共尝:曾经 每:经常 兹:这,此以:用 过:探望 大类:很像比:及,等到 顷之:音节助词 尝:曾经归:旧指女子出嫁 且:那么 制:形式,规制盖:伞 或:或者 殆:表揣测,大概故:以前 去:离开 竟日:整天二、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三、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四、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