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换玲 中国和 马来西亚规范风荷载计算对 比 8 3 DOI 1 0 1 3 9 0 5 j e n k i a w j z 2 0 1 6 0 2 0 2 8 中国和 马来 西亚规范风 荷载计算对 比 温换玲 上海电气 电站集 团工程公司技术中心 上海2 0 1 6 1 2 摘要 本文以马来西亚某电厂工程为依托 对比中国荷载规范中风荷载计算和马来西亚规范风荷载的 计算过程 对风速 风向系数 体型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异同进行对比 并通过工程实 例对比分析 建议在马来西亚相关电厂工程中 主厂房风荷载计算采用中国规范 研究成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 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马来西亚 规范 风荷载 对比分析 工程实例 中图分类号 T U 3 1 2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2 0 1 6 0 2 0 0 8 3 0 4 0 引言 风荷载是结构设计 中的重要 荷载 风荷载 值 的大 小 直接关 系 到结 构选 型 设计 计 算 和造 价 目前 世 界上 各 国常用 的方 法是将 风速转 化为 风压 再 根据 统 计学方法 将风压进行一定 的修正 利用修正后的风 压 进行作用于建构筑物上的风荷载计算以及核算抗 风载能力 但 因不 同 国家 风速 测定方 式不 同 以致风 压转 化 风压 修正 系数 等 的边 界条 件不 同 故 在 实 际 的海外工程设计 中需要 进行 区分理解 以避 免导 致不 安全隐患或造成经济浪费 本文结合上海 电气集团涉外工程 马来西亚 某电厂工程 对中国规范 G B 5 0 0 0 9 2 0 1 2 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 以下简称 中国规范 和马来西亚规范 MALAYS I AN S TANDARD MS 1 5 5 3 2 0 02 CODE OF P RACTI CE ON W I ND LOADI NG FOR BUI LDI NG S T R U C T U R E 以下简称 马来 西亚规 范 中风荷 载 计算部分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为涉外尤其是马来西亚 电力 工程提供指导 由于篇 幅有 限 本 文仅对 主要 抗 风结构体系的风荷载进行分析 对围护结构等风载分 析 将 另行成 文 1 基本计算公式 1 1 中国规范 中国规范第 8 1 1条及其相对应的条文说 明规 定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W 按式 1 确定 Wk 3 W 0 1 式中 3 为高度 z 处的风振系数 为风荷载载体 型系数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为基本风压 按式 2 进行计算 W 0 0 5 p v 2 式 中 P为空气密度 为基本风速 1 2 马来 西亚规范 马来西亚规范第 2 2节规定基本风压 P按式 3 进行计算 P 0 5 P C Cd Y n 3 式中 P 为空气密度 C 为动力反应系数 C d y n 为动力体型系数 为设计风速 按式 4 进行计算 4 式 中 为结构重要 性系 数 为场地 风速 按 式 5 进行计算 i Md M M Mh 5 式中 为基本风速 为风向系数 高度系 数 为屏蔽系数 为外形系数 1 3 两 国规范对 比分析 从上述 1 1 和 1 2小节中马两国各 自的基本风压 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中马两 国规范尽管表达方式有较 大差别 但基本思想基本一致 即首先确定基本风速 或基本风压作为参照 再考虑风振系数 风荷载体型 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等的修正 区别在于中国规 范主要是针对基本风压 W 的修正 而马来西亚规范主 要是针对基本风速 的修正 在修正中 两国规范对 这些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思想有明显不同 故有必要系 统阐述其取值原则并揭示其中的相互关系 2 参数对 比 2 1 基本风速 中国规范规定 条文说明第 8 1 1 条 基本风速 为 当地空 旷平 坦地 面上 1 0 m 高度处 5 0年一遇 1 0 m i n内的平均最大风速 马来西亚规范规定 2 1 2 2节 基本风速 为 平坦开敞地面上 1 0 m高度处 5 0 年一遇 3 s 的最大阵风 风速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 出 基本风速 的确定有以下几个 主要影响因素 离地高度 取样时距 重现期 地面粗糙度 类别 表1 为中马规范基本风速主要影响因素对比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6年第 2期 总第 2 1 2期 表 1 中马规范基本风速主要影响 因素对比 从上述两国风速定义和表 1 可以看出 中马两国 规范 只在取 样 时距 上有 差异 在 各 国的风 荷载 规 范 中 取样时距会有不同 表 2是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 手册 以中国规范 lO m in为基准 对各种不同时距 风速的换算比值 表 2 风速换算比值 风速时距lh lO mi n 5 m i n 2 m in 1 mi n 3 0 s 2 0 s lO s 5 s 瞬时 统计比值 0 9 4 1 0 1 0 7 1 1 6 1 2 0 1 2 6 1 2 8 1 3 5 1 3 9 1 5 0 通过表2插值可得 3 s 时距的风速换算比值 4 3 6 式 中 为 3 s 时距 风速 V 3 6 0 0为 3 6 0 0 s 1 O m in 时距风速 由式 6 得 马来西亚规范基本风速转换为 中国规范基本风速的关系为 中 0 7 马 7 2 2 风向系数 马来西亚风规范中 为风向系数 在垂直于建 筑物 取 1 0 而中国规范对风速和风压的计算 无风 向系数的定义 但风速测定的边界假定条件为垂直于 建筑物 可见两者是 一致 的 2 3 体型系数 中国规范中 为风载体型系数 马来西亚风规 范中 C 为动力体型系数 两者均为与建筑物平面 和立面体型以及封闭和非封闭有关的参数 两者条文 说明不完全一样 但整体思路相 同 最终取值相 当 鉴于篇幅有限 在此不赘述 2 4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任一地貌任一高度处风压与标准地貌 lO m处基 本风压的比值 常称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第 1 节中两 国规范风荷载计 算公式 可知 中国规 范 的风压 高度变化系数反映的是在不同地貌情况下 不同高度 处的基本风 压换 算关 系 马来 西 亚规 范 的风压 高度 变化系数反 映的是 不同地貌情 况下 不 同高度 处 的基 本风速换算关系 据此可知 影响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主要受不同地貌和不同高度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下面 分别予以对 比分析 2 4 1 不同地貌 地面粗糙度类别 风吹过粗糙的地 面 能量 损失多 风速减 小快 相 反 风吹过光 滑 的地 面 则 风速 减小 慢 由于地 表 的 不同影响着风速的取值 因此风速转化必须有一个共 同的标 准 中 国规 范 中 对 于 平 坦 或 稍有 起 伏 的地 形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规范 确定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 A B C和 D四类 而马来西 亚风规范第 4 2 1 节也同样对地面粗糙度进行规定 对应的粗糙度分别为类别 1 类别 2 类别 3和类别 4 表 3为中马规范地面粗糙度类别对比 表 3 中马规范地面粗糙 度类别对 比 通过表3可以看出 中马两国规范对地面粗糙度 类别的定义基本一致 2 4 2 不同高度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由式 3 5 可知 马来西亚规范中风压高度系 数 在基本风速调整中体现 而求得的基本风压已 经包含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调整 故风压值为经过 高度变化系数 的二次方调整过的值 而 由式 1 和 2 可知 中国规范中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在风压调 整中体现 求得基本风压只和基本风速有关 设计风 压为经过风 压 高度变 化 系数 的一 次方 调整 过 的 因 此 将马来西亚风荷载规 范 中风压 高度变化 系数 的平 方与国标荷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进行对 比 由前 述 2 2 节 基本 风速对 比知 中马规范 基本 风速测定 高 度均为 lO m 地面粗糙度中国 B类 马来西亚 2类 以 此为基础 进行风压 风速 的修 正 图 1 为 a 一 d 分别为不同场地类别下风压高度系数值随高度的变 化关系图 从 图 1 对 比可 以得 出 A类 1 类 B类 2类 场 温换玲 中 国和马来西亚规范风荷载计 算对比 8 5 蛔3 辅 匾2 籁 z 餐t 督 高度 m a A 类 1 类 场地 0 1 o o 2 0 o 3 o 0 4 0 O 5 00 高度 瑚 c C 类 3 类 场地 图1中马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对 比 地类别下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中国规范大于马来西亚 风荷载规范 而 c 类 3类 D类 4类 场地 类别 下 在高度较低时 马来西亚规范要大于国标 当高度升 高到一定高度后 国标大于马来西亚标准 2 5结构重要性 系数 马来西亚风规 范 中 结构 重要 性 系数 是 在设 计 风速 中给予调整如式 4 按 照不 同结构分 类 取 用不 同的重要性系数 如 表 4示 一 般 电厂 取用 1 1 5 而 中 国规范风荷载计算 中没有该项系数 而是在荷载组合 后 对整体荷载效应 进行调整 其根据安全等级一 二 三级分别取用 1 1 1 0和0 9的重要性系数 一般 电厂取用 1 0 表 4 马来西亚风荷载 规范重要性 系数 2 6设计风压 由第 1 节中公式 1 5 可知 中国规范中风荷 载标 准值 W 与马来 西 亚规 范 中 的设计 风压 P相 当 但中国规范要求基本风压 W 不小于 0 3 0 k P a 而马来 0 1 o 0 2 0 0 3 0 0 4 00 5 00 高度 m b B 类 2 类 场地 高度 瑚 d D 类 场地 西亚规范中规定其设计风压 P不小于 0 6 5 k P a 3实例检算 马来西亚某 火力 发 电厂主 要建筑 物 除烟 囱 迎 风面高度在 5 0 m以下 且高宽 比均小于 1 5 故取对 比 总高度 5 0 m 工程提供 的依据马来西亚规范测定的基 本风速为 3 5 m s 中 马规范计算 中空气密度分别取 1 2 5 k e m 和 1 2 2 5 k m 根据式 7 转换 为 中国规范 1 0 m in时距 的基本风 速为 3 5 1 4 3 2 4 8 m s 将基本风压带入式 2 计算基本 风压 W 0 0 5 p v 0 0 5 X 1 2 5 1 0 X 2 4 4 8 0 3 7 5 k N m 按中马规范分别计算风荷载 对比结果见图 2 1 1 1 盲1 羹 魁0 0 0 1 0 2 0 3 0 4 0 5 O 高发 m 图2 中马规范设计风压沿高度变化图 从图2中看出 风压值在高度为 2 6 2 5 m以下 马 来西亚规范 略大 而在 2 6 2 5 m以上 中国规范更大 4结语 1 结构风荷载标准值作为多参数表达的计算 式 其内部参数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单个参数的差异并 O 5 O 5 0 3 2 2 l 1 删辙甄簌 谜怄坦 一 一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6年第 2期 总第 2 1 2期 DO I 1 0 1 3 9 0 5 j cn k i d w j z 2 0 1 6 0 2 0 2 9 穹顶 结构对储罐承载 力影响分析 杨公升 张赵君 何建 刘港 1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 司 天津3 0 0 4 5 2 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1 5 0 0 0 1 摘要 本文以某 1 6 万方 L N G 储罐设计为例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 N S Y S 分别建立考虑带肋式网壳结 构 不考虑带肋式网壳结构的两种钢筋混凝土外罐模型 并以结构 自重 活荷载 风荷载 预应力荷载及地震荷载 为主要输入荷载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 提出带肋式网壳结构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外罐设计相关建议 关键词 L N G储罐 带肋式网壳结构 有限元 荷载效应组合 中图分类号 T U 3 5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2 0 1 6 0 2 0 0 8 6 0 3 国内大多数文献在进行各种 L N G储罐相关计算 分析时 一般不考虑下层带肋式网壳结构对整体结构 的影响 即穹顶部结构部分仅 由钢筋混凝土球壳 组成 然而 带肋式网壳结构在设计或者检校时 大多 将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 自重按等厚度转化为均布压 力荷载施加 本文将分析探讨带肋式 网壳结构在几 种荷载效应组合工况下对储罐整体承载力的影响 并 对其设计提 出适用建议 1 有限元模型建立 采用 S H E L L 1 8 1 单 元 以及 B E A M1 8 8单元 分别模 拟单层肋环形钢网壳中的上部蒙皮钢板和下部钢梁 结 构 采用 S O L I D 6 5单 元模 拟混凝 土外 罐结 构 穹 顶 部分钢筋通过整体法实现 即按单元体积对 S O L I D 6 5 单元输人配筋率实现配筋 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 1 所示 2网格的优化 本文采用 Z ie n k i e w icz 0 C等提 出的能量误差法对 网格划分 的精度 进行评 估 和优 化 能 量误差 e的 图1储罐有限元模型 e 1 f D 一 d 2 二JV 能量百 分 比误差在 1 0 以内时候 即认 为误 差是 可以接受的 在 5 以 内时 即认 为该误差近 似为理论 不能真实反映荷载标准值的差异 2 中马规 范定 义基本 风速 的时距 不 同 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管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汽车肇事测试题及答案
- ARDS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经验法则面试题及答案
- 好评制度面试题及答案
- 磨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 任现职期间工作总结
-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全解析
- 家电公司客户分类管理规章
- 风电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
- 儿童血压测量课件
- 医疗AI算法揭秘如何构建高效的疾病预测模型
- 电商外包客服合同协议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 企业研究院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 居家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计划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