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bng)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sn)成一堆白骨。 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zhu)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凭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dng)。 c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b)的黑影,峭楞(lng)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婧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d如果反对这宅(zhi)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chn)头;悖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浑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甲】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乙】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丙】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扬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欺凌b截然相反c似乎d扬弃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减少对荷区鱼类的影响,在清塘过程中,漂白粉的投放会先从塘的边缘开始,鱼儿可以顺着抬高的拦网底端游出荷区。 b流量越来越便宜的科技社会,因为部分内容无底线,网络视频在给公众带来新鲜体验的同时,一些流量成为毒害公众的流毒。 c有着光伏教父之称的杨怀进,成为能否带领海润光伏走出困境的最大希望,他的辞职为海润光伏的未来着实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 d自2012年以来,贝利一直存在健康问题,当时他接受的手术以缓解骨关节炎所带来的症状,但是最终导致了更多的并发症。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西方传统所写出的几百万册的书籍中,百分之九十九都对你的阅读技巧毫无帮助。 , 。但是, , 。 。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趣的资讯也不胜枚举,但是你别想从中学习到任何重要的东西。事实上,你根本用不着对这些书做分析阅读。 不过连这个百分比也似乎高估了 这样的估算还是没错 想想有这么多数量的书籍 有许多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用 这似乎是个令人困恼的事实 abcd 6阅读下面这幅龙舟赛的油画(局部),回答问题。(分6) (1)根据画面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能拟“无题”,或出现“龙舟”二字,6字以内)(2分) (2)结合你拟写的标题,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语言形象,想象合理。(100字以上)(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会抗拒目光接触的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因为太长时间的目光接触的确会给双方带来压力。 推销员和政客谙熟眼神交流的作用。他们认为,不管你知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只要坚持四目直视,对方就更容易觉得你已感同身受,对你产生信任、好感或留下深刻印象。要是不小心躲开了迎面而来的目光,那就别怪对方默默给你贴上“不自信”“不真诚”“骗子”的标签了。 有研究表明,一个神经质的人性格中脆弱和自我抑制成分越高,他就越容易对他人的注视产生压迫感,但情绪不稳定的程度则跟避免目光接触的倾向无关。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他们避免目光接触的是因为紧张焦虑,而并非缺乏同理心。 但即便是正常人,来自亲密关系之外个体的凝视也会让人不自在。有论文显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强行保持长时间的眼神接触反而会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降低成功概率,不如把目光保持在对方嘴部更容易令他接受。而非常亲密的两人之间,比如夫妻或亲子,刻意的目光接触也有可能是谎言的标志,这是撒谎者过度补偿的表现之一。 来自日本的研究还显示,维持目光接触需要占用人脑处理复杂任务的资源,降低带宽,因此会妨碍正常的分析推断。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时候常常喜欢望向窗外,而当热恋中的情侣相视良久,他们就失去了理智。 在日常交往中,恰当的目光接触是一种艺术,太少显得冷淡,过多则给人侵略感。那么,界线到底在哪里?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给出了参考答案:3307秒。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盯人别超过3秒钟。这是对498名伦敦科学博物馆访客的眼球跟踪实验得到的平均值。 京都大学研究猩猩行为的比较心理学家狩野文浩表示,文化因素也非常重要,“西方人更直接地把目光放在眼睛和嘴部,而东方人更喜欢直视人脸中间、鼻子周围的部分。”另外在大城市,人们普遍避免目光接触,但小地方的人明显会随和许多。 若你觉得害怕目光接触造成了人际交往障碍,那么除了训练自己多接触没有别的好办法。如果能够通过语言、音调和肢体语言完成自我表达,只需在恰当的时候看对方几眼就够了。正如爱丁堡大学自闭症发展研究协会的弗莱彻沃森指出,对有自闭倾向的人进行目光接触训练,就好像非要让左撇子用右手写字。“没有证据显示,目光交流能帮人交到好朋友,或者让他们感觉好过一点。” (选自南都周刊,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目光接触”的作用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别人说话时,坚持目光接触一定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b对神经质的人来说,目光接触更容易使产生压迫感和焦虑感。 c说服别人时,长时间目光接触可能会降低使对方接受的概率。 d对有自闭倾向的人进行目光接触训练是非常困难的。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听人说话时应该做到四目相对,这样就能避免对方对你的自信和真诚产生怀疑。 b非常亲密的两人之间刻意的目光接触是谎言的标志,这是撒谎者过度补偿的表现。 c因为目光接触会妨碍人的正常分析推断,所以人们在思考时往往会选择望向窗外。 d有心理学家认为,文化因素决定了西方人交流时目光所放的位置和东方人不同。9根据文意,概括正确运用目光接触的几种方法。(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后来我再去他那里的时候,我很惊奇地发现: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了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当然是为王室服务的啦。往常的那几双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去了。在里面,现在已缩成一小间,店堂的楼梯井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满着皮革气味。我也比平时等了更长的时间,才看到一张面孔向下边窥视,随后才有一阵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最后,他站在我的面前了;他透过那副生了锈的铁架眼镜注视着我说: “你是不是先生?” “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要晓得,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看,这双还很像样的呢!”我把脚向他伸过去。他看了看这双靴子。 “是的,”他说,“人们好像不需要结实靴子了。” 为了避开他的带责备的眼光和语调,我赶紧接着说:“你的店铺怎么啦?” 他安静地回答说:“开销太大了。你要做靴子吗?” 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订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我想,人们是不喜欢那样的感觉的;因为过了好几个月以后,我又到他的店铺里去;我记得,我去看他的时候,心里有这样的感觉:“呵!怎么啦,我撇不开这位老人所以我就去了!也许会看到他的哥哥呢!” 因为我晓得,他哥哥很老实,甚至在暗地里也不致于责备我。 我的心安下了,在店堂出现的正是他的哥哥,他正在整理一张皮革。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好吗?” 他走近我的跟前,盯着我看。 “我过得很好,”他慢慢地说,“但是我哥哥死掉了。” 我这才看出来,我所遇到的原来是他本人,但是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我以前从没听他提过他的哥哥。我吃了一惊,所以喃喃地说:“啊!我为你难过!” “的确,”他回答说,“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他摸摸头顶,我猜想,他好像要表明他哥哥死的原因;他头上的头发突然变得像他的可怜哥哥的头发一样稀薄了。“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你要做靴子吗?”他把手里的皮革举起来说,“这是一张美丽的皮革。” 我订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简直穿不坏。不久以后,我到国外去了一趟。 过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伦敦。我所去的第一个店铺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铺。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认识我了。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心里有些烦闷,“你做的靴子好极啦!看,我在国外时差不多一直穿着这双靴子的;连一半也没有穿坏呀,是不是?” 他细看我这双俄国皮靴,看了好久,脸上似乎恢复了镇静的气色。他把手放在我的靴面上说: “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 我向他确切地说明:那双靴子非常合脚。 “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我回答说:“劳神,劳神!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可以做时新的式样。你的脚恐怕长大了吧。”他非常迟缓地照我的脚型画了样子,又摸摸我的脚趾,只有一次抬头看着我说: “我哥哥死掉了,我告诉过你没有?” 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实在叫人难过;我真高兴离开他。 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晚上靴子送到了。我打开包裹,把四双靴子排成一排;然后,一双一双地试穿这几双靴子。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在那双城里散步穿的靴子口里,我发现了他的帐单。单上所开的价钱与过去的完全一样,但我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在四季结账日以前把帐单开来的。我飞快地跑下楼去,填好一张支票,而且马上亲自把支票寄了出去。 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统马靴。 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说,“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 !” “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慈悲的上帝啊!” “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订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 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节选自约翰高尔斯华绥品质) 10选文第一段写到橱窗中陈列的那几双靴子,有什么用意?(4分) 1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简析“我”的心理。(4分) 12请简析“我”误把格斯拉认作是他哥哥这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6分) 13格斯拉为什么会饿死?作者由此揭示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选自指南录后序)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 b抗辞慷慨 慷慨:意气激昂 c变姓名,诡踪迹 诡:隐蔽 d穷饿无聊 无聊: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15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老于户牖之下 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c北邀当国者相见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d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前三段写作者临危授命,出使元营,被拘押北行,中途脱险后又辗转南归的经过,事实说明作者想以言辞说动敌人,是对敌人估计不足。 b选文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如“莫知计所出”表现了对萎缩不前的百官们的鄙夷之情,而“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表现了对局势转变的期望之情。 c选文第四段的文字正如作者的历程一样波澜起伏,险象环生,曲折动人,句简意深,读后使人颇有亲历目见,荡气回肠之感。 d选文最后一段解释了作者“隐忍以行”的原因,和历尽险难逃出死地的目的,揭示了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文天祥强烈的思乡之情。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4分) (2)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3分) (二)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晚次乐乡县(唐)陈子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19后人评论颈联中的“断”和“平”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歌简析。(4分) 20诗歌最后两句是如何来抒发情感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选自孟子尽心章句上) 21请分别解释材料中“仁言”“仁声”中的“言”和“声”字。(2分) 22为什么说“善教得民心”?(4分) (四)古诗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亦曷故哉? (2)大阉亦逡巡畏义, ,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近年来,露脚踝成了一种时尚,这种风也吹进了校园。春季气温不稳定,早早露出脚踝,可能导致学生受凉。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某中学为了纠正学生们不惜受凉也要追逐时尚的做法,每天检查学生是否露脚踝,并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一篇名为孩子,请放下你的裤腿的文章。这引来众多学生家长点赞。也有媒体将这件事与一些争议校规联系在一起,如“食堂分设男女就餐区”“男女生禁乘一辆自行车”“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44厘米”等。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论述类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案1答案:a 解析:b平添,妥当(dng)c峭楞(lng)楞,倩影d勃然大怒,孱(cn)头。2答案:d 解析:“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而文中的宾语都是不好的心理,应该用“抛弃”。3答案:b 解析:“盲目崇拜西方”后面的逗号要改为分号。4答案:a 解析:b中途易辙,将“网络视频”移到“在”的后面;c两面对 一面,去掉“能否”,语序不当 ,“着实”放在“辞职”后面;d句式杂糅,改为“接受了手术”。5答案:c解析:和句虽然都有近指代词“这”,但句中的“还是”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所以不能承接第一句话。句中有“这个百分”一词,应该指向“百分之九十九”,而句中的“娱乐”“资讯”与后面的“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趣的资讯也不胜枚举”句衔接。所以选c项。6(1)竞渡/激流勇进(2)参考答案:画面主体是一艘在激流中奋进的龙舟。舵手把着船舵,坚毅的眼神牢牢地锁定了前进的方向;鼓手双手举着槌子,有节奏地擂着大鼓;几位赤着上身的桨手正奋力挥桨,坚实的臂膀随着声声鼓点一起一伏。他们仿佛与龙舟融为一体,如箭一般向前飞去。7答案:c 解析:a“一定能获得”,过于绝对;b文中没有说 神经质的人会因目光接触而产生“焦虑感”;d没有在说“目光接触”的作用。8答案:d解析:a“避免”一词不准确,原文说是“更容易觉得你已感同身受”;b“是谎言的标志”不准确,原文说是“有可能是谎言的标志” ;c人们在思考时不一定“往往会选择望向窗外”。9答案:在说服他人时,可以把目光保持 在对方嘴部;一般情况下,目光接触不要超过3秒钟;如果能用其他方式完成 自我表达,那就不要刻意使用目光接触。10答案:营造出格斯拉店铺凄凉、衰微的氛围,说明格斯拉地铺生意的不景气,暗示了格斯拉的悲惨结局。11答案:担心格斯拉以为自己也是不要结实靴子而追求时髦的人;理解格斯拉为靴子理想而坚持心理;挂念着格斯拉,担忧格斯拉的处境;希望能见到他的哥哥,躲避格斯拉责备的眼神。12答案:“我”希望得到格斯拉的谅解,即便是见到他的哥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因为“他哥哥很老实,甚至在暗地里也不至于责备我”;说明格斯拉衰老得很快,因为这时的格斯拉“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他的头发突然变得像他的可怜的 哥哥的头发一样稀薄了”;由此引出格斯拉哥哥的死,暗示其死因是“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体现了格斯拉凄惨的内心世界。13答案:格斯拉最终饿死,是因 为他不善经营,没有了顾客,他在做靴子上过于执着,把钱都用在了房租和皮革上,还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