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积累与运用(33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1) 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pn chan 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曹文轩前方)(2)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晴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hn x 在那里的生气。(郁达夫江南的冬景)(3) 正面五间上房,皆dio ling hu dng ,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2. 默写填空(请选择其中6句。填写时注意序号的对应)。(12分)(1) 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4) 惟江上之清风, ,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5)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6)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7)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 大江东去,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根据语境及古诗词相关知识,将“春”“夏”“秋”“冬”四字填入下面的曲词中。(2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 流到 , 流到 !红楼梦枉凝眉。4. 下面文段中有几处用语不妥,请你找出来并作订正。(4分) 10岁那年,我家母在一次事故中去世,父亲就带着我出了国。二十年过去了,父亲已年届六旬,进入耄耋之年,他突然有了返回故乡的夙愿。为了安慰先父,我四处奔波,尽心筹措,希望尽早陪他老人家一起回国。 改作 ; 改作 ; 改作 ; 改作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客有吹洞箫者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a. 当与秦相较。b.君子生非异也。c.一尊还酹江月。d.有不见者,二十三年。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2、 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1题(10分)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节选)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 精英 (2)独夫 (3)举 (4)族 10.下面句子中与“灭六国者六国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固一世之雄也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9分)韩信初为齐王时,蒯通说信,使三分天下,信不听。后知汉畏恶其能,乃与陈豨谋反。事泄,吕太后以计擒之。方斩,曰:“吾悔不听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高祖归,乃诏齐捕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耶?”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今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烹之。”通曰:“嗟乎!冤哉烹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弛而维绝,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当是时,臣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求者甚众,固力不能耳,又可尽烹耶?”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也。(节选自反经)注释:跖:即盗跖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 说 (2)夷 (3)置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韩信初为齐王时 故为之文以志b. 吕太后以计擒之 陛下安得夷之乎c. 乃为儿女子所诈 今其志乃反不能及d. 秦之纲弛而维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15.请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1分)(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5分)少年行 明 林章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16.概括诗中的“少年”形象。(2分)17.“盗”字用得新巧诙谐,试作简析。(3分)(4)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5-18题(13分)枯萎属于正常 余秋雨 离开卢克索向东,不久就进入了浩瀚的沙漠。这个沙漠叫东部沙漠,又名阿拉伯沙漠。 穿行沙漠对我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但刚刚还在古代遗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却跨进了杳无人烟的荒原,这种强刺激的对比经验却从未有过。连个过渡也不给,使得几天来沉浸于历史文化中的眼神和表情不知往何处搁置,一时显得十分慌张。 一切都停止了。没有了古代和现代,没有了文明和野蛮,没有了考察和推断,只剩下一种惊讶:原来人类只活动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原来我们的历史只是游丝一缕,在赤地荒日的夹缝中飘荡。 眼前的非洲沙漠,积沙并不厚。一切高凸之处其实都是坚石,只不过上面敷了一层沙罢了。但是这些坚石从外面看完全没有棱角,与沙同色,与泥同状,累累团团地起伏着,只在顶部呈现出淡淡的黑褐色,使每一个起伏在色调上显得更加立体,一波波地涌向远处。 远处,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 偶尔会出现一些奇迹:在寸草不生的沙砾中突然生出一棵树,亭亭如盖,碧绿无瑕,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枯黄。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地母单独为它埋设了一条细长的营养管道?但是光有营养也没有用,因为它还必须面对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抗击骇人的孤独和寂寞。由此联想,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从树叶丛中看,似乎很成气候;从整体环境看,始终岌岌可危,谁也无法保证它们的存活年限。有人为它们的终于枯萎疑惑不解,其实,真正值得疑惑的是它们何以能够持续,而枯萎则属于正常。 正这么想着,眼前的景象变了,黄昏开始来到。沙地渐渐蒙上了黯青色,而沙山上的阳光却变得越来越明亮。没过多久,色彩又变,一部分山头变成炉火色,一部分山头变成胭脂色,色块在往顶部缩小,耀眼的成分已经消失,只剩下晚妆般的艳丽。暮色已重,远处的层峦叠嶂全都朦胧在一种青紫色的烟霞中。此时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杂色,只有同一种色调在变换着光影浓淡,这种一致性使暮色都变得宏伟无比。 谁料,千顷平漠只让我们看了一会,车队蹿进了沙漠谷地,两边危岩高耸,峭拔狰狞,猛一看,就像是走进了烤焦了的黄山和庐山。天火收取了绿草青松、瀑布流云,只剩下赤露的筋骨在这儿堆积。 像要安慰什么,西天还留下一抹柔艳的淡彩,在山岩背脊上抚摸,而沙漠的明月,已朗朗在天。 我想,这一切都与人类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但它无可置疑的壮美,而且万古不息。人类所做的,只是悄悄地找了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小环境而已,略加张罗,是为了沟通,为了方便,为了一点小小的诗意,这也就是所谓的文明。须知几步之外,便是茫茫沙漠。文明太不容易,真应该好好珍惜。18.说说第段加点的“游丝一缕”在文中的含义。(2分)19.第段写了一棵树,有何用意?(3分)20.赏析画线句段。(4分)21.结合全文,简析标题“枯萎属于正常”的内涵。(4分)3、 写作(30分)22.请以“风起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6班级_ 姓名_ 学号_ 流水号_密封线高一 语文答题卷1、 积累与运用1. (1) (2) (3) 2. 默写填空(请选择其中6句。填写时注意序号的对应)。(12分)(1) (2) (3) (4) (5) (6) (7) (8) 3. 根据语境及古诗词相关知识,将“春”“夏”“秋”“冬”四字填入下面的曲词中。(2分) 流到 , 流到 4. 改作 ; 改作 ; 改作 ; 改作 ;(4分)5. 6. 7. 8. (共12分)二、阅读理解 (一)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精英 (2)独夫 (3)举 (4)族 10.( )(3分)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说 (2)夷 (3)置 13.( )(2分)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 15. 。(1分)(三)16. 17. (四)18. 19. 20. 21. 三、写作(30分)22.请以“风起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 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国际班 语文试题答案 1、 积累与运用(20分)1.(3分)(1)盘缠(2)含蓄(3)雕梁画栋2.(7分)(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2)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3)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4)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5)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6)长桥卧波/不霁何虹(7)赢得仓皇北顾/烽火扬州路(8)浪淘尽/三国周郎赤壁分。填写超过7句以上,按顺序以前7句为准)3.(2分义秋冬春夏(在要考虑到押韵,尾字确定为“夏”,其余按时间为序排列)4.(4分)家母改作母亲:耄耋改作花甲;夙愿改作愿望;先父改作父亲(写出一组给1分,只“找出”没“订正”不给分)5.(3分)c6.(3分)d7. (3分)b8. (3分)c(一)(10分)9.(4分)(1)金玉珍宝等物(2)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解释“暴君”、“秦始皇也对)(3)(被)攻占(4)灭掉10.(3分)b.非判断句,其余四句为判断句11.(3分)如果后人哀悼秦人却不把这作为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落实“之”“后人”)(二)(10分)12.(3分)(1)劝说,游说(2)夷灭,杀火(3)释放(免罪)13.(3分)b.(b.皆为代词,指代韩信。a.封为,成为/写;c.才/竟;d.表并列/表转折)14.(3分)盗跖的狗冲着尧叫,不是因为尧不仁,只是由于狗本来就只冲着不是它主人的人叫。(落实“固”非其主”,各1分,句子通顺1分)15.(1分)群雄逐鹿(3) (5分)16.(2分)长安少年放浪随性,逍遥自在,而一旦国家有难,则慷慨从军,战场上宁死不屈。(意思相近即可)17.(3分)“盗”不是偷,而是讽刺为官进仕者,新巧诙谐,表现了长安少年追求自由、轻视官场名利的性格。(意思相近即可)(四)(15分)18.(2分)比喻人类历史在自然环境中的微小与脆弱16.(3分)通过描写一棵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奇迹”,联想(与类比)到人类(1分),表明人类文明的发祥与生存也极其不容易,是“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而且“岌岌可危”(答作“赞美生命的顽强与不易”也可)(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租赁合同管理操作手册
- 二手房买卖合同注意事项及风险防范
- 小区居民生活服务外包合同
-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实验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咸宁市通城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装修贷款合同(560字)6篇
- 瑞安摩托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理财业务培训课件
- 安全断送电培训课件
- 银行转账截图生成器制作你想要的转账截图
- 《实验心理学(第3版)》 课件全套 白学军 第1-11章 实验心理学概论-阅读
- 一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查房汇报
- 电池热管理机组知识
- 《电力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农网配电营业工》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 《公共基础知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电力营销业务培训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作业设计
- 人美小学美术五上《第1课:肖像艺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