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公元前579年,宋国约会晋楚两大国召开消除战争的弭兵会议。会上晋楚约定:彼此不相加兵, 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会晋楚及一些中小诸侯国在宋结盟,盟约规 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都要向晋楚进贡。这些历史现象可以说明( ) a各诸侯国争霸、混战的局面宣告结束b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c周天子权威削弱,分封制走向瓦解d宋国代行周天子职权,成为天下共主2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 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此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 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3“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禅让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5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在琅琊刻石中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下列对此理解最 准确的是( ) a全国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b皇帝对全国有最高控制权 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d全国的土地名义归皇帝,实为民众所有6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盖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7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官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8“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 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 c虽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9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 (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 bc d10安徽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下列关于朱元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驾崩后庙号称“明太祖”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11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 和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12“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符合这一情况的事例有 ( )秦朝御史大夫 汉朝尚书令明朝殿阁大学士 清朝军机大臣a bc d13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14亚里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句话说明了希腊( ) a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b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d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5以下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希腊的民主制度在雅典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b梭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历史的进步 c国家为低等级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有利于他们参加政治活动d经过斗争,长期在雅典居住的外邦人最终获得了公民权16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以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下列对这件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和公正是雅典法律的基本特点b苏格拉底对雅典社会极度不满c.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d智者学派的社会地位严重削弱17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宣布“休”妻无效 b.不予理睬c进行调解 d要求男子赔偿女子18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19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c建立了陪审法庭制度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津贴20“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材 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 ) a轮番而治 b主权在民c权力制约 d法律至上21“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 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 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b使地域政治开始取代血缘政治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d易导致公民权的滥用和误用22布洛斯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的一个贫困的雅典公民,下列关于他的政治活动符合史实 的是 ( ) a他作为第四等级的公民无权担任任何公职 b他在公民大会上抽签当上了将军 c他通过选举成为四百人议事会中的一员 d他参加公民大会还能领取工资23希腊某先哲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 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 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 )a当时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b当时的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的行为c该先哲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危机24“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 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 )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二、简答题(共3大题,共52分)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 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 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 官府,辅相者日: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 最主要分歧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6分)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5分)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2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参篆雾;相,;竺喜负责定旨出命, 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 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 各一人。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 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 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此制度在决策方式上有何特点?有什么积极意义?(8分) (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点?(4分) (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6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 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 都享有不能被任何人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与政治制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的作用。(8分)高一历史答案1-5ccbbb 6-10cbaca 11-15dccdd 16-20cabba 21-24dddd25(16分)(l)意见:行分封,还是行郡县。分歧:哪一个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或实现国家长久稳定)。(3分)(2)争执;旧俗与汉法之争。实质:文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6分)(3)变化:行省制度。意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 (5分)(4)中央集权逐步加强。(2分)26.(18分) (1)特点:三省分立,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最终决策权集中于皇帝手中。积极意义:提高了政府机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