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2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4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b工作的用电器周围一定产生电磁波c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不同d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5张扬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a、b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滑片p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c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s极d该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c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d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7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时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b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c从a点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空烧杯的质量为35g,图a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b和图c分别是测量酒精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该方法测量酒精的密度偏小bb图中测盐水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62gc由c图量筒的示数测得酒精的密度是0.9g/cm3da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9如图所示,电梯内一弹簧下挂一物块,当整个电梯突然向上作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速度变大时其惯性增大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物块的重力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物块对弹簧的拉力d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0如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满载时的排水体积是6.75103m3b当舰载机着舰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c轮船靠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d辽宁号航空母舰返航驶进淡水区后浮力变小1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b把u形管中的水换成煤油实验效果更明显c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相同时间内左右两个透明容器中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之比为4:1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30,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闭合s、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3w忽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6vb闭合s、s1、s2,移动滑片p,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5ac闭合s,断开s1、s2,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75wd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0.72w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为0.2a二、非选择题13当车子深陷泥泞中,车轮往往会在原地打转而车体不会前进,此时,牵引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若在相应的轮胎绑上一块木板(如图),慢慢踩动油门往往可以脱困这是因为木板对于普通前驱轿车,木板应绑在(“前轮”或“后轮”)上14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另一侧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刚好得到了烛焰倒立、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凸透镜1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实验时,选用初温和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3)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16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若干次实验,数据如表:试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1.51013023101.5303652.51546102.53056152.545(1)请帮助小明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2)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3)要探究滑轮组的效率跟物重的关系,应分析三组数据(4)分析第3、4、5次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5)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本实验中的动滑轮重n17小明“五一”出游拣回一块精美石头他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但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于是他根据自己所学的杠杆和浮力知识,找出细杆、细线、重物、口杯、水与卷尺(如图甲)设计实验:(1)架设杠杆,固定好支点,支点(“需要”或“不需要”)在细杆重心让石头和重物分别挂在支点两侧,适当移动石头和重物悬挂点使细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用卷尺测量出石头悬挂点a与支点o之间的距离12.0cm;(2)保持位置不变,把石头浸没于水中,并调节石头悬挂点位置,直到细杆恢复水平平衡(如图丙),测出石头新的悬挂点b与支点o之间的距离20.0cm(3)在丙图中画出石头的受力示意图(4)计算:若水的密度是1.0g/cm3,则该石头的密度是kg/m318如图是小明测量额定电压为2.2v小灯泡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灯泡不发光时电阻约为5(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小明正确操作,从开关闭合记录第一组数据到小灯泡灯丝烧断记录最后一组数据结束实验数据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电压(v)电流(a)10.90.1021.50.1632.20.2042.90(3)电源电压是v,变阻器最大阻值是灯泡电阻随而增大的结论19在玻璃生产车间,常用位于天车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和真空吸盘提升玻璃,天车可在导轨上左右移动,如图所示滑轮组和吸盘的总重为100n,吸盘覆盖玻璃的面积s=0.25m2,卷扬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当卷扬机正常工作,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90kg的玻璃并使玻璃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400n,若整个装置提升玻璃板的效率为=60%,g取10n/kg求:(1)如天车向右移动,导轨对支架a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吸盘内气压的比外界的大气压至少小pa;(2)求卷扬机工作时的电流;(3)求卷扬机的机械效率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一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分析】(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b、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故b错误;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回声、真空不能传声以及声与能量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2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析】(1)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的像与蜡烛不能重合;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蜡烛的像点即可确定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的是哪一个(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即可解答此题(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不会影响观察物体的像【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4cm,则蜡烛b与玻璃板相距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a错误;bd、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故b正确,d错误;c、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则能看见物体的像a,无法看到物体b故c错误;故选b【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值得我们关注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大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分析】当物距大于f时,凸透镜成实像,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虚像【解答】解:由题意知,f=10cm,蜡烛在10cm到40cm之间,物距大于f,成实像,由10cm处逐渐移至40cm处的过程,物距变小,成的像逐渐变大;由40cm到45cm处的过程,凸透镜成虚像,虚像是逐渐变小的;由上分析知,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先成实像后成虚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抓住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焦距、物距,并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4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b工作的用电器周围一定产生电磁波c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不同d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分析】(1)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定位的;(2)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3)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值,其波长和频率成反比;(4)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解答】解:a、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定位的,故错误;b、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工作的用电器电流不一定迅速变化,故不一定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c、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d、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有关电磁波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5张扬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a、b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滑片p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c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s极d该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分析】(1)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知道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即只需据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判断出电流的变化(2)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体现的(3)电磁铁磁极的判断方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4)两只电磁铁是串联的,所以电流相同,只有线圈的匝数是不同的,据此来做出判断【解答】解:a、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a正确b、在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无法直接看出,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进行判断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否则越弱故b正确c、根据安培定则,a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b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所以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n极故c错误d、读图可知,两只电磁铁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流经它们的电流是相同时,同时还可以看到,它们线圈的匝数是不同的,因此,本实验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主要考查了电磁铁磁极的判断,一定掌握右手螺旋定则的内容同时考查了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注意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c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d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分析】a、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c、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d、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感线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解答】解:a、图甲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图乙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所以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图丙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通电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所以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丁是动感线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7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时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b小球在b点,小球的速度最小c从a点到b点,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解答】解:a、a点是压缩弹簧后形变程度最大处,弹性势能也最大,故a错误;b、因为水平杆光滑,所以小球在a点时只受到弹簧向右的弹力,则小球由a向b运动时会加速运动,故b错误;c、小球质量一定,从a点到b点时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逐渐增大,故c正确;d、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弹性势能为0,小球到达b点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所以弹簧逐渐被拉伸,弹性势能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空烧杯的质量为35g,图a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b和图c分别是测量酒精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该方法测量酒精的密度偏小bb图中测盐水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62gc由c图量筒的示数测得酒精的密度是0.9g/cm3da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分析】(1)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沾着酒精,所以体积测量结果会偏小,进而影响到密度的结果也会偏大;(2)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根据=计算出石块的密度;(4)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解答】解:a、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沾着酒精,所以体积测量结果会偏小,进而影响到密度的结果、会偏大,故a错误;b、由图b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10g+2g=62g,故b正确;c、由图c知,酒精的体积为v=30ml=30cm3,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62g35g=27g,由=0.9g/cm3,故c正确;d、由图a知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是测量酒精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及密度的计算;测液体的密度,在初中物理中是重要内容,学习中必须掌握9如图所示,电梯内一弹簧下挂一物块,当整个电梯突然向上作加速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速度变大时其惯性增大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物块的重力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等于物块对弹簧的拉力d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4)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故a错误;b、当整个电梯突然向上作加速运动时,是非平衡状态,弹簧对物块的拉力大于物块的重力故b错误;c、弹簧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由于物块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非平衡力,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物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解答此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0如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m、舰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满载时的排水体积是6.75103m3b当舰载机着舰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c轮船靠改变自身体积来改变浮力d辽宁号航空母舰返航驶进淡水区后浮力变小【分析】(1)知道航母满载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2)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进行分析当舰载机着舰后,航空母舰的总重力增大,则浮力增大【解答】解:a、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f浮=g排=m排g=67500103kg10n/kg=6.75108n;由f浮=水gv排可得,满载时的排水体积v排=6.75103m3,故a正确;b、当舰载机着舰后,航空母舰的总重力增大;因为航空母舰仍然漂浮,浮力与重力相等,所以浮力变大故b错误;c、轮船靠改变自身重力来改变浮力,故c错误;d、辽宁号航空母舰返航驶进淡水区后,仍然漂浮,浮力与重力相等,所以浮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知道漂浮的特点,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正确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11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应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b把u形管中的水换成煤油实验效果更明显c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10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相同时间内左右两个透明容器中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之比为4:1【分析】(1)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q与i、r及t有关,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气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解答】解:a、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盒中空气的温度的变化导致盒中空气体积的变化,即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故a错误;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气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与液体的种类无关,故b错误;c、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 10的电阻丝后,电阻不同,且通过盒中电阻丝的电流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c错误;d、由于左右两容器的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左侧的电流是右侧的2倍,根据q=i2rt知左侧产生的热量是右侧的4倍,故q左:q右=4: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认识,并可以通过巧妙的实验来验证一些结论,同时在该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经常用到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为30,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闭合s、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至最左端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3w忽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6vb闭合s、s1、s2,移动滑片p,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5ac闭合s,断开s1、s2,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75wd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0.72w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为0.2a【分析】根据p=求出小灯泡l的电阻;(1)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根据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电源的电压;(2)闭合s、s1、s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电阻r1并联,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干路电流最小,根据p=ui即可求出最小电流;(3)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p=ui表示出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然后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4)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p=ui表示出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然后得出方程即可得出电流表的示数【解答】解:由p=可得,小灯泡l的电阻:rl=12;(1)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因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u=ul=6v,故a正确;(2)闭合s、s1、s2,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电阻r1并联,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p=ui可知:i最小=0.5a,故b正确;(3)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i=可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r=i2r=()2r=,所以,当r=rl=12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p滑最大=0.75w,故c正确;(4)闭合s,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uirl=6vi1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r=uri=(6vi12)i=0.72w,整理可得:50i225ai+3a2=0,解得:i=0.2a或i=0.3a,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二、非选择题13当车子深陷泥泞中,车轮往往会在原地打转而车体不会前进,此时,牵引力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若在相应的轮胎绑上一块木板(如图),慢慢踩动油门往往可以脱困这是因为木板增大摩擦力对于普通前驱轿车,木板应绑在前轮(“前轮”或“后轮”)上【分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解答】解:车子深陷泥泞中时,虽然车轮不断打转,但车子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牵引力和地面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两者大小相等;若在相应的轮胎绑上一块木板,在压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摩擦力会增大,此时慢慢踩动油门往往可以脱困;对于普通前驱轿车,木板应绑在前轮,使摩擦力增大的同时,根据力的作用相互性可以获得更大的反作用力故答案为:等于;增大摩擦力;前轮【点评】此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和力的作用相互性,体现了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4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另一侧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刚好得到了烛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使像提前形成【解答】解:(1)已知物距u=15cm,像距v=30cm,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放大;会聚;靠近【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1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实验时,选用初温和质量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60(3)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分析】(1)要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本领,需要取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该温度叫液体的沸点;(3)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量越小,物质吸热能力越强,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物体吸热能力越弱【解答】解:(1)要研究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因此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根据图象可知,当甲加热到60时,甲开始沸腾,并且温度保持60不变,因此甲液体的沸点是60;(3)根据图象可知,相同质量的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液体乙升高的温度低,因此液体乙的吸热能力强故答案为:(1)质量;(2)等于;60;(3)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探究实验,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若干次实验,数据如表:试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1.51013023101.5303652.51546102.53056152.545(1)请帮助小明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2)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6.7%(3)要探究滑轮组的效率跟物重的关系,应分析1、2、4三组数据(4)分析第3、4、5次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5)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本实验中的动滑轮重1.5n【分析】(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求出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然后连接滑轮组;(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功的计算公式与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效率;(3)要探究滑轮组的效率跟物重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需要对比的实验数据;(4)分析第3、4、5次数据,注意控制的变量和改变的量,得出结论;(5)根据f=(g+g动)计算动滑轮的重力【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滑轮组如图所示:(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效率:=100%66.7%;(3)要探究滑轮组的效率跟物重的关系,需要控制物体提升的高度相同,物体的重力不同,据此控制,应分析1、2、4三组数据;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相同;提起的钩码越重,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大,由此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重有关;(4)根据表格中数据,分别根据公式=100%可知,第3、4、5次的机械效率相同;因此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5)不计绳重和摩擦,由第1组数据,根据f=(g+g动)可知,g动=3fg=31n1.5n=1.5n故答案为:(1)见上图;(2)66.7%;(3)1、2、4;(4)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5)1.5【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分析、求滑轮组效率、绕滑轮组等问题,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求出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17小明“五一”出游拣回一块精美石头他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但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于是他根据自己所学的杠杆和浮力知识,找出细杆、细线、重物、口杯、水与卷尺(如图甲)设计实验:(1)架设杠杆,固定好支点,支点不需要(“需要”或“不需要”)在细杆重心让石头和重物分别挂在支点两侧,适当移动石头和重物悬挂点使细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用卷尺测量出石头悬挂点a与支点o之间的距离12.0cm;(2)保持重物悬挂点位置不变,把石头浸没于水中,并调节石头悬挂点位置,直到细杆恢复水平平衡(如图丙),测出石头新的悬挂点b与支点o之间的距离20.0cm(3)在丙图中画出石头的受力示意图(4)计算:若水的密度是1.0g/cm3,则该石头的密度是2.5103kg/m3【分析】(1)架设杠杆,支点可以不在细杆重心,此时杠杆平衡时仍然满足杠杆平衡条件,不过表达式要复杂一些;(2)保持重物悬挂点位置不变,阻力和阻力臂不变;(3)丙图中石头受到重力、拉力、浮力的作用,三力作用点在石头重心,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4)把石头放在空气中、浸没于水,得出对杠杆的拉力以及力臂,列方程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架设杠杆,支点可以不在细杆重心,理由:支点不在细杆重心时,整个杠杆受到的力有两侧物体的拉力、杠杆的重,杠杆平衡时仍然满足杠杆平衡条件,不过表达式应写为f1l1=f2l2+g杠杆l3这样的形式所以,支点不需要在细杆重心(2)由图和题意可知,应保持重物悬挂点位置不变,即阻力和阻力臂l不变;(3)石头受到重力、拉力、浮力的作用,三力作用点在石头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和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4)由图可知或为了便于分析,认为支点在细杆的重心,这样就不考虑杠杆的重在图乙中,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石loa=g重l,根据g=mg和m=v可得:石vg12.0cm=g重l,在图丙中,b端细线的拉力f拉=g石f浮,在图丙中,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石f浮)lob=g重l,根据重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石vg水vg)20.0cm=g重l,得: =1,化简可得: =,整理可得:石=水=2.5103kg/m3故答案为:(1)不需要;(2)重物悬挂点;(3)如上图所示;(4)2.5103【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分析题图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解得石块的密度是难点!18如图是小明测量额定电压为2.2v小灯泡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灯泡不发光时电阻约为5(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2)小明正确操作,从开关闭合记录第一组数据到小灯泡灯丝烧断记录最后一组数据结束实验数据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数电压(v)电流(a)10.90.1021.50.1632.20.2042.90(3)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创意产业与产品开发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面食调料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商直播基地智能化直播设备研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 道路安全活动培训课件
- 道路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课件
- 工程树木砍伐施工方案
- 专升本临床医学概论题库与参考答案解析
- 咨询方案兼职
- 2025年学习“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5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试题(附答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Unit1教案(含和译文)
- 机电一体化设计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牛津深圳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Geniuses Unit1 Wise Man in History话题作文期末复习
- DB37T 5151-2019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心电图机操作(课堂PPT)
- 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小提琴谱(带钢伴谱)
- 科远DCS系统方案
- 压力传感器(课堂PPT)
- 动物的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