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湄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共48分)1、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d、“父死子继,兄终弟及”2、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 )a、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b、皇权受到一定牵制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内阁决策国家政务3、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最能证明这项猜测的是 ( ) a、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商代遗址中出现牛骨 d、考古专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4、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是 ( )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恶 c、本善习远 d、非善非恶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无产阶级革命 b、国民革命 c、武装革命 d、民族革命6、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出现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指的是 (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7、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了 ( ) a、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b、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d、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d、洋务派与维新思想有共同之处8、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冲击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为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西学传入,旧思想旧观念受到冲击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a、 b、 c、 d、 9、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罗马法 ( ) a、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c、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0、19世纪末,一位中国外交家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美国的评述是 ( ) a、“举国上下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与选举,君权仍重”11、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增长停滞、物价持续猛涨的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上是 ( ) a、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b、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c、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放弃凯恩斯主义理论12、某高三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在一起寻找主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是 ( )a、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b、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 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根本上没有因果观点的科学文化,但却有辩证观点的史观文化。凭心论之,西洋在古代亦未尝不有后一种观点。因为前一种是由实验而出的,后一种则是诉诸“经验”(即阅历)便可成立的。所以后一种比较容易些。中国之所以没有科学乃是由于中国人从历史上得来的知识甚为丰富,足以使其应付一切,以致使其不会自动地另发起一种新的观点,用补不足。至于西方则不然。科学的产生虽不是偶然的,然而科学却始终在斗争中而滋长。所以西方文化是一个内部有冲突的文化,而冲突的发动力就是科学。有人说西方的全部文化史只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史。 张东荪科学与历史之对比及其对中西思想不同之关系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第一座高能加速嚣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2)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二中的两位科学家是怎样影响时代发展的?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9分)(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15、(15分)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湄江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1-5 bbdca 6-10 ddacc 11-12 ca二、 非选择题13、(25)(1)本质区别:中国文化是辩证观点的史观文化,由经验的累积而成;西方文化是因果观点的科学文化,由实验而出。(4分) 原因:中国文明延续时间长,拥有丰寓的知识,足以应付一切;西方文化具有内部的冲突性,是在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中产生的。(4分) (2)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5分) 表现: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势动者素质的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4分,答出两点即可) (3)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应。(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14、(12分)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 (1)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3)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 的朝廷” ,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4)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