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叹”与诗[文档资料]_第1页
“思”“叹”与诗[文档资料]_第2页
“思”“叹”与诗[文档资料]_第3页
“思”“叹”与诗[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思 ”“ 叹 ” 与诗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古诗十九首皆东汉末年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的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这就是它的来源概说。这些诗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恨和下层文人的落魄失意,既有 “ 思 ” 又有 “ 叹 ” ,这也是他们的几乎全部主题。 “ 思 ” ,并非 “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 它指的是诗中所抒发的 “ 思念之情 ” 。这一抒情主题在古诗十九首中有很多很细腻的 表现,十九首诗有一半是思妇之诗,写的就是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例如,行行重行行,这是 “ 古诗十九首 ” 的第一首,表现了女子思念远行异乡的情人。反复吟诵时,从它的低沉而凄切的韵律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 “ 相思之苦 ” ,就像 “ 一支首尾完整的题作 离别 的交响曲 ” , “ 忆别 远别 久别 疑虑 哀怨 正是它抒发 相思之情 的全部内容 ” 。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和 “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把那种 “ 相思情至极 ” 抒发得淋漓尽致。而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则是希望游子 “ 不忘本 ”“ 同类相亲 ” ,即希望他爱自 己家乡的亲戚、故旧乃至思念自己,这里含有两重 “ 相思之情 ” ,是诗歌达到的比较高的境界。 再如迢迢牵牛星就更是借写织女隔着银河思念牛郎的愁苦心情。这是一种遥远的相思,这种相思甚至是无尽的,可谓 “ 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 。 此外,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等都是抒发相思之情的诗。 “ 思 ” ,在现代新诗中有很多的表现。如徐志摩先生的 “ 再会吧,康桥 ” 虽然没有提 “ 思念 ” ,却都是在表明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类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诗歌写 “ 思 ” 的很多,直抒自己 的 “ 思念 ” 的也不少,而如古诗十九首那样借景物来抒发的则更是不胜枚举。借景抒情弥补了赤裸裸地写 “ 思 ” 的呆板缺陷,有了一种意象化的效果。当然,这些都是要借想象即 “ 神思 ” 来表现的,诗歌正是需要这一表现手法来抒发 “ 思念之情 ” 。 “ 叹 ” 从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来说: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灾荒严重,战乱、饥馑、屠杀、瘟疫,破坏了人们的生活安定,也动摇了人们的信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作出的抒发感情的诗就自然不自然地要写到 “ 叹 ” ,即对追求功名富贵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哀然的 “ 叹 ” 。 古诗 十九首的共同的主题就是 “ 咏叹人生 ” ,有生活上的牢骚与不平,也有时代的哀愁与苦闷。这里,“ 叹 ” 比 “ 思 ” 在诗中的表现力和渲染力更强。 回车驾言迈就是典型的表现这一主题的诗。诗人在人生的仕途上看到事物由盛而衰,感到 “ 逝者如斯乎 ” ,想到应当早建功立业,勿让时间流失,而这种打算被一种社会现实的黑暗所笼罩,因此全诗中有一种愁苦的心绪,即对人生、对世态的无奈的 “ 感叹 ” 。的确,诗人自己的志向与理想面对这社会与自然的双重阻碍时,哪能不抒发对失去人生归宿感的感慨与叹息呢? 而明月皎夜光则抒发了诗人 的另一种感叹。 “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感叹的是一种 “ 友情的徒具虚名 ” ,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作者以 “ 秋蝉 ” 自比,而用 “ 玄鸟 ” 比喻有得意人生的 “ 同门友 ” ,这正是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一些文人在有共同利益时 “ 义薄云天 ” ,而当他们在功名道路上竞争时就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当诗人领悟到这一事实时,不得不发出 “ 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 的感叹。 “ 自汉以降,风气或殊。考调审音,均归一辙。盖其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葬、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 叹之 ” , 正是对“ 叹 ” 这一主题在古诗十九首中的概说。 “ 思 ” 与 “ 叹 ” 的融合 这既可以说是诗的内容,又可以说是诗的艺术手法,在古诗十九首中这也有很多表现。 譬如写 “ 思 ” 的行行重行行就是如此。它是写了“ 女子思念远行异乡情人的 思 ” (这里前面已经讲过),同时,又有如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 的叹息,正是 “ 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 。而诗中“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这一句就更是两者的融合,它既有相思之情,又有感叹 “ 游子不顾反 ” 之意。 涉江采芙蓉更是 如此。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是一位漂泊异地的失意者对妻子的怀念,有相思怀人,更有慨叹 “ 长路漫浩浩 ” 之笔:首先是采芙蓉、芳草要赠送给对方;然后说自己思念的人在远方,表达了自己的“ 相思 ” , “ 望旧乡 ” 也是相思的表达;而后面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则是说彼此心同而身隔,表达了叹息的愁苦之情,从相思到叹息又到相思,把感情的真挚、相思的深切和感叹的愁苦写得惟妙惟肖。崔灏的黄鹤楼也是如此,既写了对人的思念,又有 “ 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的感叹。 当然,古诗十九首还有一大内容就是,这些相思怀人之作不少是从女性的角度下笔的,社会的、历史的原因都有。因而作品在写女性的不幸 “ 相思之苦 ” 时,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 “ 感慨与叹息 ” 。这种特殊情感的抒发也还是在 “ 思 ” 与 “ 叹 ” 这两大主题之内。 诗歌必定要抒情,而抒情也无非 “ 思 ” 与 “ 叹 ” ,这一点在古诗十九首中有全面的体现,为抒情的诗歌作出了表率。现代诗歌也无不如此:一部分 “ 相思 ” ,一部分“ 感叹 ” 更多时候是 “ 思 ” 与 “ 叹 ” 的融合之作,只 有这样诗才成其为诗,诗人也才称得上诗人。至于 “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