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教学设计[文档资料]_第1页
《滑轮》教学设计[文档资料]_第2页
《滑轮》教学设计[文档资料]_第3页
《滑轮》教学设计[文档资料]_第4页
《滑轮》教学设计[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滑轮教学设计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 .通过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 2.通过参与课堂活动 “ 比比谁的力气大 ” 以及 “ 找找生活中的滑轮 ” ,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滑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应用于生活 .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 “ 杠杆变形 ” ,了解定滑轮相当于支点在圆心的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支点在边缘的省力杠杆 . 4.通过参与活动 “ 组装滑轮组 ” ,知道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通过实验现象并运用力的平衡分析,能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 难点:滑轮的实质 . 三、设计思想 滑轮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机械,虽然平时同学们对此关注较少,但并不陌生,这有利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到 “ 生活中的滑轮 ” ,但学生对于滑轮的构造和使用特点了解不多,特别是将滑轮与所学的杠杆联系起来就更不容易,这使得 “ 动滑 轮可以看成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 ” 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让滑轮直观形象,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将一节内容设计为五大板块 “ 比比谁的力气大 初识滑轮 ” 、 “ 找找身边的滑轮 滑轮举例 ” 、 “ 看看手边的滑轮 滑轮构造认识 ” 、 “ 用用我的滑轮 滑轮特点和实质 ” 、 “ 组装滑轮组 滑轮组特点 ”. 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动 手能力,让学生通过下定义、找特点、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真正锻炼思维能力 . 四、教学资源 大支架 (高 2 米左右 )2 个、大滑轮 2 个 (配套粗线 )、重约 400 N 的包裹 2 个;滑轮 4 个、细棉线 2 根、铁架台 2个、弹簧测力计 2 个、钩码若干 . 五、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活动一: “ 比比谁的力气大 ” 1.两位力气大小相差不大的男同学通过扳手腕赛比较出甲同学力气大; 2.甲同学用图 1(a)所示的滑轮提升 400 N 的重物,没有能成功; 3.乙同 学用图 1(b)所示的滑轮提升同样的重物,较轻松完成! 请两位男同学扳手腕:甲胜乙败,说明甲的力气更大一些 . 甲乙都用一样的滑轮提升一样的重物,但甲失败了,乙反而成功了 . 其他同学激烈讨论: “ 好像不一样,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 ” ; “ 明显甲力气大嘛,肯定是装置的问题,但装置都一样啊,怎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 说明 :通过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对滑轮作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 (二 )引入新课 活动二: “ 找找身边的滑轮 ” 其 实,同学们看到的这个创造奇迹的轮子,我们称之为滑轮,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滑轮吗? 讨论后得出结论: 1.升国旗时,旗杆顶部有滑轮; 2.电梯梯箱顶部有滑轮; 3.吊车车臂上有滑轮; 4.提升建筑材料的起重机 . 说明 :感受物理跟生活的联系 . (三 )实验探究 活动三: “ 看看手边的滑轮 ” 1.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滑轮,请仔细观察,用语言描述你看到的滑轮 . 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帮助 能量来之 内部 . (12)(原创 )钓鱼岛升温 (焦点 /沸点 ).帮助 钓鱼岛属中日领土是非地, “ 升温 ” 表明人们关注程度加大;帮助“ 点 ” 有地方、温度两层意思 (猜中两个加倍计分 ). (13)必须抵制原子弹 (卷帘格:核反应 ).帮助 卷帘格是将谜底倒过来读的一种谜底变化格式,正扣法猜;帮助 原子弹为核武器的一种, “ 必须 ” 与 “ 应 ” 意同, “ 抵制 ”与 “ 反对 ” 意相近 . (14)(原创 )领队跟五个队员打招呼 (粉底格:连通器 ).帮助 粉底格须将谜底最后一个字谐读;帮助 “ 打招呼 ”可用 “ 通气 ” 替代, “ 五个队员 ” 暗示 “ 多 ” ,动作连贯 . (15)近在咫尺 (粉底格:绝缘 ).帮助 反扣法猜;帮助“ 咫 ” 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一咫,距离绝 (对 )(不 )远,将 “ 远 ” 谐读即扣谜底 (若没有谜格限制,正扣法猜,谜底为短路 ). 3.猜网络流行语 (16)给 “PM2.5” 取个中国名 (打一网络流行语:雾霾 /京尘 /尘世美 /尘惯吸 /尘疾思汗 /喂人民服雾 ).帮助“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 2.5 微米的固态颗粒;帮助 由名人、名言、称谓, 2 或 3 或 4 或 5 字谐音而成,幽默诙谐 . 穿 “ 物 ” 引 “ 谜 ” 竞赛活 动,从知识整合、学科渗透角度,尝试多元的教育方法,来实现学生素质培养多元化,窃以为高效课堂涂鸦,不禁推敲,好歹抛砖引玉 . 学生认真观察滑轮,边观察边与同桌交流讨论 . 学生举手回答: “ 一个周边有凹槽的圆轮子 ” “ 在使用时,用绳子绕着轮子转动 ” “ 轮子上有钩子,用来悬挂物体 ” 2.通过观察,你认为滑轮的构造有什么特点,你能给滑轮下个定义吗? 学生尝试回答: 周边有槽,能够在绳子的拉动下绕轴转动的轮子 . 说明 :培养学生观察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下定义不一定要求严谨到位,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 . 活动四: “ 用用我的滑轮 ” 老师: “ 甲同学一直很困惑,自己的力气明明比乙大,为什么自己拎不动货物呢?同学们用自己身边的滑轮试一试,看看谁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 1.学生自己组装定滑轮,如图 2(a),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 学生组装定滑轮,并通过定滑轮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 2.学生自己组装动滑轮,如图 2(b),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 小 . 学生继续组装动滑轮,并通过动滑轮提升钩码,测量出拉力的大小 . 3.你觉得这两种提升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1)像图 2(a)中这样,工作时,轴的位置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像图 2(b)中这样,工作时,轴的位置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 (3)利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利用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大小不 变; (6)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大小会随之变化 . 学生讨论回答: (1)图 2(a)中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动、图 2(b)中滑轮的位置会上升; (2)图 2(a)中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动、图 2(b)中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 (3)图 2(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力大小相等、图 2(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小于钩码重力大小; (4)图 2(a)中绳子斜过来拉动时,拉力的大小不变、而图 2(b)中把绳子斜过来拉动时,拉力会变大 ; (5)无论是图 2(a)还是图 2(b)中,只要加速提升重物,拉力的大小都会改变 . 说明 :这个环节,应充分放开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讨论、自己总结 .得出滑轮特点后,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甲乙同学比赛中甲失败的原因 . 4.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而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力? 学生思考、讨论,但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 教师演示实验:杠杆变形记 (1)杠杆变定滑轮 演示第一步:如图 3(a)所示,一根长绳子从有凹槽的水平杠杆 (中心被固定在铁架台上 )中穿过,一 段悬挂重物,另一端用手向下拉动 . 演示第二步:如图 3(b)所示,在重物提升了一点高度后,就无法继续提升了,怎么才能通过拉动绳子,让重物持续升高呢? 演示第三步:如图 3(c)所示,在直杠杆的两侧加上不锈钢凹槽半圆,用螺丝固定好,将绳子从凹槽中绕过去,拉动绳子 . 有的同学想到了滑轮是转动中使用,应该可以从杠杆的角度来分析,但还是不能解释清楚 . (2)杠杆变动滑轮 演示第一步:如图 4(a)所示,一根长绳子从有凹槽的水平杠杆底部穿过,一段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用手向 上固定 .在杠杆中心打孔处悬挂重物 . 演示第二步:如图 4(b)所示,在重物提升了一点高度后,就无法继续提升了,怎么才能通过拉动绳子,让重物持续升高呢? 演示第三步:如图 4(c)所示,在直杠杆的两侧加上不锈钢凹槽半圆,用螺丝固定好,将绳子从凹槽中绕过去,拉动绳子 . 学生发现:定滑轮原来是支点在中心的等臂杠杆 . 学生发现:动滑轮原来是支点在一侧的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 说明 :虽然学生暂时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说说他们的想法和疑惑 .用直 观的实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突破难点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解开滑轮实质之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四 )滑轮组 活动五: “ 组装滑轮组 ”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而动滑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