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1下列实验仪器中,主要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烧杯b塑料水槽c蒸发皿d铁架台2下列物质可作为氮肥的是()acacl2bca(h2po4)2cnh4hco3dk2so43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氢气c石油d天然气4水果、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油脂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生石灰作干燥剂d碘酒作消毒剂6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在稀硫酸中有h+和so42,所以稀硫酸能导电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弱b酸溶液可以保存在铁质容器中c用cuso4溶液、fe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8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9下列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方案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b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过灼热的cuo c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 aabbccdd10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次数实验前第1次第2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532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1下表是我国生活饮用水的部分标准项目标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化学指标ph:6.58.5,游离氯0.3mg/l,铁0.3mg/l(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2)若化学指标中的ph=6.7时,表明自来水呈 性;(3)生活中可用 来区别硬水和软水12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 价(填序号)a+3 b3 c.0 d+513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在二氧化碳、氢气两种气体中,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氢气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选用a时,有不足之处是 1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3)如图3所示,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3制得cacl2图中“”表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 ;反应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2)牛牛认为caco3经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经一步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 16数型图象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一种常见描述方法,根据下列图象进行回答:(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3)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ga物质17有c、al、c2h6、h2so4、naoh、nano3六种物质(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它们进行如下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c2h6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h2so4、naoh、nano3含有钠元素的是:naoh、nano3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请你参照的模式,写出另一种分类标准,并列出符合该标准的物质(从上面六种物质中选择): ;(2)请你完成鉴别h2so4、naoh、nano3三种物质稀溶液的实验方案:(查阅资料:nano3溶液为无色,呈中性)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18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一实验二(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填“b”或“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语言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三实验四(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19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图:(1)配置如图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c烧杯溶液中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为 ;(4)向e烧杯内加入54.4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6)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比为 2017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1下列实验仪器中,主要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烧杯b塑料水槽c蒸发皿d铁架台【考点】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烧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塑料水槽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c、蒸发皿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铁架台是用铁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可作为氮肥的是()acacl2bca(h2po4)2cnh4hco3dk2so4【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acl2不属于化肥,故选项错误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c3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氢气c石油d天然气【考点】h7: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分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解答】解:a、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氢气可用水来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c、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d、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b4水果、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油脂【考点】j4: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分析【解答】解: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a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生石灰作干燥剂d碘酒作消毒剂【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解答】解:a、活性炭作吸附剂,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碘酒作消毒剂,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6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在稀硫酸中有h+和so42,所以稀硫酸能导电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6u: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96: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a6: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a、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导电的原因进行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分析;d、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一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b、在稀硫酸中有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h+和so42,所以稀硫酸能导电,故b正确;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故c错误;d、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但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草木灰显碱性,所以将二者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两种会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弱b酸溶液可以保存在铁质容器中c用cuso4溶液、fe和ag三种物质可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3o4【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8h:铁锈的主要成分【分析】a、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b、铁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2o3【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抗腐蚀能力强,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能够促进铁生锈,因此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铁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因此酸溶液不能保存在铁质容器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把铁丝和银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时,铁丝表面附着红色固体,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fe2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8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b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c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考点】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和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它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它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酸雨,故不是理想的燃料,故错误;c因为硫化羰具有可燃性,所以不能做灭火剂,故正确;d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故正确故选b9下列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方案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b 鉴别co和co2 分别通过灼热的cuo c 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d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待没有气泡产生后,过滤 aabbccdd【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56: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93:酸的化学性质;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插入吸入的空气的木条正常燃烧,插入呼出气体的木条熄灭,可以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用玻璃棒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蘸取酒精的可以燃烧,蘸取水的不能燃烧,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0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次数实验前第1次第2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532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会与盐酸反应,铜不会与盐酸反应,然后结合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a、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次加入50g盐酸,固体减少2g,第二次加入50g盐酸,固体减少1g,所以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故a正确;b、第一次是2克镁和50克盐酸反应,第二次是1克镁和50克盐酸反应,所以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故b正确;c、第一次是2克镁和50克盐酸反应,第二次是1克镁和50克盐酸反应,故c错误;d、通过分析可知,剩余的物质2g是铜,所以铜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1下表是我国生活饮用水的部分标准项目标准感官指标无异味、异臭化学指标ph:6.58.5,游离氯0.3mg/l,铁0.3mg/l(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物理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2)若化学指标中的ph=6.7时,表明自来水呈酸性;(3)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考点】77:硬水与软水;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2)根据溶液ph值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分析判断;(3)根据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分析判断【解答】解:(1)根据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2)ph=6.77,呈酸性;(3)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会出现不同的现象,硬水加入肥皂水不易产生泡沫,软水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的泡沫;故答案是:(1)物理; (2)酸;(3)肥皂水12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nacl;(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na+;(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n2,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d价(填序号)a+3 b3 c.0 d+5【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1)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写出其化学式即可(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nacl+x+2h2o,反应前钠、氮、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2、4、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氮、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0、2、4、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nh4cl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1)4=+1,则y=3价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5价故答案为:(1)nacl;(2)na+;(3)n2;d13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在二氧化碳、氢气两种气体中,能用d装置收集的是co2;(2)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氢气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zn+h2so4znso4+h2;(3)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选用a时,有不足之处是在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密度来分析;(2)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3)根据在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易进入导管分析装置的错误【解答】解:(1)仪器a是长颈漏斗,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是用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此方法收集,氢气的密度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长颈漏斗;co2;(2)装置b适用于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故填:zn+h2so4znso4+h2;(3)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应在试管口并放一团棉花;故填:在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1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3)如图3所示,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进行分析;(2)根据图分析反应的实质;(3)根据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a为nh3,b为o2,c为n2,d为h2o,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解答】解:(1)“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2)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3)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判断a为nh3,b为o2,c为n2,d为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因此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一个铜原子;(2)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3)4nh3+3o22n2+6h2o15乐乐查阅资料发现cacl2可用作干燥剂他设计了下面的转化方法,用caco3制得cacl2图中“”表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参与反应的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cao;反应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2)牛牛认为caco3经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对比两同学的转化关系,我们发现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可以优化物质的转化途径写出物质b经一步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8m: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图可推测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考虑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解:(1)根据图可推测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分解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为cao;反应都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2)caco3经一步反应就可以转化为cacl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物质b经一步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1)cao; 置换(2)caco3+2hclcacl2+h2o+co2(3)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oh)2+co2caco3+h2o16数型图象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一种常见描述方法,根据下列图象进行回答:(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cl、h+(填离子符号);(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3)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升温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30ga物质【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分析】(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2)由图中数据可知,随着反应进行,容易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1)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及其过量的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故填:na+、cl、h+(2)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是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故填: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得到相同结论,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哪种原因导致的故填: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3)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由于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可用升温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故填:升温将t2时,a的溶解度是50g,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50g,降温到t1时a的溶解度是20g,因此可以析出30ga物质故填:3017有c、al、c2h6、h2so4、naoh、nano3六种物质(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它们进行如下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c2h6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h2so4、naoh、nano3含有钠元素的是:naoh、nano3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l请你参照的模式,写出另一种分类标准,并列出符合该标准的物质(从上面六种物质中选择):属于酸的是:h2so4;(2)请你完成鉴别h2so4、naoh、nano3三种物质稀溶液的实验方案:(查阅资料:nano3溶液为无色,呈中性)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考点】a2:物质的简单分类;9u:酸、碱、盐的鉴别;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l;属于酸的是:h2so4;属于碱的是:naoh,合理即可;鉴别h2so4、naoh、nano3三种物质稀溶液的步骤是:分别取少量溶液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a试管内溶液变红色、b试管内溶液变蓝色、c试管内溶液仍显示紫色;则a试管内溶液是h2so4、b试管溶液是naoh、c试管内溶液是nano3【解答】解:(1)故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l;属于酸的是:h2so4;属于碱的是:naoh,合理即可;答案为:al;属于酸的是:h2so4(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2)鉴别h2so4、naoh、nano3三种物质稀溶液的步骤是:分别取少量溶液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a试管内溶液变红色、b试管内溶液变蓝色、c试管内溶液仍显示紫色;则a试管内溶液是h2so4、b试管溶液是naoh、c试管内溶液是nano3;故答案为: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分别取少量溶液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a试管内溶液变红色、b试管内溶液变蓝色、c试管内溶液仍显示紫色则a试管内溶液是h2so4、b试管内溶液是naoh、c试管内溶液是nano3(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18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一实验二(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对比a瓶与c(填“b”或“c”)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结论是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用语言表示)【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三实验四(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考点】6x: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7q: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g5: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因为它们变瘪的程度不同;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干燥的不变;结论是:co2与水反应变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三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的缘故;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因为它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井下监控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本
- 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 防撞墙吊篮施工方案(五)
- 高新技术项目可研分析服务协议2025版B版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版
- 2025年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文件印制资料协议书
- 贴牌茶叶委托协议书
- 基因编辑效果长期追踪芯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搪瓷釉料搅拌自动化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3年高考(重庆卷)优秀及满分作文
-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 GB/T 10782-2006蜜饯通则
- 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讲义课件
- 个人所得税APP培训课件
- 卡车基本构造专业知识课件
- 教学成果奖申报技巧课件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课件
- 取、弃土场作业指导书
- 基桩完整性试验检测记录表(低应变法)
- 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