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4小题作答。)(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 屈原离骚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势,曹操站在船头“,”,可谓“一世之雄”。(苏轼赤壁赋)(3)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诗经氓)(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二、文言文阅读(23分)(一)课内基础知识(15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b.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能:不到,不及。c. 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光亮。d. 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2)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译文: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极致之景就更少了。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也后悔那时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译文: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译文: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和:唱和,同声相应。b.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d.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疑其有改悔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 皆白衣冠以送之 以其无礼于晋c.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 仆所以留者 所以游目骋怀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b.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d.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二)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5分)(一)课内基础知识(6分)6.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2)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孔雀东南飞)(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二)课外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落日郡西斋望海山 【梁 】 萧子云渔舟暮出浦,汉女采莲归。夕云向山合,水鸟望田飞。蝉鸣早秋至,蕙草无芳菲。故隐天山北,梦想日依依。【注释】此诗当作于大同七年(541)作者出为东阳太守之后。海山:泛指远离京都而近海滨的地区。故隐:归隐。天山:此指钟山,因在京都(今南京市)故云。7.诗歌中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5分)8.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情与景的关系。(4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912题。(25分)十月的玉米地十月的玉米,熟了。这情景,如诗如画,几米阳光潋滟在玉米地里,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国度。这个世界,是秋歌的演奏,玉米叶儿在歌声中轻轻舞动小手,顺着节拍,光影流转,上演一场精美绝伦的华尔兹。十月的玉米香,近了。玉米香,弥漫在村落的每一个角落里,在乡村清新的空气里肆无忌惮地传播着,沁人心脾,甚至让人的嗅觉里也残留着那种淡淡的香味。乡亲们的眸子里充溢的都是金黄的玉米粒。他们小心地把玉米写成一首小诗,然后牢记在心里。阵阵玉米香化成了千年老白干,让乡亲们醉得酥麻、舒畅。月光下的玉米地,很美。一轮明月在浅蓝的天幕上和整个玉米地对望,那天地间垂撒着的清辉,托寄着月儿的一片深情。壮硕的玉米棒子在朦胧的月色下闪烁着梦幻的光芒,并且这些光芒“哗哗哗”地连成一片,蔓延到天边,与月对饮,共赋秋韵。看,月色里,一位中年农妇远远地从田埂上走来了。她依旧顶着白天戴的那顶草帽,盘起的发髻藏在草帽里面,但偶尔还是有几根不安分的头发调皮地探出头来,看看那外面的世界。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岁月的痕迹已在她原本乌黑的头发上洒下了一把白色的盐花几根白发飘散,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她伸出一只手抚摸着埂边的玉米棒子,棒子上长出的“胡须”轻轻挠着她的手,可她早已布满老茧的手早就不能察觉到那微妙的感觉了。黄灿灿的玉米粒十分饱满,一粒挨着一粒,一排靠着一排,像一群渴望回家的孩子,迫不及待,焦躁不安。她轻轻地摩挲着玉米杆、玉米叶、玉米棒、玉米粒,像摩挲着自己的儿女。她温柔的目光掠过玉米地,玉米们就像感受到了母亲的注视,要瞬间就投入她的怀抱。这时,几只觅食的夜鸟盘旋在空中,它们的影子投在玉米地里,也投影到了她的心头。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在母亲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收获的场景:人们背着背篓,戴着草帽,哼着歌谣,猫腰钻进玉米地,霎时便没了踪影,只能听见那独属收获的天籁之音。那里,农人用最虔诚最古老的方式收获劳作。晶莹的汗水滴入土壤,但它们绘画出来年的甘霖,滋养着玉米新苗。这,就是藏在母亲心中的图画。这样的劳作是辛苦的。一天下来,母亲的手上总会添几个新的水泡,肩上总会多几道印痕。可是在母亲的心里,她认为这才是农民,农民就应该是这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她的生活写照,“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她的劳作方式,“挥汗成雨”则是她最本真的表达。母亲又想起多年前的一天,玉米地依旧是现在的玉米地。听说连绵的秋雨即将抵达,我们全家人都动起来了。于是,一场抢收玉米的战斗拉开了帷幕。一排排玉米棒子齐刷刷地倒下,笑吟吟地躺在了背篓里。十月,“晒秋老虎”的太阳烘烤着我们,但汗涔涔的皮肤上却可以辨清我们的一张张笑脸。终于,在秋雨到来之前,我们抢收完毕,坐在自家的吊脚楼上,望着那濛濛雨幕,心里乐开了花。四季的变换赋予了土地最为神奇的色彩,而秋日虫鸣则是母亲心中不变的风物,是最动听的乡村音符。母亲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饥饿了。但许多年前那饿得昏天黑地的感觉她从来就不曾忘记。那是怎样的一段岁月啊!缺米少粮的生活,一对儿女被饿得很瘦很瘦。最令人心痛的,是冰雹过后的五亩五分玉米地就只有几株残苗了。看到这些,母亲不知道背着孩子和丈夫哭过多少次。听到孩子叫“饿了”,却难为“无米之炊”,那种心情她记得清清楚楚。但农民的泪水,只能为土地而流。泪流过后,生活还得继续。田里的苗没有了,但还得想着法子种,因为总有收获的那天!现在,深秋的风吹得玉米左摇右摆,玉米棒你碰我我碰你地发出“沙沙”声,好像在同母亲对话,诉说着心里的秘密。母亲在这里安静地站着,她深深地陶醉了。饥饿的日子已经远走,但母亲的心底里一直有一种东西像玉米一样藏在那里,这些心底里的玉米还会时常被母亲翻出来小心翼翼地晾晒。夜被月色笼罩着,渐渐地深得不见底了。母亲回过神来,慢慢走向了回家的路。母亲轻轻走过,只见她的身后一朗清辉,一腔柔润,一片收获,一地深情。 (有删减)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和烘托等,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使文章行文流畅,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b.文中的母亲勤劳、质朴,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展示出母亲的高贵品质。c.“藏在母亲心中的图画” 指的是一幅秋天收获的场景,它是农人的一种期盼,也是农人的一种古老而又虔诚的劳作方式。d.文章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灵活而生动地描述了母亲的生活,抒写了对母亲的深切情怀。e.本文的结尾是一个玉米地的特写镜头,母亲、月夜与玉米地融合在一起,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10.文章开头有关玉米成熟、玉米清香以及月夜玉米地等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概述。(6分)11.本文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12.作者在文中综合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举例并简要赏析。(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9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3分)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曾以夸夸其谈的词句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巴黎圣母院篇幅较长,开头描写涉及了许多细节,刚开始读会觉得五光十色,有点繁琐,只要耐心读下去,就会被吸引住。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记叙散文,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善意的误会飞入了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他不以为然。他没有时间来分辩,他宁可含垢忍辱。白杨树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a. b. c. d.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演讲,是传播知识、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力桥梁,对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b2003年10月15日9时,这个不同凡响的时刻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第三个世界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有能力将航天员送入天空的国家。c.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改善并提高概括能力。d.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称氏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立春这天,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又称“啃春”。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 “立春”不仅是个重要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中国民间将其称为立春节。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除“咬春”外,中国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a. b. c. d.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 。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也会影响阅读效果。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 ,念起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优美的享受。17. 请仿照划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通顺、连贯,修辞一致。(6分)点亮心灵的灯,燃烧孤独、寂寞、凄冷和荒凉,让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活力;点亮心灵的灯, ;点亮心灵的灯, 。 六、作文(60分)18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请以“阅读的乐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任选4小题作答,每空1分)1(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3)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4)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5)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6)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二、文言文阅读(23分)(一)课内基础知识(15分)2.(1)c (2)c3.(1)d (2)c (3)c(二)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4a5.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虽”,虽然;“本”,原本,本来;“素”,平时,平素;“秉政”,执政,掌权;“为”,担任。每处1分。)【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河内人。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担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加之)李德裕平时待他就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就起用他担任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阂、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成为王茂元的僚属以后,李宗阂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没有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执掌朝政,令狐绹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三、古代诗歌阅读(15分)(一)课内基础知识(6分)6.(1)引用、借代 (2)比喻、铺陈 (3)比兴 (每题答出一点即可得分)(二)课外古代诗歌阅读(11分)7.渔舟采莲图(渔人傍晚出湖打渔,采莲女劳作归来);暮云山鸟图(夕阳西下,彩云遮向山头,水鸟在田间飞舞);虫草秋意图(早秋已至,秋蝉鸣叫,香草凋零,秋意渐浓)。(答对2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每点只概括不分析得1分。)8.诗人在此诗中描写了傍晚湖滨西望所见优美景象。诗人看到秋季湖上风光、山田奇景及秋蝉衰草这些景物,触景生情,引发了自己的思归之意。(答出情景关系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如果答借景抒情,结合具体的诗句,言之成理也可得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9.cd(d3分,c2分。a项烘托不是表达方式;b项没有心理描写;e项是母亲的特写镜头。)10.渲染了气氛,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优美的意境。为下文母亲的出场做了铺垫,烘托了母亲这一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