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间的主人[文档资料]_第1页
做时间的主人[文档资料]_第2页
做时间的主人[文档资料]_第3页
做时间的主人[文档资料]_第4页
做时间的主人[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时间的主人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他们的世界里,时间往往和具体的事件结合在一起,譬如天亮了、天黑了、吃饭了、该睡觉了 他们对时间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遵守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 1 培养孩子遵守时间约定 镜头聚焦 “ 言言,睡觉时间到了! ” 言言目不转睛地看着动画片 说: “ 还早呢,我再看一会儿。 ” 可过了好久,言言还是没有关电视的意思,妈妈只好强行关了电视,言言拽着妈妈又哭又闹 在生活中,当孩子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时常常会忘记了吃饭、睡觉等该做的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当他们面对那些新奇、好玩的东西往往时会变得没有节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他们感受不到时间的约束力。 我有妙招 感受时间 年幼的宝宝对时间的感悟基本上是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时间词汇与孩子的具体活动结合起 来,比如问宝宝: “ 你什么时候起床? ”利用图书里有时间意义的画面,让孩子说说画面上的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根据昼夜的变化、花革的特征让孩子掌握日夜、四季等时间概念,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存在,感受时间就在他们身边。 做个约定 家长有意识地与孩子约定活动的时间,比如吃饭前约定:按时吃完饭,可以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连续三天早晨都能及时起床的话,周末可以去动物园等。家长要保证每次都能说话算数,让孩子体会到守时带来的好处,他们做事情就会逐渐守时守约了。 闹钟帮忙 越小的孩子,自制力越差 。闹钟能代替父母的权威,提醒孩子遵守时间约定,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在做事情之前(尤其是那些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事,如看动画片、玩玩具等),先跟孩子协商好时间,并用闹钟定时,时间一到,闹钟,就会提醒该停止了,耍赖也没有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休会到做事需要一定的时间控制,从而养成自觉遵守时间的习惯。 游戏时间 感受一分钟 目的: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准备:闹钟 1 妈妈给闹钟定时一分钟,然后和孩子一起闭上眼睛等待铃声响起。 2 与 孩子讨论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比如玩玩具、吃饭、上厕所等),然后用闹钟定时,大家试着做其中的几件。 3 通过感性的认识,让孩子意识到时间很宝贵,要珍惜时间。 建议:如果孩子会数数,可以鼓励孩子用数数来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尽量将模糊的时间词语换成具体的时间词语,如把 “ 看一会儿电视 ” 换成 “ 看 15分钟电视 ” ,把 “ 快点吃饭 ” 换成 “20 分钟内把饭吃完 ” 。 2 培养孩子有效利用时间 镜头聚焦 早上,妈妈好不容易把萌萌从被窝里拉起来,让她赶紧起床,萌萌却不知 道赶紧穿衣服,她发了一会儿呆,玩了一会儿布娃娃,面对妈妈的催促,丝毫不知道抓紧时间。 一日常规中,像起床、吃饭、睡觉这些每天必须做而又如此简单的事,为什么宝宝总是拖拖拉拉,没有效率?那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时间是有限的,体会不到时间的珍贵。此外,他们只是根据爸爸妈妈的要求做事情,只要按大人们说的去做就好,才不关心现在磨磨蹭蹭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反正该吃饭了有奶奶喂,该睡觉了有妈妈哄,家长的呵护备至使宝宝对时间始终懵懵懂懂,自然不会有效地利用时间。 我有妙招 认识时间 研究表明 ,宝宝一出生就有时间知觉,但一直到大班,幼儿对时间的估算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四五岁的孩子对数字已经有所认识,父母可以利用现有的钟表或自制有趣的钟面模型,和孩子听一听钟表的滴答声,利用数数的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度:让孩子认一认高矮胖瘦不同的指针三兄弟,拨一拨钟表,告诉孩子当指针指到某一数字时,是几点钟,该做什么事了。 游戏时间 时间银行 目的:体会时间的有限性,改变做事磨蹭的习惯 准备: 2 个纸盒,在一个盒子上标明 “ 时间支出银行 ” ,另一个盒子上标明 “ 时间收入银行 ” 过程: 1 说明规则:依据孩子能力规定活动时间,比如 15 分钟穿好衣服,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把剩余的时间写在纸条上放入 “ 时间收入银行 ” :如果延后了,就把超出时间写在纸条上放入 “ 时间支出银行 ” 。 2 一周汇总一次,如果有结余时间,周末就可以 “ 取出 ” ,自由安排这些时间,反之,则扣除相应的玩耍时间。 建议: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可以让幼儿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放手让孩子自主支配时间有利于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父母观察孩子平时在哪些活动中喜欢拖拉磨蹭不讲效率,利用好游戏规则 ,在游戏的过程中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利用故事 生动的故事胜于枯燥的说教。古今中外珍惜时间的名言故事不胜枚举,如鲁迅说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利用走路的时间学习外语。也可以搜集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比如迟到的孩子、再见了,拖拉等,利用 “ 惜时 ” 的故事向孩子传达 “ 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 ” 的道理。 竞赛游戏 竞赛类游戏不仅能让孩子改变磨蹭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比如家长和孩子比赛, 看谁出门时穿鞋子快,玩完玩具后谁能把玩具迅速地收拾好,家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计时,完成后告诉孩子用了多长时间,如果孩子比以前有进步,要适当地表扬,做完游戏后孩子和家长还可以一起反思:在游戏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影响了速度。如何改善。 读儿歌,识钟表 时针和分针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 分针跑完一满圈,时针刚跑一小段。 认识钟表 分针长,时针短, 1 到 12 团团坐。 伸出手指数一圈,六格共高 12 个。 1 大格, 5 小格,一圈小格 60 个。 1 小时等于 60 分,珍惜时间别挥霍。 3 培养孩子有计划地安排时间 镜头聚焦 欣欣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也是个让妈妈头疼的孩子,因为她在该练琴的时候要看书,画画的时候要看电视,做事情漫不经心,经常虎头蛇尾。 很多孩子做事没有计划性,这让家长们不知所措,特别是对于那些即将入学的孩子们,怎样才能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去适应将来紧张有序的小学生活呢?时间具有顺序性,比如太阳的晨升夕落,四季的交替变化,这就要求人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有 秩序地生活,但孩子很多时候没有秩序感,他们不会主动去想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做事没有计划,临时抱佛脚往往是孩子们的通病。 我有妙招 日程表 日程表可以让抽象的时间具体化,有利于让孩子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事用多长时间,增强孩子时间的计划性。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张简单的日程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久时间,吃早餐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可以和孩子商量后作出合理的安排。试行一段时间后可以略微调整,逐渐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 习惯。每天都有具体的行动目标和规划。 支配权移交 要想让孩子真正学会安排时间,就要放手让他自己规划时间。家长可以列出一天活动让孩子来排序,比如今天的活动是写作业、练琴和去公园玩,如果孩子排序合理则可以按他的想法进行活动,如果不合理则要讲清楚排序的原因。等孩子能熟练安排家长给出的任务,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来支配一段时间,锻炼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游戏时间 生活排排序 目的:感受生活的顺序性,在事件的变化中体验时间的流动性 准备: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几个事 件图卡,例如起床、穿衣、洗脸、吃东西等 过程: 1 先和孩子聊聊一天的生活都做了哪些事情。 2 让孩子依照自己一天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