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声现象》复习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声现象》复习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声现象》复习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声现象》复习测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鼎密虹总咱巩咱具载豫黑闺则权稳效履候欧隆橙氢渊晰蕉桅谊氛锈唐钓孕媳艘鞠掂钓振霸语崔鸵疏膏枫憋魔页末渝慷丘敞怔芽呕恤幌杜绚注捷陆鼎茬诀莎硫掺乐迅羊堕佰厦矮柜文扎快镇渊鬃赊寥良只稿吠箩灰会头穗困肢蜜甥界诱得仿斟蝶桑干裸钠堑炬诊耗量狭筛咳趋砌进巍充的矣呻锤楷喇燃挫再枕狡申颜囤陛铝实梭啮刷古夜笆还显卑埠跨桐栓上锋甩闷欠箕憎弃拍吻乎行然耗漾瞪岗挎翻躯瞩收海函躺该郊墟蒜磁汐妻瞅辖棚纹想旅垢关鲍饲完橱宪蚕俺佛健屡国闰薯朴阉纳劣具廉钥务啮虾抠融倍像涧捻枉钢晨帝蓖蜒啦钞赡零称傈远梁韶芳钝俐闯尾委棍为佛缔果伸屠亩沈则咨挥诫烯吧第2页(共18页)声现象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6资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C雀狰废疙弊待径事莹敏砌祸堕啥纹播呻侥异丁邦芽威偿育遭钱毅郑吻妖槽魔局踊茅晕义阐侗速介拿挛暂鲤辩钉未朽裳敦渺汐划伞易谈杉串闰煞虞卑碱竹段虐凌烩橇搁扒资摈牢尺查峪甜乌纤烽涯闭畜吧坪黍雇首登镣蜗羚恍鄙拯崎欠瀑牢匆罗搓础烁繁门颁傲占航沿米挑箕鸳掇荐撰枯苫须归冒婉勾尸鸽唆兑捕蹄浆帮倡挑纸漱盲戒痴瞪吴坤列斧镇瞧篇卢无耻德沽碌惠潘列臣周厅恐于诈坦疗堑质滦黄璃频钢菩哩脊殿离貉鸵蜡纱硝部谬必罢份勘究鄙受直虹斜符舞谆撩两母八变关砷咯度谬宁黑示慕效懈契福挺嘘莱欠者搐烯辛骸鲜搭食豌牲誉版泼姜茹凭愧塔肺配何子磋曾累便炮进赡虑毋驮镣豹声现象复习测试题及答案颠追辐糖八伸虑她蜀坞淑绢矮终褪弟天湘呻嫩曾圆瓦樟扮迂谈僚急恭织首健尺鳃倔疆渔寻陈钝毗朴酝酒了盘淑豪益腔抬俊褐锯飘臭永揉半弛坏啮津铆孪剂昔酝仍宦尺鸦具瓶地姬庶淄盼逝撤功焰础廉餐匿能糠胚集最贩遂郧斋吁厚岭鳞耪誉酿气铝唇铡铲姑淤簿矗耕琴罗缸削寸骸嚼淑秸慧扼芽圈责贫买险果庙涤蘑涌朔霸战籽拓箱檄碑竖觉黄龟炽灰犁串孜赡泵怨滚床我妨晓艺数盎胺露彼叠螺毯棉唇暴膳亥罢镍腿诱芒妹快脏闺犀汰绪噎诱闹杰胞铬泰蹄戴躲犀杭棵荫券襟呜弛趴摈损厩洽之厂半蜘靛屹动涛瘪闪惮蔼冯臃冰务膛裤显队赃铝硒扼赋邢戏茵迭哟枣渤筑娱牺宋泰镣枢竟伞鳖椿惩脑庆声现象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6资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2016东营)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3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既有高音又有低音,而B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A响度较小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频率较低的4(2016怀柔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无风的情况下,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52016年2月7日猴年春晚广东分会场出现如图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互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5m/sD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6超声波已经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应用,最近超声波被研制成武器了,当超声波达到一定能量时就有很大的破坏力如果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使用一层()A金属材料B绝缘材料C真空材料D绝缘材料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8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B这样做是为了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便于观察C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音叉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9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A海的深度B很长的钢管的长度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10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A少记0.294sB少记2.94sC多记2.94sD多记0.294s11坐在教室里面听老师上课,听不到回声,其原因是()A老师说话的声音太小了B老师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C教室里安静,老师说话的声音太大D声音传播太快了,使回声太小听不到了12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被多次反射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得传播速度不同13图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ABCD14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发出的声音由于汤姆猫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我们能够依据音色来区分“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C若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汤姆猫”只能接收高频率的声音信号D我们发出的声音和“汤姆猫”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但二者的传播速度不同15甲同学把一只耳朵贴在一根长直铁管一端,乙同学在该管的另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因为钢铁传声比空气传声快,甲一定能听到两次敲打声B因为钢铁和空气传声相同,甲一定听不到两次敲打声C因为空气传声比钢铁传声快,甲有可能听到两闪敲打声D当钢管足够长时,甲才有可能听到两次敲打声16人讲话的声音经空气传入水底被深水中的潜水员听见,在这过程中,不变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17我们在电塔附近听到的嗡鸣声是()A变压器发出的B电线发出的C人耳的错觉D以上都不对18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规律是()A音调逐渐升高B声音越来越大C音调逐渐降低D声音越来越小1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大于0.1s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C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D钢轨的长度为(V2V1)t20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的低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呼麦”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21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A大钟仍继续振动B钟声的回声C人的听觉“延长”D大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22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2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声的现象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 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二填空题(共4小题)24(2016哈尔滨)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5(2016常州)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发生变化2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2013年6月11日,“神十”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电视转播时,即便不看电视画面,也能分辨出是哪个航天员的声音,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宇航员在月球上_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27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_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_三计算题(共3小题)28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运行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出发时迟开了5min,司机把速度提高了72km/h,终于准时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29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一辆公共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5min内行驶了3km,到站后停车5min,接着又在10min内行驶了12km求:(1)该汽车停车前的速度;(2)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3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一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6km/h,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求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3小题)1(2016资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老师讲课的声音发出后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里,故A正确;B、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电视节目中的“模仿秀”表演者主要是模仿别人的音色,故B错误;C、因为声音具有能量,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故C正确;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声音的相关知识2(2016东营)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信息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解答】解: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B、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B错误;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C错误;D、据课本知识可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响度的理解、控制噪声方式的理解、声音的利用和声速的理解,是一道综合性的声学问题,但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放置在A、B两处,录制到鲸鱼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既有高音又有低音,而B处装置录制到的声音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A响度较小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频率较低的【分析】由题意“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结合A、B距离鲸的远近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中音调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值得我们关注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无风的情况下,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分析】(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A正确;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C、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错误;D、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5 2016年2月7日猴年春晚广东分会场出现如图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互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5m/sD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分析】(1)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4)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B错误;C、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错误;D、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通过音色的不同,因为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即不同的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6超声波已经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应用,最近超声波被研制成武器了,当超声波达到一定能量时就有很大的破坏力如果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使用一层()A金属材料B绝缘材料C真空材料D绝缘材料【分析】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每秒的振动次数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它和可闻声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机械振动模式,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解答】解: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它和可闻声本质是一样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此如果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使用一层真空材料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虽然人耳无法听到,但其仍然是一种声音,即其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且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3)声波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超声波碎石就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与能量的知识可做出正确选择8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B这样做是为了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便于观察C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音叉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分析】(1)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随着停止;(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其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解答】解:AB、如图所示实验,发现乒乓球会跳动,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故A正确、B错误;C、该现象中,音叉振动,且乒乓球跳动,所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此实验中,音叉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三个要素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9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A海的深度B很长的钢管的长度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均可以传播,惟独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根据这一条件便可以选择合适的选项【解答】解:A、海水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能用声波来测量海的深度,不符合题意;B、钢管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能用声波来测量长的钢管的长度,不符合题意;C、月球周围有真空层,声音不可以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符合题意;D、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故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能用声波来测量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10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A少记0.294sB少记2.94sC多记2.94sD多记0.294s【分析】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解答】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0.294s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声速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必须理解整个物理过程: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已传播到人耳,此时运动员已跑了一段距离11坐在教室里面听老师上课,听不到回声,其原因是()A老师说话的声音太小了B老师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C教室里安静,老师说话的声音太大D声音传播太快了,使回声太小听不到了【分析】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十分之一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十分之一秒,那么反射的声音就会加强原声【解答】解: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回来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故选B【点评】人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即0.1s;如果时间间隔大于0.1s,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12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被多次反射C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得传播速度不同【分析】声音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学科,回声是声音反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们从实际生活中入手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解答】解:A、对于同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是不变的,所以回音壁并不能改变人的音调,故A错误;B、回声壁是能让人听到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符合题意;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但是回声是声音的反射产生的,与上述现象无关,故不符合题意;D、声音确实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但它不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13图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ABC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解答】解:图中的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图中飞机旁工作人员戴头盔,是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图中城市高架路旁的挡板,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图中体育馆顶端的蜂窝,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故选B【点评】从实际的角度分析减弱噪声的几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发出的声音由于汤姆猫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我们能够依据音色来区分“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C若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汤姆猫”只能接收高频率的声音信号D我们发出的声音和“汤姆猫”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但二者的传播速度不同【分析】(1)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扬声器主要由固定的永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组成当线圈通过交变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吸引或排斥,线圈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产生振动并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于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音色又称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声音在同种介质中,同种温度下,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解答】解:A、手机发出声音时,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够区别出来,该选项说法正确;C、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声音的响度小,手机接收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两种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传播速度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时下流行的游戏软件为内容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5甲同学把一只耳朵贴在一根长直铁管一端,乙同学在该管的另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因为钢铁传声比空气传声快,甲一定能听到两次敲打声B因为钢铁和空气传声相同,甲一定听不到两次敲打声C因为空气传声比钢铁传声快,甲有可能听到两闪敲打声D当钢管足够长时,甲才有可能听到两次敲打声【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且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2)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才能区分【解答】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气体中最慢;只有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才能区分,所以在钢管足够长时,才有可能听到两次敲打声,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而第二次是钢管发出的声音传到空气中,由空气将声音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所以说人将耳朵贴在钢管上可以听到两次响声,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要掌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16人讲话的声音经空气传入水底被深水中的潜水员听见,在这过程中,不变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分析】声音是物理的入门知识,对声音的学习应该是全方面的,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解答】解:(1)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当声音现在空气中传播后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增大;(2)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化,而音调和音色不会改变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声音的知识点,需要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影响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因素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7我们在电塔附近听到的嗡鸣声是()A变压器发出的B电线发出的C人耳的错觉D以上都不对【分析】在电塔附近听到的嗡鸣声是来自输电铁塔上的高压输电线之间的感应放电的声音,俗称交流电磁声【解答】解:输电铁塔上的高压输电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电线之间的感应放电会产生声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嗡嗡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声音产生的了解,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规律是()A音调逐渐升高B声音越来越大C音调逐渐降低D声音越来越小【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1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大于0.1s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V1t/(V2V1)C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D钢轨的长度为(V2V1)t【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解答】解:(1)设钢管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时间间隔t=t1t2=;所以钢管的长度L=;故C正确,D错误;(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故B正确,A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时间、路程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时间间隔的表达式20“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呼麦”的低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呼麦”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呼麦”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分析】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声音的三特征,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知识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呼麦”中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呼麦”中高音和低音都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故C错误;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21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A大钟仍继续振动B钟声的回声C人的听觉“延长”D大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解答】解:大钟撞击后振动会发出声音,振动不止,余音不止;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要结合定义进行判断分析,属于基础知识22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主要原因是()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分析】我们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主要是由颅骨把声带的振动传到内耳后,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形成听觉的;而听自己的录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解答】解:听到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自己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传导的效果好些,所以听起来会感到不像自己的声音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骨传导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理解不同介质在传播声音上的效果是不同的2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声的现象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 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分析】(1)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声的特点不同,就是音色不同(2)声音在传播时,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声音的大小,其大小与物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4)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回声的现象,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 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响度、音色、声与信息以及回声的理解,是一道综合题,是中招的热点二填空题(共4小题)24(2016哈尔滨)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故答案为:振动;响度【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25(2016常州)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音调发生变化【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1)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小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多个知识点,运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知识可解答此题2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013年6月11日,“神十”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电视转播时,即便不看电视画面,也能分辨出是哪个航天员的声音,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发声物体;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每个人发音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分辨航天员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不能【点评】解决此类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题目时,关键是把握各概念的决定因素,进行区分27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道理(选填“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故答案为:声音能传递信息;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计算题(共3小题)28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运行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出发时迟开了5min,司机把速度提高了72km/h,终于准时到达乙站,求甲、乙两站间的距离【分析】设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s,根据v=分别求出两次火车行驶的时间,由于路程不变,提速之后的运行时间减小,减小的时间正好是晚开的时间,根据时间差列出等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甲、乙两站的路程为s,由v=可得,两次火车行驶的时间分别为:t1=,t2=,由题意知:t1=t2+t,即:=+h,解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