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BiZ-WiZ杯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承 诺 书我们仔细阅读了第三届BiZ-WiZ杯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的竞赛细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0259 参赛队员 (签名) :队员1: 李慧兰 队员2: 周小英 队员3: 欧娜 武汉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三届BiZ-WiZ杯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组委会15第三届BiZ-WiZ杯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编 号 专 用 页选择的题号: B 参赛的编号: 10532002 (以下内容参赛队伍不需要填写) 竞赛评阅编号: 第三届BiZ-WiZ杯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邀请赛题目: 免费自行车交通系统服务网点布局规划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绿色出行已成为一种趋势。公共自行车(免费单车)正越来越受到市民及外地游客的青睐。自行车服务网点设计问题是一个离散的最优化设计问题。为设计出最优化网点布局,根据所给信息,我们建立了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一:要建立评价标准需考虑影响网点布局的评价指标,对此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将整个城区分为八个区域,考虑每个区域对网点和自行车数的需求量。综合分析评价准则为交通枢纽、人口流量、人口密度、面积、返还车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分别算得各个区域的权重,从而确定各区域网点数和车辆数。要评价现有网点和车辆数,通过计算现有网点、车辆数与模型一所得的期望值的偏离程度,设定一个最低偏离标准,从而判断其是否合理。模型二:在有限资金下,最大程度服务居民,建立最优化公共交通体系,可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利用matalab计算,在资金一定及网点间距限制下求得最优解。一、关键词交通枢纽、人口流量、层次分析法、多目标线性规划二、模型假设1、 湖泊,小山区域无人居住,假设不设网点2、 为方便起见,考虑每天租赁服务情况相同3、 每辆自行车在有限时间内能准时返还4、 如图(1-1)中红色星号表示交通枢纽5、 所选路线,如图(1-1)以交通枢纽所在路线为主6、 可将图中主干线近似看作直线7、 网点均设在路线的两侧附近三、模型符号模型一:B为各个区域网点数占总网点数的权重U各个区域网点数的数学期望表示现第个区域的现有网点数表示各个区域中网点数偏离数学期望的程度J各个网点车辆数的数学期望r表示各个网点车辆数偏离数学期望的程度表示现第个网点的现有车辆数模型二表示第i个区域网点数表示总的网点数表示第i个区域车辆数表示总车辆数表示区域的人流量表示各个区域人均车辆数四、模型建立1、 整理数据为方便讨论,可将区域划分为八块,如图(1-1)以蓝色路线为边界所示。分别考虑每个区域的交通枢纽、面积、人口流量、超市、地铁距离等分布,从而确定网点分布评价标准,其中人口流量包括地铁超市人口流量。T7T5T6T8T3T2T1图(1-1)表一:各区域具体信息区域指标交通枢纽/个面积/人口密度(人/)人口流量返还车数比例地铁个数/个超市个数/个T135/417.080.007051/407/240T211/423.800.007051/400T345/428.060.007051/401/80T423/414.450.01331/4111/60T55/212.500.007051/201/24T616/316.400.007053/21/321/60T725/341.000.007051/44/37/60T81/313,940.01933/21/34/15注:、其中区域上的枢纽和超市数均分配到相邻区域。 、地铁和超市对人口流量的比例按高峰时期人口流量的比例计算,地铁:超市=4500:3000=3:2。2、模型分析这是一个具有一般性,又有代表性的网点规划问题,鉴于这一问题所考虑因素比较多,需要在多因素中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做出各个评价指标所占比重,又有交通枢纽和人口流量对网点数的分布最重要,所以应优先考虑两者,之后再考虑人口密度、面积、返回车数,根据这一考虑,模型如下:网点布局方便居民使用交通枢纽 人流量 面积 人口密度 返还车数 各因素的成对比较矩阵如下: A=利用matalab软件计算A的特征根,特征向量得: x r=eig(A) x =0.5848 0.5532 - 0.0659i 0.5532 + 0.0659i 0.7494 0.7494 0.7289 0.6961 0.6961 -0.3847 - 0.4833i -0.3847 + 0.4833i0.2875 -0.1541 + 0.3704i -0.1541 - 0.3704i -0.0432 + 0.0676i -0.0432 - 0.0676i0.2027 -0.1733 - 0.1079i -0.1733 + 0.1079i 0.1557 - 0.1296i 0.1557 + 0.1296i0.0532 -0.0193 - 0.0452i -0.0193 + 0.0452i -0.0769 + 0.0584i -0.0769 - 0.0584ir =5.4269 0 0 0 0 0 -0.1496 + 1.4973i 0 0 0 0 0 -0.1496 - 1.4973i 0 0 0 0 0 -0.0638 + 0.1013i 0 0 0 0 0 -0.0638 - 0.1013i所以A的最大特征根为:v=5.4269其对应特征向量为:=0.5848 0.7289 0.2875 0.2027 0.0532归一化后得权向量为:W=0.3149 0.3925 0.1548 0.1091 0.0287接下来对A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v-n) (n-1)=0.106725一致性比率:CR=CIRI =0.095 =2.17,说明偏离程度太大,故现有网点分布不合理。对比现有网点分布及以上讨论,分析其具体原因:显然,在、区域网点分布与所讨论的评价标准有明显出入,对于,面积比较大,现有网点系统未对其分布网点,即忽略了面积因素,然而系统评价标准中面积占15.48%的比重。对于交通枢纽数及面积因素都比较大,而现有网点亦未考虑这两者的比重,从而对其分布网点较少。对,分析同、类似。对于,面积比较小,现有网点分布网点数较多,主要考虑了人口流量因素,然而弱化了交通枢纽及面积因素,所以导致分布不合理。对于,人口密度较大,所以其网点分布在同等因素下应比其它区域网点分布较多。、车辆数分析:在现有网点合理的前提下讨论各网点车辆数分布是否合理表二:影响各网点车辆数的评价指标及相应衡量值人口流量交通枢纽人口密度0.026100.11810.049800.11810.053600.04330.05150.04440.04330.04840.02220.04330.030.04440.08150.09940.06660.08150.03890.02220.04330.06810.0660.04330.07840.04440.04330.05940.11110.04330.12800.06660.04330.04590.04440.04330.05400.08880.08150.06890.06660.04330.02640.31110.04330.073100.0433构造以上因素的成对比较矩阵得:S= 利用matalab计算S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x r=eig(S)x = -0.4744 -0.2372 - 0.4108i -0.2372 + 0.4108i -0.1073 -0.0536 + 0.0929i -0.0536 - 0.0929i -0.8738 0.8738 0.8738 r = 3.0100 0 0 0 -0.0050 + 0.1736i 0 0 0 -0.0050 - 0.1736i所以各因素对车辆数的权向量为:=0.3259;0.0737;0.6003接下来对S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大特征值为=3.0100一致性指标:CI=0.005一致性比率:CR=0.0086 =26.2962,说明偏离程度太大,故现有各个网点车辆数分布不合理。对比现有各网点车辆数分布及以上讨论,主要有1、2、3、12、15、16号网点车辆数分布明显不合理,分析其具体原因:对1、2号网点,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人口密度占60%,比重比较大,然而该网点车辆数明显高于其期望值,即过大提高了人口密度比重。对3、12号网点,现有网点分布车辆数较多,是因为该网点距离超市和地铁较近,导致人口流量较大,但在我们的体系中,人口流量仅占32.59%,因而不合理。对15、16号网点,其周围交通枢纽数较多,所分配车辆数应较多。第二题网点增加到100个,车辆数增加到3600个,则有上题讨论知每个区域内的 网点数D=100*B=10 6 13 13 7 17 19 15 车辆数E=3600*B=360 236 465 479 247 610 675 530 D=10 6 13 13 7 17 19 15 ; =0.3259;0.0737;0.6003; F=D*F = 3.2590 0.7370 6.0030 1.9554 0.4422 3.6018 4.2367 0.9581 7.8039 4.2367 0.9581 7.8039 2.2813 0.5159 4.2021 5.5403 1.2529 10.2051 6.1921 1.4003 11.40574.8885 1.1055 9.0045将F整数化后得F1 = 3 1 6 2 0 4 4 1 8 4 1 8 2 1 4 6 1 10 6 1 11 5 1 9 K=E*K = 117.3240 26.5320 216.1080 76.9124 17.3932 141.6708 151.5435 34.2705 279.1395 156.1061 35.3023 287.5437 80.4973 18.2039 148.2741 198.7990 44.9570 366.1830 219.9825 49.7475 405.2025 172.7270 39.0610 318.1590 将G整数化G1 = 117 27 216 77 177 142 152 34 279 156 35 288 80 18 148 199 45 366 220 50 405 173 39 318 K1=G1./F1K1 = 39.0000 27.0000 36.0000 38.5000 Inf 35.5000 38.0000 34.0000 34.8750 39.0000 35.0000 36.0000 40.0000 18.0000 37.0000 33.1667 45.0000 36.6000 36.6667 50.0000 36.8182 34.6000 39.0000 35.3333对K1做适当修整得K1 = 39 27 36 39 0 35 38 34 35 39 35 36 40 18 37 33 45 36 37 50 36 35 39 35各区域内依据人口密度、交通枢纽、人口流量的差异分布网点数及车辆数。例如区域,100个网点中可分得10网点,在其中人口密度按权重适当大的地方安置3个网点,这三个网点中车辆数平均分配,交通枢纽适当大的地方放1网点,按人流量适当大的地方安放6个网点,6个网点中车辆数平均分配。表三:各区域网点分布地块特征区域人口密度大交通枢纽大人口流量大31620441841821461106111519表四:各网点车辆数区域地块特征各网点平均分配车辆数各网点平均分配车辆数各网点平均分配车辆数39273639035383435393536401837334536375036353935第三题,多目标线性模型考虑资金有限,即在有限资金下达到网点车辆分布最优化,可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记表示第i个区域网点数,表示总的网点数,表示第i个区域车辆数,表示总车辆数,表示区域的人流量,表示各个区域人均车辆数,当趋于1时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居民要求。由于主要居民区网点平均间距500米,可算得网点数应在70左右且越接近70,该平均效果越好。约束条件为:5000+300 18193(根据网点间距在3001000米计算得) 01目标函数:求最大值 求的最小值 计算各具体值后整理得:5000+300181930Y5216利用matalab软件计算得最优解为 f=0,-0.0001514; a=5000,300;1,0;0,1; b=1100000,193,5216; ib=0,0; x,fval=linprog(f,a,b,ib)x = 1.0e+003 * 0.0000 3.6356fval = -0.5504 f=0,-0.0001514; a=5000,300;1,0;0,1;-1,0; b=1100000,193,5216,-18; ib=0,0; x,fval=linprog(f,a,b,ib) x = 1.0e+003 * 0.0180 3.3363fval = -0.5051 H=2,0;0,0; c=-140,0; a=5000,300;1,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制造面试预测题
- 2025年文化旅游策划师高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心理健康师初级面试常见问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河道保洁员面试问题及标准答案集锦
- 2025年物业空调工笔试模拟题库
- 2025年香席师高级考试模拟题库
- 2025年城市运行客服面试模拟题库大全
- 养老院服务协议
- 2025年礼宾接待笔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暑期消防安全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安全主题教育
- 汽车美容承包合同(标准版)
- 管道设计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新交际英语(2024)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铍铜棒线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福建省高考真题卷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