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1.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 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 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 东北、西北、西北、西南【答案】b【解析】第一幅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极点俯视图,a在b的北方,地球自西向东转,a在b西方,所以a在b的西北方。第二幅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点俯视图,a在b的北方,地球自西向东转,a在b西方,所以a在b的西北方。第三幅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可判断出a在b的西南方。第四幅图:读图可知,两地的经纬度为a为(140e,60n),b为(120e,40n),a在b的东北方。故答案选b。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 图中区域面积相比a. b. c. d. 无法比较3.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稍长 b. 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c. 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东北航向是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答案】2. b 3. b【解析】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相同的经度间隔,纬线长度越短。纬度间隔相同,经线长度相同,可以不考虑经度差异。地球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若海平面均一,纬度越高,海面地心距离越短。【2题详解】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相同的经度间隔,纬线长度越短。不考虑经度差异,根据图中经纬度,图中区域纬度范围相同,面积相等。区域纬度较高,面积较小。三区域面积相比,b对。a、c、d错。【3题详解】地球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若海平面均一,区域纬度较高,海面地心距离比稍短,a错。东西方向选经度间隔小的一段,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b对。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错。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错。4.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甲图比例尺为l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10 000b. 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九倍c. 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 甲图中1厘米表示的实地距离是乙图的三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为110 000时,甲图比例尺为310 000,即13 333,a错。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b对。甲图比例尺大,反映地理事物应更详细,c错。乙图上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3倍,d错。故选b。考点:比例尺【名师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1/n;那么原比例(1-1/n)。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会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5.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 山谷山脊鞍部山顶 b. 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 山谷山脊山顶鞍部 d. 山脊山脊山顶鞍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准确掌握等高线判读的基本原则即可。【详解】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凸出方向分析:、图中虚线处等高线均凸向海拔高处,“凸高为低”,因此为山谷地形。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示坡线等信息可知,图中e地海拔高于四周,为山顶。f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故b正确。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 )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 600米 b. 900米c. 1 000米 d. 1200米7. 下列地点位于处视野范围的是a. 镇、乙村 b. 山山顶、镇c. 镇、山山顶 d. 甲村、山山顶8. 为了将地的铁矿运到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 n、 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 m线 b. n线 c. p线 d. q线【答案】6. b 7. d 8. b【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为山峰,海拔高度为800-1000米,乙村海拔为200-400米,高差为400-800米,可能为900米,b正确。【7题详解】乙村和之间有山脊阻挡,镇和处有山地阻挡,镇和处有山地阻挡,不在视野范围;甲村、山山顶与之间没有山脊和山顶的阻挡,处于的视野范围之内,d正确。【8题详解】【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的判断【名师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和山顶阻挡,无山脊和山顶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 西北向东南流b. 东南向西北流c. 东北向西南流d. 西南向东北流10. 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11. 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 w b. x c. y d. z【答案】9. a 10. c 11. d【解析】【9题详解】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处,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的规律,在图中画出河流的流向,再根据指向标即可判定河流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流。故a正确。【10题详解】铁路选线一般应尽量选择沿线的地势起伏较小,线路较短,少穿越河流、山地,同时多从城市外围经过,减少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图中甲处均符合以上特点,合理;乙处地形平坦,但线路弯曲,延长了路线,不合理;丙处从城市中穿过,干扰了市内交通,不合理;丁处则穿过多条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即该方案有3处明显不合理。故c正确。【11题详解】露营地点,从地形特征上要求平坦开阔,避免地质灾害等;从水文特征上要求避免被水侵害。z 处等高线 ,如遇河水暴涨,极易被水淹没,图中z处从等高线特征来看,位于谷地,容易发生山洪;从河流形态来看,位于河流凹岸,河水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堤岸崩塌。不适宜安排露营活动地点,故d正确。【点睛】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掌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的关系;能抓住图示的指向标判断方位;掌握河流凹岸与凸岸流水作用的差异;掌握地形和水文特征对野外露营地点选择的影响。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面小题。12. 上图中,坡度最陡的一幅是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13. 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答案】12. b 13. a【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图示四图的垂直高差相同,故水平距离越小则表示的坡度越陡,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故选b。【13题详解】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比较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比例尺a.1:500000最小,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故选a考点:比例尺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 7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q地的海拔可能为a. 90米 b. 230米 c. 340米 d. 420米15.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 260米 b. 310米 c. 360米 d. 410米【答案】14. d 15. c【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河流是图示最低处,可判断q处海拔是400-500米。图示瀑布的落差为72米,等高距为100米,可推知桥的海拔约为300-72228米,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52米。【14题详解】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河流是图示最低处,可判断q处海拔是400-500米。选d正确。【15题详解】图示瀑布的落差为72米,等高距为100米,可推知桥的海拔约为300-72228米,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52米。选c正确。16.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 1日17时30分 b. 1日21时30分c. 2日1时30分 d. 2日9时30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嫦娥三号发射时,北京时间为12月2日1时30分(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零时区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8小时,所以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 (世界时)是12月2日1时30分-8= 1日17时30分,计算得出a项正确。【考点定位】时间的计算。【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察时间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中要明白一个原理: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要记住三个步骤: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17.北京时间12日20时整,此时全球处于8月12日的理论范围是a. 一半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三 d. 全球【答案】d【解析】【详解】人们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在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北京时间12日20时整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80,因此全球同处于一个日期。故d正确。【点睛】北京时间采用的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18.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严重,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严重,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所示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在南半球向左偏,左岸侵蚀,右岸沉积。读图,图上游在南半球,北岸侵蚀,南岸堆积,下游南岸侵蚀,北岸入海口有三角洲形成,符合条件,对。图也符合条件,对。图位于北半球,上游南岸侵蚀,北岸堆积,不符合,错。图位于南半球,上游南岸侵蚀、北岸堆积,不符合,错。a对,bcd错。【考点定位】地转偏向力。【名师点睛】记住地转偏向力的特点,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了解偏向与侵蚀、堆积的关系。偏转是顺着图中河流流向,向左或向右偏转。注意图中纬度,分清上游、下游所在半球。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两行星的名称分别是a. 火星、金星 b. 水星、金星 c. 金星、火星 d. 水星、火星20. 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b.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答案】19. a 20. c【解析】【19题详解】根据八大行星距离太阳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应为水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应为金星,故选a。【20题详解】与金星、水星相比,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为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范围与太阳光照、敲到好处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故选c。【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水和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能量来源,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距离太近、太远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不适宜生命存在。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纬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 b. 同一经线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c. 同一经线上各地日出时间相同 d. 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项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错误;b项初南北两极点外,地球地转角速度均相同;错误;c项同一纬线上,日出时间相同;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选d项22.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煤炭 地热 石油 水能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能量来源。煤炭和石油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水能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但不是储存的太阳能。b项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能量来源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据此判断下面小题。23. 有关黑子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今年一定是太阳活动极大年b.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c. 一般情况下,人类都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活动d.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4. 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全球降水量出现异常 动物的异常反应 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a. b. c. d. 【答案】23. d 2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度小,属基础性题目。【23题详解】黑子发生时一般肉眼可见,但只有黑子最多的年份才是极大年;耀斑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太阳光耀眼且夺目,直接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活动会灼伤眼睛;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故d正确,a、b、c错误。【24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动物的异常反应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地震等;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是地球公转所致,因此正确,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25.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a. 可见光 b. 红外光 c. 紫外光 d. 红光和橙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根据其波长长短又可分为紫外线、见光线和红外线,能量分别占7%、50%和43%。可见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可见光部分。选a考点:太阳辐射26.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莫斯科 b. 喜马拉雅山顶 c. 拉萨 d. 南极长城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且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故喜马拉雅山脉所在不均纬度较低,且地势高,故线速度最快。27.太阳大气层的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a.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答案】c【解析】太阳大气层的外部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结合图可以判断正确,选择d。29.下图、四处中,与日历所示之日太阳直射点位置最接近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日历所示日期为3月4日,位于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所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右图中最接近的点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30.若黄赤交角变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b. 寒带、温带、热带三带分界线的纬度缩小c. 热带、温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d. 温带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缩小【答案】d【解析】地球五带的范围由黄赤交角决定的。黄赤交角变小导致、温带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缩小。选择d项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从e到b距离约为_千米。(2)ae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位于热带的有_,位于低纬度的有_(3)若一架飞机从a飞往e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若飞机从d飞往c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4)ae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5)图中a点在b点的_方向。若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_。【答案】(1)(40n,70w) 1912.64千米(2)c d d(3)正南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4)d(5)西北 北方【解析】【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经度为西经度,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因此a点的地理坐标(40n,70w)。e和b位于同一纬线上,在纬线上,经度每差1度,实际距离为111cos千米(其中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因此从e到b距离约为111cos30201912.64千米。(2)图中经线为西经度,西经度小于20的地区位于东半球,热带地区纬度小于23.5,低纬度地区纬度小于30,因此ae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c,位于热带的有d,位于低纬度的有d。(3)最近航程为球面大圆劣弧长。在地球上,常见的球面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非赤道同时又不在经线圈和晨昏圈上的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北半球大圆劣弧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