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潮南区司马实验学校:邢太松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段意思。 2.圈点批注翻译文段,初步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 3. 学习领会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读书好学的优良传统。一 、 复习、交流 交流讨论:送东阳马生序 齐读文段,对重点字词圈点批注,疏通文句意思。勾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2、 展示交流结果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三 、研习课外文段 1、齐读文段,学生在学案上抓住关键词语圈点批注,疏通文句意思。勾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2、讨论交流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 讨论交流,完成练习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1)邻舍有烛而不逮( )(2)衡乃( )与其佣作而木求偿()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文。(1)衡乃穿壁引其光(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匡衡为什么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呢?联系上下文回答。“凿壁偷光”给了你什么启发?4、 诵读译文四、质疑释疑:试分析宋濂和匡衡在读书学习方面有哪些异同。五、归纳小结 课内外文言文语段比较阅读比 疏通文意宋濂嗜学 家贫 无书 借书 抄书 遍观 终成名家较 匡衡勤学 家贫 无烛 引光 佣作 遍读 遂成大学方 筛选异同 同: 法 异: 领悟主旨六、总结提高: 回顾比较阅读两个文言文语段的过程,想想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从宋濂和匡衡读书好学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七、巩固练习 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文段进行圈点批注,疏通文意,从读书学习方面与课内文段进行比较阅读。 文段一: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1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2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你认为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什么?文段二: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选自宋学士文集) 1.解释文中这些词窃:( ) 已而:( ) 执策:( ) 若:( ) 2.翻译 (1)听已,辄默记。(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八、板书设计: 课内外文言文语段比较阅读比 疏通文意宋濂嗜学 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