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名人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名人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深入感悟三位名人的性格魅力。(2)、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品味语言,畅谈心得。 3、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并在三位名人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二、教学重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感受名人博爱、坚强、进取、向上的精神魅力。三、教学难点:消除时间的鸿沟,让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得到共鸣。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问天下谁是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展示一些古今中外的英雄,总结导入名人传。(二)作品概况:1、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2、创作背景: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3、作品概况: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著,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4、作品主题:名人传 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作者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才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这一主题。5、茗言搜集: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痛苦换来欢乐。-贝多芬越使我痛苦的就越是让我喜欢。我的欢乐,就是忧伤。-米开朗琪罗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3) 内容简介:1、想想他是谁?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的最重要的器官坏了,他不敢让啊别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然而,耳聋后的一次演出几乎毁了他。他没有朋友。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与他的痛苦的命运,在最后奏响了第九交响曲同自己的痛苦在铸就欢乐。-贝多芬贝多芬简介: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贝多芬:被命运捉弄的人,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回忆内容:(1)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痛苦是?(2)描述贝多芬的爱情史。(3)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多少个曲子?他最幸福的是哪首曲子的创作成功?(4)从贝多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答案展示:(1)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两耳失聪(2)第一段爱情:朱丽爱塔 风骚、自私、稚气,嫁给他人。第二段爱情:泰雷兹 订婚后因没有财产,或条件的差异分手。但泰雷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爱着贝多芬。(3)100多部、第九交响曲(4) 有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贝多芬的代表成就(1)英雄交响曲(第三交响曲)(2)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3)欢乐颂(第九交响曲)成就巅峰: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54岁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作者为什么把英勇的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因为贝多芬最符合罗曼罗兰的英雄观,符合他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作为音乐家贝多芬他仁慈,有大的人格魅力,面对命运的磨难,面对人生的重大打击,他选择了坚强,把悲观深藏心底,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了奇迹,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成败又有何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罗曼罗兰的英雄观贝多芬:被命运捉弄的人,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2、想想他是谁?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从没有休息,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而为人们所最少看到或不敢去看的关键只是缺乏意志和赋性懦怯。 -米开朗琪罗米可朗琪罗简介:意大利雕塑家1475年3月6日出生,1564年2月18日,88岁的他去世。直到临终前几天,他还站在雕像哀悼基督前进行创作。本传记为何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旨在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伟大之处得以全部显现不是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米开朗琪罗的成就雕塑作品哀悼基督 在这幅作品中,死去的基督安卧在母亲膝上,圣母俯视着儿子,充满了忧思与爱怜。整个作品给人以既悲哀又优美的感觉,展出后立即在罗马全城引起轰动,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是位不足25岁的新秀雕刻的作品,米开朗琪罗一举成名。雕塑作品大卫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米开朗基罗用了大约3年时间,把大卫塑成一位健壮的青年,表情刚毅,目光炯炯有神,微低着头,侧目怒视前方,雕像强烈地表现了一位正义战士的无畏勇气与力量。大卫的成功使米开朗基罗成为当时最伟大的雕塑家。直到今天大卫还是每个学画的人必须临摹的教材。大卫是米开朗琪罗的成名作,取材于旧约中的神话故事。古代以色列的大卫王,少年时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线给与敌人作战的哥哥们送饭,遇到凶悍的敌方巨人哥利亚正在逞凶,在危急的时刻,大卫用甩石机杀死了哥利亚,挽救了民族。米开朗琪罗的成就绘画作品创世纪米开朗基罗一个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画了4年零5个月,终于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杰作创世纪。创世纪共分亚当的创造夏娃的创造逐出乐园等九个场面。在这几幅大画的四周又画了基督祖先和其他有关的故事。整个作品完成时,3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劳累得像个老人了。米开朗琪罗:恨不得把整座山岩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3、想想他是谁?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得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拥有了财富、荣誉和地位,但也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解剖自己,以至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世俗的欢乐,最后离家出走,克死荒郊。-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小山村,1910年他八十二岁的时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上,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托尔斯泰:一个离家出走的老翁,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1)托尔斯泰是多么的幸福,可为什么他还是觉得痛苦呢?(2)说说你对托尔斯泰伟大之处的看法?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热爱艺术、执著、真诚善良、博爱、同情人民群众)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自我折磨也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便安抚良心的英雄。 4、三个人物共同点: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的改变自己的处境,甚至会得到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贝多芬为了人格的独立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米开朗基罗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中修行。同学们,他们的这些做法你觉得值吗? 是不是自讨苦吃?(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上都有体现,请以其中一人为例,说说他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不少于30字)(2)托尔斯泰与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从文中名人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你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共同点他们都有着坚毅、顽强的心灵,伟大的人格和杰出的成就名人传告诉人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各抒己见名人传中,罗曼罗兰把名人们丑陋的相貌,多病的身体,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都写出来。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写好吗?这种兼顾人物优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5、教师寄语: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