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215=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图中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春天来了,冰雪融化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冬天草叶上形成“冰挂”d北方冬天的雾凇3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4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6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5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6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发射7如图所示nn1是水与空气的界面,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abcd8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观察它投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长短从早晨到晚间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9去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10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12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a保持不动b向上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13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14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15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共30分)16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木块的长度是mm,分度值是1710m/s=km/h,90km/h=m/s,3km=m,4.5h=min18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1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选填“前”或“后”)移20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21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露珠具凸透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22为了捉到一条鱼,某渔夫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现象渔夫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一些(选填“深”或“浅”)23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1.6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m,像到她的距离是m2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25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2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填“倒立或“正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填“实”或“虚”)三.作图题27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8如图所示,有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2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30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31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2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3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端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2)两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3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选填“近视”或“远视”)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满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移动,光屏应向移动(均选填“左”或“右”)2016-2017学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陵前中学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15=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a错;b、“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2图中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春天来了,冰雪融化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冬天草叶上形成“冰挂”d北方冬天的雾凇【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然后根据规律来判断:气态液态固态,固态液态气态,气态固态,固态气态【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冰挂是不同形状的小冰块,是小液滴遇冷凝固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而凝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之间附着在树枝上的冰霜,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冰粒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3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考点】物体的颜色【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色【解答】解: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黄色香蕉,吸收红色的光,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故选d4如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60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然后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由bom=30,aom=30可知,bon=9030=60,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2)所以由图可知,bo是入射光线,ao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bon为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等于30则mm的右边是玻璃综上分析,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5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距u=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6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发射【考点】漫反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解答】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故选c7如图所示nn1是水与空气的界面,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规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故本选项正确b、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b图中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了,故本选项错误c、当光发生折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而c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故本选项错误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d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8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观察它投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长短从早晨到晚间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在早、午、晚影子长如图所示:【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依分析的图示可知先变短后变长故选b9去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像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10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折射的可逆性【分析】(1)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当2fu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v2f(3)当uf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像,透过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4)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解: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说明当u2f,2fvf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2fuf,v2f,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c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考点】漫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影子现象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进行解释,知道近视眼要利用发散透镜进行矫正;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虚像,并且像与物体等大、等距,知道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是相等的【解答】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不符合题意;b、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题意;d、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a保持不动b向上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当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后,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成像会在光屏后面,因此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选c13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决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3)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这正是放大镜原理【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4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考点】平面镜的应用;漫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要掌握投影仪的构造,同时要掌握其作用同时要掌握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要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解答】解: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所以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本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显微镜【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d二、填空题(共30分)16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木块的长度是17.5mm,分度值是1m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木块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解答】解: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长度为7.75cm6.00cm=1.75cm=17.5mm;故答案为:17.5;1mm1710m/s=36km/h,90km/h=25m/s,3km=3103m,4.5h=270min【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因为1m/s=3.6km/h,所以10m/s=103.6km/h=36km/h;因为1km/h=m/s,所以90km/h=90m/s=25m/s;因为1km=103m,所以3km=3103m;因为1h=60min,所以4.5h=4.560min=270min故答案为:36;25;3103;27018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考点】紫外线【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但是它们的作用不同,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就不同【解答】解: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钙的合成,但是长时间使皮肤暴露在在紫外线下,可以引起皮肤癌;故答案是:紫外线19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凸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选填“前”或“后”)移【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远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解答】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根据题干中图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故答案为:凸透;倒立;近视;远视;凸;前20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减小;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45,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70【考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也变小,故答案为:减小;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等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为90度,所以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45度,故答案为:45;而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时,入射角为90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70,故答案为:7021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露珠具凸透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水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具有凸透镜的放大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正立;放大的虚22为了捉到一条鱼,某渔夫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渔夫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选填“深”或“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折射入空气中进入了渔夫的眼睛,当光从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解答】解: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而眼睛是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这实际上看到的是偏高的鱼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浅23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1.6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1.6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m,像到她的距离是0.8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所以小丽身高为1.6m则她在镜中像的高度也是1.6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m时,像到她的距离也是0.4m,则像到她的距离为0.4m+0.4m=0.8m故答案为:1.6;0.82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60,折射角的大小为37【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设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则aod=dob=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则折射角=1806083=37故答案为:60;3725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考点】镜面反射【分析】从玻璃外墙的表面光滑,光射到上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的角度回答问题【解答】解:玻璃外墙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射到镜面上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这种光强度大,逆着光线看,很刺眼,大量使用这种玻璃外墙会造成光污染;故答案为:镜面2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填“实”或“虚”)【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通过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物距为35厘米时的成像性质【解答】解: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当物距为35厘米时,由于35厘米大于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此时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0;倒立;缩小;实三.作图题27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28如图所示,有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形成夹角的角平分线,而平面镜与法线垂直而且过反射点,从而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解答】解:由题知,ob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图所示:2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是虚像,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30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31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解答】解:图示的是一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32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分别过折射点作法线,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交点为b点,即为物点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3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端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2)两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直尺能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能比较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实验中利用了等效代替法来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直尺的作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俩小儿的课件
- 镇网络阵地管理办法
- 郊区社区戒毒管理办法
- 经纪云门店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
- 税务八小时外管理办法
- 网络举报工作管理办法
- 湖南民间寺庙管理办法
- 企业工会代表安全培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社区教育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DB11T 2423-2025 城市道路挖掘与修复技术规范
- 头颈部肿瘤护理指南
- 人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第1课时 观察物体(1)》课件
- 2025年党建工作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范本+附表
- 菲蜜丽培训课件
- 《校园安全指导》职业院校安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个案护理
- 一年级ABC英语字母读音教案
- 老年人多重用药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