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自我小测 鲁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自我小测 鲁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自我小测 鲁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自我小测 鲁教版选修2.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自我小测 鲁教版选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b.石油污染和赤潮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2.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a.汞污染b.食物中毒c.海水富营养化d.镉污染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完成34题。3.(双选)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原因中的()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4.(双选)渤海赤潮时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河流入海处b.封闭性海湾c.冬半年d.夏半年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阅读以上材料,完成56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d.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一种自然现象6.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现象的是()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7.为了减少石油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而采取的措施有()石油全部通过陆运或管道运输缺乏能源的国家以进口煤为主试验新的原油防漏载运方法同时配备除污船a.b.c.d.8.目前海洋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含铅汽油a.b.c.d.9.下列属于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原因的是()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污染全球海面变化a.b.c.d.10.下列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是()鲜活水产品广泛流通海洋生物物种的引入水族馆饲养外来生物入海运河的开凿远洋运输船舶压舱水排放a.b.c.d.11.2002年11月,希腊“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西北海域触礁,发生原油泄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引起西班牙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上显示,西班牙境内菲尼斯特雷角和拉科鲁尼亚间的海域污染尤为严重,其原因是()a. “威望”号触礁后被拖至此海域b.海平面由菲尼斯特雷角向拉科鲁尼亚倾斜c.油污随盛行风向吹送和洋流挟带d.海中鱼类和冬海鸟携带大量油污(2)泄漏的原油在海面上形成浮油导致污染。为研究海面的油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某校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图中动物先死亡的可能是_(填“甲”或“乙”),原因是_。12.读“辽东湾海域图”和“辽东湾污染状况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近年来,辽东湾污染的状况加剧,从污染标准指数分析,首要污染物是_,其次是_,这些污染物大量排入辽东湾会导致海水_化,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2)辽东湾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海洋污染,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其人为原因主要是_;_。“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是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据此完成1314题。13.有关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的破坏b.海岸工程建设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c.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d.围海造田只是对海岸环境的改变,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的破坏14.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a.海上石油泄漏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为发展旅游,我国某旅游公司购买了某国已退役的航空母舰,但必须首先由甲海域运抵乙海域,然后续航到我国。读下图,完成1518题。15.该海峡是()a.土耳其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d.白令海峡16.由甲向乙航行时是()a.一直顺水b.一直逆水c.先逆水后顺水d.先顺水后逆水17.乙海域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以什么污染为主()a.工业废水b.农药c.石油污染d.生活污水18.乙海域在一年中什么季节盐度最高()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下图为“某海岸景观(红树林)示意图”,读图完成 1920题。19.此景观在我国多分布于()a.渤海沿岸b.黄海沿岸c.东海沿岸d.南海沿岸20.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涵养水源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保持生物多样性淤积泥沙,生成新地增加用材林a.b.c.d.21.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89年89月间,从天津塘沽至河北省黄骅以南的60多千米的沿海发生了国内罕见的赤潮,面积达1 300平方千米。造成养虾及海上捕捞等直接损失达1.8亿元。1998年9月份的赤潮面积更大,达3 000平方千米。到10月10日,天津市的秋虾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91.8%。材料二:赤潮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晴雨表”,1998年9月18日,在渤海发现了面积约为3 000平方千米的赤潮,这又一次给生活在渤海湾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材料三:1989年89月和1998年9月渤海湾赤潮的范围见下图。(1)分析渤海赤潮发生和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2)渤海赤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渤海地区经济损失严重,更严重的后果是渤海海洋生态遭到破坏。下列有关海洋生态破坏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b.围海造陆只是对海岸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破坏c.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d.海岸工程建设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3)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的有()a.海洋运输活动b.沿岸工程建设c.开辟海滨浴场d.建设防潮堤岸参考答案1答案:c2解析: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答案:a3-4解析:该海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也是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点海域。但因渤海属于封闭性海湾,和外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每当夏季时,因水温较高,加之人类向海洋过多排放废水,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形成赤潮。答案:3.bc4.bd5-6解析:赤潮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看,海水温度升高,某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海水的流动性较差等有利于赤潮的发生。从人为方面来分析,人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直接诱发赤潮。答案:5.d6.d7解析:试验新的原油防漏载运方法同时配备除污船是减少石油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答案:b8答案:d9解析: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海面变化,致使一些珍稀、濒危的海洋生物物种濒临灭绝,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答案:d10解析:都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答案:c11解析:该题以热点海洋事件为背景,考查海洋石油污染的扩散原因以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西班牙地处西风带且其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海面油膜阻断了水汽交换,会导致海水中缺氧。答案:(1)c(2)甲油层造成水中缺氧,影响动物呼吸12答案:(1)无机磷无机氮富营养(2)过度捕捞有些海岸工程和填海造陆工程缺乏科学论证而破坏海岸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13-14解析:第13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海洋生态的破坏。第14题,石油污染已成为海洋污染的突出问题。答案:13.c14.a15-18解析:第15题,据图可知该海峡为土耳其海峡。第16题,地中海与黑海之间存在密度流,表层由黑海流向地中海,故由甲向乙航行时一直顺水。第17题,地中海是运输石油的重要航线之一,故近年来石油污染严重。第18题,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答案:15.a16.a17.c18.b19-20解析:解答本组题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提取,“某海岸景观”和“低潮位、高潮位”。图中植被为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沿海海岸地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