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九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石泉县九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石泉县九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石泉县九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授课类型新 授课标依据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教材分析 谈读书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章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读书”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谈读书的目的。作者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其次谈读书的方法。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应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的读法,而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最后,作者援引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强调了读书的作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简明而深刻的语言,在启人深思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二、学情分析由于本单元是以议论文的体系进行编排,故学生对文体知识已有一定的基础,本节重点训练学生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赏析文章语言的意韵美和形式美,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2、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课文美育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读书。过程与方法 1、认知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格言警句,进行语言积累; 2、圈划点评文中的格言警句; 提出疑问,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品味语言的美感中,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 2、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弘扬学生个性。热爱读书,会读书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赏析文章语言的意韵美和形式美,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 2、感知谈读书的内容;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难点 1、本课翻译较为晦涩,学生阅读理解有点吃力。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五、教法学法 诵读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讨论法: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交流。练习法: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评点法: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做好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检查预习 1、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 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 2、给下列生字注音:怡( )情 统筹( ) 藻( )饰狡黠 ( ) 诘( )难 要诀( )蒸馏( ) 劝诫( ) 滞( )碍吹毛求疵( ) 四、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积累以下字词: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五、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六、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七、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见后补充)八、小结: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读书三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