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24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道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 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 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2.秦朝“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制度设计是a.三公九卿制 b.推行郡县制 c.土地私有制 d.统一了货币3.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二千石的郡守,官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监察御史,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4.“唐制,任免官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欲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5.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带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增强社会读书风气 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有利于选举对象的自主化 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钱穆这一论述的主旨是 a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 b学术中衰导致人才缺乏c宋初承袭五代的积弊 d宋朝政治制度没有建树7.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知”是代理、兼任的意思,这些长官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8.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9.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1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 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c.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1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12.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如何商品都不限制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13.“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1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15.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16.1902年杨廷栋在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接之关系中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该观点的实质是a.领事裁判权的撤废关系到中国主权的恢复b.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家权益c.通过修改不平等条约以废除领事裁判权d.通过改正条约实现救亡图存17. 20世纪初,西学的进一步传播,给沉闷的中国思想界带来清新的空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西学宣传者也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反对甚至部分知识分子及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反对“醉心西化”。这一现象表明a.反对之人在思想上较为保守b.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仍占主流地位c.西学不能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d.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仍存在不小阻力18. 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专制权力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中,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a.颁布资政新篇 b.掀起义和团运动c.主张“中体西用”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 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表明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 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20.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21.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22.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b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23.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的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杂牌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24.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c.为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第卷 非选择题本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要求考生三选一作答。25.(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3分)(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6分)(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26.(20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其不仅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摘编自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10分)(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3分)(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3分)第2729题是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宋孝宗不仅慎选官吏,注意吏治,还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方面如宋孝宗在取消无额上供钱时说:“既无名额,则是白取于民也。”又如遇到灾荒,宋代例将当年税赋移到丰收年,分为二或三年补纳,孝宗也说既是灾荒,不应再收税赋,下诏不准到丰年再补收。孝宗朝是南宋思想界最活跃的时代,南宋的著名学派差不多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指出宋孝宗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孝宗所采取措施的影响。(9分)28.(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一个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与其民族性格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则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养成的。苏联虽然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未能割断与其前身俄国的深厚联系,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与俄国在很多地方几乎是一脉相承。当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也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为了对付世界头号公敌法西斯,1932年至l937年间,苏联先后同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邻近国家及相关国家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条约,1934年9月苏联还加入了国际联盟。然而现实却给苏联泼了一头冷水。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战争,国联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制裁。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终于认清了实质:英法的目标在于祸水东引。而此时希特勒却向苏联伸出了橄榄枝。1939年l月12日,希特勒会见了苏联驻柏林全权代表,并在此后的至三月间的讲话中删去了攻击苏联的内容。同时表示愿意恢复1938年3月中断的关于提供2亿贷款及其他优惠条件的双边谈判。虽然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斯大林早已烂熟于心,但是苏联与当时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再三权衡利弊,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俊侵犯条约。摘编自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o世纪3o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8分) 29.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下面是辜鸿铭的部分言论摘录(1)根据材料,概括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6 分)(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9 分)高二历史试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bddcdaacbbdcbb161718192021222324bddbcbbdd25. (17分)(1)制度:察举制。(1分)作用: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2分)(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2分)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答对2点给4分)(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答对4点给8分)26. (20分)(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强防控保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西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第二批招聘岗位核销拟入闱人员及考察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泰州市万源土地估价事务所有限公司招聘考察人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芜湖鸠兹水务有限公司第二批工作人员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系统内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大学边防管理专业题库- 边防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展望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及解析试卷
- 2025年大学铁路警务专业题库- 铁路警务的经验总结
- 2025年大学涉外警务专业题库- 人身安全与涉外警务风险防范
- 2025年医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政策调整对医保服务的启示
- 拔罐适应症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法律法规课件
- Q-SY 02045-2024 柔性压裂管汇使用技术规范
- 华为干部晋升管理制度
- T/CACEM 31.5-2023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第5部分:服务区服务要求
- 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
- 外贸矿产代理协议书
- 品质协议书范本
- 医院污水处理站服务外包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全球及中国运动功能性针织面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预防接种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