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推荐word.doc_第1页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推荐word.doc_第2页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推荐word.doc_第3页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推荐word.doc_第4页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推荐word.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2010年01月11日 星期一 20:51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岗位类别岗位级别岗位工资级别工资标准专业技术岗位正高一2800二1900三1630四1420副高五1180六1040七930中级八780九730十680初级十一620十二590员级十三550管理岗位正厅三1640副厅四1305正处五1045副处六850正科七720副科八640科员九590办事员十550工勤岗位高级技师技术工一级830技师技术工二级690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普通工普通工540薪级工资套改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事业单位普通工人薪级工资套改表.xls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一、基本政策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二、薪级工资的套改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套下来这个地方是空白,怎么办,向右找右边第一个33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碰见了就按这个办法套)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二、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时间是2006年6月30日。(一)套改年限计算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1)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1,相关政策仍按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2)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通常我们都叫做学龄),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工改,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凡非全日制教育的学习时间一律不得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3)在校的学习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计算办法为年年举例:某人90年9月起读本科,94年7月毕业,94年9月起读研究生,98年3月毕业,然后工作。他的学龄是7年,而不是8年。而如果他96年7月研究生就毕业了,那他的学龄就是6年。 注意:读博士起就算工龄,不要把读博士时间算入学龄。(4)出国(境)留学并在国(境)外取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其为计算工龄的国(境)外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套改年限。实际学习时间短于国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长于国家学制规定的相同学历层次学制时间的,按国家规定的学制计算。(具体计算办法同国内学习的一样)(5)套改年限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此次套改时,凡因产假(含哺乳假)以及经组织批准参加培训、学习等原因未能参加考核的,其为参加考核的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经学校研究,绝症病人和办理了残疾人证的残疾职工未参加考核年限可计算为套改年限(残疾职工已取得残疾人证为准,未取得的要扣除)。(6)93年以来从企业调入、部队转业(退伍)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其进校前的年限视同考核合格。(7)专转本的学习时间,不论是两年还是三年大专后转入本科学习的毕业生,只计算四年学龄。(这是指没有取得大专毕业证书直接转本的人员,而大专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后又读本科的就要分别计算。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一定要以毕业证书为准,证书上明确打了全日制字样的才能算。)(二)任职年限计算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办法是年年+1。相关政策:1工作人员所聘岗位是指2006年6月30日在聘(任)岗位。(是学校聘任了兑现了工资的职务岗位)2任职年限计算截止至2006年6月30日。3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4技术工人任职年限,从取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当年起计算;99年以前有我校考核认定的从我校认定当年起计算。5工作人员由较高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教师工资改革计算方法(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只看楼主 更多操作 楼主 发表于: 2007-01-261. 岗位工资: yMsGz6c! 中学高级教师930元; pRQ-0 中学一級教師=小学高级教师=680元; e7;7TrB. 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590元; #wIWh Zy 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550元. yHw Z 2.薪级工资: md+pS8o; 查表:/posts/68973 +=EsEe yk?bz 3.(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的百分之10,想必大家都会计算的 ! 1wDc$O Hn9U;K 4.地方补贴: 各省不同,例如广西某地教师的补贴部分有: 0QZTZs (1)教龄补贴: ZGP,=?y2 标准是:教龄满五年不满十年的,每月三元; .ifz9 jM 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每月五元; NRtH?&7 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每月七元; SaWun 满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十元。 _ZhQY, (2).物价补贴:63元; h|qL-:!vG gP QOv (3).适当补贴: sF!#*Y 中学高级教师165元; gaz7u8$A= 中学一級教師155元; 4 Yx h8 中学二级教师150元; nvrh7l9nX 中学三级教师145元 F&wAre)M1X?HI5 中学高级教师930元; |S%zX 中学一級教師=小学高级教师=680元; 5b;wLi$X2 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590元; sA?8i:O: 中学三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550元. ,1zYL? 2. 薪级工资:(查下表) 各位老师你们先由你们现在聘任的职称以及你们现在聘任的职称的年限的对应时段作为横行,又以你们的套改工龄年限(工作前读大学的也算)的对应时段作为纵列,在表中的横行与纵列的交叉处即可看到你们的套改级别.和对应的薪级工资. *90dkJZ. /HRKw D 中学高级教师=第七级; Y;R+z 中学一級教師=第十级; $3hOEN5 中学二级教师=第十二级; FQO=0Hl 中学三级教师=第十三级. yQBHYP A4fv)vM 3.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的百分之十; ) Z3 KO Q* (1).物价补贴:63元 P+fr4 (2).适当补贴: (UkDww_! 中学高级教师165元; j.VA 中学一級教師155元; !Np7mv7 中学二级教师150元; X8m-5(uW 中学三级教师145元. y%vAEQ2j= (3) 广西边远山区补贴: Pi?lT0 中学高级教师90元; 2+y wy 中学一級教師75元; Ydr h+ 中学二级教师65元; p7 9 m 中学三级教师65元; aR3jeB,=x 一、岗位工资(元) Y$v dQ 3A AEO %(j_4 湖南省永州地区的套改标准如下: r1jF7Xb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职称)岗位为七级(930元) S8AbLl9G 中教一级岗位(小教高级)为十级(680元) %pjYtM/ 中教二级(小教一级)岗位为十二级(590元) NpGi35 中教三级(小教二级、员级)岗位为十三级(550元) $#vJ(a7K wM/+ 八至十级岗位9级 AVLY|79# 十一至十二级岗位6级 H.iCYD_= 十三级岗位1级 &;?+ L hSV*Xpk/ 三、薪级工资套改表 qGN aD 5-0 &, !L;_ f)6 Cm8h b 套改对照表使用说明: :I2 2EH 要查自己的工资,首先从“一、岗位工资”确定自己的岗位工资(按职称),然后从“三、薪级工资套改表”中根据自己的职称年限及工龄(大中专毕业生加上在校年限)查到自己的薪级是多少,再到“二、薪级工资”查到工资数是多少,加上岗位工资,中小学教师再乘以1.1(即加上百分之十),再加上补贴等,即总工资数。 /Bgqf,N | 例如:张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已经任“中高”10年,1980年参加工作,读本科4年(共30年工龄)。 S=S/e 他的工资是: e* tQ4 岗位工资:930元 G3KYBN 薪级工资:767元(查“三、薪级工资套改表”中第一表中“五至七级”任职年限“910年”档下的与工龄“3031年”的交叉点知道是32级,再回查“二、薪级工资”中32级的标准是767元) xXT5Ls 教龄津贴:5年3元,10年5元,15年7元,20年及以上10元。 $kzes 适当补贴:中学高级教师165元,中学一级教师155元,中学二级教师150元,中学三级教师145元. H(WiycJn 保留工资:70.80元 6qmV/DL 误餐补助:60元 I+W,%)vb 合计:(+)1.1+2172.50(元) 1Hhr6T) 还想解释一点,有博友问:这个标准全国一样吗?俺的回答是:全国物价都一样吗?地域差别大阒呢!此标准仅作参考,为茶余饭后增加一些谈资而已。 教师工资计算方法及岗位定级工资标准教师工资计算法: 教师涨工资套改,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代替原来的职务工资、津贴工资,其他原享受的各种津贴如物福补贴、生活补贴、适当补贴等不变动。1、 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3、 套改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4、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博士见习 845 0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0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0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0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0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0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0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0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专业技术类人员JSG01 2800 280 3080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一级 JSG02 1900 190 2090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二级 JSG03 1630 163 1793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三级 JSG04 1420 142 1562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四级 JSG05 1180 118 1298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五级 JSG06 1040 104 1144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六级 JSG07 930 93 1023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七级 副高级起点 JSG08 780 78 858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八级 JSG09 730 73 803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九级 JSG10 680 68 748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十级 中学一级起点 JSG11 620 62 682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11级 JSG12 590 59 649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12级 中学二级起点 JSG13 550 55 605 专业技术岗位工资13级 管理人员GLG01 2750 0 275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一级 GLG02 2130 0 213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二级 GLG03 1640 0 164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三级 GLG04 1305 0 1305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四级 GLG05 1045 0 1045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五级 GLG06 850 0 85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六级 GLG07 720 0 72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七级 GLG08 640 0 64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八级 GLG09 590 0 59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九级 GLG10 550 0 550 管理人员岗位工资十级 以李*为例: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元。三、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四、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 五、正常调整工资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六、原单位发放的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来源合法,用途正当。1、 岗位工资的套改:中学高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套七级岗位,即930元,中学一级职称(或其他同级职称)一律套十级岗位,即680元,中学二级教师(或其他同级职称)套十二级岗位,即590元。不分获得职称先后。2、薪级工资的套改:根据“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得到薪级工资级别,再对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得到薪级工资。3、 套改年限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1993年以来除见习期外年度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4、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10%-(工改前职务工资+津贴)-工改前职务工资*10%=本次工改增加额。以李*为例:1996年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001年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期间工作时间没有间断,他的工作年限是11年,套改年限为15年,任职年限5年。按一级教师职称套改十级岗位(680元),按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套17级薪级工资(341元)。因为是中小学教师,按规定享受提高10%。他的工改前职务工资为535元,津贴为229.3元,本次净增额为(680+341)+(680+341)*10%-(535+229.3)-535*10%=305.2元。三、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他人员的岗位工资正处级干部根据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按五级即1045元标准,主任科员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正科级干部标准,即七级720元,副主任科员按八级640元;高级工按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定技术三级即615元。中小学教师以外的事业单位人员不享受提高10%待遇。4、 本次工改退休、退职界限指2006年7月1日以前退休、退职的人员。五、正常调整工资从2006年7月1日起,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1级薪级工资,在下一年一月兑现。以后,将废除提前晋升工资,取消第13月工资年终奖励。六、原单位发放的津贴、补贴保留,但要保证资金来源合法,用途正当。 教育行业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套改入轨基本顺利完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09月11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9月11日9时30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以及全国模范教师黄河清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网民在线交流。 吕玉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师待遇。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推行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级各类学校也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实行了收入分配的改革。按照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工资结构上分了四部分,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这有一个改革推进的逐步到位的过程。 去年以来重点实施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套改入轨,据我了解,教育行业这一工作基本顺利完成,操作也比较平稳。按照新的工资制度的改革方案,应该说不管老师在城市、县镇还是在农村,只要在同一个职务级别上,他的国家基本工资待遇是一样的。第二个就是绩效工资的实施,按照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部署,还需要在人事部、财政部出台绩效工资指导性意见之后进一步实施。 另外,特殊岗位的津贴补贴,也就是过去的班主任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等还要照常实施。在这次改革过程中,国家非常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比如规定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中小学教师都提高了10%,每个人都会享受这10%的待遇。另外还规定了新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当老师的可以高定一到两个薪级,这对到农村去的老师而言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三是按照国家建立艰苦边远地区的政策,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还享受艰苦边远地区的津贴。另外影响中小学待遇水平的除了工资标准以外还有职务结构问题,职务高工资待遇就高一些,职务低工资待遇就低一些。新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这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师待遇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将来统一教师职务之后小学阶段也有高级教师职务,因为义务教育老师大多在农村,所以解决了这一问题以后对提高教师待遇也会有很大的推动。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落实建立统一教师职务的有关文件,和有关部门在做积极协商。我们期待着这一制度能够早一天实施,使教师待遇问题进一步得到提高。 中小学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一级28001801427327613401064531720二级19002911529528643411109541785三级163031021631729673421154551850四级142041131734130703431199561920五级118051251836531735441244571990六级104061371939132767451289582060七级93071512041733799461334592130八级78081652144334834471384602200九级73091812247135869481434612280十级680101972349936904491484622360十一级620112152452737944501534632440十二级590122332555538984511590642520十三级5501325326583391024521655652600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一级27501801427327613401064531720二级21302911529528643411109541785三级164031021631729673421154551850四级130541131734130703431199561920五级104551251836531735441244571990六级85061371939132767451289582060七级72071512041733799461334592130八级64081652144334834471384602200九级59091812247135869481434612280十级5501019723499369044914846223601121524527379445015346324401223325555389845115906425201325326583391024521655652600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标准技术工一级830170111882136331614技术工二级690280122022238632643390132172340933675技术工三级61541011423224432347075112152482545535739技术工四级57561241626426478367747136172822750437809技术工五级5458148183002853038844普通工540916119320295563987910174203403058540参考一(百度百科)教师职称职称设置2011年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按照国家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影响了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这次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以前职称设置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 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 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特级教师(小高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正高级教师评审标准思想品德标准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模范遵守师德规范,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勤于进取。 知识水平标准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学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专业能力标准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创新性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领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拓展能力和育人能力。 业绩成果标准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胜任中学各年级循环教学,教学业绩显著,教育艺术精湛,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积极发挥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作用,在本地区教师队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主持并承担完成本专业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德育工作有明显成效,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起到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指导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有较明显的成绩;公开发表或出版本专业的论文、论著,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申报条件凡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基本条件中学高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二年以上(初中段教师),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 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中学一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报评审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并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为中学一级教师。 2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助教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五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 4大学专料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七年以上(初中段教师),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 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 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 2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六年以上,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3中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九年以上,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担任小学(幼儿园)一级教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特殊申报条件 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县(市)级以上同行的公认,并获得一次一等奖或两次二等奖; 2承担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部门领导的学术团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三次以上,并获得好评; 3承担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及其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市(厅)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不少于三篇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或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省级交流或推广,或因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受到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凡破格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专家答辩,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各级评委会原则上不受理越级破格申报。其他条件一、年度考核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年度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必须在称职以上,其中,破格申报人员,在近两年年度考核必须有一次为优秀。 二、外语计算机的要求对外语、计算机的要求和具体标准另行通知。 三、专业理论水平1、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本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浓度的相关学科知识,胜任本学科各年级的循环教学,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2、中学一级(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 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本学科牢固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四、业绩条件积极投身教育改革,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必须承担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备课、讲课,批改讲解作业,从事学生学习成绩的命题、分析工作、完成额定的教学工作量,承担班主任工作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结合教学实践写出一定水平的教(科)研文章,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取得一定的工作实绩。 五、继续教育根据各省继续教育考核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并达到相就的学分(具体学分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六、工作能力与实践经验 (一)中学高级教师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教学效果好,教育质量高,得到乡镇(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2承担乡镇(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部门的学术团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达三次以上,并获得好评; 3承担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及其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 4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至少发表一篇有较高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或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市(城)级交流或推广。 (二)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好,能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所教班级学生合格率、先进生转化率较高,受到校级以上表彰; 2承担乡镇(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部门领导的学术团体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一次以上,且教学效果好; 3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三年以上,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被学校授予文明班集体或本人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 4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研究,交流或发表有一定水平的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一篇(在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或参与编写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正式出版物。参考二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级别问题2009-8-4 14:11提问者: 天哲西 |浏览次数:10977次中学高级教师到底算副高级还是正高级啊 有的说中学特级教师才算正高级 有的又说特级教师只是个称号 不算职称 我现在是中一 只能算中级职称(发的证上写的)应该晋中高 如果中高算正高级的话 那么中学教师就没有副高级这一级别了哦?满意回答你好: “中学高级教师”是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副教授,中学教师没有正高级职称,只到副高级;“特级教师”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有国家级和省级区别,可以享受相应级别的特殊津贴,一般很难评的,小学、中学教师都可以评。各职称对应级别如下: 中学高级:副高级 中学一级:中级(相当于小学高级) 中学二级:初级(相当于小学一级) 中学三级:初级(相当于小学二级) 小学高级:中级 小学一级:初级 小学二级:初级 努力多写几篇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