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3 关键虚词译到位.doc_第1页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3 关键虚词译到位.doc_第2页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3 关键虚词译到位.doc_第3页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三大“分点”译到位轻轻松松拿高分 对点专练3 关键虚词译到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点专练3关键虚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选自曾巩戚元鲁墓志铭)(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译文:_答案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解析要点:“好恶”“游”“闻人”,状语后置句“有异于流俗”。(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译文:_答案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解析要点:“且”“属”,状语后置句“乞铭于余”。参考译文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聪慧明白敏捷通达,喜欢谈论当今世事,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我因此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精进却未停止,预料他将会长寿,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体现在当代,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他没有赴任。后来凭进士登科,做亳州永城县主簿,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仅三十五岁。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彰显给后人,所以我没法推辞他。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注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选自北史薛聪传)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1)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译文:_答案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解析要点:“父忧”,父亲丧事;“庐”,修建房舍;“酸感”,使悲伤感动。(2)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译文:_答案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解析要点:“苦让”,坚持推辞;“雅”,很;“体悉”,体恤了解。参考译文薛聪,字延智,品行正直有见识,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屡经升迁到直阁将军,兼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依然担任直阁之职。薛聪很受孝文帝的信任,对外把他看作德才兼备的能臣,对内把他视为可靠的心腹。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对他说:“你的道德修养已经很高了,本来就不是用官爵可以使你感到荣耀的。”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译文:_答案(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解析要点:“说者”“骤”“且”“诣”。(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译文:_答案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解析要点:“寝”“衔”“构”,被动句“卒为所构”。参考译文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示苞兄弟。然所及见,惟先生及黄冈杜公耳。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教以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不约而同。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所取衷,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选自方苞田间先生墓表)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译文:_答案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有能够深信他们的话。解析要点:“焉”代指他们;“笃”,深;“未之能笃信也”,否定句中代词前置句。参考译文我的父亲闲居在家时,经常喜欢谈论前辈们美好的志向节操,来说给我们兄弟听。然而所能见到的,只有钱先生和黄冈杜浚先生。杜浚先生寓居金陵,天天到我们家,教导我们屏除俗学,专心研究经书、古文,和钱先生对我们的勉励一样。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有能够深信他们的话,等到我的哥哥猛然醒悟有志于此,可是各位先生都已经去世了。我常常后悔独自学习而无所取法,并且我的哥哥中年也去世了。我每每想起父兄和各位前辈的话,未尝不内疚自己有负于平素的志愿。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注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选自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注询:梅询,梅圣俞的堂叔。(1)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译文:_答案他家世代都很擅长写诗,叔父梅询因做官而显名,到了梅圣俞便因诗歌而闻名。解析要点:“家世”“从父”“显”“以”。(2)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译文:_答案世人说诗人很少显达,大多穷困,其实不是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大概在穷困潦倒之后诗才写得好。解析要点:“达”“穷人”“殆”“工”。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郑雍,字公肃,襄邑人。宣仁后知其贤,及临政,擢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周穜乞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言:“安石持国政,不能上副属任,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今穜以小臣辄肆横议,愿正其罪。”从之。吴中大饥,方议振恤,以民习欺诞,敕本部料检,家至户到。雍言:“此令一布,吏专料民而不救灾,民皆死于饥。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哲宗悟,追止之。侍御史贾易沽激自喜,中丞赵彦若懦不自立,雍并论之,遂罢易,左转彦若,以雍为中丞。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不许。(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1)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译文:_答案如果不是先帝神明,疏远而不任用他,那么,他造成的损害,怎能说得尽呢!解析要点:“远”,使动用法,疏远;“所败坏”,名词性短语,造成的损害;“胜”,尽,(说得)尽。(2)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译文:_答案郑雍推辞说:“中丞因为我的言论而失去职位,而我自己却填补他的空缺,这不是用来让风俗淳厚的办法。”解析要点:“以”作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所以”表凭借;“厚”,使动用法。参考译文郑雍,字公肃,襄邑人。宣仁皇后了解郑雍的贤能,待到临朝执政的时候,提拔郑雍为起居郎,进职中书舍人。周穜请求把王安石的牌位立在神宗的庙宇里,郑雍说:“王安石主持国政,对上不能完成朝廷的委任,如果不是先帝神明,疏远而不任用他,那么,他造成的损害,怎能说得尽呢!现在,周穜以一个小臣的身份妄加议论,希望皇帝治他的罪。”皇帝听从了郑雍的意见。吴中发生大的饥荒,正在商议赈救抚恤,却因为那里的百姓习惯欺诳,命令所属官员挨家挨户检查清理(户籍)。郑雍进言说:“这个命令一发布,官吏专门清查百姓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