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专题测评 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齐国采用“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a. b.c. d.解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的变化又对经济基础的变化具有反作用。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这导致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私田的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向国君交纳,为了增加收入,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此后,一些拥有大量私田的贵族开始采用新的剥削方式。答案:d2.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解析:b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诸侯国之间的互相进攻,而不是新兴地主的武装夺权。d项叙述与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不符。答案:a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解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兼并战争中争取优势的需要,在冷兵器时代粮食、布帛是基本的战略物资,所以变法中采取重农政策,而商人的流动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故抑商。答案:d4.商鞅变法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规定( )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有利于地主制经济的发展a. b. c. d.解析:都属变法法令内容,而承认土地私有必然成立。答案:a5.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耕织的措施,主要目的是( )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的实力a. b. c. d.解析:、各小项是因果关系,是,是变法主要目的,因而必须达、各小项的目的。故都合题意。答案:d6.商鞅变法在秦国建立县制( )以县制取代了封国制度地方官员直接由国君任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a. b. c. d.解析:符合史实是前三者的作用。答案:b7.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法家主张改革法制,符合商鞅变法内容。答案:a8.秦国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的国君是( )a.秦孝公 b.秦穆公c.秦始皇 d.秦昭王解析:秦孝公在全国下“求贤令”,招募到商鞅,尔后才有商鞅变法。答案:a9.观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解析:图中的场景描述的是商鞅同旧贵族斗争的情况,因此a、b两项应是从图片中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从图片中秦孝公和一部分官员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明显站在商鞅一边,因此商鞅变法得到了一定的支持。答案:d10.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 )a.发展农业生产b.废除“世卿世禄制”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普遍推行县制解析: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强兵,必须首先实现富国,所以,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开始。答案:a1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 )发展封建经济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强化对基层的管理a. b.c. d.解析:废除“世卿世禄制”针对的是宗室成员,明确了这一点,本题就十分容易选择了。答案:c12.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解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答案:a13.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解析: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b14.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 b.c. d.解析:商鞅变法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然而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这表明的叙述是不确切的,将带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15.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变法的指导思想正确b.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d.商鞅对变法法令的严格执行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获得成功。答案:c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国语齐语材料二:春以萸振族(军队),秋以弥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国语齐语材料三: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元朝陈采正管子诗材料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材料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论语宪问请完成:(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2)据材料二,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据材料四,说明管仲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这实质上是对内政的改革。回答第(2)问,要充分理解材料二的内容。材料二叙述的是管仲对军政的改革,通过改革,士兵的内聚力增强。材料三中的“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了破坏,“散寒烟”说明分封制度遭到冲击。材料四反映出管仲改革取得的成效,说明管仲改革对齐桓公称霸天下起到的作用及其改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参考答案:(1)在整顿旧制的基础上改革内政。(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的凝聚力,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冲击了分封制度。(4)管仲改革,一方面增强了齐国的力量,使齐国不用大动干戈便成就了霸业;另一方面,改革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华夏族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愈僭兴矣。通典食货一请完成:(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户经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社区护理资源配置优化策略
- 快速充电技术的探索
- 风险管理套期保值讲解
- 火电厂生产工艺流程
- 养老护理标准化流程
- 余姚四中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有关古代法律的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行长面试题目及答案
- 老人晨起护理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试卷与解析
- 2025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数学分类汇编解析 答案
- 第18课《井冈翠竹》 课件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4月高三毕业班诊断学考试英语试卷(广西三模)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 2025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美睫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
- 运维岗笔试题及答案
- 余杭塘路(俞家圩路-光明路)工程环评报告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